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助推天长加快发展
2018-12-31何永天长市科学技术局
◎文/何永(天长市科学技术局)
近年来,天长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十九大精神,以创建国家级高新区为主抓手,打造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助推县域经济快速、健康、稳定发展。2017年,天长市经济开发区成功更名为安徽滁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后,通过了国家高新区升级考察评审。天长市还成功获批国家火炬计划“仪器仪表特色产业基地”“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县”,连续四年跻身全国科学发展百强县。
一、厚植科技生态环境,营造科技创新氛围
一是营造科技创新环境。天长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连续27年举办天长科技节,坚持每年评选表彰一批科技工作先进乡镇、优秀高新技术企业,评选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每两年评选一批“千秋英才”“创业新星”;每三年开展一次科学技术进步奖评比表彰奖励活动。二是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广泛宣传各级科技创新政策,扎实开展“四送一服”双千工程活动,做到规模以上企业全覆盖。制订出台了《天长市实施四大工程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天长市科技创新奖励补助办法》。三是营造发明创造环境。加大知识产权培育、保护和运用力度,全市拥有40余家知识产权试点示范企业,其中国家级3家;全市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突破10件。
二、大力发展科技型企业,培育科技成果转化主体
将科技型企业培育作为产业转型升级和创建高新区的重点工作来抓。一是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引导初创型企业上规模、成长型企业上项目、成熟型企业上研发机构。2017年,全市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3家,总数达79家。二是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不断完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天长创业中心软硬件建设,孵化面积24000平方米,累计孵化企业100多家。成立“科技型企业家俱乐部”,开展校企对接等活动。三是培育众创空间。创业中心运行的“天长汇”获批为国家级众创空间;天长电商产业园运营的“奇客营”众创空间先后获批为国家级“星创天地”、众创空间。
三、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打造成果转化公共平台
一是拓宽产学研合作渠道。通过直接转化、重金引智、战略联盟、挂牌共建、项目申报等模式,推进全市企业与100多所高校院所合作,每年转化科技成果50多项。二是组建公开研发平台。通过“天长市智能装备及仪表研究院”,搭建成果转移转化、公共研发与服务等综合性平台。一年多来,研究院已研发转化10多项高端科技成果。三是共建校企研发平台。合肥工业大学与华林磁电共建电磁吸收材料与器件实验室,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分别与天翔集团、泰德电子共建教授工作站及研究生工作站,目前全市已有院士工作站7家。
四、加大财政金融投入,助推科技成果转化
一是打好科技金融组合拳。天长市政府设立了每年1000万元的“智能装备及仪表研究院”专项资金、1亿元天使投资基金和3亿元天长创新产业投资基金。二是打出财政投入组合拳。2017年,天长市财政为滁州市天使投资基金配套2000万元,为科技项目奖补配套1000多万元。三是开展金融互助活动。成立“天长市科技型企业资金互助协会”,搭建起了企业间资金互助的平台,年均发放贷款超百笔、金额超亿元,有效解决了会员企业银行的短期资金困难,为企业做大做强提供了资金保障。
五、实施人才引育工程,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能力
一是组建科技镇长团。充分利用博士、专家在人才、项目方面的信息优势,引导他们发挥参谋助手、桥梁纽带和专业指导作用,促进先进科技成果集聚到天长转移转化。二是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先后引进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者、“千人计划”专家等近20个高层次人才团队,成立了10余家高科技公司。三是实施企业育才工程。实施“百名企业家培训工程”“百名企业管理者提升工程”“百名企业专技人才培训工程”。每年选送约150名企业家赴浙江、上海等地高校和培训机构接受培训,为企业培养了300名财务、技术、行政总监等人才。有1名企业家入选国家万人计划、6名企业家入选省特支计划。
下一步,天长市将紧紧抓住创建国家级高新区的契机,进一步加强科技孵化、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人才引进、校地合作、知识产权保护、科技金融等工作,探索建立人才“飞地”、主导产业研究院,形成完善的创新企业、创新园区、创新平台、创新人才、创新制度、创新金融等创新体系,把天长打造成创新创业示范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集聚区、产业创新升级引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