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建设单位在工程实施阶段的项目管理

2018-12-31吴培春诏安县村镇建设规划管理站福建漳州363500

安徽建筑 2018年2期
关键词:施工单位监理管控

吴培春 (诏安县村镇建设规划管理站,福建 漳州 363500)

1 设计阶段的项目管理

设计阶段的项目管理是建设单位委托设计单位对项目的设计,是管理体系构建和经济关系的重点,也是项目建设价值的体现。

1.1 投资方向的确定

工程项目需要有明确的投资方向,而投资方向是基于工程类型而决定的。例如以水利工程建设来说,其目的在于除害兴利,所以投资方向也应该从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等不同方向来进行规划,也是工程造价的关键所在。

1.2 施工进度的规划

施工进度规划是项目建设周期管理工作中的核心内容,也是保障经济效益最大化的措施。作为建设单位来说,应该和设计单位进行有效的协调和配合,以此为基础对施工进度进行规划,让施工能符合实际的招标管理要求。

1.3 施工质量的管控

施工质量的高低是取决于前期的施工设计环节的。而这也是施工开展的依据。从整体来看,项目管理的重点在于前期规划,因而对于建筑产品来说,其质量也是由前期的规划工作所决定的。立足于实际,就是结合施工图纸来进行。建设单位应该从制度、政策、技术等多个方面来保障施工图纸的有效性,必要时要进行分析和讨论,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才能以此为基础对后续的施工质量进行管控。

2 施工阶段的项目管理

项目管理阶段即项目执行阶段,是建设单位采取必要的措施来实现对项目的合理管控。在这一过程中建设单位应该按照合同的要求委托监理单位代行监理职责,并配合施工单位做好协调和监督,为施工质量的提升打好基础。

2.1 投资环节的管控手段

2.1.2 保障工程变更的严谨性

工程变更是项目建设中无法规避的内容,而作为管理部门,应该首先明确产生工程变更的原因,以及工程变更的方式。同时,这也是承包双方在履行合同中需要面临的交流问题。因此,保障工程变更的合理性应该是重点关注的内容。当发生工程变更时,应该在立足合同条款的基础上来进行协调沟通,对于确实要进行项目变更的情况,则要考虑是否要进行索赔,并基于施工要求来确定是进行工期索赔还是经济索赔等,诸如此类的管控手段,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保障工程变更始终处于合理的规划之下。现就我单位的552规划道路(金都大道至沈海高速)市政工程变更案例分析建设单位在工程变更过程中的管理实践。本工程施工到K1+770-K2+098处,因前期地勘资料与现状工程地质条件不符发现软基(1.8万m2),业主第一时间邀请勘察、设计、监理、县安全质量监督站到现场开会处理,经现场讨论重新加密取点勘察地质,设计提出初步方案(水泥深层搅拌桩加固),建设单位就设计变更方案组织专家论证,在县质量安全监督站的全程监督下各参建单位形成初步意见,因本工程是政府工程且涉及到重大变更(超20%),建设单位将初步意见提交县长专题会(发改局、财政局、审计局、纪委)研究决定,经专题会研究决定后才按照程序实施。这个案例实践在重大工程变更中从法律上、程序上、纪侓上得到充分的保证。

2.1.3 规范工程现场签证管理

工程签证是按照合同的约定,就合同价款之外的工期、补偿和各类损失达成的补充协议,与索赔一样,这也是难以避免的工作。而签证问题也是工程结算过程中的组成部分,是工程造价的关键影响因素。因此建设单位对于工程现场的签证管理工作要做到规范化,严禁出现各类不合理签证,并严格把控签证程序、做好签证影像证据的搜集(特别针对事前、事中、事后证据链)。

2.1.3 工程进度款的监督

在工程投资过程中,工程进度款的合理支付对于后期工作有着决定性作用。建设单位要按照施工单位的施工组织估算施工进度及工程量,做好建设资金的筹备计划,避免因延期付款造成的索赔等一系列不利因素产生。当工程进度达到合同约定的付款节点时,建设单位根据合同约定支付由监理工程师审核确认的进度款,并及时跟踪工程款的使用情况,监督进度款的专款专用。

2.2 施工阶段的进度控制

在确定施工合同之后,承包单位应该根据合同上的要求来制定具体的施工时间节点和计划,让施工能够始终按照计划进行。此时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应该将管理职责落实到位,重点关注施工过程中的各项问题,包括材料使用、人员调配、设备运输等多个方面,然后就这些问题来要求施工单位进行针对性处理,及时纠偏,确保工程施工进度按照编制的计划进行。例如当施工环节无法有效根据施工图纸来进行,或是因为外界的环境因素导致施工工期延长,都应该成为建设单位和管理单位的管控范围。为了避免各类问题的产生,提升施工质量,在必要时也可以采用一些奖惩手段,在调动人员积极性的同时来促进施工效率的提高。

2.3 施工环节的质量保障

工程建设环节中,施工单位在一些时候会因为盲目赶工期或是强行降低施工成本,在一些材料、人员等方面的安排上进行不合理调配,不仅给工程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还会在后期产生不必要的纠纷。以此,项目质量管理工作应该从施工环节就做好质量保障。

①首先要求承包双方对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以便于为后期的竣工验收环节提供数据支持,此外,还应该对施工的各项细节进行检查,确保施工过程的具体质量。

②对于一些施工环节中的常见问题,例如出现裂缝或是渗漏情况等,通常是由于施工环节中的技术使用不当。而技术环节正是施工质量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因此,要加大对通病的检查监督,确保施工单位严格按照规范施工。

③此外,材料质量也应该成为质量管理工作的重点。我们从近年来的一些建筑安全事故中也可以看到,使用劣质的建筑材料是事故频发的重点,因而对于施工中需要的材料,要从根源上做好管控,杜绝三无产品流入施工环节,管理部门也应该将这项工作落到实处。

2.4 安全施工预案

安全生产无小事,近年来特别是建筑安全生产事故发生频繁,严重影响到群众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安全生产控制应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落实编制应急预案,做到定期检查和必要的经济手段相结合,把安全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监督安全文明施工费的使用投入情况。

2.5 合同约束

合同虽然不等于法律约束,但依法成立的合同是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工程合同是项目管理人员需要重点关注的,核心内容在于对合同的正常履行和变更进行处理。但需要注意的是项目建设一般而言工期较长,且不确定因素较多,施工单位要预防事先的计划出现突变,影响到施工的正常进行。因而针对于一些可能出现漏洞或纠纷的条款,要进行必要的协调沟通,让合同具备有效性。

2.6 协调管控

协调管控工作是始终贯穿于项目建设全过程当中的。建设单位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不仅包含对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的内部协调,还包括对材料供应商、设备生产商方面的外部调节,以及和政府部门之间的必要沟通。这项工作的关键是监理部门正视自身的职责,通过各种手段来进行管控。

3 竣工验收环节的细节处理

3.1 竣工验收阶段的项目管理

①施工单位完成合同约定的施工项目且满足施工合同要求的质量标准,工程项目符合竣工验收条件时,建设单位需要组织各相关单位参与竣工验收,重点针对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结合实际的要求来商讨解决方案,再安排施工方进行解决。

②施工单位也应该根据竣工时提供的项目资料来编制工程结算,然后对费用进行预估。尤其是对一些产生了工程变更或是索赔的项目,要进行额外标注,确保竣工资料能具备有效性。

3.2 保修阶段的项目管理

施工单位按照工程保修书的要求承担保修义务,若发生保修事件,建设单位向施工单位提出保修并跟踪落实情况,施工单位应立即组织维修,维修完成并验收合格后继续移交建设单位运营。保修期结束后,承包商可书面申请退还工程保修金。

4 结语

通过研究,不难看出项目建设管理工作是确保施工质量提升的重要举措。而作为管理部门,也应该将这项工作放在日常管理的中心环节,处理好工程前期规划、施工中期管理和后期竣工验收环节中的各项细节工作,真正地实现项目管理水平的提升,促进经济效益的提升。

[1]朱江丽.浅谈如何在工程监理中有效控制工程造价[J].建设监理,2004(5).

[2]梁江艳.建筑工程管理项目管理法的实践应用[J].建筑与文化,2013(10):125-126.

[3]陈浩.项目管理法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新材料新装饰,2014(02):201-203.

猜你喜欢

施工单位监理管控
谈如何做好房建监理开展前的预控工作
施工单位工程签证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
BIM技术在土建工程管控中的运用
EPC总承包项目的设计管控探讨
水利工程监理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探讨
浅析现代项目管理中的违规行为管控
信用证洗钱风险识别及管控
施工单位成本管理存在问题探析
关于建设工程监理发展趋势的探讨
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关于工程索赔博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