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资本的教育与开发
2018-12-31刘姗姗
刘姗姗
(首都师范大学 化学系,北京 100048)
心理资本是指人生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发自内心呈人格化的持续自觉的积极心理状态,是超越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之上的一种核心要素。“心理资本”一词最早由美国学者卢桑斯于2004年提出,后经学界研究将心理资本概念细化为希望、乐观、坚韧性、幸福感、自觉性等诸要素构成。心理资本与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等概念皆有不同内涵差异。但它们又有“资本”的共同属性,即都是反映了一种价值范畴,具有预付性和回报性,经历投入——预付——汇报,并经过一定的活动产生价值的增值,是具有不断增值功能的要素。心理资本除了具有“资本”的共同属性外,还具有人的心理素质的特殊性,它是有机体在社会生活活动中接受教育和自我感悟双重作用下逐步形成的积极心理要素系统,是别人拿不走夺不去固化在有机体内部生生不息,绵绵不绝,特殊优质的心理资源。
从个体心理能动机制看,心理资本是人在生活过程中不断经历环境适应经验基础上,通过主客观认知和感悟逐步构筑完善的社会适应和能动调节的心理发展系统。它能使人的积极思维习惯、乐观归因方式、理性认知能力、行为专注等一系列心理品质日益成熟完备,不断激励着人的发展,亦使人生的价值不断增值。
大学生一旦形成良好的心理资本,不仅会促进其学业不断进取钻研,还会在生活的认知,人生困境和挫折的抵御,自我效能和幸福感知等诸方面产生一系列积极的心理状态。大学生心理资本本质上就是一种持续的积极心理状态,是超越大学生专业、身体或其他素养之上的重要核心竞争力。新时代大学生心理资本的教育开发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为改革开放取得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也引发社会各种利益冲突和社会矛盾碰撞,尤其是当青年人的理想和激情被“资本逐利”的生存逻辑所束缚,人生道路为市场的“丛林法则”所陷时,是否持有强大的心理资本,往往是他们坚持理想,坚持信念,冲破阻碍,摆脱困境,创新人生的决定性因素。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很早就强调:教育的出发点就是学生的“心理发展”[1]。马卡连柯也说“培养人就是培养他对前途的希望”[2]。
教育界有识之士也提出“要唤醒大学生持续奋斗的心理”。这些都直指“心理资本”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到本世纪中叶,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化强国[3]。毫无疑问当代大学生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充分认知新时代大学生心理资本教育的重要性,科学能动地实施大学生心理资本的教育开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心理资本教育应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支撑
心理资本学说认为一个人只有对未来充满希望,能勇敢面对挫折和压力,不断地自我激励和情绪自律,会使自身的人生价值不断增值,从而获得良好的人生发展。可是无论“希望”的建立,还是抵御挫折的“意志”,或是自我激励的自律能力,都离不开大学生对主客观的认知,并以“认知”在各种活动中产生的体验性质,形成相应的理想信念为基础。以“坚韧性”衍生的“复原力”为例,它强调个人从逆境失败中复原的能力,有复原力的人不仅不会被挫折击倒,还会在困境和挫折中茁壮成长,就像一位名人所言:“我曾遍体鳞伤,但伤口长出的却是翅膀。”即在复原中实现了生命的价值。但是任何复原力和坚韧性一方面取决于性格心理因素,另一方面很大程度上更依赖于个体认知基础上产生的理想信念坚定与否。唯有确立科学坚定的人生理想信念的人,方能有效抵御各种人生挫折,使有机体的伤口长出“翅膀”,重要的是由坚定理想信念的人,在大脑皮层会形成一个高度专注稳定的“兴奋灶”,并对所有负面的人生干扰产生深刻的抑制和有力的抵御,从而激励其不断努力前行。从这个意义上讲,坚定的理想信念,不仅增强人的意志力,还是人生发展的不竭动力。因为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方有明确的人生方向,并为实现人生目标持续不断地自我努力。这充分体现了心理资本学说与理想信念教育的一致性。人的心理有认知、动力、调节三大心理系统,可以说以理想信念为支持的心理资本教育与人的三大心理系统的优化密切相关。所以心理资本教育以理想信念价值为支撑的科学性不言而喻。
二、心理资本教育应以心理资源开发为基础
凡是“资源”,通常具有原生态或天然性,人的心理资源某种意义上讲也具有天然性。可以说每个人都具有潜在的心理资源,区别是有人未开发,如没有接受教育培训等。有人则得到有效开发,使原来的潜在心理资源不仅实现了价值,并不断得到增值,最终积累形成心理资本。心理资源开发是心理资本形成的前提。心理资本形成又是心理资源持续不断增值的保障。人的心理资源总价值是心理资源原价值与心理资源增加值两者相互作用的函数结果。其公式为:心理资源总价值=f(心理资源原价值×心理资源增加值)。如一个有歌唱天赋的人没有接受教育培训充其量是一位能歌唱的人,但是接受相应的教育培训后就可能成为音乐艺术家。这是因为心理资源有效开发后,远远大于原价值,出现心理资源价值的增值。这一心理资本的效应就像“滚雪球”一样,随着职业生涯延长还会不断增值增大。所谓心理资源就是一个人与其专业(职业岗位)相匹配的心理适应能力。不同的职业、专业、岗位都有相适应的心理能力,从职业心理分析就是人——职、人——岗、人——机相匹配的心理适应性,具体到新时代大学生就是所学专业、学业方向、人生规划和就业创业目标与自身心理是否相适应相一致的问题。两者相一致相适应就会出现兴趣浓,动机强,效率高,能力增长快,使心理资本积累成为必然。反之,两者心理不适应则如坐针毡,内心不安,情绪抑郁,以致心理消沉怠惰,即使勉强支撑,纵然难免平庸一生。我国高校管理可以说为当代大学生的学业专业方向提供了极大选择空间,从志愿填报到入学后专业调整,以致专业研究方向和就业创业指导,乃至人生规划等诸方面都基本实现了宽松的规范化。但由于大学生自我认知以及种种外在因素干扰,出现心理资源特长与学业专业研究方向不适应,甚至严重不适应的心理矛盾。这一现实不仅不利于大学生心理资源开发和心理资本的生成,还引发了一些大学生的诸多心理健康矛盾。所以无论从高校管理机制或高校教师,尤其是专职学生教育工作方面,在大学生的学业、专业、研究、就业创业发展等指导过程,都应以大学生心理资源开发为基础,以增强大学生的心理适应水平,使其学业、专业、研究及就业创业方向与其心理相适应相一致。要将大学生心理资源开发和心理资本教育意识,贯彻到大学生的思想教育管理过程,增强大学生心理精细化管理水平,悉心指导激励帮助大学生确立正确的努力方向,激励其心理潜能,促进大学生心理资本的生成积累。
三、心理资本教育应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
心理资本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都是属于心理教育范畴,可谓密切相关。教育内容亦存在一定的相互包含相互重合。如敬业、自信是心理资本重要的内涵,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两者都是心理教育的目标内容。但两者又有区别,心理资本教育强调个体心理资源的开发,通过对大学生心理的深刻认知,增强内在心理与外在环境的相适应水平,激励其人身的发展,外在则指向其主观能动的社会价值贡献,具有显著的人力资本价值意义。根据中共教育部党组下发的《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规定,心理健康教育属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组成部分,强调育心与育德相结合,达到学生健康素质和道德素质的协调发展。为什么提出心理资本教育要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因为,首先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已呈现制度化水平,“纲要”明确提出科学性与实效性,普遍性与特殊性,主导性与主体性,发展性与预防性相结合的“四项原则”。同时要求建立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咨询服务,预防干预“四位一体”工作格局,以及师生比的配置等,这一系列“制度化”规定显然为心理资本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客观条件。其次,根据“纲要”规定,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发展性”“主导性”“特殊性”等原则恰恰是心理资本教育必须遵循的教育原则。其中“大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和“心理问题的应对能力”等心理教育内容,亦十分接近心理资本学说中的“坚韧性”“复原力”概念。可以说,心理健康教育触及“认知、动力、调节”三大心理系统,与心理资本积累存在相互优化相互促进作用。再次,心理健康教育无论是课程教学,还是实践活动一旦确立浓郁的心理资本教育意识,对大学生心理资源开发、心理潜能激发、心理自我认知等一系列心理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必然有效增强大学生的主观能动心理意识,并逐步被有机体所固化,最终必然促进大学生的心理资本积累,所以,心理资本教育应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
四、心理资本教育应面向现实,遵循心理发展规律
众所周知,高校早已不是神圣的绿洲,加之互联网影响,某种意义上讲大学已经成为社会的缩影,庸俗的人情人际关系和各种所谓“潜规则”理念,在评选奖学金,评选优秀学生,评选保送生,查实贫困生方面不同程度侵蚀着公平公正的评审机制,导致部分学生争相走捷径,或心理趋于消沉,弱化了大学生的心理动力机制。从宏观社会看各种错误思潮亦在误导大学生心理趋向,如个别网络媒体将党史、军史虚无化,质疑主流,诋毁英烈,消解神圣,远离崇高,混淆是非,颠倒历史的错误逻辑,瓦解大学生心中“崇高”“神圣”“庄严”的认知意识,结果是导致部分大学生心理虚无化,丧失对未来的“理想”和希望,严重削弱了大学生的奋发进取的精神意志,最终弱化了大学生的心理资源价值。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实现伟大的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3],应对挑战直面考验可谓是新时代的要求。心理资本教育必须面对这一现实,坚持正义,明辨是非,主持公正,使大学生原本脆弱的公平公正理念得到不断强化,为心理资本积累奠定心理基础。
心理资本教育还要遵循心理发展规律。如情绪激励、自我管理、积极感知是心理资本学说的重要内容。“七情致病”亦是众人皆知的心理健康原理。但情绪相对于情感是出于被支配要素。因为情感具有稳定性、深刻性、持久性等心理特征。情绪则具有短暂性、易变性和浓郁的生理性因素,情感支配情绪,情绪难以支配情感。一个人只要内心确立了崇高的情感,即使遭到不良情绪和不良心理干扰,也能坚持朝着既定目标方向努力前行。从这个意义上说帮助大学生确立崇高正确的情感,既是战胜困难,抵御不良情绪,增强心理免疫机制,又是激励大学生持续奋斗的心理底蕴。这种心理动力机制,恰恰是心理资本要素的体现。所以心理资本教育应直面现实,遵循心理发展规律。
最后需要阐述的是高校各种教育教学是否持有心理资本的教育理念,对教育教学效果的作用差异是极大的,突出表现在思想的深刻性和心理持续性方面,以校园生活的核心内容——“学习”为例,当下高校相当部分学生在为考分背讲义,为就业考证书,为论文查文献,不可谓不努力,但是内心关注的是考试分数,追逐的是分数评价,利用现实教育评价机制,如何使自身学习利益最大化成了追求的终极目标。浓郁的功利化“学习”显然有违我们的教育目标要求,更难以培养创造性人才。但心理资本教育理念要求的却是注重培养倡导大学生热爱专业,热爱学习。通过学习热爱生活,学习是快乐的,学习成就创造,学习成了大学生的内心需要。这种发自内心的主观能动性的持续的积极“学习”,正是心理资本的价值体现。这种深入骨髓的学习理念,无疑需要浓郁的心理资本教育意识支撑,在心理资本教育理念驱使下的教育行为使我们的教育教学价值,激励大学生持续的努力从而得到极大的增值。
总之,重视大学生的心理资本教育与开发,是高等教育不可忽视的的重要命题,值得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