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例鸡滑液囊支原体病的诊治与体会

2019-01-02孔大华

家禽科学 2019年12期
关键词:种蛋病鸡支原体

孔大华

中图分类号:S858.3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1085(2019)12-0032-02

鸡滑液囊支原体是养鸡业一种较为常见的传染病,该病主要与滑液囊支原体感染机制有关,以传播范围广、病程长、治愈难度高等为特征。如果预防和治疗不及时,可给养殖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就一例鸡滑液囊支原体病的诊疗情况进行了分析,供业内同行参考。

1  发病情况

2019年5月3日,上蔡县某乡某养殖户饲养5000只鸡,在56日龄时突然发现20多只鸡出现异常,表现为腿软、跛行、卧地不起。以氟苯尼考等药物干预3d后,病情无明显好转,后发现该病症逐渐在鸡群中流行。

2  临床症状

病鸡跛行,卧地不起,缩脖闭眼,生长停滞,食欲减退,粪便颜色和形状发生改变(白绿色稀便)。足跖及跗关节伴严重肿胀、变形。病鸡关节触摸可见波动感。

3  剖检变化

解剖病鸡,可见胸部消瘦,踝关节及龙骨处周围滑液囊伴有黄色渗出液及大量黄白色干酪物;关节肿胀,腕关节及脚掌伴明显有膜增厚现象,个别关节内部切开可见渗出物。肠道内可见血斑块,肾脏微肿胀,并伴有尿酸盐沉积。

4  实验室诊断

4.1  关节液样本检查  无菌取病死鸡只适量关节液样本,将样本分别接种于麦康凯琼脂培养基、普通肉汤培养基以及血琼脂培养基上,于37℃条件下持续培养24h,在显微镜下观察三种培养基,结果均显示无菌生长。

4.2  血液样本检查  无菌采集病鸡适量血液样本,以离心机进行离心处理,获得血清样本。将病鸡的血清样本与滑液囊支原体抗原混合后,进行平板凝集试验检查:混匀1min后,可见样本出现颗粒状、絮状血凝反应,表示滑液囊支原体抗原阳性,可确诊为鸡滑液囊支原体病。

5  治疗措施

5.1  治疗措施  立即隔离病鸡,并分别针对病鸡及未发病鸡群进行治疗。症状严重的病鸡治疗方法:注射10mL新有利及1g迪新。伴轻中度症状病鸡治疗方法:按照0.1%比例将适量泰乐菌素混入病鸡饲料中,连续喂养5d。鸡群治疗方法:分别按照每日1次的频率,向鸡群饮水中加入适量呼特加(上午)、恩诺沙星(下午),同步向鸡群饲料中混入适量鱼肝油、黄芪多糖。按照上述治疗方案连续治疗5d后,病鸡的症状可基本消失。为降低鸡滑液囊支原体病的复发风险,连续治疗5日后,停药4日,再保持重复用药5日。

5.2  预防措施

5.2.1  外源性发病风险控制  从鸡场引入雏鸡或种蛋时,注意评估鸡场雏鸡的健康资质,尽量避免从有鸡滑液囊支原体病疫情史的鸡场引入雏鸡或种蛋。此外,由于雛鸡的抵抗力较差,当开始育雏后,为减少鸡滑液囊支原体病带来的不良风险,应禁止于这一时段再次引入种蛋或雏鸡。

5.2.2  饲养期间的风险控制  饲养雏鸡期间,严格按照饲养要求,定期免疫,及时为鸡群注射鸡滑液囊霉形体灭活疫苗及鸡毒霉形体灭活菌苗,以降低养殖期间的鸡滑液囊支原体病爆发风险。此外,按照每周1~2次的标准,定期采用威能等消毒剂对养殖场进行全面消毒,尽量杀灭养殖场环境中的滑液囊支原体,进而降低鸡滑液囊支原体病的发生风险。

6  小结与体会

6.1  对鸡滑液囊支原体病准确诊断  鸡滑液囊支原体病的准确诊断是及时控制这种疾病的大面积传播、所选治疗方法有效的关键所在。这种疾病与病毒性关节炎、鸡伤寒等疾病在临床症状方面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因此,在诊断工作中,应在合理判断病鸡临床症状的基础上,通过剖检、实验室检查等手段,精确鉴别鸡滑液囊支原体病,降低误诊风险。确诊后,养殖场需根据诊断结果选择敏感药物,早期进行治疗,以缩小鸡滑液囊支原体病的传播范围。

6.2  对鸡滑液囊支原体病及时治疗

6.2.1  病鸡及时隔离  鸡滑液囊支原体病属于一种传染病,发病后,如未及时治疗或所选择治疗药物不恰当,容易引起疾病的大范围传播,为养鸡场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为了避免出现上述状况,当发现疑似患有鸡滑液囊支原体病的病鸡后,需及时做好隔离工作,避免病鸡与健康鸡群的混合接触造成传播范围的扩大。

6.2.2  选择敏感药物  治疗药物的选择与鸡滑液囊支原体病的控制状况息息相关。为了保障病鸡的治疗效果,当发现疑似鸡滑液囊支原体病症状后,需立即按照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实验室检查等手段进行检查,确定其是否为鸡滑液囊支原体病。一旦确诊,立即选用对鸡滑液囊支原体病高度敏感的药物进行控制,以确保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6.2.3  设计好治疗方案  鸡滑液囊支原体病的复发风险较高,且病程较长,为了确保疾病的充分治愈,当病鸡经过5日治疗症状基本消失后,可在停药3~5日后,沿用鸡滑液囊支原体病的治疗方法,再次进行干预5日左右,以降低疫情的复发风险。

6.3  做好对鸡滑液囊支原体病的预防  为了避免鸡滑液囊支原体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应做好这种疾病的预防工作。由于该病的传播方法以种蛋垂直传播、环境中滑液囊支原体感染两种为主。因此,预防工作可将减少不合格种蛋、规范雏鸡入场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以降低这种疾病的传播风险。此外,选择对鸡滑液囊支原体病毒敏感的消毒剂,定期对养鸡场环境进行全面消毒,消除鸡舍、饲料区等部位残留的病毒;另外还要加强饲养管理,提高鸡群免疫力等。

猜你喜欢

种蛋病鸡支原体
鸡维生素B1缺乏症的诊治分析
鸡支原体病与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的中西医治疗
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病鸡治疗期饲料调整与控制
支原体对生殖健康的危害
火星丁丁当·优质种蛋
鹅种蛋的选择、运输、保存和消毒
小儿支原体肺炎65例临床分析
挑选入孵种蛋六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