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对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影响及对策
2018-12-31常守柱
常守柱
(宿州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宿州 234000)
新媒体成为大学生信息交流的新平台、宣传工作的新阵地、意识形态争夺的新战场。把握新媒体的传播特点,全面科学地认识新媒体的作用,创新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宣传工作,对掌握高校意识形态领导权和主动权,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新媒体的特点
互动性是新媒体的核心特征。传统媒体如报纸、电视等虽然也有一定的反馈交流,但其传播方式基本上是直线式的单向性传播,主要是通过传播者主动传播信息,接受者被动地接受信息的方式进行传播。在此过程中,传播者处于主动地位,接受者处于被动地位。而新媒体则实现了媒体和受众之间的信息传递双向性或多向性,接受者在收到信息后还可以对信息进行加工和反馈,这样就实现了媒体和受众之间的双向交流。每个人都可以传播信息,也是信息的接受者。每个人都是“麦克风”,也是受众,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
传播的速度迅捷、内容丰富。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型介质不断出现,信息储存不断增多。海量的信息使得新媒体在信息的采集、编辑、交流等方面缩短了许多流程,使信息的发布及时便捷,传播与更新速度极快。新媒体这种特有的信息快捷性、内容及其更新的速度,是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
传播主题具有开放多元性。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传播主题呈现出一元化倾向,少数传播者掌握着话语主导权,受众基本上只能被动地接受信息。在新媒体时代,传播主题则呈现出多元化模式。新媒体覆盖范围广、受众多,各种话题、各种形态的传播都成为可能。同时,海量的信息真假难辨、有时也会出现传言泛滥、谣言滋生、舆论失控的现象。
二、新媒体对高校宣传工作带来的机遇
(一)新媒体拓展了宣传工作途径
微信、微博、博客、QQ群、媒体APP社交工具等一系列新媒介,已成为大学生的交流工具,他们在这些平台上交流情感、获取信息、表达诉求。高校宣传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利用新媒体,通过官方微博微信、官方网站、个人博客、班级QQ群等媒体平台,开展全方位、全覆盖的宣传教育工作,实现新媒体利用和宣传思想工作的双赢效应。[1]
(二)新媒体提升了宣传工作吸引力
传统的宣传思想工作给人以枯燥、呆板的形象,而目前的大学生基本生长在“数字化”的时代,没有手机、不用微博微信、不上QQ的学生几乎被视为“外星人”[2]。宣传思想工作者要结合大学生自身的思想实际,摆脱传统刻板说教的方式,认真研究新媒体特点,充分利用其技术优势,努力建设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以形象生动、直观便捷的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新时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寓教于乐,在思想引领、生活引导等方面开展宣传工作,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三)新媒体提高了宣传思想工作效率
新媒体具有信息量大、及时快捷、内容丰富等特点,能极大地提高宣传思想工作的效率。学校许多可公开发布的文件、会议精神,班级布置的学习、生活通知,会议计划与安排、信息交流等,都可以通过新媒体及时迅速传递到每个师生。还可利用新媒体的交互性,了解师生的所思所想,及时发现他们在思想、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有的放矢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新媒体给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带来的挑战
新媒体是一把“双刃剑”,它给宣传工作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高校宣传工作提出了一定的挑战。
(一)对宣传方式提出了挑战
传统媒体时代,高校宣传部门主要侧重于学校方针政策的宣传、学校大型活动的策划与报道,强调学生单方面接受,对师生的情绪和所思所想考虑较少。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更易接受新媒体的各种信息,如何用新媒体技术让学生接受主流意识形态的熏陶,是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宣传思想工作者要及时利用新媒体的特点,用学生喜欢的话语,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贴近学生,讲学生喜欢的故事,为学生解忧释惑。如果不能很好地掌握宣传技巧,把握宣传尺度,或单纯地投其所好,哗众取宠,都不能达到预期的宣传效果。
(二)对主流价值观的传播提出了挑战
宣传思想工作的根本目的就是用一元化的主导价值观去消解多元化的错误思潮。传统媒体时代,社会相对封闭,社会意识形态传播相对较易。在新媒体时代,各种思潮同台竞技,网络上海量的信息尤其是负面信息给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如果不加大宣传力度,或宣传工作不到位,都会给学生的思想带来负面影响。
(三)对宣传工作队伍建设提出了挑战
新媒体需要新技术,需要掌握新技术的从业人员。如何顺应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有效引导校园舆情,牢牢把握学校意识形态的领导权、主动权,是新媒体时代带给宣传思想工作者的挑战。高校新媒体从业人员较少,远远不能适应新媒体对宣传思想工作的要求。
四、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宣传工作的对策
(一)更新观念,建立宣传思想工作大格局
正确的思想引领正确的行动。学校领导和师生员工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转变“宣传思想工作是学校宣传部门的事”的观念,建立“大宣传”的理念。[3]高校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不是哪一个部门的事情,也不是哪一个部门能够完成的任务。高校宣传工作部门在新媒体背景下要改变单打独斗的传统模式,变“小宣传”为“大宣传”,建立起学校党委为领导、宣传部门主管、各部门互相协同配合的宣传新格局。在宣传手段上,要改变单向灌输的模式,注重改革创新,科学谋划宣传内容,运用多方位、多载体、多方式的新模式,既要有文字载体,还要有视听、音像载体,既要有传统的方式,也要有现代化的传播方式,建立起一个全校范围内的全员参与、全过程参与、全方位、全覆盖的“四全”宣传新格局。
(二)提高素质,强化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建设
要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必须始终注意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4]为此,高校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宣传队伍的建设。一是配齐专业新媒体人员。学校要根据有关文件规定的编制比例,尽快补齐或配齐专业新媒体从业人员,对急需的专业人才要采用“引进来”的政策,给予特殊的人才待遇。二是加强对长期从事传统媒体宣传人员的培训。采用“走出去”的方式,使他们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学习新技术,提高自身技能,强化自身素质,尽快做到能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技术相融合,从而适应新时代宣传工作的需要。三是提高新媒体宣传思想工作人员的待遇。新媒体工作人员的劳动具有特殊性,要注意激发、保护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有必要通过政策导向,采取倾斜措施,增强新媒体宣传人员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稳定宣传思想工作队伍。
(三)创新宣传工作内容,提高宣传工作的针对性
为适应新形势,必须坚持贴近学生,发挥新媒体的优势,利用网络语言,通过话语体系的转变,在新媒体中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将科学的理论转化为大众的通俗语言,把讲道理和讲故事结合起来,使科学理论与广大师生“零距离”接触,打造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网络平台,“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5]。要把学校宣传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基层,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利用新媒体载体挖掘师生身边的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例,在典型宣传中实现时代精神的引领,对师生的思想变化做细致深入的调研,用师生所熟悉的语言交流思想、沟通感情,以达到凝聚人心、鼓舞士气的目的。
(四)创新宣传工作方式,提高宣传工作的实效
新形势下,高校宣传工作要把教育人与尊重人相结合,努力克服传统的“我说你听”的说教方式,要把师生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宣传工作成效的标准,不断探索宣传工作新形式、新方法。一是运用新媒体技术创建网上思想教育培训机构,利用网络方便快捷的特点,将理论学习内容、学习安排、测试、成绩查询等流程进行整合,提高教育培训的时效性。二是通过开展典型人物宣传,主动展现优秀典型人物的事迹,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三是利用新媒体创建学习讨论社区,及时、客观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关注的热点,及时解决大学生的思想困惑,提高宣传思想工作效果。
(五)建立健全宣传思想工作长效机制
宣传思想工作事关高校的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建立新形势下的宣传工作长效机制。一是建立新的领导机制。学校应当成立宣传思想工作领导小组,并由党委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对高校的意识形态和宣传思想工作负总责。二是构建科学的管理运行机制。改变校园内各种媒体各自为政的局面,把学校的各类媒体机构都纳入到宣传部门管理范围之内。将每年的宣传工作任务分解到相关单位,明确分工,各负其责,定期进行督查,建立责任追究制度。三是建立经费保障制度。新媒体时代的宣传思想工作,既需要机器设备等硬件方面的投入,也需要教师参加新知识学习、购买软件、考核奖励等方面的投入,经费需求会急剧增加。四是建立协调机制。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个部门之间的有效协助、支持和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