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桐乡方言遇摄的语音层次分析

2019-01-02沈聪宁

文教资料 2019年30期

沈聪宁

摘    要: 桐乡方言中,模韵字共有四个语音层次。其中,[uv]为主体层,[n]为主体层内的离散式音变;[uo?揲]、[u]为外源层。鱼虞韵的主体层为[uv]、[i]、[?尢],三者之间的演化顺序是[uv]>[i]>[?尢]。鱼韵主体层内部还包括[n]这一离散式音变,外源层[u]为文读层。虞韵中的[uo?揲]是受两读中另一读音影响而产生的外源层。

关键词: 桐乡方言    遇摄    语音层次

一、引言

桐乡方言隶属于吴语太湖片下的苏嘉湖小片。在地理位置上,桐乡市(县级)北接湖州市、嘉兴市区,南接德清市(县级,隶属湖州市)、余杭区(隶属杭州市)、海宁市(县级,隶属嘉兴市),处于交界地带。因此,在苏湖嘉小片内部,桐乡方言可以说是嘉兴片与湖州片之间的过渡方言。就现行行政区划上看,桐乡市合1958年以前的桐乡县与崇德县为一。二者方言略有差别,本文主要讨论以原崇德县(现为桐乡市崇福镇)为代表的崇德话。文中语料均来自笔者的田野调查,发音人为世代居住于崇福镇的本地人,年龄在40岁至55岁之间,高中以下文化程度,3男3女,共6位。

二、桐乡方言模韵字的语音层次

(一)声韵搭配

模韵为遇摄合口一等韵,桐乡模韵字的今读韵母与声母的搭配如下:

[uv]在发音时,舌位前后与[u]大致相同,嘴唇由圆变展,双唇之间仅留一条细微的间隙,气流从中挤出,产生轻微擦化。从表1可知,[uv]与帮组、端组、泥组、精组、见系均能拼合,组成有字音节。具体来说,模韵中的今读韵母[uv],可与之拼合的声类有帮母、滂母、並母、明母、端母、透母、定母、泥母、来母、精母、清母、心母、见母、溪母、疑母、晓母、匣母及影母。桐乡模韵字今读韵母为[uv]的例字繁多,如“补puv|普phuv|菩buv|模muv|都tuv|土thuv|屠duv|奴nuv|卢luv|租?鬗uv|醋?鬗huv|苏suv|姑kuv|枯khuv|蜈uv|虎fuv|胡uv|乌uv”。在桐乡方言中,韵母[uv]还存在于果摄开口一等歌哿箇韵、合口一等戈果过韵、流摄开口三等有宥韵的非组字中,如“多tuv|左?鬗uv|大duv|菠puv|火fuv|过kuv|妇vuv|富fuv”。

[uo?揲]可与明母、心母、影母相拼合,例字如“墓muo?揲|塑suo?揲|恶uo?揲”。[uo?揲]韵母与臻摄合口一等入声没韵字、宕摄一等入声铎韵、江摄二等入声觉韵、曾摄一等入声德韵和通摄入声屋沃烛韵相同。对比:卒?鬗uo?揲|博puo?揲|桌?鬗uo?揲|或uo?揲|督tuo?揲|六luo?揲|足?鬗uo?揲。

[u]可与清母相拼合,例字唯有一个“错?鬗hu”。[u]与假摄麻马祃韵、蟹摄合口二等佳夬韵的部分字和果摄开口一等哿韵的部分字相同。对比:遮?鬗u|把pu|怕phu|挂ku|话u|可khu。

除此之外,桐乡模韵字中的“五n”,单由一个辅音[n]组成独立音节。

(二)桐乡方言模韵的语音层次

桐乡模韵字的今读韵母包括[uv]、[uo?揲]、[u]及声化韵。其中,[uv]例字众多,且与五组声母均有搭配,与[uo?揲]、[u]及声化韵分别形成对立关系,显然是一个独立的层次。[uo?揲]、[u]及声化韵三者呈互补关系,但例字都非常少,经笔者分析,应各有产生的特殊背景,且三者音类分合关系不一样。因此,此三者应属于不同的层次。据此,桐乡方言模韵字共有四个语音层次:

层次一:uv;层次二:uo?揲;层次三:u;层次四:声化韵。

如前所述,在桐乡方言中,模韵能与18个声类相拼。其中,韵母[uv]与这18个声类均能拼合,且例字众多,可达模韵字的90%以上。可见层次一[uv]应为主体层。

层次二[uo?揲]多为文读,如“摹”“暮”“慕”“墓”“募”,均为本土方言中原没有的外来词。如“墓”,在桐乡方言中,有“坟”而无“墓”。“墓”这一说法是后期传入的。但与“墓”“摹”“暮”同声旁的“膜”“摸”等字构成的方言词则古已有之,且使用频率较高。模韵字中,韵母读为[uo?揲]的“墓”等字,声旁无一例外均为“莫”,这些字传入后,跟随同声旁的“膜”“摸”等字读为[muo?揲]的可能性是极大的。

这一层次中还有一些字本有两读,在语音的变化过程中二者混同,一方胜出。如“恶”,“善恶”之“恶”归入铎韵,“可恶”之“恶”归入模韵。如今模韵中的“恶”也读“uo?揲”,显然是受铎韵之“恶”覆盖的影响。

模韵字中韵母读为[u]的仅有“错”字一个。“错”这一字在桐乡方言中有三读,“错误”之“错”为?鬗hu;“错过”之“错”有人读为?鬗hu,有人读为?鬗huv;“错杂”之“错”读为?鬗ho?鬡。在桐乡方言中,表示“对”的对立面,一般为“弗对”,“错”是作为文化词由外界传入的。笔者认为?鬗hu这一读音是受了外来词为合口呼的影响。

另外,模韵字中有一个疑母字——五,元音在其鼻音声母后发生了零化现象。元音与声母融合,[n]单独构成一个独立的音节,即所谓“声化韵”。桐乡方言中,有不少核心词汇产生了这种音变。在遇摄字中有数字“五”及杭嘉湖地区最主要的食物之一“鱼”和与之紧密相关的“渔”。核心词汇是难以借用的,很可能由于极高的使用频率而造成音位的脱落以达到发音省力的效果。nuv与n的读音非常接近,且n在后接元音前失去元音自成音節是非常普遍的方言现象。因此,笔者认为这一特殊现象属于主体层内的离散式音变。

综上所述,桐乡方言模韵字反映出的语音层次概括如下:

三、桐乡方言鱼虞韵的语音层次

(一)声韵搭配

桐乡鱼韵的今读韵母与声母的搭配如下:

桐乡虞韵的今读韵母与声母的搭配如下:

(二)鱼虞相混

鱼虞韵均为遇摄合口三等韵,桐乡鱼虞韵相混的今读韵母包括[uv]、[i]、[?尢]。

鱼韵读为[uv]的能与来母、庄母、初母、崇母、日母进行拼合,例字如“庐luv|阻?鬗uv|初?鬗huv|助zuv|如luv”。虞韵读为[uv]的能与非母、敷母、奉母、微母、日母相拼合,例字如“夫fuv|孵fuv|扶vuv|无uv|儒luv”。与果摄开口一等歌哿箇韵、合口一等戈果过韵的部分字、流摄开口三等有宥韵的非组字相同。对比:拖thuv|舵duv|饿uv|波puv|惰duv|破phuv|妇vuv|副fuv。

鱼韵读为[i]的具体能与泥母、来母、清母、心母、邪母、见母、溪母、群母、疑母、晓母、影母、以母相拼合,例字如“女?捱i|吕li|蛆?諬hi|絮?揶i|徐zi|举?諬i|去?諬hi|渠?誼i|语?捱i|许?揶i|淤i|余i”。虞韵读为[i]的可与清母、从母、心母、见母、溪母、群母、疑母、晓母、影母、云母、以母相拼合,例字如“趋?鬗hi|聚?誼i|须?揶i|句?諬i|区?諬hi|具?誼i|娱□i|吁i|迂i|雨i|愉i”与蟹摄开口四等齐荠霁韵、合口三等废韵、合口一等灰贿队韵、祭韵的部分字和止摄三等支脂之微韵的部分字相同。对比:批phi|米mi|替thi|废fi|推thi|倍bi|配phi|币bi|被bi|眉mi|厘li|岂?諬hi。

鱼韵读为[?尢]的可与知母、彻母、澄母、生母、章母、昌母、书母、禅母相拼合,例字如“猪?鬗?尢|褚?鬗h?尢|除z?尢|梳s?尢|煮?鬗?尢|处?鬗h?尢|书s?尢|薯z?尢。”。虞韵读为[?尢]的可与知母、澄母、章母、昌母、书母、禅母相拼合,例字如“株?鬗?尢|住z?尢|朱?鬗?尢|枢s?尢|输s?尢|树z?尢”。与止摄三等支脂之韵的部分字和蟹摄开口三等祭韵的章组字相同。对比:枝?鬗?尢|咨s?諳|思s?尢|制?鬗?尢。

从上文可见,桐乡方言中,鱼虞韵相混的今读韵母[uv]、[i]、[?尢]在与声类拼合时呈互补分布,但来母除外。实际上,鱼韵之[uv]与来母进行拼合对应的字仅有一个“庐”。庐在桐乡方言中属于外来文化词,并非本土方言词。与“庐”声旁一致的“芦”(遇摄合口一等模韵)、“炉”(遇摄合口一等模韵)等字均读为luv。可见,鱼韵字“庐”在桐乡方言中读为luv是一种特殊现象乃是在传入时同化于同声旁之字。这一特殊现象并不会对整个层次产生影响。笔者认为,鱼虞韵相混的今读韵母[uv]、[i]、[?尢]的应属于内源层内部的连续式演化。

这三者之间的演化顺序,应是[uv]>[i]>[?尢]。

首先比较[uv]和[i]。笔者认为,[uv]这一层次早于[i],[i]由[uv]演变而来。[uv]在发音时,舌位高低与[u]大致相同,嘴唇由圆变展,与[?扪]接近。但比之[?扪],[uv]的展唇程度更甚,开口度降低,双唇之间仅留一条细微的间隙,气流从中挤出,产生轻微擦化。从音变规律看,在许多方言中,都有从[?扪]变成[i]的现象,由[i]变成[?扪]则很少见。语音变化的一个动力是表义的清晰,在一个语言的音系中,元音都会尽量向边缘演化,互相之间才能有最大的区分度。因此,后元音通常是圆唇的,不圆唇的[?扪]及与它读音相近[uv]往往有两种演化路径,一是变为圆唇的[u];二是保持不圆唇的特征,就要前化作[i](潘悟云,2009)。

其次,[i]与[?尢]呈互补分布,[?尢]主要分布在知组、庄组和章组,声母均为舌尖音。在桐乡方言中,可与鱼虞韵之[?尢]相拼合声母,分别今读为[?鬗]、[?鬗h]、[s]、[z]。[i]受此声母影响舌尖化变为[?尢]在很多方言中都存在,是非常常见的现象,同时符合发音生理特征。

因此,笔者[uv]、[i]、[?尢]三者之间的演化顺序,应是[uv]>[i]>[?尢]。

(三)鱼虞有别

桐乡方言中,在鱼虞合流的层次之外,鱼韵和虞韵还各有独特的层次。

首先,魚韵与模韵一样,与疑母拼合时,也有今读是单纯由辅音组成音节的声化韵。这种情况包括“鱼”“渔”两字,均读为[n]。在桐乡及其周边地区,水域众多。“鱼”是主要的食物来源之一,“渔”是古时人们最重要的生产劳动之一。“鱼”“渔”二字在桐乡有极高的使用频率,因此和“五”一样,为达到发音省力的效果而造成音位的脱落。这一现象应属于鱼韵主体层内部的离散式音变。

鱼韵还有一个层次——[u],其与假摄麻马祃韵、蟹摄二等佳夬韵的部分字和果摄开口一等哿韵的见组字相同。对比:马mu|舍su|跨khu|挂ku|我u。但[u]仅能与生母相拼合,且只有“所”这一个字。“所”在桐乡方言中有两读。“所有”之“所”,可读为su,也可读为suv。其中,“suv”是更老派的读法。表地名时,“所”读为su,如“派出所”。地名之“所”在桐乡方言中非本土词,而为外来文化词。笔者认为它与“错”一样,su这一读音是受了外来词为合口呼的影响。在“派出所”“文化所”等名词大量普及之后,“所有”之“所”也受到影响,可两读为“su”。

其次,虞韵中也另有一个独特的层次——[uo?揲]。与臻摄合口一等入声没韵字、宕摄一等入声铎韵、江摄二等入声觉韵、曾摄一等入声德韵和通摄入声屋沃烛韵相同。对比:骨kuo?揲|莫muo?揲|霍huo?揲|角kuo?揲|国kuo?揲|速suo?揲|酷khuo?揲|缩suo?揲|赎zuo?揲。在虞韵中,[uo?揲]这一层次也仅有一字——续zuo?揲。“续”本也有两读。在《方言调查字表》中,按《集韵》收入的归在遇韵,按《广韵》收入的归在烛韵。如今在桐乡方言中仅保留了“zuo?揲”这一读音。

综上所述,桐乡方言鱼韵字反映出的语音层次概括如下:

四、结语

桐乡方言中,遇摄语音层次的主体层较为明晰,外源层主要是文读层及受两读影响而产生的语音变异。

其中,模韵共有四个语音层次。主体层为[uv],[uo?揲]是受两读中另一读音影响而产生的外源层,[u]是因文读而产生的外源层。此外,主体层内还包括[n]这一离散式音变。

鱼虞韵分为鱼虞相混层和鱼虞有别层。其中鱼虞相混层为主体层,包括[uv]、[i]、[?尢],三者之间的演化顺序是[uv]>[i]>[?尢]。鱼虞有别层中,鱼韵还包括[n]这一主体层内部的离散式音变及因文读而产生的外源层[u]。虞韵中的[uo?揲]则是受两读中另一读音影响而产生的外源层。

参考文献:

[1]瞿建慧.湘西乡话遇摄字的历史层次[J].方言,2017(1):71-77.

[2]孙宜志.南部吴语桓韵的读音层次及演变[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2017(6):126-133.

[3]郑伟.吴语音韵史中白读音的保守与创新——以虞韵[iu]、鱼韵[i]的两项变化为例[J].语言科学,2011(1):21-32.

[4]潘悟云.吴语鱼韵的历史层次[J].东方语言学,2009(01):9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