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趣味古诗教学策略研究
2018-12-29傅响红
傅响红
摘 要:古诗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缩影,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古诗词对于现今的学生来说,因时间相距较远,环境背景差异较大,学生学起来难度大。如果教师仍采用传统“读—讲—背”教学模式,会直接导致古诗词教学枯燥无味,高耗低效,学生也会逐渐对古诗词失去兴趣。因此,如何从“以教为中心”走向“以学为中心”,让学生对古诗词产生兴趣,乐于学习是思考已久的问题。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学为中心;应用
众所周知,小学语文教材已统一采用全新的“部编本”,而“部编本”教材较之以前的人教版,古诗文增幅高达80%,这就意味着接下来的语文教学,我们要更加注重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培养。那么,如何“以学为中心”高效开展“古诗词”教学?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让学生对古诗词产生兴趣,让他们真正受到诗词的熏陶与锻炼?
新课标强调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趣味古诗”教学活动中,我采用了“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活动伊始,每个小组从自身兴趣出发,经过讨论选取一首古诗词作为本次教学活动的研究素材。
一、诵读中自悟,巧用资源
新课标要求优秀诗文要“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在古诗词的教学方法上,古人解诗的常用手段以“诵读”为主,故古诗词教学中“诵读”的地位可见一斑。诵读能自悟,亦能表达自己的见解。口诵心惟,“学”在其间。在“趣味古诗”教学活动中,小组内确定好研究素材后,小组成员开始自主学习活动。学生通过反复诵读理解字词的大体意思,借助工具书及已有的生活经验,猜测诗词大意。
古诗词创作的时代背景与我们现今所处社会差异较大,如何缩短这种差距呢?这时候,信息技术就可以作为认知工具来促进学生古诗词的学习。例如:学生在学习《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时,如果不了解杜甫,不了解“安史之乱”就很难理解杜甫为何“喜欲狂”。古诗词创作也特别讲究“用典”,字里行间往往藏着“故事”。我们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前的资料搜集整理,提取关键信息。学生透过诗词的字里行间看到诗人的内心世界后,再次进行反复诵读,把握诗歌的音乐美,才能真正与诗人产生共鸣。
二、多学科融合,入情入境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我们不能局限于“字词句段文”,在挖掘语文学科深度的同时,我们要拓宽一下语文学科的广度。正如新课标所说,要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例如:学生在学习《望庐山瀑布》时,欣赏了诗的意境后,可以借助美术学科的视觉形象优势,通过观看视频来加强感性认识,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入情入境。学生直观感知庐山瀑布之美后,再向音乐学科学习“情绪感染教学法”用优美的音乐渲染氛围,此时学生和着音乐进行朗读,岂不美哉?
三、平台齐搭建,学为中心
新课标强调:教师要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课堂是学生展示个性的舞台,在搭建小组汇报展示平台中,我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自主讨论板报的布局及内容,集众人之所长,合作绘画。学生通过活动锻炼了自身的综合运用能力,充分展示高效课堂的魅力,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课堂上不应以自己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趣味古诗”教学活动中,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及相应的资料搜集之后进行了小组合作交流。在小组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组员依次汇报自己所搜集到的内容,而后互相补充,小组长统筹兼顾,真正做到人人参与。在小组交流之后,组员们再次将资料进行整理,进行组际汇报交流。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组际评价,让课堂更加高效。
学生在交流自创的古诗和诗歌环节时,思维的火花碰撞得更为激烈。在组员依次朗读完自己的作品后,要选出四人小组中自己觉得最好的作品并说明“好在哪里”。优秀作品选定后组员要对其再进行反复推敲,给出自己合理性的建议及理由,组员一致通过后进行修改,最后汇报交流。学生在“互鉴互赏”过程中比较、探究并乐此不疲。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也会在无形中得到提升,“以学为中心”的课堂真正落到实处,教师在课堂中始终只是引导点拨。
四、趣味积累,重视创作美
任何文学创作都离不开扎实的文学功底,而文学功底都是积累而来的。古诗词的丰富积累当然都离不开学生的自主学习,那么,如何高效利用时间让枯燥的积累更有趣味性呢?我在积极尝试中努力增加学生学习古诗词的途径。(1)让学生在每天生活时间的间隙中以娱乐的形式来背诵古诗,如:早上起床穿衣时,边穿边背;晚上睡觉前回顾当天所积累的古诗词。(2)在班里定期举行古诗词背诵比赛,让学生在“你争我赶”的比賽过程中享受古诗词学习的乐趣。(3)借鉴施丽聪老师“美写”古诗的方法,采用书法的形式展现古诗,既复习巩固了古诗,又练习了书法。(4)基于学情:我班学生对绘画比较感兴趣,我让学生以相关古诗词为主题,自由布局绘画,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热情更为高涨。
古诗词教学的基本模式是赏析,我们更为关注的是学生听、说、读能力的培养,往往会忽视写的练习,忽略学生创造美的过程。“以学为中心”的课堂,动笔练习也应扎扎实实地进行,不走过场,以达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教师不仅需要在课堂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练笔,让学生在写作中体验古诗词的创作美,还要让学生之间有互相交流修改的过程。思维的碰撞,灵感的激发,学生的综合能力在“你来我往”的言语交流中得到不断提升,让“以学为中心”的课堂真正落到实处。
编辑 刘瑞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