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毛主席的话儿记心上》:道出人民衷肠

2019-01-02武文笑

党史文汇 2019年12期
关键词:庚辰首歌毛主席

武文笑

历史上,歌颂民族英雄的歌曲数不胜数,其中,关于新中国开国领袖毛泽东的红歌就有500多首,足见毛泽东在人民心中的地位有多崇高!《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就是一首虔诚颂唱毛主席的红色经典歌曲。老百姓深深喜欢它,并且自信挚诚地高唱它来称赞毛主席的丰功伟绩、传播毛泽东思想,至今久唱不衰。当我们唱起《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 时,毛主席的伟大光辉形象就浮现在我们眼前,引发了人民对毛主席的无限敬仰和怀念。还有一首歌唱毛主席的歌曲别具一格,那就是电影《地道战》 的插曲《毛主席的话儿记心上》,它是一首韵味独特、悠扬敞亮的女声独唱歌曲:“太阳出来照四方,毛主席的思想闪金光……”歌曲充分反映了人民领袖人民爱、人民领袖爱人民的炽热情怀。

《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

1976年9月9日,毛泽东主席逝世,全国人民沉浸在一片悲痛之中。出于对伟大领袖的怀念和崇敬之情,词曲作家付林写下词作《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后由曲作家王锡仁谱了曲。

这首歌,歌词朗朗上口,曲调充满浓浓情意,深切地表达了广大人民群众崇敬和怀念毛泽东主席的真情实感。

正如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中所言:“毛泽东同志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功、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为实现中华民族独立和振兴、中国人民解放和幸福,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毛泽东同志毕生最突出最伟大的贡献,就是领导我们党和人民找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础性成就,并为我们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积累了经验和提供了条件,为我们党和人民事业胜利发展、为中华民族阔步赶上时代发展潮流创造了根本前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邓小平同志说:毛泽东思想这个旗帜丢不得,丢掉了实际上就否定了我们党的光辉历史;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高举毛泽东思想旗帜的原则,我们将永远高举毛泽东思想的旗帜前进。”

《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 的词作者付林,1946年1月17日出生于黑龙江富锦城,自幼痴迷音乐。上高中时从打鼓起步先加入民乐队,后又组织起一个小西洋乐队,组织几个同学用小提琴演奏《花儿与少年》 《新疆之春》 而获得好评。1964年,高中毕业的他来到哈尔滨准备报考沈阳音乐学院,恰巧赶上解放军艺术学院在东北三省招生。录取的基本条件对家境困难者十分诱人:上学不收学费,发军装,有补贴,还能去北京。在考场上,在严铁明用笙伴奏下,付林用竹笛演奏《欢乐歌》 《五梆子》 两首曲子。两天后,他接到录取通知。1968年畢业后,付林被分配到海政文工团。后来,付林曾任海政歌舞团演奏员、副团长、艺术指导等职,兼任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音协发展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轻音乐学会副主席等职。他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歌曲,如《妈妈的吻》 《小螺号》 《小小的我》 《故园之恋》 《相聚在龙年》 《都是一个爱》 《故乡的雪》 《楼兰姑娘》 《步步高》 《海岛谣》 《天蓝蓝海蓝蓝》 《故乡情》 等。

付林回忆《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 这首最得意之作时说:“就想写出一种毛主席还没走,还活着的那种感觉。”歌曲不是要简单、单纯地去表现一种悲情、沉痛,而是想回归一种对毛主席的热爱和敬仰。这种真实感情的流露,是一种很平实很朴素的想法,他把自己对毛主席这种无限热爱和敬仰之情写了出来,完全摒弃语录似的口号,所以,这首歌一出场就得到群众的认可。《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 词曲出来后,海政歌舞团调集全团的骨干力量排练。接着,先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音,再到中央电视台录像,然后到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新闻纪录片。第一次登台演出时,场面十分热烈,群情振奋,欢声雷动,观众久久不愿离去。当时歌颂和缅怀伟大领袖的歌曲很多,大多数很悲情、沉痛,而这首歌从歌词到曲调都浑然天成、平和亲切、朗朗上口、通俗深情,朴实得好似朋友之间、邻里之间聊天一样透明,像平常说话一样平实,老百姓的真情实感从中表露无遗,非常受喜欢,很快就传唱开来。

1976年唐山大地震刚发生不久,很多人还住在地震棚里。作曲家王锡仁冒着余震的危险,手捧着付林写的歌词,走出没有电灯的地震棚,来到空无一人的大楼里谱曲,他打开电灯、铺开稿纸,一遍遍读着那直击心坎的质朴歌词。很快,共鸣倍增,灵感顿生……旋律随着眼泪流淌,音符伴着激情跳荡。第二天早晨,王锡仁走出大楼,迎着朝霞,向人们捧出《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 动人旋律的精美精神食粮。

王锡仁,1929年10月生,四川省自贡市富顺县人,祖籍重庆白沙镇。1950年开始作曲,1958年调北京海政文工团,主创过家喻户晓的歌曲《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1985年退休后写出了深受广大群众欢迎的《父老乡亲》 《白发亲娘》 《中国的月亮》 等一批优秀作品。

《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 这首歌的词曲创作,仅仅用了不到一周时间。它饱含中国人民对世纪伟人毛泽东的思念和爱戴。整曲听来让人心绪难平,感慨万千,抒发了对伟人毛泽东的深切怀念,对毛泽东领导人民创造社会主义幸福生活的无限感恩。

《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 (原版)

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您的光辉思想永远照我心。春风最暖,毛主席最亲,您的光辉思想永远指航程。您的功绩比天高,您的恩情似海深,心中的太阳永不落,您永远和我们心连心啊。是您砸碎了铁锁链啰,奴隶翻身做主人;是您驱散了云和雾啊,阳光普照大地换新春;是您开出了幸福泉啰,千秋万代流不尽;是您开辟的金光道啊,我们坚定不移向前进!

在当时怀念毛主席的歌曲中,为什么《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 能脱颖而出呢?海政歌舞团著名女高音歌唱家、首唱者卞小贞回忆道:“这首歌的歌词与曲调都一扫以往沉痛悲情怀念伟人的老调调,平实温和、朗朗上口,朴实得就像说话一样,并且领唱加合唱的形式比较新颖。说起我唱这首歌的因缘,还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毛主席逝世之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向全社会征集歌曲,我那时是海政歌舞团的歌唱演员,30多岁的我,乐感和状态都比较好,因此就成为了这首歌的领唱。那时我是带着对亲人的怀念与对领袖的崇敬之情去唱的。当时是同期录音,而且两遍就录完了。那个年代的录音设备无法与现在同日而语。但当时这首歌的反响的确太大了,非常深入人心。1976年那时候没几家有电视,我自己还是从半导体收音机里听的这首歌,电台播的时候没有报演唱者,很多听众纷纷询问这首歌是谁唱的。过了不久,电台再放这首歌的时候,加上了我的名字。现场演唱的情境下,就更火爆了。后来,我收到了很多的群众来信,他们对我的鼓励令我终生难忘。《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 成了我的保留曲目。”

后来,广大群众根据时代发展,创新改动了个别歌词,将这首红歌打造得日臻完善,进一步俘获了几代人的心。

《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 (改编版)

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你的光辉思想永远照我心。春风最暖,毛主席最亲,你的革命路线永远指航程。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你的光辉思想永远照我心。

春风最暖,毛主席最亲,你的革命路线永远指航程。你的功绩比天高,你的恩情比海深,心中的太阳永不落,你永远和我们心连心。你的功绩比天高,你的恩情比海深,心中的太阳永不落,你永远和我们心连心!

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你的光辉思想永远照我心。春风最暖,毛主席最亲,你的革命路线永远指航程。你的功绩比天高,你的恩情比海深,心中的太阳永不落,你永远和我们心连心。你的功绩比天高,你的恩情比海深,心中的太阳永不落,你永远和我们心连心!

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你的光辉思想永远照我心。春风最暖,毛主席最亲,你的革命路线永远指航程。你的革命路线永远指航程!

这首歌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掀起高潮,并经过多种唱法演绎,均产生巨大的社会反响。这首歌折射出一個充满活力、浓厚人情味的时代特征,而令人难忘、留恋。

值得一提的是,享誉世界的音乐大师理查德·克莱德曼将这首《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 精心改编成钢琴曲之经典作品,他的浪漫气质给这首名曲增添了更多甜美的感觉。随后,这首脍炙人口的中国歌曲,在20世纪90年代就通过理查德·克莱德曼的演奏传播到世界各地。《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 不仅堪称中国民族音乐的瑰宝,在世界上也有广泛的影响力。

《毛主席的话儿记心上》

《毛主席的话儿记心上》 是电影《地道战》 (导演任旭东,1966年元旦上映)的插曲。这首动听歌曲展现出抗战年代男女老少一起反抗日军侵略的历史场景。在通俗浅显、清新流畅的歌声中,饱含和荡漾着对伟大领袖毛泽东至亲至爱的热爱和景仰,浸透和体现着人民坚定的革命信念与对敌斗争的必胜信心和乐观精神。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伟大的卫国战争,是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正义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近代以来抗击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和民族解放战争,是20世纪中国和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也是战争史上的奇迹。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和国家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从未忘记中国人民曾经众志成城、浴血奋战、顽强抵御外族侵略的这段悲壮的革命历史,并以各种手段和表达方式来铭记和纪念这段峥嵘岁月、缅怀那些抛头颅洒热血英勇牺牲的烈士们,以激励人们的爱国主义热情和社会主义建设豪情。特别是大量反映抗战内容的影片及其中的插曲,令人振奋,难以忘怀。

影片《地道战》 讲述的是1942年为了粉碎敌人的疯狂“扫荡”,河北冀中人民利用新创造的斗争方式——地道战打击日本侵略者的故事:1942年五一大“扫荡”后的八路军冀中抗日根据地,“村自为战,坚持斗争”的民兵和村民在八路军武工队的战术指导和兵力协同下,以声东击西的麻雀战和出神入化的地道战反击日本侵略军的“扫荡”——从独立到贯通,从躲藏到出击,从村内到野外,从防御到进攻,从各村到炮楼……发展到后来还配合八路军独立团和区游击中队作战,充分展现了人民战争的无敌力量,以及毛泽东《论持久战》 战略思想的伟大胜利。

但凡看过《地道战》 这部电影的人们,自然都会听过邓玉华演唱的《毛主席的话儿记心上》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曲,是作曲家傅庚辰为影片《地道战》 创作的。这首歌的曲调与河北梆子“二六板”有密切联系,显现出鲜明的地方色彩。歌曲触景生情插配得自然、流畅;唱得极其精彩,犹如心泉流淌。此曲唱起来满含着对革命领袖战略思想、英明领导的无限深情感恩,直钻人们的心窝,并洋溢着鼓舞人心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

傅庚辰,1935年11月生,满族,黑龙江双城人(今哈尔滨双城区)。1948年参军,1949年入团,1956年入党。曾在部队和地方的许多文艺团体从事演奏、作曲工作。先后毕业于东北鲁迅文艺学院、沈阳音乐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历任八一电影制片厂音乐组组长、解放军总政歌舞团团长、解放军艺术学院院长。曾任索波特第22届世界歌曲节评委、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文联荣誉委员、联合国世界音理会终身荣誉委员、中俄友好协会顾问、正军职少将。他的代表作品有: 《雷锋》 《地道战》 《闪闪的红星》 《风雨下钟山》 《壮士行》 《共和国元帅叶剑英》 《董必武》 《破烂王》 等影视音乐70部,歌剧《阿妈妮送米》 《星光啊,星光》 (与泸邑合作) 等5部,小提琴独奏《秧歌舞曲》 《青年圆舞曲》 《幻想曲》 及管弦乐曲《欢庆舞曲》 等10部,革命家诗词歌曲专辑《大江歌》 《傅庚辰歌曲选》 《啊红星——傅庚辰歌曲集》,歌曲《雷锋,我们的战友》 《小松树快长大》 《地道战》 《毛主席的话儿记心上》 《红星歌》 《映山红》 《红星照我去战斗》 等700余首,大型音乐套曲《航天之歌》 《小平之歌》,交响诗《红星颂》、交响组曲《地道战留给后世的故事》 《奥运之火》 等。

当年,傅庚辰先是写了另外一首歌作为《地道战》 的插曲,后来他反复琢磨电影剧本之后,决定推翻重来,绞尽脑汁钻研,终于写出了这首更加符合电影主题和表现形式的艺术风格、符合故事发生地的地域特色、符合剧中人物性格特征的歌曲。

1965年,创作电影《地道战》 的音乐时,傅庚辰年仅29岁,正是一位风华正茂、才华横溢、年富力强的文艺青年。

起初,电影《地道战》 的文学剧本和分镜头剧本里,并没有设计插曲《毛主席的话儿记心上》 的设想。在后来插曲的位置,导演在分镜头剧本上只是写下了这样两句话:“潮水般的音乐涌起” “画外,太行山上响起了抗日的歌声”。

围绕这一创作意图,傅庚辰想了好几个方案。他的第一直觉是,此处用现成的抗战老歌《在太行山上》 再恰当不过了。随即提笔加入插曲,并把它写在分镜头剧本上,作了标注。傅庚辰后来回忆说:“当初之所以这样,是第一反应、条件反射地迅捷感觉,这首歌既是抗战名曲,又写了太行山地区,与影片内容、地理环境十分吻合。”可是,待通读完剧本、回过头来分析音乐时,经过冷静深入的思考,他觉得原先的先入为主思路,仅局限于浅层的表象理解,并未触及故事情节的深层风格与灵魂,故而这首歌曲与镜头并不适合。《在太行山上》 这首抗战歌曲深沉凝重,而影片中的高传宝心情开朗,与歌曲传达的感情有差距、不搭调,艺术分寸上也有距离。

于是,傅庚辰毫不犹豫地否定了原定方案,决定下工夫重写一首与电影情节相符合的插曲。傅庚辰回忆说:“我觉得《在太行山上》 开头一句‘红日照遍了东方的立意很好,既和高传宝读书后一轮红日升起的情景吻合,又可以寓意毛泽东思想如红日东升光芒万丈。”于是,他将《在太行山上》 主题句由小调式改成大调式,音调更明朗,气势更宏大。在此基础上,他继续由景入情地创作歌词,最后顺理成章地写成让人耳目一新、气势雄伟庄严的合唱歌曲《红日出东方》。

傅庚辰立即将刚刚创作出来的合唱歌曲《红日出东方》 唱给摄制组的同志们听,广泛征求大家的意见。摄制组的同志们听了这首新编写的《红日出东方》 之后,觉得气势恢宏、清亮流畅、情绪饱满,都十分满意;合唱也配了,三段歌词也写好了,获得一片称赞。

这时,却有一位诤友发出反对的声音——时任八一电影制片厂故事片室主任冯毅夫,中肯地提出了不同看法:歌曲虽然挺好的,大家也赞成,影片上映后还可以拿到音乐会上去唱雄伟庄严的大合唱,可是,它与高传宝读了《论持久战》 后豁然开朗的情绪不太吻合。《地道战》 讲述的是农村故事,高传宝是个农民,这个民兵队长夜读《论持久战》 后发自内心的歌声,应该是更甜美一些、抒情一些和欢快一些的,最好带有浓郁的冀中平原的乡土民歌风味才好。总之,艺术风格似乎不太符合影片中农村民兵队长高传宝的身份定位,不像他在此情此景下抒发内心情感的民歌。

馮毅夫这番见解独到、一针见血的话深深触动了傅庚辰,虚心谦逊的傅庚辰暗自赞叹:切中要害,鞭辟入里!于是,他经过反复思考,决心忍痛割爱,另起炉灶,进一步研究琢磨着写一首真正贴合、高度融会影片情景的歌曲。

傅庚辰怀着强烈的责任感,重新踏上了探索之路。他要恰如其分地揣摩捕捉一个符合影片《地道战》 故事、人物、时间、地点、情景、风格的音乐旋律。接下来,他潜心沿着这个韵调,经过一段时间打磨斟酌,终于一气呵成了感情真挚、曲调优美、歌景交融的《毛主席的话儿记心上》 这首电影插曲。他后来回忆说:“我下决心否定了合唱曲《红日出东方》,经过多日深入考虑,上下反复对比,自己作词,终于写成了流传至今的《毛主席的话儿记心上》。” “当主人公找到歼敌制胜的法宝、憧憬未来的胜利时,那种喜悦是发自内心的。他对毛泽东思想的由衷赞美,如泉水般流泻而出。这应该是甜美的音乐,是心灵的话语,是真情的迸发,是人民内心的歌声。”

太阳出来照四方,毛主席的思想闪金光,太阳照得人身暖哎,毛主席思想的光辉照得咱心里亮,照得咱心里亮。

主席的思想传四方,革命的人民有了主张,男女老少齐参战哎,人民战争就是那无敌的力量,无敌的力量。

主席的话儿记心上,哪怕敌人逞凶狂,咱们摆下了天罗地网哎,要把那些强盗豺狼全都埋葬,全都埋葬,把他们全埋葬!

然而,由于当时极“左”思潮已经开始泛滥,这首歌曲遭到一部分人的非议。他们认为,歌曲尽管赞美了毛泽东人民战争的思想,可是曲调刚性不足,听上去似乎有点软绵绵的,与大家习惯看好的那些铿锵有力、慷慨激昂的战歌大相径庭。导演任旭东对这些意见不以为然,态度坚定地说:“革命歌曲难道就只能雄赳赳、气昂昂吗?这首插曲写得很好,不用改了,更不能删掉!”就这样,这首歌曲才得以保留下来。

影片《地道战》 放映后,这首插曲很快成为广大群众喜爱的歌曲。有人在写给八一电影制片厂的信中动情地说:“《地道战》 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优秀影片。如果把它比喻成一朵红花的话,那么,影片中的歌曲就是必要的衬托红花的更艳更美的绿叶!”一位电影厂领导见到傅庚辰后也向他示一抱拳礼说:“作曲家,辛苦了!”

傅庚辰为此一直感谢冯毅夫并感慨地说:“没有他的话,也就没有《毛主席的话儿记心上》 这首歌。”他幽默地说:“这也证实了一句名言:真理有时掌握在少数人手上。”

傅庚辰还深有感触地说:“我觉得,创作电影音乐要有‘两个吃透。第一要吃透作品的主题思想,这是解决方向的问题;第二要吃透作品的艺术风格,这能决定创作的成败。前者往往不难把握,而最难、最见辛苦劲儿、最显真功夫的是后者:只有吃透作品的艺术风格,找准艺术分寸,才能创作出符合影片规定情境和特定环境下人物情感气质的作品。这也是《毛主席的话儿记心上》 能够受到观众喜爱、传唱至今的原因吧。”

作为一名军旅文艺工作者,傅庚辰的身上有着军人独特的气质,并且时刻牢记肩负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他说,要努力创作出更多更优秀的作品,与时代同呼吸,与人民共命运,这才是一个军人的职责所在。在中宣部选入的100部爱国主义影片中,就有他作曲的电影《风雨下钟山》 《雷锋》 《地道战》 《闪闪的红星》 4部,他创作的音乐和歌曲,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正是由于他半个多世纪为党为人民竭诚尽力谱写出大量造诣极高、有口皆碑的艺术作品,功勋卓著,2015年11月25日,他获得第十届中国音乐金钟奖“终身成就音乐艺术家”称号。

这首经典红歌之所以能够如此深受广大群众欢迎和喜爱,一定程度上还归功于演唱者准确到位、艺术深情的演绎。著名女高音歌唱家邓玉华是《毛主席的话儿记心上》 的首唱者。邓玉华,1942年生于北京,满族人,国家一级演员,女高音歌唱家。1959年入中国煤矿文工团任独唱演员,后任中国煤矿文工团演员、艺委会副主任、副团长。曾随东方歌舞团赴欧、非和东南亚访问演出。她17岁登台演出,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演艺生涯中,她甜美的歌声和舞台魅力让人啧啧赞叹。更让人难忘的是,她在20世纪60年代初的大型舞蹈史诗《东方红》 中演唱的歌曲《情深谊长》 受到了几代人的喜爱。

邓玉华将《毛主席的话儿记心上》 领会得那么真挚深切、透彻充沛,从而演唱得那么圆润甜美、清亮醇厚、声情并茂、打动人心。关于一辈子都唱不够的《毛主席的话儿记心上》,她曾感慨地提到:“南京观众非常喜爱我演唱的《地道战》 中插曲《毛主席的话儿记心上》。但演出时,团队安排我演唱的是另外两首歌曲。等到我演唱完这两首歌准备下台的时候,台下观众就开始呼喊《地道战》 《地道战》……声音由低到高,越来越大。我当时就直接跟乐队老师说‘起个调,我们唱。等到我一开口,台下立即沸腾了。唱完以后,我就鞠个躬,心想这下可以下台了。但是观众依然大喊《地道战》,比第一次更加热烈。我们就第二次返场,又唱了一遍《毛主席的话儿记心上》。当时全场观众都情绪激昂地跟着我们一起唱。就连后台的演员都跑到台前了。”也正是很多次类似这样热情似火的经历,让她对广大观众充满了深厚的感情,总想着继续努力为人民群众多演唱“接地气、正能量”的红色经典歌曲,给行进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筑梦人助威呐喊,力所能及源源不断地提供真善美的精神营养。

(责编 孟红)

猜你喜欢

庚辰首歌毛主席
读毛主席词《渔家傲》“不周山”的注
就是这首歌
鲜红的红旗是首歌
壮锦献给毛主席
毛主席啊,我们永远怀念您!
庚辰定本时第十九回之回目已经完备补论
与时代同呼吸与人民共命运——傅庚辰及其歌曲创作
封面人物 傅庚辰
迈上新起点——在《傅庚辰作品集》出版座谈会上的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