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意外,大收获

2019-01-02孟存芳

文教资料 2019年30期
关键词:处理对策益处

孟存芳

摘    要: 巧用课堂教学意外,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教师也可提升自我。教师面对意外时能做到随机应变、因势利导,能够让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教学,对课堂教学起到烘托、补充和增效作用,不断丰富教师的教学智慧。

关键词: 教学意外    益处    处理对策

叶澜教授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可能发生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案,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里而没有激情的行程。”法国教育家卢梭曾说:每个人的心灵都有自己的形式,必须按他形式指导他;必须通过这种形式而不能通过其他形式去教育,才能使你对他花费的苦心取得成效。面对教学意外,如果教师没有精巧美妙的方法就仓促应战,可能陷入困境,狼狈不堪。缺乏巧妙的处理,笨手笨脚地应付已经发生的偶发事件,很可能会让学生形成这样的印象:这个老师只会照本宣科,没什么本领。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谈到对教学应变的看法: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变动。充满机智的教师性情稳定,擅长处理棘手问题,使不少险象环生、难堪非常的教学事件获得妥当解决。

有人說:教学应变简直是令人痛苦的游戏;也有人说:教学正是依靠机智的应变,才使陷入困境的教师在顷刻间绝处逢生。一台好戏须有一个扣人心弦的高潮,一堂好课应有一两个高潮,以形成最佳的教学情境,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引发教学意外常常是因为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没有按照教师设计的思路回答提问,或学生插嘴向老师提出一些始料未及的问题,或学生有意无意地干扰教学秩序,违反课堂纪律,或课堂教学环境突然发生变化,或课堂教学中教师板书、语言、演示等出现失误等。如教师对突发状况把握得好,灵活驾驭教学方向,善于从中施教,发现教学意外的运用价值,可以带领学生从错误走向正确,使学生对知识点的认识更加深刻,化被动为主动,化腐朽为神奇,让课堂释放出生命活力,从而将教学意外转变成十分有用的课堂教学资源。

(一)巧妙运用意外事件,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学贵有疑,疑而出新”。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学生有了疑问才会思考,才会有所发展、有所创造。在传统教学中,学生被束缚在教师的教案和课堂的圈子中,创造性受到压抑和扼制。因此,我们要创设质疑情境,鼓励学生自主质疑,大胆发问,让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为主动探索新知。

课堂教学中的生成不等于教师完全放手,也不是学生的天马行空,而是让师生互动、合作探究成为课堂的主要学习方式,使课堂的外延得到拓展与延伸,增加学生的信息摄入量。教师需要对学生的生成点加以甄别、取舍,甚至整合,使学生的生成有价值。

(二)借助教学意外事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学习中产生的意外错误,是一种来源于学生本身的具有特殊教育作用的学习材料。作为一种教学资源,只要被合理利用,那么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就具有特殊的作用。从认知心理学角度看,当学习者发现某种新知与已有经验矛盾时,就会产生认知不平衡。这种认知不平衡会促使学生努力寻找一种解释或一种答案,这一过程就是知识产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提出的某些问题往往在教师的意料之外。教师不能扼杀学生质疑问难、探究新知的欲望,而是对学生提出的疑点进行点拨、指引,最终让学生自主探索、总结,养成质疑的习惯。教师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就是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通过观察、思考,大胆提出问题,打破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满足求知欲和好奇心,从而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三)应对教学意外,教师可提升自我。

教学过程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突发事件难以预测,处理这些事情教师需要具备机敏的应变能力。任何应变能力的形成都是在理论的指导下不断积累经验,不断提高在不同情境下处理各种教学问题的实践性的能力。善于把经验性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过程需要教师勤于学习,勇于实践,善于总结,不断反思和提高。

教师的知识的储存量、广度、深度、系统性及各种知识间的联系,为教师在教学中旁征博引、深刻论证、感化育人提供了理论依据。高水平的教学意外处理要求教师具有精湛的专业知识、广博的文化知识和深厚的教育教学理论。这些知识使教师在复杂多变的教学情境中发现并读懂教学中的困难和学生表现出的各种困难,并能进行机智有效的处理。

没有意外的教学,不是真正的教学;没有意外的课堂,不是真正的课堂。相信工作在一线的教师或多或少都会经历过突如其来的偶发事件,学生不按老师的指定要求作答,学生出人意料的提问或争论也是司空见惯的。面对这些情况,有的老师束手无策,有的老师恼羞成怒,有的不加理睬。新课程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尝试发现、民主对话、合作探究,出现教学意外是在所难免的,关键是出现意外后,教师应如何正确看待和应对教学意外呢?

(一)教师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见解,并理解学生。

有的学习是从问题开始的,甚至可以说是从错误中开始的,因为出错,经受点拨、引导后得以解惑,学生才会有探究、创新和超越的动力。容忍不了学生迈向“错误”脚步的教师,其实阻断了学生发表意见、实践设想,从“错误”中筛选正确信息,积极思考,获得成功体验,同时失去了师生在课堂上心灵沟通、平等对话的机会。教师要有清醒的认识,读书有所疑,方能有所思;读书有所思,方能有所得,“尽信书不如无书”。教材不是唯一的知识载体,教师更不是不容置疑的知识权威,教师鼓励学生敢于求异,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让学生不同的观点、不同的想法得以自然表露,让师生间、学生间不同的观点进行交锋,课堂才能精彩纷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把话语权交还给学生,放手让学生大胆发言,尊重他们的想法,肯定他们的热情,让他们的创造性思维火花燃烧起来。教师在时间和空间上最大限度地给予学生表达观点的机会,并懂得认真倾听学生的观点和想法。善于倾听是一种民主的教学策略,教师认真倾听让学生对教师产生信任感,实现师生间心灵的沟通。

(二)教师要有开阔的视野,学无止境。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台上四十五分钟,台下却是用时间无法衡量的。每一位语文老师都希望自己能在三尺讲台口若悬河、通古博今,追求课堂的生动,演绎课堂的精彩。教师不仅要满足学生对于书本知识的需求,对于学生学习中的困惑也要知其所以然。教师要跟得上时代的步伐,涉猎更广的知识。要想成为合格的传道授业解惑者,教师势必要不断充电,完善知识结构并开阔教育视野,以适应学生需求和新课程理念对教师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要具备扎实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尤其要关注有关社会学研究成果及教育心理学前沿理论的学习,这是教师教育机制得以形成和完备的不可或缺的因素。教师不能只满足已学的东西,要不断进修,不断提升,让自己的知识素养有源头活水。只有知识素养提高了,教师才能从容面对瞬息万变的课堂教学,才能把意外变成精彩。

(一)遇到教学意外,教师要沉着冷静,处变不惊。

沉着就像一把尺子衡量着一个教师的成熟与否,在教学意外面前,教师最重要的是怀着豁达、冷静的心境,内心要时刻提醒自己:要镇定,不能失态,调整情绪,保持清醒的头脑,冷静地分析形势,冷静地权衡利弊,冷静地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直到最后做出正确的抉择。

中小学生的特点是好动、积极、热情,可塑性强,稳定性差。课堂上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同伴的竞争、环境的熏陶等外界刺激下,能保持一定时间的高质量的学习情绪。但由于个体差异,也可能会出现个别学生说话、玩点小动作、精力分散等症状。此时老师要泰然处之,不必大动干戈,一个期待的眼神、一句关心的话语、一个温柔的拍肩或许就能立竿见影,扭转局面。

(二)问题拋给学生,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问题从学生中来,在学生中解决,教师碰到学生的错误回答,不要马上更正或否定,而应引导、鼓励学生发现错误,激发学生多角度思考,这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一个很好途径。学生的潜能是无限的,学生的思维空间是自由而广阔的。为了更好地挖掘学生的潜能,为了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思维翱翔的天空,教师要在适当的时候选择放手。对于许多生成的问题,教师可及时引导,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让学生的思维相互碰撞、相互启发。

(三)根据情况,灵活变通教学策略。

教学是动态性较强的活动,学生随时都可能提出教师意想不到的问题,教师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做出判断,因地制宜,灵活变通。它可以使教师在教学困境中化险为夷、如鱼得水。任何问题,如果多换几个角度思考便会迎刃而解。课堂上,一些思维活跃的学生经常喜欢问一些与老师讲授无关的内容,教师本身没有相关的知识储备,以致一时无法回答,颇为尴尬,使教学陷入困境。这时教师不能就此问题死抓不放,应转移学生注意力,寻找台阶。这样既打破教学僵局,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语文课堂教学的应变处置形式多种多样,根据不同情况而采取相应不同的应变处置。可顺着偶发事件就势处置,因势利导,调和情绪,以转入正常的教学秩序上;教师就学生无意而产生的某种不良影响采取学生意想不到的方式应变处置;对于自尊心很强的学生,教师可采取起着缓和气氛作用的幽默圆场的应变处置方式,让他们在幽默的批评和希望中接受教育;也可采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方式随机应变处置;还可采取转移话题巧妙回避的方式处理一些学生提出的与教学内容相差甚远的问题。

教师遇到深感意外的事情,靠灵活的思维、果断的决策、巧妙的办法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正常教学中,这瞬间的应变能力就是教学机智。

反之,如课堂上出现意外,老师不能够沉着冷静,遇事火冒三丈,大发雷霆,把握不住教育契机,用不好批评艺术,不善用幽默武器,缺少敏锐的眼睛,缺乏丰富的知识都会影响课堂教学,甚至造成对立情绪。

课堂如海洋般变化多端,如果教师拥有丰富的教学机智,不断学习,不断反思,灵动、科学地将课堂上的种种意外化为难得的教育契机,带领学生经历内容更加丰富的异彩纷呈的课堂生活,“错误”“意外”也许就是另一种美丽。让我们笑看“意外”,巧对“意外”,期待从意外中收获一份出乎意料的喜悦。

参考文献:

[1]张虹.初中语文整合教学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8:203-208.

[2]陈金缺.怎样教好语文[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4:68-69.

[3]王其华.高效能语文教学5项修炼[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92.

[4]段昌平.语文课堂教学艺术[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3:243-252.

猜你喜欢

处理对策益处
硝酸盐并不致癌还或有益处
手心拍脚心 健康益处多
发烧对人体有益处吗?
建筑智能化过程中的电气节能问题及相关处理对策
浅议建筑工程合同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处理对策
多翻书刊益处大
私人取证的法律边界如何确定
滑雪益处多 防护要做好
常食核桃益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