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企业共青团工作“供给侧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2018-12-31曹俊赟
曹俊赟
(中国石化化工销售有限公司华东分公司 团委,上海 200050)
做好新时期企业共青团工作,就要主动探求企业发展新规律,适应企业发展新任务,注重问题导向,积极推动共青团工作改革创新,搭建起服务企业中心工作、服务青年成长成才的平台,建立共青团工作长效机制。笔者以中国石化化工销售有限公司华东分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团委为例,就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群团工作会议精神,主动推动共青团工作方式方法创新,探索实施共青团工作“供给侧”改革。
一、改革共青团工作势在必行
2017年8月,中共中央召开群团改革工作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对群团改革工作做出重要指示,强调要牢牢把握群团改革正确方向,及时了解情况,认真解决难题,以改革推动群团组织提高工作和服务水平,努力开创党的群团工作新局面。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既要看到所有群团组织在党的工作全局中的共同特征,一致的定位;也要看到共青团的特殊作用,就是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党交给共青团的第一位的任务,是共青团区别其他群团组织的重要特征。”[1]因此,共青团组织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共青团改革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着眼企业共青团工作实际,增强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机遇意识、问题意识、改革意识,凝心聚力,紧紧围绕“凝聚青年、服务大局、当好桥梁、从严治团”四维工作格局要求,努力推进企业共青团改革工作的全面开展和系统深化。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青年群体的结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习近平在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上指出,“群团中存在的问题,实质是脱离群众。”[2]当前,共青团传统的组织形态、工作方法等已难以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要求以及青年群体的实际状况和交往方式,呈现出“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等倾向,甚至存在脱离青年的危险。目前,公司35岁以下青年员工占全体员工总数的30%,分布在江浙沪皖赣等四省一市的26个部门。由于青年员工分布较为分散、工作繁忙,共青团工作面临基层团组织活力不足、有效覆盖面不足、活动吸引力凝聚力不够的困境。团组织的工作有时会出现“盲点”和“空白点”,青年员工对参加活动的积极性和热情也冷热不均。团组织有时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组织的集体活动,却得不到青年员工的积极响应和参与。相反,一些非统一组织的活动却受到他们的追捧。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共青团组织必须切实增强自我革新的勇气,从源头解决好公司青年活动的供需间不平衡问题,“在策划组织活动时就要以青年为本,让青年唱主角,更好地体现青年特色,以吸引、团结更多青年”[3],努力扭转青年“要我参加”的被动局面,增强青年“我要参加”主动性。团组织要以“党政所需、青年所求、共青团所能”为原则,将引领青年作为首要任务,将服务青年作为生命线,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开展符合公司发展要求、符合青年特色的各项工作。
二、对企业共青团工作实施“供给侧改革”的具体举措
围绕“全面深化改革”这个主旋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群团组织强“三性”、去“四化”的根本要求,把握全团“凝聚青年、服务大局、当好桥梁、从严治团”四维工作格局,从增强基层活力、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三个方面探索实施企业共青团工作“供给侧改革”。
(一)增强基层团组织活力,从“大众化”向“个性化”转变
全面开展“一团一品”工作,进一步加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以扎实推进基层团建创新工程为载体,提高基层团组织建设整体水平。以全面开展增强团员青年意识主题教育为契机,进一步提高团员队伍整体素质。通过抓基层、打基础,把加强支部活力与推进共青团改革紧密结合,进一步激发基层组织活力,扎实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和基础工作。坚持党建带团建、团建重创新、全团抓落实,突出围绕公司提质增效升级、积极开拓市场、提升客户服务水平的中心工作,以及青年成长成才主题,建立健全“一团一品”工作运行机制,用行之有效的载体设计开展团支部工作。落实团支部的具体责任, 重视支部教育管理团员、团结凝聚青年的主体作用, 找准基层团组织发挥作用的着力点, 增强青年工作的政治性、时代感、吸引力。“一团一品”工作重在长期培育,在创建之初侧重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在形成品牌特色后持续努力、巩固提升工作成果,推进工作常态化、规范化,让团支部真正成为团结、教育青年的堡垒, 成为推动改革、 发展事业的堡垒。
(二)坚持问题导向,转 “被动参与”为“主动创新”
以岗位建功、创新创效为团的中心工作,聚焦公司在提质增效的改革发展过程中,在经营管理等方面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服务公司发展大局,着力引导青年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勇于担当、直面困难,进一步激发青年人的创造力,发挥青年生力军作用。
一是要带领青年积极投身创效活动,鼓励青年岗位建功。以公司经营工作为中心,把青年创新创效活动和中心工作有机结合,通过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议、大讨论等活动,带领青年员工增强创新意识,投身创新实践,立足本职岗位,创造一流业绩,为推动公司创新发展营造良好氛围,使之成为促进中心工作、提升青年素质、加强队伍建设和提高生产经营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和载体。进一步深化青年岗位建功活动,通过“青年文明号”、“青年岗位能手”创建评选活动,组织动员广大青年当先锋、担重任、做贡献,力争在各自的岗位成才立功。通过“号手”活动,展示青年员工积极向上、不断进取的职业风采。以青年文明号为载体,以先进为榜样,鼓励青年勤于学习、锐意进取,充分发挥青年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
二是要深入开展“导师带徒”、“青年伙伴1+1”等活动。“导师带徒”为新入职全体大学生员工选配资深的相关领域专家进行为期一年的一对一带教;同时为大学生员工安排青年员工作为一对一的青年辅导员。两项活动双管齐下、相辅相成。在新员工入职后的一年时间内,导师和青年辅导员在政治素养提升、业务理论学习、实践操作锻炼等方面给予新人辅导和帮助,帮助新员工尽快完成角色转换并成长为符合公司要求的合格人才。通过带思想促进步、带技术促成长、带作风促凝聚、带队伍促发展,进一步提高青年员工综合素质。活动也打破地域限制,自结对之日起就建立微信群,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实现全体“师徒”、“青年伙伴”集体间的资源共享,相互学习、相互借鉴,打造“众教众学”空间。活动发扬“传帮带”的优良传统,形成青年员工间互帮互助,不断提升自我的良好氛围。活动充分发挥团组织在青年人才队伍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增强人才队伍的生机与活力,形成常态化的青年人才培养机制,为公司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三是要打造互联网精神家园。开通微信公众号“化销华东青年之家”,致力建设成为青年员工的精神家园,向青年人传递信息,共享资源,将公司形势任务、发展战略以及工作重点部署通过新媒体全面传递给每个青年人。平台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手段和新兴媒体进一步有机结合,实现从传统工作阵地向新媒体网络阵地的战略转型,成为青年人获取知识、发表观点、参与活动的新渠道。
(三)坚持需求导向,从“标准化”向“定制化”转变
始终以青年需求为导向,围绕青年成长成才的多元需求,开展青年喜爱、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的青年工作,为青年提供“定制化”服务,有效提高共青团组织的吸引力,扩大青年工作的覆盖面。
一是准确把握青年思想脉搏。通过问卷调查、座谈、面对面访谈等形式,全面了解青年思想状况,掌握青年思维特点和个性化需求,加强青年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通过“五四”青年节、新大学生入职等契机召开座谈交流会,为公司领导和青年员工搭建面对面沟通的桥梁;继续推进“走基层、访青年”工作,团干部继续深入基层,和青年面对面访谈交流,团组织一如既往地把访谈作为了解青工思想的主要手段,分析不同群体的思想特征,把握青年的思想脉搏;充分应用微信群、腾讯通等互联网手段,及时了解掌握青年关切,加强对热点问题的引导和回应,倾听青年心声,反映青年呼声,定期向党政报告,提出工作意见和建议,做青年的“知心人”。
二是服务青年学习成长。进一步推进学习型团队建设。开展培训需求调研工作,为更有针对性地做好青年员工培训工作打下基础。协助人力资源部开展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青年培训工作。通过多样化的培训课程,使不同部门、部门不同岗位、不同工龄的青年员工的学习需求都得到了满足,帮助他们全面提高了职业技能和素养。通过开展“读书会”活动,鼓励青年交流读书心得,引导和鼓励广大青年员工爱读书,善读书,不断充实和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
三是满足青年多样化需求。通过多样化的团建和文体活动,进一步增强青年队伍活力和凝聚力。团委于“五四”青年节期间组织青年开展各类团队建设活动,增强青年员工间的沟通融合,展示团结向上的精神风貌;与在沪的中石化兄弟单位开展共建活动,促进石化企业青年的交流互动;借助公司工会的资源优势,开展小型多样、青年人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此外,还和公司所在上海市长宁区的团区委积极开展区域共建活动,促进学习交流,实现优势互补。
四是帮助解决青年实际问题。组织单身青年参加“白领联谊活动”,拓宽青年员工交友范围,解决适龄青年的婚恋需求;为青年员工积极争取社区街道“爱心暑托班”名额,让双职工家庭的青年员工抛开照顾子女的顾虑,全身心投入工作。
三、结语
企业共青团组织要坚持以自我革新的勇气、奋发有为的朝气投身到共青团改革实践中,健全基层组织,充分调动广大团员青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建立联系和服务青年的长效工作机制,固化共青团改革创新成果,开创符合时代潮流、具有蓬勃朝气的青年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