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思政的实践与反思

2018-12-31罗芳芳

关键词:育人思政传统

方 胜,罗芳芳

(安徽理工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安徽 淮南 232001)

自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座谈会以来,学术界和教育界围绕“什么是课程思政,为什么要推进课程思政,怎样推进课程思政”等诸多问题展开了大量讨论,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理论方面已经形成共识,课程思政的目的是为了“立德树人”,是为了做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实践方面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上海众多高校在课程思政建设上都已经迈出了坚实的步伐,随着《复旦大学课程思政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出台,课程思政的“上海经验”已经初步成型:“从战略高度构建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核心、综合素养课程为支撑、专业教育课程为辐射的三位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1]在理论构建的同时,学者们和一线教师开始聚焦具体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希望能够找到可资借鉴的“范本”。近来,安徽理工大学在课程思政建设方面也进行了初步尝试,《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率先启动试点工作,本文拟对该课程的相关工作进行总结和反思,为进一步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工作提供参考。

一、文化自信:《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思政的意义

(一)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基石

“文化自信”写入十九大报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文化自信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2]338,“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的大问题”[3]349。之所以能够做到文化自信,其中最根本的一个原因就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曾经创造过并将继续创造无与伦比的辉煌!这是坚定文化自信的深厚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要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持久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因此,我们要利用好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思想道德资源,使其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4]指出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诚如学者所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渊源有两个,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二是马克思主义早期理论和中国化理论[5]。“离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支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6]因此,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传统文化良莠不齐必须甄别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厚实凝重,又充满智慧,但同时也承载着因袭的重负,也不是万能的,有不少糟粕,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社会治理等还存在着需要协调适应的地方。因此,决不能僵化、教条地全盘接受。“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铸就中华文化的新辉煌。”[7]119那么,对于文化传播者而言,在讲授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过程中就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我们要继承的是能推动民族文化不断发展繁荣的优秀文化传统,而对那些陈旧腐朽的文化保持应有的清醒的认识,并进行批判和改造,更无须对落后的、腐朽的文化进行过多的阐释和介绍。

(三)《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具备课程思政建设的基础

安徽理工大学自2005年开始在全校所有专业开设《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建立了中国传统文化研究所,成立了专门的教研室,并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承担教学任务的教师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编辑出版了教材《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该书共十五讲内容,从不同方面概述中国传统文化;力求拓展学生视野,开拓学生思维,陶冶学生情操,丰富学生人文知识,以提高学生人文素质、传递人文精神为基本价值取向[8]1。该书被评为“安徽省优秀社科普及读物”,并入选安徽省高校规划教材。思政教育贯穿全书,为推进课程思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特别是课程思政教材的“二次开发”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解决。

二、“三全育人”:《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思政的具体措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以此为指导思想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一)由点到面,以德为先

选择《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作为课程思政的试点,首先就是基于该课程的性质,传统文化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很多的关联点,优秀传统文化中有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制订试点计划的过程中,全体授课教师每人申报一个选题,经过研讨和论证后,综合考虑选题本身和教师个人的实际情况,选取了几个点作为突破口,包括儒家仁爱思想的现代意义、孝的内涵与现代阐释、民本思想的演变与发展、古代文学作品的现代文化价值等。这些知识点都是以“立德树人”为立足点,优先考虑德育方面的内容。教师经过反复试讲,总结经验,查找不足,成熟以后开始拓展授课内容的范围,按照计划从点到面逐步展开。

(二)由易到难,全员参与

儒家思想学说与思政教育联系较为密切,相对比较容易开展课程思政工作;而道家、佛教以及诸子百家的思想与思政教育有一定的距离,讲授这些内容时要融入思政教育就具有较大难度,但作为完整的课程体系以及课程思政“三全育人”的目标,绝不能知难而退。我们采取的方法包括:利用前期积累的经验,学习兄弟院校的做法,邀请思政课教师全程参与指导,从教材的二次开发入手,最大限度地发掘各个知识点的育人功能。这时候全员参与就显得格外重要,教研室教师共同备课,先由主讲教师写出讲稿,再请思政课教师进一步加工,然后全体教师参与组织讨论,群策群力,不断完善。

(三)由内到外,全程覆盖

传统文化教育不能止步于课堂。习近平总书记说:“道不可坐论,德不可空谈。”[4]从课堂讲授到课外实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发挥育人功能。

第一,走出课堂:组织学生和青年教师参加各种比赛。课堂是实践课程思政的中心环节,但也不能止步于课堂,通过组织并指导学生参加各类相关比赛,如辩论赛、演讲比赛和各类学科竞赛等,以赛促练、以赛促学,取得明显的育人效果。

第二,课外研修:指导学生社团活动。学生自发成立了多个与传统文化有关的社团,担任学生社团辅导教师,指导学生学习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为学生讲解知识、解答疑问、开设讲座,在固定时间为社团同学们在线回答问题,等等。社团辅导不同于课堂教学,师生关系往往更为融洽,随意性更强,虽然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可能不是很强,但社团成员基本上都很热爱传统文化,所以常常能够起到较好的效果。

第三,参与实践:指导学生参与社会调研和实践。“纸上得来终觉浅”,为了让学生切身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鼓励学生走进现实、走向社会,参与社会调研和实践。如某市出现群众宁死不愿火葬的情况,组织教师和学生调研该地区普遍存在的“二次葬”习俗,让学生了解地域文化的理论知识和民俗知识等,对于破除封建迷信、创建和谐社会起到积极作用。

(四)由始至终,育人为本

第一,组织研讨:让学生参与教材修订。承担教学任务的全体教师就一直坚持集体备课,共同编写讲稿,经过多年的努力,在不断修改完善的基础上,讲稿于2012年以《中国传统文化十四讲》为名出版,并作为教材使用。教材在使用过程中,老师和同学们陆续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于是编写组决定进行一次大幅度修订。为了激发学生阅读教材和经典作品的兴趣,老师们采取了一项“特别”措施:让学生参与教材的修订工作。具体做法是,每节课留少量时间让学生自己阅读教材,让学生提意见、找错误,对于有价值的问题和建议会给予一定的奖励。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2016年完成了教材的修订工作。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有效提高了学生读书和研讨的积极性,促进了学生对于课程内容的深入理解,不知不觉中实现了“育人”的目标。

第二,巧用新媒体:微信群、QQ群、微博等传播传统文化知识。当前新媒体广泛应用于学术传播和研究,为了师生之间能够便捷地交流与沟通,老师们也利用新媒体为学生传播知识、解疑释惑。但众所周知,这些“群”往往有两个极端现象,一是过于热闹,成为了纯粹聊天的平台;一是过于沉寂,成为了老师在唱独角戏。尤其是后者,由于老师在群里,导致学生不愿意过多交流和发言,针对类似问题,教师想出了新办法,比如老师退出QQ群,委托两位管理员作为师生沟通的桥梁,他们负责收集同学们的问题,然后转给老师解答;将微信群和QQ群的功能分开,前者以传播传统文化知识为主,后者以交流研究为主。通过采取有效措施,巧用新媒体,既方便了师生交流,又促进了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传播。

第三,以赛促学:举办校内传统文化知识竞赛。教研室全体教师精心策划,组织筹办了三届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大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大赛分为两个阶段,初赛由各学院自行组织,通过系统培训和学习,选拔出优秀选手,参加全校决赛。比赛不是目的,因此我们格外重视初赛阶段的学习和培训工作,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到其中,老师们义务地为各学院培训工作提供帮助和指导。除了举办传统文化知识大赛以外,每年还设立了“传统文化活动月”,举办以传统文化为主题内容的书画比赛、征文比赛、手工制作等活动吸引更多的教师和学生参与进来,激发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热爱。

第四,名家讲学:邀请专家开设传统文化知识讲座。多次邀请著名学者来学校为同学们开设传统文化知识讲座,通过与名家的交流,开拓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总而言之,《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紧抓课堂又不止步于课堂,传统文化教育真正做到有学有做,把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当作是学习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方法,让学生在传统文化学习和社会实践中提升民族自豪感,自觉做到“四个自信”。

三、任重道远: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思考

课程思政是一项系统的、长期的工程,最终要成为一种深入人心的教育理念,当前最重要的是要改变专业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分离的传统教学思维,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构建课程思政体系。

(一)更新理念:科学处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之间的关系

有些教师(尤其是理工科专业课教师)难以科学处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之间的关系,还没有树立全程育人的教育理念。他们以为课程思政是要在每节课上专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各专业国家标准普遍降低了专业教育的学分学时,专业课时较为紧张的情况下,不少专业教师产生抵触情绪,感觉没有时间也没有办法专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其实,这是对“课程思政”认识上的不足所导致的误解。“课程思政是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围绕‘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课程目标,强化显性思政,细化隐性思政,构建全课程育人格局。”[9]因此,课程思政是利用和开发教学内容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滋养,而不是生硬地说教。

(二)抓住关键:教师是课程思政建设的主体

教师是否有能力推进课程思政改革?教师是否愿意全身心投入到课程思政实践之中?教师怎样才能做好课程思政改革?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课程思政改革的效果。上海高校的经验是“以提升教师育德能力和育德意识为重点…要求所有任课教师不仅要在思想认识上形成全员育人的共识,也要在专业发展上具备有效育人的能力。”[10]《复旦大学课程思政体系建设实施方案》中提出“五大目标七大任务”,五大目标包括:构建新型课程思政课程体系;构建以“三集三提”为基础的课程思政方法体系;构建课程育人的质量提升体系;构建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体系;构建推动和保障课程思政建设的制度体系[1]。“三集三提”是指“集中研讨提问题、集中培训提素质、集中备课提质量”,也是针对教师而言。可见“五大目标”中的三大目标都与教师队伍建设直接相关。

(三)服务学生: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

以学生为中心,就是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客观地说,当前无论是思想政治教育还是专业课程教育,在一定程度上都存在着关注学生不足的现象。学生是怎么想的?学生是怎么做的?如何引导学生改变认识?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必须做到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兴趣点,才能以喜闻乐见的题材开展潜移默化的教育;了解学生的个性,才能做到因材施教。陶行知先生说:“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教会学生学。”[3]也就是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从教师的“教”为中心转变到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具体到《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就是要在了解学生心理的基础上,利用优秀的传统文化引导学生阅读,并逐渐培养其阅读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自我教育。

(四)分工协作: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互补互通和高度协作

“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该扮演支持者的角色,参与专业课程思政的规划、设计以及教材的二次开发,密切关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的状态,对其中的偏离及时作出调整,帮助专业课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并为其提供理论支持以及实践层面的答疑解惑。”[11]这虽然是针对专业课的课程思政而论,但也同样适用于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当然,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又有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传统文化课程的部分教学内容与思政课内容存在着相通乃至相同之处,比如儒家思想中的仁爱思想、义利观等内容在《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等课程中同样会涉及到。这就对教授传统文化课程的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要熟悉思政课程都有哪些内容,然后对自己讲授的课程内容进行调整,做到少重复、多创新;少说教、多实践。

(五)寻求支持:课程思政改革迫切需要得到学校的大力支持

对于授课教师而言,推进课程思政改革必然要大幅度增加工作量,课程的总体设计、教材的二次开发、教案的撰写以及思政理论的学习和培训,都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因此,主管部门及高校应该对课程思政改革进行顶层设计,包括建章立制、统筹布局、设计路线和安排培训等,对实践课程思政的课程应该设立专门的教改项目进行扶持,以此调动教师参与课程改革和实践的积极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强调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同时提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2]只有“同向而行”才能产生“协同效应”,才能发挥各门课程的思想育人功能,才能把握课程思政建设的总体方向。不同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完全不同,推进课程思政的方法上必然会存在较大差异,但无论哪种课程,建设课程思政的总体目标都是一致的,在教学方法上也有着相通之处。本文总结《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试图探索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以便于进一步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工作。

猜你喜欢

育人思政传统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思政课“需求侧”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