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甸牦牛产业现状及发展思路

2018-12-31陈学礼和嘉华邹淑昆和云凤和丽英

安徽农业科学 2018年10期
关键词:中甸迪庆牦牛

陈学礼,和嘉华,邹淑昆,都 吉,和云凤,和丽英

(1.迪庆藏族自治州高原生物研究所,云南香格里拉 674499;2.香格里拉市建塘镇畜牧兽医站,云南香格里拉 674499)

牦牛是以我国青藏高原为起源地的特有畜种,也是“世界屋脊”著名的景观牛种,是我国西部特别是藏区人民饲养的能适应高寒、缺氧环境的一种多功能动物,是我国高寒民族地区的主要畜种和重要的生产资料[1]。牦牛具有肉用、役用、奶用等多种价值,其肉、奶等是具有半野生风味的天然食品,藏族人民的衣、食、住、行都与牦牛息息相关。牦牛养殖业是高度适应高寒生态条件的特定生态养殖模式[2]。牦牛作为一种自然资源、生态资源和经济资源在西部大开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甸牦牛是迪庆州高原地区特有的畜种,是我国优良牦牛类型之一,主产于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的香格里拉市(原为中甸县),以该市的大中甸、小中甸、尼汝、格咱、东旺等地为最多,此外在德钦县和维西县等也有分布。迪庆州现有牦牛(包括犏牛)约12万头,生活于海拔3 000~4 300 m的高原和高山垂直带,耐粗饲,觅食力强。

1 中甸牦牛饲养现状

1.1传统养殖占主导地位迪庆藏族牧民由封建奴隶社会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文化沉淀不足,思维相对封闭,加之地域限制,对新技术的接受较慢,科技素质偏低,利用天然牧场全年放牧,靠天养畜情况明显。而中甸牦牛生长所处的生境,气候恶劣,植物生长季节很短,枯草期长,牧草单产低,质量不高,饲草匮乏。牦牛营养需要的均衡性和牧草生长供应的季节性矛盾十分突出,中甸牦牛基本处于半饥饿状态,生产存在“夏起秋肥冬瘦春死”的恶性自然循环,生产周期长,生态成本高,耗费劳力多,牦牛业处于粗放经营的生产模式[3]。

1.2生产性能低中甸牦牛属于原始品种,个体偏小、成熟晚、生产力低,虽乳、肉、毛、皮、役多种生产性能兼用,但都不突出。长期自繁自养,近亲繁殖,造成品种退化,表现出体格变小、体重下降等情况,母牦牛发情率低,空怀率高,普遍存在2年产1胎情况,繁殖性能偏低。

1.3牧场载畜力下降中甸牦牛生活的牧场海拔高,气温低,一般5月下旬开始青草发绿,10月中旬枯黄,牦牛觅食青草时间短。由于不注重草场保护,导致牧场过度过牧,沙化、退化严重,狼毒等有害植物滋生,牧场利用率不高,导致载畜力下降。

1.3新技术推广迟缓迪庆州地处以藏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边疆地区,地广人稀,山高路远,人才匮乏,经济基础薄弱,财政困难,牦牛产业投入经费不足。由于经济、交通的限制,部分地方群众还存在语言沟通障碍,与内地交流机会少,使文化、信息、技术的传播扩散困难,实用技术和高新技术推广较慢。

1.4缺乏有效疫病防控体系中甸牦牛放牧于交通困难的高山地带天然牧场,兽医防疫工作开展困难,迪庆藏族自治州兽医防疫部门目前还处于春秋两季预防及疫病发生时的紧急预防形式,对疫病防治工作不到位,一旦发生如口蹄疫之类疫情,只能扑杀做无害化处理,极大地制约了牦牛产业发展。

1.5牦牛系列产品加工精细度不深当地牦牛养殖户一般将牦牛直接出售,基本处于出卖初级产品阶段。虽然近几年来出现几家牦牛产品开发企业,但从事牦牛产业精深加工的企业、特别是龙头企业较少,缺乏牦牛系列产品深加工体系,加工企业普遍存在产品结构单一、加工程度不高、精产品少、小规模等特点,产业效益较低。

1.6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尽管国家对迪庆州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但远不能满足抵抗高海拔地区各种自然灾害需要,基本没有标准牦牛养殖圈舍,抗御风霜雨雪雹等自然灾害能力差。良种繁育体系、饲草生产体系、技术服务体系不健全、不完善,草畜生产机械化缺乏,科技推广力量薄弱,草原建设和草原监理力度小等诸多问题,使迪庆藏族自治州特色牦牛业未能形成优势产业走向外地市场。

2 中甸牦牛产业发展对策

2.1建立中甸牦牛的提纯复壮与繁育体系开展迪庆藏族自治州中甸牦牛资源调查,摸清各地牦牛资源状况,通过对迪庆境内各地牦牛群体进行个体评定,筛选优良牦牛组建中甸牦牛基础母牛核心群;在全州范围内选择优秀牦牛种公牛、引进省外优良种公牛或者冻精与之选种选配,对其后代进行选育,选择优秀种公牛逐步向全州推广。

2.2建立中甸牦牛杂交利用新模式在对现有黄牛与中甸牦牛杂交利用的基础上,引进奶肉兼用西门塔尔牛、安格斯牛、短角牛、荷斯坦奶牛等牛种资源与中甸牦牛杂交,并通过对所生产犏牛的生长发育、产奶产肉性能和品质评价,筛选出较为理想的中甸牦牛新的杂交利用模式[4]。

2.3利用同期发情技术开展人工授精传统养殖条件下的自然交配,公牛需要量大,增加养殖成本和生态成本,引进种公牛价格昂贵,而且有不适应当地环境而死亡的可能,特别引进低海拔地区种牛不能适应高海拔环境。因此无论进行牦牛本品种改良或其他牛杂交,引进冻精进行人工授精是最佳途径。牦牛发情主要集中在7、8、9这3个月,发情症状不明显,野性大,人不易接近,一般的人工授精极易造成漏配,因而应用同期发情技术开展程序化人工授精具有很好的可行性。程序化人工授精技术的应用可使配种牦牛群体集中发情、集中排卵、集中妊娠、集中分娩,极大地节约养殖和授精技术人员的时间和劳力,也方便母牛妊娠、分娩及产后统一管理,同时应用该技术还可增加受胎率[5]。据对西藏牦牛程序化人工授精技术应用统计,同期发情率平均能达到94.82%,比自然发情率(35%)高近60百分点,受胎率平均为63.34%,比自然发情的受胎率(28.60%)高34.74百分点[6]。笔者2016年在香格里拉市天成伦珠公司牧场使用西门达尔牛冻精对中甸牦牛进行了小规模程序化人工授精实验,配种27头中甸牦牛,受胎16头,受胎率59.26%,而且使其中大部分当年产犊很可能不会受胎的受配牛受胎[7]。

2.4中甸牦牛现代养殖技术的集成应用推广开展人工草场建设,强化天然草场改良,做好饲草种植与调制,补饲饲料产品开发与推广,犊牛代乳料研发与应用,犊牛、后备牛、母牛和育肥牛科学饲养,早晚精料补饲与白天放牧相结合,冬春暖棚养畜[8],加强疾病防控技术应用,初步建立科学的中甸牦牛现代养殖集成技术,并通过示范、培训进行推广[9]。

2.5进行牦牛肉新产品研发及生产牦牛奶肉不仅营养价值高,而且是绿色食品,符合世界食品新潮流。加强政策、资金、科技投入力量,出台倾斜政策,扶持龙头企业,创造有力名牌,依托迪庆州牦牛产品加工企业制定工艺技术规程及产品质量标准,实施生产线升级改造,实现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的产业化,研发完善牦牛奶、牦牛肉、保健品等加工产品规模化生产工艺技术,提高企业产品附加值,以工带养,延长产业链,带动藏区牧民以养致富,推动藏区牦牛产业的健康发展和县域经济发展。

2.6创建中甸牦牛科研科技创新团队为提升中甸牦牛生产性能,科技与畜牧部门要加强协调,积极组织专业科研人员,创建迪庆牦牛科技创新团队,开展牦牛资源概况调查、牦牛繁育体系建立、饲草基地与牧场建设、精料研发及补饲管理等深入研究,强化提升牦牛生产性能,为壮大迪庆牦牛产业打下良好基础。

3 中甸牦牛产业前景

牦牛是我国高寒民族地区的主要畜种和重要的生产资料,是青藏高原不可替代的生物物种。牦牛养殖业是高度适应高寒生态条件的特定生态养殖模式,是地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更是广大牧民世代经营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产业,发展牦牛业对提高藏区人民的生活水平,繁荣藏区经济具有重要作用,正如十世班禅所言,没有牦牛就没有藏族人民。中甸牦牛具有高度的抗逆性,在迪庆州高寒牧区,牦牛更是不可缺少的优良畜种,藏族同胞日常生活中肉食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牦牛奶中提取的酥油,是藏族人民一日三餐不可缺少的食品,是典型以草换肉奶的家畜[10]。牦牛肉和奶品质好、口味佳,是典型的绿色食品,毛皮和角可制作装饰品,具有显著的地方特色。随着香格里拉旅游业的兴起,中甸牦牛系列产品将获得更多消费者的青睐。因此利用科技手段提高牦牛综合生产性能,提高出栏率,实现生产方式由粗放数量型向集约质量效益型转变的产业化开发,加大牦牛系列产品精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对迪庆州牧区经济的发展、维护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平衡、促进藏区稳定加强民族团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张容昶.中国的牦牛[M].兰州: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194-214.

[2] 和占星,王向东,黄梅芬,等.中甸牦牛、迪庆黄牛和犏牛的乳的主要营养成分比较[J].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2015,34(12):1294-1301.

[3] 孙学会.中甸牦牛品质特征变化与应对措施探讨[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6,37(9):104-105.

[4] 陈勇,何志琼,陈志远.对牦牛杂交改良的理论性研讨[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3(6):1326-1330.

[5] 何世明,冯吉安,余忠华,等.诱导牦牛同期发情的几种处理方法研究[J].草业与畜牧,2008(6):25-28.

[6] 阿秀兰,左春伟,拉巴卓玛,等.牦牛程序化人工授精技术推广试验效果观察[J].草业与畜牧,2015(5):46-49.

[7] 陈学礼,和嘉华,邹淑昆,等.中甸牦牛程序化人工授精技术应用的必要性分析[J].当代畜牧,2017(5):31-32.

[8] 娘杰吉.冬春季牦牛半舍饲养殖试验[J].山东畜牧兽医,2017(11):9-10.

[9] 曹立耘.牦牛饲养及管理技术[J].农村实用技术,2015(9):43-45.

[10] 许春喜.牦牛生产性能低下的原因分析及提高措施[J].青海畜牧兽医杂志,2011,41(4):49-50.

猜你喜欢

中甸迪庆牦牛
迪庆州推进涉藏地区和谐繁荣发展实践经验研究
迪庆州喜迎党的二十大 优秀美术作品选登(一)
“中甸之争”:清初丽江改土归流原因探析
跟着牦牛去巡山
云南迪庆铜铅锌硫化矿浮选分离研究
中甸牦牛养殖技术要点
中甸牦牛消化道寄生虫初步调查及防制
迪庆藏族歌舞内容和形式演变初探
目前牦牛口蹄疫的诊断与防治
大通含1/2野血牦牛提纯复壮家牦牛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