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办高校英美文学课程立体化教学模式探索

2019-01-02宋晓茹冯妙高榕婴李文静

文教资料 2019年30期
关键词:民办高校

宋晓茹 冯妙 高榕婴 李文静

摘    要: 本文以体验哲学为视角,在体验式教学法的理论指导下,从教学内容、授课模式、考核方式及第二课堂等方面入手,探索构建民办高校英美文学课程多层次、多角度的立体化教学模式,以期增加学生的文学体验,提高其人文素养。

关键词: 体验哲学    民办高校    英美文学课程    立体化教学模式

如今民办高校蓬勃发展,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民办高校的英语专业越来越受到关注。从学生的英语水平上来讲,民办高校英语专业的学生和公立院校英语专业的学生之间存在差距。同时,随着“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呼声越来越高,英美文学课程越来越被“边缘化”。因此,作为英语专业的师生,我们尝试通过理论和实践的综合研究,探索出适合于民办高校英语专业学生的文学教学模式,以多层次的立体化教学吸引学生,增加学生对文学文本的体验,逐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一、基本概念及研究现状

著名认知语言学家和哲学家Lakoff和Johnson在合著的《体验哲学——基于身体的心智及对西方思想的挑战》(Philosophy in the Flesh: The Embodied Mind and Its Challenge to Western Thought)一书中,明确提出了体验哲学的理论观点。他们认为,体验哲学是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强调认知来自于实践,语言的形成和发展是体验和认知的结果,是主客体互动的结果。

体验式教学法是我国学者在体验哲学基础上提出的,是与体验哲学所倡导的体验认知观相契合的教学模式。体验式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创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促进他们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该教学法创建的是一种互动的双边体验形式。

新概念英语的主编何其莘教授说过文学课是美国学生的必修课①。美国向来重视学生的阅读量。体验式文学授课在美国是教学常规,就像语文课,是为了增加文学体验,提高写作水平。但是在我国,英美文学兼有语言和文学的功能,面对其不断被“边缘化”的现状,国内学者开始从认知诗学、建构主义理论、研究性学习、体验式教学等视角研究文学课的改革。有的强调文学作品在授课中的主导地位,主张让学生体验和欣赏文学作品;有的强调文学理论对英美文学的指导作用,主张从文学理论入手教授英美文学;还有的探讨利用网络多媒体、电化教学等手段提高文学课的教学质量。但是从国内学者的研究看,目前将体验哲学和体验式教学法应用到民办高校的英美文学教学的研究资料还很少。

二、民办高校英美文学课教学现状——以吉林建筑科技学院为例

教育部《高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2000)指出:“文学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英语文学原著的能力,掌握文学批评的基础知识和方法,通过阅读和分析文学作品,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了解。”在其指导下,设有英语专业的民办高校都开设了英美文学课程。作为一门核心课程,英美文学一直承担着语言培训、文化传播、德育和审美教育等多项职能,是我国高等院校英语专业教学中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程。

然而,世界经济一体化和日益频繁的国际交流在强化人们外语学习意识的同时,也把功利主义思想带入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导致一些学生的功利主义心态凸显。“重技能、轻人文”的功利主义思想一定程度地影响着文学课教学。特别是在民办高校里的三本院校,这种现象尤为突出。首先,民办高校的办学宗旨是“按照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设置专业,主要为地方和区域社会的发展培养高素质的专业型、应用型高级人才”,一些民办高校更倾向于具有市场实用性、有助于学生就业的商务英语、旅游英语、建筑英语、文秘英语等课程,并且大力在英语专业推广“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削减文学课的学时,越发忽视文学这种“纯人文学科”,英美文学课程越来越被“边缘化”。

其次,和公立一本、二本院校的学生相比,民办高校的学生英语基础知识较差,在学习上动力不足,方法不当,自控能力弱,对教师依赖性强,部分学生只是为了用学费“买”一张毕业文凭而虚度四年光阴。以我校英语专业学生为例,他们的入学分数差不多是全校同届学生中最低的,绝大多数是因为分数低而调剂到英语专业的,在英语基础方面根本谈不上有优势,最大的优势是班级人数少,基本都在25人左右。在這25人中,只有10人左右是英语基础相对较好,课堂大部分时间可以认真听讲的,其余学生学习不够积极。这样的生源结构使得我校英美文学课的课堂大部分时间处于沉闷状态,教师唱“独角戏”。另一方面,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学本身也存在一些问题。教材内容千篇一律、生词多难度大、历史跨度大,文学流派众多、不同风格的作家层出不穷,加上教学方法和考核模式单一,进一步强化了学生“文学无用”的消极认知,使得原本就基础薄弱的学生很快就丧失了学习英美文学的兴趣,能在大学四年内读完一部英文原著作品的学生少之又少。部分学生“上课拍课件、下课补笔记”,能在考前背一背笔记就算是努力学习了,几乎谈不上体验英语文学的语言之美和人文素养的提升。

三、重体验,促人文——探索英美文学课程教学模式的立体化

基于教与学的现状,我们深切感觉到改变英美文学课程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让百分之四十的“好”学生能够更快乐地学习文学,让另外不听讲的百分之六十也能体验到文学之美和文学的愉悦,这是目前我们需要实现的最直接的目标。因此,我们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增加课堂上的文学体验,强化教学效果。

1.教材内容的重组和模块化。一直以来我国的英美文学课堂都是“以史为纲”,以作品选读为辅,“文史并重”是一贯指导原则。教材内容都是按编年史的顺序排列的,选择的文本虽然经典但难度较大,特别是对民办高校的学生来说,根本没有读下去的兴趣。然而学文学却不阅读文学作品是根本学不好文学也无法体验和理解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的实际应用之道的。鉴于此,我们考虑重组课堂教学内容,尝试进行模块化教学,打破年代顺序,将教材内容按体裁划分为戏剧、小说、诗歌、散文等模块,在按体裁进行文本赏析的过程中辅以文学史和文学理论的相关知识介绍,帮助学生从文学批评的理论角度进行文学鉴赏,提高审美素养。

2.教学方式的多层次、立体化。在文学教学方面,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采取传授式教学和合作式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课下利用互联网进行资料搜集整理、课上进行汇报分享,教师负责难点讲解、指导阅读和实时评价。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按照教学安排完成阅读英文原著小说、汇报阅读感受、给经典改编电影片段配音、翻译文学段落等学习任务。另外,鉴于学生对手机越来越强的依赖性,考虑如何让其最大限度地发挥积极作用,比如是否可以通过建立微信公众号分享英文原著作品并开展在线讨论等方式促进手机的正面利用。

3.考核方式的综合化。打破文学课闭卷考试的单一考核模式,将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汇报和发言表现,即时评价并计入总成绩;期末考试时在试卷中设计无标准答案的创新性思考题,让学生自由发挥,“自圆其说”,切实将“文学无定论”的思想贯彻到学生的学习实际中。

4.第二课堂的常规化。在学校支持下,每学年组织学生在课余进行诗歌朗诵比赛、英文短剧大赛、英文配音比赛等第二课堂活动,既可以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又可以提高他们的英语实际应用水平。

以上是我们针对民办高校英美文学课程如何构建立体化教学模式的初步探索,具体的教学效果有待时间和实践检验。但我们相信,不断加深学生的文学阅读体验,对提高其人文素养意义重大且影响深远。

注释:

①参见北外网院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 486c0f67010081mn.html)。

参考文献:

[1]刘志浩.体验哲学与体验式教学法在英美文学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鸡西大学学报,2013(10):71-73.

[2]李雪梅,常俊跃.内容依托框架下的英美文学教学认知转向研究[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2(1):109-112.

[3]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4]龙跃.独立学院英美文学教学现状分析[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75-78.

[5]龙瑞翠,郑丹.建构主义教育理念下英美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教学研究,2015(1):41-44.

[6]陳康.探析高校英美文学课教学方式改革的具体措施[J].科教文汇,2015(1):200-201.

[7]雷炎炎.地方高校英语专业英美文学课程教学探究[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15(2):73-76.

[8]杨阳.独立学院英语专业英美文学课程教学模式探究[J].文学教育,2016(10):82-83.

[9]徐畔.多模态视角下的高校英美文学专业课构建——基于电影的多模态特征及在英美文学教学中的应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1):163-166.

[10]张颖,黄晓琳.浅析英国文学教学方式[EB/OL].论文联盟,http://www.lwlm.com/yingmeiwenxue/201111/596520.htm,2017.03.20.

基金项目:2019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项目编号:201913604031)。

猜你喜欢

民办高校
民办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研究——阅读疗法在民办高校图书馆的推广
民办高校会计内部控制关键因素指标体系研究
民办高校民间融资监管及其立法完善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民办高校生存风险管理探析——从民办高校资金链断裂出现的生存危机说起
民办高校商务英语教学中情景模拟的应用
浅谈民办高校中的人才培养模式
试论民办高校教书育人的途径
民办高校“脱困”要多从自身找原因
民办高校大学生人际关系与自我概念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