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潮涌三晋
2019-01-02冯寂然
冯寂然
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改革开放后,党和国家对脱贫致富工作十分重视,早在1986年,已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的扶贫开发。山西也不例外,从起初的区域性开发式扶贫,到多管齐下推动八七扶贫攻坚战,到新世纪的开发扶贫和救助扶贫,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的精准扶贫,山西省迎难而上、与时俱进、因地制宜地一步步采取切实可行的扶贫措施,扶贫工作取得很大成效。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
从生产性扶贫到区域性经济开发扶贫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开始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扶贫开发以来,扶贫开发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扶贫开发为促进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民族团结、边疆巩固和社会和谐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全球的脱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山西紧跟时代步伐,扶贫开发工作做得有声有色,成效明显。
山西省的扶贫开发工作是在原生产性扶贫基础上发展为区域性经济开发式扶贫的。在生产性扶贫促进下,贫困地区在取得较快发展、解决绝对贫困问题的同时,相对贫困的问题依然突出。1984年,全省贫困县人均收入247.8元,比全省人均收入低109.7元;1989年,贫困县人均收入增加到318.6元,但与全省平均水平的差距却进一步扩大到195.2元。为此,20世纪80年代后期,山西省委及时提出开发式扶贫的任务。1989年8月19日,省委、省政府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七五”后两年扶贫工作的意见》 提出:打好稳定解决温饱问题的攻坚战,同时,对越过温饱线的贫困县,在巩固成果的基础上,逐步实现从扶持千家万户解决温饱问题向区域经济开发的战略目标转移。
与前期的生产性扶贫比较,区域性经济开发式扶贫特点:一是目标不同。生产性扶贫以初步解决温饱为目标,区域性经济开发式扶贫以稳定解决温饱为目标。二是途径不同。前者通过发展自给自足的简单再生产来实现,后者通过发展商品经济来实现。三是社会联系不同。前者是千家万户各自为战,后者要求根据各地资源优势建设支柱产业,进而带动千家万户发展经济。
为推动全省贫困地区经济开发,1990年4月,山西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贫困地区经济开发会议。会议指出,贫困地区的经济开发,要从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当地资源和最广泛地动员群众参加的事业来入手,那就是农业开发。重点是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搞好农田基本建设、植树造林、小流域治理。下一步扶贫工作转入区域经济开发后,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将显得更加重要;商品生产将逐步占据主导地位,同样是种植、养殖这些传统产业,在区域开发中就要求变单家独户生产经营为连片建设生产基地,并由单纯原料工业向加工工业延伸。而建设种养业的商品生产基地就要有相应的交通、能源配套。因此,这一阶段的扶贫工作对基础设施的建设必须大大加强。
全省积极贯彻以上扶贫政策精神,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各级政府层层签订包干扶贫责任书,进一步增强各级政府领导的责任心。二是从1988年起实行部门单位包干扶贫责任制,即省直有关厅局包一个贫困县,地直单位包一个贫困乡。1989年进一步改为省直单位挂钩扶贫,即由省直36个有经济实力的厅局挂钩帮助35個贫困县开展工作。三是组织开展扶贫“大合唱”,水利、电力、交通、通信、科技等部门,依托部门优势和特点,为贫困地区办实事,加快贫困地区的脱贫步伐。
几年的扶贫开发取得很大成效,尤其是一些贫困县依托本地的资源优势,利用省财政扶贫资金,大搞“种、养、加”,初步形成支柱产业,比如,左权县中部矿藏丰富,西部土地辽阔,就因地制宜,依托中部的地下资源,开发煤炭、冶金、建材三大产业,发挥西部土地的优势,加快粮、油、干鲜果和畜牧业的发展,使全县农民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同步增长。
到1992年底,全国农村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由1978年的2.5亿人减少到8000万人。
1994年至2000年:
多点发力扶贫攻坚基本解决温饱问题
为进一步解决农村贫困问题,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国务院决定:从1994年到2000年,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基本解决目前全国农村800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为此,国务院制定《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
为贯彻《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年12月,山西省委、省政府制定《山西省1994—2000年扶贫开发攻坚方案》,以确保到2000年底基本解决全省50个贫困县所属381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具体排定50个县的脱贫时间表;还制定扶贫开发的具体方式途径及一系列政策组织措施。1997年10月27日,进一步出台《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关于尽快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决定〉的实施意见》,要求:对贫困户建档立卡,把扶贫工作落实到村到户;努力增加扶贫资金投入,改革扶贫资金管理办法,强化对扶贫资金使用的审计监督;对贫困户实行各项优惠政策等。1999年9月16日,又出台《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扶贫开发工作的决定〉的实施意见》,加大扶贫力度,确定到2000年全省扶贫工作具体目标,并在原来政策举措上强调:东西两山全面启动生态治理工程,大力发展植树种草,25度以上坡耕地逐步退耕还林;以市场为导向开发特色农业,发展产业化经营;要坚决克服目标、精力和投资分散的问题,保证将有限的资金和力量全投向攻坚主战场等。
《方案》 与两个《实施意见》 相继公布实施后,山西省委、省政府一直将扶贫工作作为农村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下大力气抓紧推进。
其一,明确各级党委书记是扶贫工作第一责任人,层层签订责任书,规定提前完成的给予奖励,包括提拔使用;不能按时完成的就地免职。
其二,实行省、地(市)、县级机关定点包村扶贫。从1990年开始开展机关定点扶贫,1996年进一步优化施行“三改一集中”做法,即改包县、联乡、蹲村为联县、包乡、蹲村,改工作队长负责制为机关“一把手”负责制,改每年换点为不脱贫不“摘钩”,把省级机关派出的工作队集中到扶贫攻坚主战场。到1998年底已陆续有47个乡镇31万贫困人口提前或如期达标,有59个厅局转战第二战场,累计实际包扶162个贫困乡镇,占全省总攻坚乡镇的1/3。1998年以后全省继续开展机关定点扶贫工作,包括地、县扶贫工作队在内每年参加定点扶贫的各级干部近2万人。
其三,开展社会扶贫活动。晋城市虽是小康建设先进市却仍有两个贫困县17个贫困乡600个贫困村。该市发动小康村同贫困村结对子,互帮互学,加快脱贫致富的步伐。吕梁地区妇联创造性开展“妇女连环脱贫”活动,用有限的扶贫资金请科技人员培训编织、刺绣、家庭养殖等实用技术,一人学会传给他人,一传十、十传百,短短两年就有上千人解决了温饱问题。
其四,针对全省贫困县大多分布于自然条件很差的吕梁、太行两片山区和晋北高寒地区的情况,省委、省政府专门规划了三大温饱工程:在吕梁山区新修150万亩机修梯田工程,使当地农民达到人均2亩基本农田;太行山区修建和栽植42万亩石坎梯田与40万亩经济林,使当地农民达到人均1.5亩高产农田与1.5亩干果经济林;晋北高寒地区发展150万亩地膜覆盖以及秸秆地膜双覆盖高产田,使当地实现人均1.5亩高产粮田与0.5亩经济田。
其五,加大扶贫资金投入。主要用于贫困地区的农田基本建设、主导产业开发以及通水、通电、通路、通信、教育、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到2000年底,全省行政村通电率达97.5﹪,通程控电话率达近50﹪,一大批贫困农民家庭安装了电话,全省乡镇卫生所429所,新解决5547个村通广播电视的问题。
其六,注重科技扶贫、教育扶贫及移民扶贫等,着力提高农民群众的综合素质。1996年,省委、省政府出台科技扶贫实施意见,决定为每个贫困户培训一个懂技术的明白人。到同年7月底,全省已培训60万人次。同时,安排省农科院、山西农大在吕梁、太行两个山区开展科技扶贫试点工作。山西省移民扶贫工作在党的十五大后全面展开,从1996年到2000年,全省共发放移民开发补助资金8134万元,移民搬迁8万人。
连续多年采取以上扎实措施,扶贫攻坚取得巨大成就。到2000年底,全省有28个县320万人基本解决温饱问题,基本实现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目标和3年内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目标。
进入21世纪至党的十八大前:
“两轮驱动”力推扶贫
2001年制定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标志着我国扶贫工作进入巩固扶贫成果、提高发展能力、缩小发展差距的综合开发阶段,并把贫困人口集中的中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边疆地区和特困地区作为扶贫开发的重点。2008年10月,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国家扶贫战略和政策体系,实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的有效衔接,实行新的扶贫标准,对农村低收入人口全面实施扶贫政策。”2009年3月,国家将扶贫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196元,全国扶贫开发进入了开发扶贫和救助扶贫“两轮驱动”的新阶段。
山西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这一阶段中央扶贫开发工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2001年,根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制定出《山西省2001—2010年农村扶贫开发总体规划》,扎实开展整村推进、移民扶贫、劳动力转移培训和产业扶贫4项重点工作,推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迈出新步伐。还先后启动了教育扶贫、片区开发等重大举措,制定了每人每年1550元的全省新扶贫标准,确定新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规模276万人,并且在57个贫困县开展扶贫开发与农村低保“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工作。
其间,全省注重落实整村推进、全方位提升贫困村发展能力这项根本措施。从2004年至2010年,省级投入财政扶贫资金17.5亿元,扶持6553个贫困村实施整村推进,受益贫困人口200万以上。这项工作主要以贫困村为单元,以贫困人口为扶贫对象,采取群众参与方式,制定村级发展规划,集中资金、整合资源,扶贫贫困村贫困落后面貌。
与此同时,全省重视加大农村低保制度等社会救助扶贫这项基本政策措施的力度。山西省低保工作1995年首先在太原试点,1999年在全省全面实施,到2002年7月基本实现“应保尽保”目标。全省农村低保始于1997年,到2007年所有农业县都建立了农村低保制度。2006年初,省政府向全省人民承诺全年为民办好的“十二件实事”中,明确要求“对农村55万特困群众实行低保”。这意味着山西农村低保制度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山西农村低保资金的筹集,主要执行2005年省民政厅、财政厅《关于印发〈农村特困居民社会救助实施方案(试行)〉 的通知》 的规定。“十一五”期间,山西省先后5次提高城市低保保障标准、2次提高补助水平;1次提高农村低保保障标准、3次提高补助水平。此外,住房救助、教育救助、医疗救助等方面也在相应有序、有效地推进。
在全省扶贫工作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到2008年,全省57个贫困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552元。到2010年,山西省57个贫困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3125.4元。其中,35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提高到2529.4元。按照1550元的扶贫标准,山西省农村贫困发生率降低到11.8%。在2010年前,扶贫开发最主要的任务就是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生存和温饱问题。经过20余年大规模的扶贫开发,全省农村居民的生存和温饱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扶贫开发进入巩固温饱成果、加快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能力和缩小发展差距的新阶段。
为了进一步提高整村推进的效果,2011年,省委、省政府采取“一次规划、集中投入、两个实施”的辦法,安排下达财政扶贫资金3.3亿元,扶持660个贫困村实施整村推进;同时突出扶持重点,明确财政扶贫资金主要用于扶持贫困群众直接生产增收的种植业、养殖业与设施农业等产业开发项目,共覆盖43.4万贫困人口。对实施整村推进的贫困村,省级财政扶贫资金村均投入两年达到100万,加上市县配套、部门整合与群众自筹,村均投入基本达到300万元以上,确保贫困村的产业开发、基础设施与社会事业得到显著改善。
产业扶贫是贫困群众持续稳定脱贫的另一根本途径。围绕产业扶贫,省委、省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重大举措,着力筑牢这一发展增收的重要支撑。一是确立雁北商品菜、沿黄河红枣经济林带、晋西北畜产品、烟草种植初加工、晋西南优质苹果生产与太行山蚕桑等六大特色主导产业开发区,覆盖40个贫困县的276个乡镇230万贫困人口。与此同时,采取贷款贴息的办法,对32个国家级扶贫龙头企业和145个省级扶贫龙头企业重点给予扶持,以企业联基地、基地带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带动贫困农户发展增收。不仅如此,并且通过投资补助的方式,支持扶贫专业合作社为贫困户提供产前、产中与产后服务,提高贫困农户参与产业开发的组织化程度。尤其是从2006年开始,全省启动实施了“两区”(晋西北、太行山革命老区)开发战略,旨在增强贫困老区的造血功能与自我发展能力,扶持晋西北与太行山革命老区,共确立产业项目448个,涉及到10市59县。2010年开始采取“县为单位、以片规划、突出产业、集中投入、分步实施、整体推进”的办法,对集中连片贫困村实施片区开发,2010年至2013年共投资11.2亿元,在49个县启动实施了片区开发项目57个,通过建设设施农业、特色农业、种养业园区等产业项目,覆盖2949个村、受益人口89.8万人。
2012年启动的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试点工作,则将脱贫工作的触角率先深入到“两山”(吕梁山、太行山)片区内的临县、大宁、岢岚、五台、天镇5个试点县,依托试点县辐射周边县,分别组成了3个示范片,省财政连续3年每年安排专项扶贫资金2亿元扶持特色优势产业开发项目。而2013年启动实施的百企千村产业扶贫工程,则主要聚焦吕梁、太行两大连片特困地区为主战场,以促进农民收入翻番为核心,发挥组织、政策与资源优势,支持引导百家以上大中型企业,带动数千个贫困村实施区域化、规模化产业扶贫开发。
总之,2008年至2012年,山西省全面启动吕梁山、太行山两大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大力实施移民搬迁、整村推进等重点扶贫工程,深入开展干部下乡住村包村增收活动,使全省115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党的十八大以来:
全民总动员针对深度贫困地区开展精准扶贫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贫困地区。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扶贫开发通过近30年的不懈努力,取得了举世公认的辉煌成就,贫困人口数量大幅减少。参考国际扶贫标准,短短30年,我国共减少6.6亿贫困人口,占全球同期贫困人口数量减少量的93.3%。
尽管我国扶贫工作一直坚持不懈地开展且取得一定成绩,但是,扶贫工作仍然面临艰巨的任务,特别是一些老、少、边、穷地区的贫困现象依然很不乐观,扶贫工作力度依然需要不断加大。长期以来贫困居民底数不清、情况不明、针对性不强、扶贫资金和项目指向不准的问题较为突出,对于具体贫困居民、贫困农户的帮扶工作存在许多盲点等。因此,要真正彻底打好脱贫攻坚战,关键在于“精准”。
精准扶贫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早在2011年出台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 提出建立健全扶贫对象识别机制,做好建档立卡工作,实行动态管理,并明确把连区特困地区作为主战场。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到湖南湘西十八洞村考察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的重要思想,作出“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同年,国务院出台《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实施方案》,由此在全国拉开精准扶贫序幕。2014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作出精准扶贫工作模式的顶层设计,推动“精准扶贫”思想落地。2015年10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强调,中国扶贫攻坚工作实施精准扶贫方略,增加扶贫投入,出台优惠政策措施,坚持中国制度优势,注重6個精准,坚持分类施策,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易地搬迁安置一批,通过生态保护脱贫一批,通过教育扶贫脱贫一批,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
在这场全国性的精准扶贫中,山西也是脱贫攻坚的重要战场之一。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中,山西就有吕梁山、太行山两个。山西革命老区多、贫困面积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特别是10个深度贫困县,更是“艰中之艰、难中之难”。
党的十八大以来,山西省委、省政府又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坚定信心,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特别是2017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落实精准脱贫方略,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带领全省人民向深度贫困宣战。
在脱贫攻坚行至深水区时,能源大省山西跳出狭隘的过度依赖煤炭资源的观念,借助生态环境、特色农业等方面的发展稳步脱贫。2016年9月,为深入贯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做好全省特色产业精准扶贫工作,根据中央和山西省委、省政府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省农业厅出台《山西省推进特色产业精准扶贫工作的若干政策》,从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支持人才培育引进、扶持新型经营主体、改善贫困地区发展条件、强化金融保险支持5个方面并细化为15条细则来推动。
深度贫困地区是脱贫攻坚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2017年6月,山西省出台《关于聚焦深度贫困集中力量攻坚的若干意见》,确定偏关县、宁武县、静乐县、兴县、临县、石楼县、永和县、大宁县、天镇县、广灵县等10个县为深度贫困县,决定在未来几年采取10项超常规举措向深度贫困发起总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并主持召开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后,山西省委出台《中共山西省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总书记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把扶贫举措深化实化细化为21条。
为了进一步咬定总攻目标、落细攻击点位、整合创新扶持政策、引导资源要素向10个深度贫困县聚焦,抓住关键推动落实,2018年5月,山西省委、省政府加大马力再下血本搞扶贫攻坚,又出台《关于“一县一策”集中攻坚深度贫困县的意见》,因地制宜对症施策为每个县设计不同的脱贫路径。该《意见》 主体是“10+1”模式,即共享政策10条、专享政策一县一条。意在对10个深度贫困县一县一策,咬定总攻目标,落细攻击点位,引导资源要素聚焦,用更有针对性的举措,解决深度贫困县存在的突出问题,集中优势兵力,打一场攻坚拔寨的脱贫合围战、歼灭战。专享政策10条,每县一条,主要内容涵盖汾河生态治理、开发区设立、产业发展、人才支持、教育支持、企县合作等方面,都是各县反复比选、量身定制、最急需解决的困难问题。比如,广灵县设立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有利于壮大县域经济实力,带动贫困人口就近就地就业稳定脱贫;大宁县围绕生态脱贫先行先试,可以从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造林营林护林、农村简易公路、小型水利设施等建设管护方面提高群众参与度和获得感。
深度发力,统筹推进共享政策落地。10条共享政策是针对10个深度贫困县共性问题而制定的扶贫举措。10个县结合实际,强化细化,创新落实,提高了共享政策的攻坚效应。永和县和大宁县在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用地手续上,参照灾后重建政策执行,项目占用耕地的按下限缴纳耕地开垦费,补充耕地在省内统筹落实;吕梁市大力推进农村“三变”改革,临县的28支水利水保专业队、石楼县的90个支部+专业合作社、兴县组建370家农村经济发展合作社通过议标的方式,承接造林、道路、水利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扩大了贫困群众受益面;忻州市土地出让金应缴纳省市部分全部留县用于脱贫攻坚,共出让国有建设用地128宗、592.1118公顷,出让金收入17.8744亿元;大同市由市科技局牵头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签订了《科技特派员选派三方协议书》 和《科技精准结对帮扶协议》,两个深度贫困县派出63名科技特派员已全部就位21个乡镇开展工作。
先行先试,强力推进专享政策落实。在具体实施中,10个县研究拓展,深挖细掘,精准落实,进一步提高政策含金量。吕梁市兴县积极与9户驻地企业对接,首批确定帮扶项目25个、总投资近2亿元,市政府牵头柳林县16户企业结对帮扶兴县17个乡镇,当地16户民营企业也积极参与脱贫攻坚;忻州市宁武县对芦芽山景区河道、公路、绿道进行整治,鼓励贫困户以各种形式入股开发旅游,入股贫困户2275户5770人,就业贫困户2415人,参股贫困户已分红122.5万元;临汾市永和县在省国资委的协调下,2019年2月国新能源注册了山西天然气有限公司永和销售子公司并加紧办理销售合同,预计可为当地增加税收1972万元;大同市的天镇县大力推行村医“乡招村用”,19名村医已经过考核、公示,办理录用手续,开始在乡村为村民健康把脉。
值得一提的是,大宁县这几年结合“一县一策”专享政策,探索出一条“物归原主、还权于民”,推动集体和群众双增收、攻坚深度贫困的新途径。针对生态脆弱和贫困高发叠加的实际,该县实施购买式造林,承接主体必须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占80%左右的扶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根据林业部门规划先行投资投劳造林,经专业验收合格后由政府购买,此举入选第二届中国优秀扶贫案例产业扶贫项目,成为山西省唯一获此殊荣的优秀扶贫案例。截至2019年7月,全县37个扶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有社员2069名,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员1753名。2017年全县5.31万亩购买式造林和管护任务,带动1562户4699人经济脱贫,占当年贫困人口的33%;2018年8.16万亩购买式造林和管护任务,带动2088户6264人经济脱贫,占当年贫困人口的67%,实现了“在一个战场打赢两场战役”的目标。随后,该县把此经验推广到农村道路、水利、贫困村提升等领域。由村党支部发起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通过确认身份、清产核资、折股量化等程序,把村民组织起来合股联营,通过议标,承接造林、水利、道路、贫困村提升等工程。试点的7个村投入资金2424万元,增加群众务工收入368万元,带动贫困户250户639人人均增收4357元、非贫困户94户271人人均增收3312元,参与工程的344户910人人均增收4046元。
近年来,山西信托积极响应省委的号召,充分发挥地方金融机构在精准扶贫上的作用,先后向革命老区兴县提供项目融资2亿元;为山西省23户扶贫名录企业和农业龙头企业提供规模4.85亿元的资金支持;依托省级财政农业引导基金,发起设立规模3亿元的农业产业发展基金,全方位、多渠道、多角度地运用金融职能,履行社会责任,为社会公益作贡献。2017年,山西信托为临县设立了“山西信托·金融扶贫资金信托”。该信托规模5000万元,收益最终覆盖临县23个乡镇中的1000户深度贫困户,每户每季度获得收益750元,全年可得3000元。
山西是国家首批光伏扶贫试点省,在汾西县瓦窑圪塔村,光伏板一年就收入100多万元,实现了整村脱贫。由中国能建云南院设计的方山县刘家庄18MW扶贫光伏发电项目于2017年5月底顺利并网,力助该县7068名深度贫困人口和16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平顺县西沟村棚上光伏发电、棚下搞起种植,利用食用菌生长喜阴喜湿的特性和光伏发电对光照的需求,建起农光互补的产业基地。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靠因地制宜培育產业,忻州市忻府区种出的辣椒让爱吃辣椒的四川人上门订购。为此,当地政府引导村民成立专业合作社,规模化种植特色辣椒,小辣椒做成了大产业。大同县(今大同市云州区)大力推进黄花菜产业,发展并带动乡村旅游,每年举办一次黄花文化节,全县建成60处黄花采摘观光园区。而革命老区左权县充分发掘红色文化和民歌资源,推出景区带村的扶贫模式,全县扶持的乡村旅游重点村15个。和顺县秉持“换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理念,通过精准识别、新居安置配套、旧村拆除复垦、生态修复整治、产业就业保障、社区治理跟进,1600多户一次性搬出,不仅实现了拎包入住,每户还配了菌菇大棚。
“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实施以来,山西省广大民营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积极响应,通过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智力扶贫、公益扶贫等方式踊跃参与,成为脱贫攻坚战中一支重要力量。2018年10月全国“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先进民营企业表彰大会暨扶贫日论坛上,太原康培集团有限公司、汾西县洪昌养殖有限责任公司、中阳县益源养殖专业合作社3家,荣获全国“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先进民营企业称号。
2018年11月12日,国家统计局山西调查总队贫困监测调查资料显示,该年前三季度,山西省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176元,比上年同期增加667元,增长12.1%,比全国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出1.5个百分点。增速在全国贫困地区22个省(区、市)中排名第2位,在中部六省中居首位。
近两年来,山西省脱贫攻坚已进入决战决胜的冲刺阶段。为此,全省上下各级各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提升政治站位,强化交总账意识,切实做到主体责任再压实、问题导向再鲜明、工作措施再精准。有脱贫任务的县委书记认真做到亲自安排部署、亲自协调推动、亲自督查落实,既要当好“一线总指挥”,又要当好“施工队长”;关心爱护广大基层扶贫干部,创造工作条件,落实相关待遇,让有为者有位、吃苦者吃香,鼓励他们当好脱贫攻坚的生力军。各级脱贫攻坚领导小组认真履行牵头抓总职责,督促和推动成员单位狠抓专项扶贫任务落实,确保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落实、见到实效;各级扶贫办发挥好职能作用,切实当好参谋助手;各驻村帮扶工作队加强作风建设,提升帮扶能力,增强帮扶实效;省委脱贫攻坚督导组坚持问题导向,严督实导倒逼任务落实。
全省各方合力攻坚,脱贫攻坚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办成的大事,脱贫攻坚取得重大决定性成就,走出有中国特色、符合山西特点的减贫之路,多项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2019年是山西省脫贫攻坚任务最艰巨、决战决胜的关键一年。省委省政府围绕剩余17个贫困县摘帽、800个贫困村退出、22万人口脱贫和全面完成易地扶贫搬迁任务的年度目标,紧盯攻坚深度贫困,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强化巩固提升和风险防范两大支撑,分类指导,统筹推进,整体提升,把各项工作往深里想、往细里做、往实里抓,脱贫攻坚保持良好态势:
一是五级书记抓扶贫,体现政治担当。省委书记、省长以上率下,省市县乡党政领导“双签”脱贫攻坚主体责任书和帮扶责任书,联系贫困县帮扶贫困村,省市县三级实行专项扶贫“双组长”制,管行业就要管扶贫,脱贫攻坚只有主角,没有配角,责任面前向前一步。省委组建7个脱贫攻坚督导组,划片包市,常驻督导。
二是重视生态扶贫,此为最大的政策倾斜。厚植生态底色,做足脱贫成色,在“一个战场上”打赢脱贫攻坚和生态治理“两场攻坚战”。联动实施退耕还林奖补、荒山绿化务工、森林管护就业、经济林提质增效、特色林产业综合增收“五大项目”,创新机制,广泛吸纳贫困户参与,带动52.3万贫困人口增收。早在2017年,全国林业扶贫现场推进会在吕梁市召开,国家林草局、国家发改委和国务院扶贫办联合发文推广山西省造林扶贫合作社做法。近年来,山西继续加大这项工作的政策倾斜与扶持力度。
三是易地扶贫搬迁,系最大的工程。以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的3350个深度贫困自然村为重点,采取精准识别对象、新区安置配套、旧村拆除复垦、生态修复整治、产业就业保障和社区治理跟进“六环联动”办法,推进整村搬迁,“十三五”期间建设集中安置点1502个,至2019年10月已竣工1500个;计划搬迁47.2万人,已有44.6万人搬迁入住,入住率94.5%。
四是视产业就业扶贫为根本,堪称最大的项目。特色产业扶贫持续推进“一村一品一主体”,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构建脱贫链,5633个贫困村建立起有脱贫产业、有带动企业、有合作社,户有增收项目、有技能的“五有”机制,带动95.5万贫困人口增收。光伏扶贫投资到位、项目落地、运营维护、收益分配“四个环节”持续推进,以村级电站为重点实现国定贫困县贫困村全覆盖,每年收益近10亿元,惠及7469个村、21.8万贫困户,成为扶贫新业态,脱贫新支撑。乡村旅游扶贫依托黄河、长城、太行三大旅游板块,推进300个示范村建设。电商扶贫建设46个县级电商中心、5970个村级服务点,带动27.4万贫困人口增收。培训就业实施全民技能提升工程,累计转移就业贫困人口32万。
五是构筑多重防线,力求最大保障。健康扶贫“三保险三救助” “双签约” “一站式结算”体系,贫困人口住院综合报销达到90%。教育扶贫健全义务教育控辍保学机制,对各阶段贫困生应助尽助。农村低保打通双向进入通道,全省44.9万贫困人口纳入低保,占农村低保对象的45.7%。
总之,作为山西省“十三五”时期的重头戏,山西精准扶贫的方式从“大水漫灌”逐步转向“精确滴灌”,从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倾斜,注重产业扶贫步步为营,多种扶贫方式全面开花。坚持基本方略,精准施策,提升政策举措乘数效应;咬定深度贫困,精准发力,防止出现“死角” “盲区”; 依靠改革创新,提高攻坚效率,持续增强脱贫攻坚动能;各方从“单打独斗”聚力到整合资源“握拳出击”,确保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的夙愿成为一个渐行渐近的美好现实。
(责编 王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