APP下载

新建本科院校的建设历程、类型归属和功能定位

2019-01-02魏亚杨志和

文教资料 2019年30期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功能定位

魏亚 杨志和

摘    要: 1999年后,随着一批新建院校的加入,应用型本科教育规模迅速扩大,应用型本科教育涵盖而不等于本科层次的职业技术教育。经济和社会发展迫切需要发展本科层次的职业技术教育,须借鉴《国际教育标准分类》的基本要求,解决好本科层次职业技术教育的生源定位和规格定位问题。

关键词: 新建本科院校    应用型本科教育    类型归属    功能定位

1999年后,全国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体系结构也急剧变革。1999年—2014年,全国新建360余所本科院校(见下表统计)。这些新建本科院校大多选择应用型本科的发展定位,有力加强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现阶段,有人笼统地认为应用型本科就是1999年后的新建本科院校,还有人认为应用型本科须扩大到包括大学在内的所有地方院校。实践迫切需要厘清下列基本问题:应用型本科院校到底包括哪些院校?应用型本科教育是否等同于本科层次职业技术教育?本科层次职业技术教育应遵循哪些定位要求?是以普通教育为基础还是以职业教育为基础?本文围绕上述基本问题开展讨论。

一、新建本科院校的建设历程

1999年1月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制定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高等教育扩大招生的计划安排。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进一步明确:到2010年,全国同龄人口的高等教育入学率从现在的9%提高到15%。从1999年起,高等教育规模迅猛扩张,2002年全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比预定计划提前8年进入大众化阶段。从2006年起发展速度趋缓,突出内涵建设。2014年全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7.5%,部分省市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

在高速发展中,高等教育体系结构急剧调整。199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1022所,其中本科院校590所,专科院校432所。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2529所,其中本科院校1202所(含独立学院283所)[1],1998年—2014年全国新建本科院校共计364所(见下表)。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和调整,在全国普通本科院校中,研究生培养机构571个[2],独立学院283所[3],其余348所。这348所本科院校没有博、硕士授予权,大部分为1999年后升格的普通公办本科院校,通常情况下称之为新建本科院校。

新建本科院校主要由专科层次院校升格而成,建设历程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由师范类、医药类、理工类、财经类专科学校升格而成。1998年—2001年,全国进行高等教育布局结构调整,一些缺少本科院校的中心城市增设本科院校,一些地区学科相近、重复设置的专科学校合并升格为本科院校,在三级师范(高师本科、高师专科、中等师范)向二级师范(高师本科、高师专科)过渡中一些师范专科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这一时期的新建本科院校约105所,约占新建院校总数的29%。第二阶段,由部分职业大学和专科学校合并升格而成。2002年—2005年,相当数量的中等专业学校升格为职业技术学院,为保持本专科教育平衡,部分职业大学和专科学校合并升格为本科院校。全国约113所,约占新建院校总数的31%。第三阶段,由民办职业技术学校升格而成和部分独立学院脱离母体学校而成。2006年教育部在《关于“十一五”期间普通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中规定:高等职业学校不升格为本科学校;民办高等专科层次的学校,在办学条件较好、教育质量较高、毕业生届数超过三届以上,符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并列入地方省级人民政府“十一五”期间高等学校设置规划的,可以在原有资源基础上申请组建本科学校[4]。此类院校全国约145所,约占新建院校总数的40%。

表    1998年—2014年全国新建本科院校数

注:1999年-2011年新建本科院校数来自:顾永安,陆正林.我国新建本科院校的设置情况分析及其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12(2):68-73.;1998年—2014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柳友荣.我国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研究[D].南京:南京大学,2011.

二、新建本科院校的类型归属

新建本科院校在办学条件、科研水平等方面与原来的本科院校差距较大。绝大多数新建本科院校选择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发展道路,并称学校为“应用型本科院校”或“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

新建本科院校选择应用型本科的发展定位,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加快高等教育大众化步伐。新建本科院校的应用型本科发展定位,因隐含着将其他院校歸入学术型本科的逻辑前提,争议便不可避免。概念是理论的基石,概念争议是所有理论生长的起点。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中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高校分类和定位问题成为高等教育学界的热点话题。大多数人都认为,新建本科院校不能不顾条件,沿袭传统思想,追求成为学科齐全的学术性研究型大学;为了在与老本科院校的竞争中保持错位竞争优势,应该走特色本科办学之路。这种针对时弊的定位十分需要也十分合理,但如果把自己定义为“应用型本科教育”,并以示与老本科院校的区别则未必恰当。这是因为应用型人才是相对于研究型人才而言的,就当前我国整个高等教育体系来说,除部分研究型大学(如“985”工程院校)主要定位于研究型人才(其中仍然有应用型人才)培养之外,绝大多数高等院校一直以来强调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应用型人才[5]。

国际社会鲜见“应用型本科院校”和“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概念。潘懋元教授提出将我国高校分为学术型大学、应用型本科院校和职业技术高校三种基本类型。其中,应用型本科高校可以是多科性或单科性的院校,多科性可以称作大学,单科性的称作学院。这是一个相当庞大且复杂的院校群,包括部分“211工程”大学、一些部委属院校、地方高校、民办本科院校及独立学院[6]。应用型本科高校包括具有较长办学历史,按传统的精英教育模式办学的省属老校;也应有不久才专升本的新建本科院校。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7年版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将高等教育分为第5级和第6级两个阶段。第5级相当于专科、本科和硕士生教育;第6级相当于博士生教育。第5级分为5A和5B两类,5A类是理论型的;5B类是实用技术型的。5A类分为5A1和5A2,5A1一般是为研究做准备的,5A2是从事高科技要求的专业教育。5B类学习年限较短,一般为2年-3年,也可以延长至4年或更长,学习内容面向实际,适应具体职业要求,主要目的让学生获得从事某个职业所需的实际技能和知识。201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6届会议审议通过修订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2011年版)》。新版分类标准将整个高等教育分为5、6、7、8级,分别标示短线高等教育、学士或同等水平、硕士或同等水平、博士或同等水平。第6级学士或同等水平又分为“64”“65”“66”三类,分别标示学术定向、专业定向和定向未定。新版强调:高等教育包括通常所理解的学术教育,还包括高级职业或专业教育。根据《国际教育标准分类(2011年版)》,新建本科院校中的多数院校在许多方面接近第6级教育中的职业定向类,称之为“应用技术类本科”更名实相符。

“应用”的基本含义是适用需要、以供使用,范围很宽。与“应用型”对应的概念是“研究型”“学术型”,这在教育界几成共识。现阶段除少数定位于培养研究型人才的院校外,多数院校都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即使是研究型大学也有许多应用性专业。2015年7月,浙江省启动应用型院校建设工程,除部委院校外,浙江师范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科技学院等所有地方本科院校几乎都包括在内,试点加强应用型建设[7]。浙江省的改革举措坚守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特定内涵,启发人们深入思考应用型本科教育和本科层次职业技术教育的关系。要而言之,应用型本科教育涵盖而不等于本科层次的职业技术教育。

三、新建本科院校的功能定位

2008年著名学者潘懋元教授对新建本科院校的定位、特色与发展问题发表意见,指出:新建本科院校可有三种选择:(1)办高水平的职业技术教育;(2)朝专业性应用型的高等教育发展;(3)朝学术性研究型的高等教育发展。从理论上说,三种选择都可行。但从现实说,第一种选择在现行制度上未建立,第三种选择只能是极个别高校[8]。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历史各不相同,其功能定位应有所区别。现阶段,全国新建本科院校总体上选择的是第二条发展道路,即如潘懋元教授所说的专业性应用型本科教育发展道路,招收的是普通高中毕业生,与中等职业教育、专科层次的职业教育几乎没有联系。优化高等教育结构,须引导部分新建本科院校走本科层次职业技术教育道路。

本科层次职业技术教育在生源定位上应以高中和大专层次的职业技术院校毕业生为主要对象,实行“职高3年+本科4年”和“大专3年+本科2年”的学制。招什么学生培养什么人是办学的基本问题,生源定位是办学定位的基础和前提。如果不能有效实现高中层次职业教育和大专层次职业教育对接、大专层次职业教育与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对接,便谈不上建立上下贯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生源定位至关重要,不可回避。著名的美国加州高等教育总体计划解决的基本问题乃是生源定位问题,即加州大学从高中毕业生前1/8(12.5%)中招收新生,加州学院(加州州立大学)从高中毕业生前1/3中招收新生,初级学院(社区学院)招收任何能够接受教育的学生。德国的应用技术学院是德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类学校的课程设置注重实践,面向就业,培养了大批应用技术人才,德国的职业教育体系是上下贯通的,应用技术学院招收的是职业中学毕业生,英文名称为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1968签订的《联邦共和国各州统一专科学校的协定》称为“专科学校”,1998年德国文化部长联席会议和高校校长联席会议决定对外使用“应用科学大学”的称谓,对内使用“高等应用专业学院”的称谓。在我国,2014年全国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到37.5%,普通高中毕业生的升学率已达90%左右。要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入学率,就必须进一步拓宽职高和大专毕业生接受高等教育的道路,舍此别无选择。现阶段,一方面不同高校间的生源争夺战空前激烈,另一方面每年数百万大专毕业生继续接受教育的渠道不畅。近年来,“专接本”“专升本”的函授教育和自学考试火爆,但函授和自学考试的教育形式并不太适合培养高素质的应用技术人才。

本科层次职业技术教育在规格定位上应妥善处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关系,保证学士学位教育的基本规格质量。《国际教育标准分类(2011年版)》对不同种类的院校实施学士及等同水平教育有以下基本要求:(1)本级课程一般以理论为基础,但可以包括实践成分,接触最新的研究或最好的专业实践。第一学位课程须有3年到4年累计理论持续时间,长线第一学位课程须有4年以上累计理论持续时间。(2)进入本级课程,可能要求参加并成功通过入学考试,成功完成第5级课程后可以进入或转入第5级课程。(3)本级课程的授课一般要求已经达到第7级第8级或在工作领域取得资深专业经验的职工以讲课方式进行[9]。现阶段,各地迅速发展的“专接本”“专转本”教育并不完全符合国际社会关于学士学位及等同水平的规格要求,亟待安排专门的本科教育机构实施。我国高等教育法规定:本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高等教育法没有关于高等学校类型的规定,不同类型的高等学校必须努力办出特色,但又必须遵循高等教育法关于本科规格的基本规定。

四、结语

正如潘教授所指出的,作为精英教育的学术性研究型大学和作为大众化主力的实用性职业技术型的高职高专,这两类高校较易定位。学术型大学有传统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模式参照,所谓世界一流大学、“985工程”的成例。职业技术高校,国家在政策上对这类高校进行了明确的规范,也在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的办学经验,比如“示范性高职”。然而,学术型大学和职业技术高校之间,还存在大量专业性高等教育机构。定位中间类型高校是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的重大难点问题。这些中间类型高校既包括办学历史悠久、教育资源充足的高校,又包括刚刚升格,教育资源相对不足的高校。实际上,某些新建本科院校由于办学特色鲜明,教育质量已得到社会的认可。潘教授曾经预期,专科将退出我国普通高等教育系统,并入高等职业教育系统的一个层次,高等职业教育应有专科层次、本科层次以至于研究生层次[10]。国家明确提出要“引导一批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不够完善,高职高专之上出现“断层”,本科和研究生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还未建设。一些新建本科院校可以向应用技术型本科方向发展,办高质量的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建设职业教育的快速上升通道。

参考文献:

[1][2][3]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R].1998-2014.

[4]教育部.关于“十一五”期间普通高等教育设置工作的意见[Z].2006.09.26.

[5]刘晓保.“应用型本科教育”辨析[J].江西教育科研,2007(1):38-40.

[6]潘懋元.理论自觉与实践建构——高等教育的历史、现实与未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2(284).

[7]严粒粒.陆健.浙江41所本科院校试水应用型转型[N].光明日报,2015-07-28.

[8]潘懋元.再论新建木科院校的定位、特色与发展[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教育学刊,2008(7):1-4.

[9]聯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研究所.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2011[R].2013.

[10]潘懋元.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结构与体系[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11]顾永安,陆正林.我国新建本科院校的设置情况分析及其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12(2):68-73.

[12]柳友荣.我国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研究[D].南京:南京大学,2011.

猜你喜欢

新建本科院校功能定位
浅谈信访制度的功能定位与制度完善
新建本科院校课程考试管理工作现状及思考
新建本科院校教师教育转型发展的基本原则与路径选择
京津冀功能定位暨河北布局
中小学图书馆的功能定位
城市地下车行道路功能定位及其适用范围研究
党的群众路线在国家治理中的功能定位与作用空间
我国水域将按功能定位分类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