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球“单身时代”脚步已近

2018-12-29曾纯敏

出国 2018年11期
关键词:光棍节单身

曾纯敏

在中国,没有公共假期的十一月在近年来成了电商狂欢期,其火爆程度甚至让人差点忘记双十一的由来是“光棍节”。2011年网民们将11月11日(四个一齐聚)戏谑为“光棍节”,此后某知名电商平台以此为噱头大搞促销活动,从此变成“剁手节”。在这番火热现象背后,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自觉或不自觉地选择了“单身”。其实,“光棍节”在很多国家都有,折射出全球单身时代的到来……这些国家也有“光棍节”

“为什么双十一就代表光棍?”曾有外国友人向《出国》小编提出这个疑问,要解释一番也实属不易,但其实提到“slnglefestival”其实不少国家也有类似的“光棍节。”

韩国光棍节:黑色414诉孤苦

每年4月14日,单身的韩国人会自发组织小团体,到当地餐馆齐聚一堂吃炸酱面,彼此鼓励打气,化悲痛为力量,藉此消除形单影只的落寞感。为了突显“黑色”这个主题,过节的“单身狗”们会让自己生活在百分百的黑色世界里,黑色套装、黑帽子、黑皮鞋,吃黑豆制成的面条,喝咖啡也不加奶精,享受黑咖啡的苦涩原味。不愿出门的单身们则会在家煮上面条,然后拌着黑色豆瓣酱吃。韩国的一些商家也看上了“黑色光棍节”商机,在当天推出墨鱼汁套餐和黑寿司,一些电影院还会为那些独自去看电影的“单身狗”举办吃炸酱面比赛。

美国光棍节:9月第三周的“全国单身周”

在美国,每年9月的第三周是“全国单身周”。“全国单身周”始于20世纪80年代,由美国俄亥俄州的单身联盟发起,用来庆祝单身的单身生活,并承认他们对社会的贡献。在美国的日历上,“全国单身周”是被标注出来的。贺卡公司还会推出单身贺卡,当地媒体会报道单身人士的故事,商场也会进行针对单身的打折活动。

很多美国的人士认为自己受到蓄意歧视,特别是鼓励婚姻的医疗保健、退休和其他福利制度。从事同样工作的单身者的收入最终比结婚的同事平均少25%。此外,单身者常常在购房和信用卡申请方面受到歧视。他们要为住房与汽车保险付更多的钱,却无权享受在健身房、乡村俱乐部、饭店客房甚至足球彩票方面的可观优惠,某些州甚至禁止不结婚的人为减轻房租负担而收房客。

法意光棍节:“反情人节”摆脱单身阴影

法国、意大利等西方国家将单身节称之为“单身者留意日”。日期有采用与2月14日情人节同一日,或之前、之后的一日,又被称为“反情人节”,类似于“光棍节”。一些没有男朋友、女朋友的单身人士在一起大谈单身的好处,恋爱之中的麻烦等等。众多商家也看好这一市场。纷纷进军没有情人的“反情人节”。

为摆脱情人节庆祝活动的阴影,意大利的单身们将2月15日称之为“单身节”,庆祝单身生活,要求提高单身的地位,让社会关注单身面临的歧视问题和偏见,比如低收入住房和垃圾税等问题。在这一天,单身协会还将选出一名“年度单身人士”。

英国光棍节:单身要交“单身税”

英国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单身人士一年的支出要比已婚者多出5000英镑,单身独居一生的人要比已婚的人多花25万英镑,这也被戏称为“单身税”,自由也是要付出代价的。

和美国一样。英国的单身人士常常在购房和信用卡申请方面受到歧视,还有鼓励婚姻的医疗保健、退休和其他福利制度对单身也十分不利。“单身狗”要为住房与汽车保险付更多的钱,却无权享受在健身房、乡村俱乐部、饭店客房甚至足球彩票方面的可观优惠。

澳大利亚光棍节:917鼓励“光棍”追求真爱

澳大利亚近年来人口普查结果显示,这个南半球国家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人口比例失调危机,男少女多。澳大利亚的很多单身女性大多受过高等教育。拥有高收入,她们将生活重心更多地放在工作上,直到有所建树才会考虑建立慎重的婚姻关系。但同时调查也显示,此时男人们却更乐意找一个年轻的、教育程度不高的女性为伴。

澳大利亚是少有的将“单身节”上升到全国节日的国家,为单身男女创造机会寻求真爱。2009年9月17日,澳大利亚的单身组织在墨尔本召集了首次“全国单身日”,鼓励单身男女勇敢追求真爱。“全国单身日”的发起人埃文表示:“通过这个节日可以让澳大利亚的单身们更积极主动地去结识新朋友,参加各种单身的活动。他们还可以购买统一的单身徽章,建立单身俱乐部。”

单身状态,并非只是孤苦伶仃

近年来在中国,“剩女”概念愈发受到质疑和抵触,因为越来越多年轻人并非无法摆脱单身状态,而是自主选择了单身状态。放眼全球。持有同样想法的其他社会也有类似状况。

单身,也许是惬意的自由

韩国414“黑色光棍节”的背后,是韩国社会日益高企的“单身率”,然而如果你认为所有单身人士都孤苦伶仃郁郁寡欢,那就大错特错了。去年,韩国国民银行曾采访了首尔、京畿道等地2100多名年龄在25岁至59岁的单身人士。据发布的调研报告显示,七成受访者对目前的生活状态表示“满意”。按不同年龄段和性别进行细分,研究人员发现,20多岁的年轻女性最具“单身倾向”,这类人群中82.7%的受访者对现阶段的单身生活感到满意。在40岁以上的受访者中,对单身生活感到满意的女性为78.5%。男性则呈现“年龄越大、失落越大”的趋势:在20多岁的男性群体中,71.2%的人对单身生活感到满意;到了30岁、50岁。这一比例则降至66.6%和51.4%。在受访者中,39.5%的人非常重视“生活自由”和“决策自由”,33.2%的人看重单身生活中可以享受“不被打断的自由时间”,7.3%的人坦言“自己单过”可以免去家庭责任的重担。

英国单身汉安迪塞克斯顿是一个40岁的银行职员,独居在切姆斯福德。因为单身的原因。他每年要多支付1500英镑的税,其中最让他愤怒的是不公平的议会税。已婚夫妇每人每月要交67英镑的议会税,但单身却要交100英鎊,但安迪并不后悔做单身。他说:“尽管要多花很多钱。但我享受到了自由。”

全球单身时代,已然大趋势

在整个世界范围内,单身独居现象已经成为一种大趋势,可以说,人类已经进入单身时代。截至2017年,超过50%的美国成年人处于单身,其中3100万人独自一人生活。在北欧,单身的比例更高。瑞典是世界上独居比例最高的国家,首都斯德哥尔摩的独居比例高达60%。日前,瑞士联邦统计局发布社会家庭人口统计分析数据显示,2017年,由于移民数量的迅速增长,截止到2018年第一季度,瑞士人口数量已经达到了8522146人,较2016年同比增长了1.1%。创下了瑞士人口数量的历史新高。

美国独居家庭已经成为仅次于无子女的夫妻家庭的第二大家庭形式。远远超过了其他四种家庭形式。英国结婚人数已跌至近150年来最低;法国每三户人就有一户是单身;德国柏林独身人口达到54%;韩国正式宣布进入“单身全盛时代”……

《日本时报》曾报道,日本一家咨询公司今年5月对国内40岁以上的单身人群进行调查,发现超过七成的受访者不仅享受独居生活。甚至已经做好“孤独终老…独自面对死亡”的心理准备。但专家指出,日本女性比男性更容易适应单身生活。因为该国“男人太依赖女性的照顾”。根据官方统计,到2040年,该国独居家庭比例预计将达到39%。

造成大范围独居人口增长的原因,一是个人主义的兴起;二是女性地位的提升,女人不再依附于男性;三是通讯方式的变革,社交更为方便;四是大规模城市化,使独居人群都能找到自己的团队和归属;五是人类寿命大幅度延长,使得独居老人日益增多。

《單身社会》:独居如何影响全球人口格局

无独有偶,在“双十一”购物车成形的2012年,纽约大学社会学家艾里克克里南伯格出版了专著《单身社会》。克里南伯格分析了独居生活是如何兴起的,它是怎么改变人们对自身、对婚姻的理解;独居又是怎么影响城市的建造和经济的变革,甚至改变了人类老去和去世的方式。他得出结论:单身社会,正成为一次空前强大、无可避免的社会变革,我们要做出改变,让未来的社会和城市规划适应这种变化。

克里南伯格在《单身社会》中着重提供的一个思路是:在人类社会中,家庭最原始和最重要的是经济功能。但随着越来越多的女性进入职场,工作收入使她们更有能力负担自己的生活,而不必像过去那样必须附身于一个家庭才能生存。如此一来,当家庭产生的最大意义消失后,这一社会单元本身的存在就岌岌可危了。

其次,克里南伯格认为,商业分工带来的城市生活便利性的增加,使得传统家庭的其他功能进一步被替代了一一吃饭不一定依靠家庭厨房,出门去街上的任何餐厅,随时都有现成的,如果连门也不想出,还可以选择外卖;购买大件商品也不再必须依靠家庭中的成年男性,可以付钱请快递公司的工人送货上门;以及洗衣、清洁等各种家务劳动都可以转为付费服务。商业社会的发达令每个人更有能力独自生活了。

放眼未来:瑞典斯德哥尔摩的独居社会经验

克里南伯格专门去瑞典的斯德哥尔摩考察,这个目前全球最大的独居人口城市是怎样服务独居人群的。

在斯德哥尔摩,这里有一种叫做“一起拥抱人生旅程”的社区,专门为40岁以上、家里没有子女、有兴趣下半生一起体验独居生活的人们设立。这里跟养老院模式不同,是有全职工作的中年人和退休人士组成的。这里有大型的餐厅和开放的厨房,可以供大家集体用餐;还有图书室和电视室、电脑房、洗衣房、编织区、木工间、兴趣小组活动室等,还有公共花园和休息区。楼上有露天屋顶区和派对宴会厅,地下室有健身房和桑拿浴室。每一个住宅单元里有一间卧室、一个客厅和一个小巧的厨房,在这里,老年人可以过得开心愉快。

选择福利国家,单身人士的移民趋势

瑞典还有良好的国家福利来解决公民在独居生活中最困难的问题。比如女性独自生育一个孩子,她将得到雇主和国家共同支付的十六个月带薪育儿假。政府还提供了一流的儿童保育设施、公共医疗体系等,这里的社会福利设施值得全世界学习。

克里南伯格总结说,独居,和结婚一样,只是一种生活的可选项,并不是通往重塑自我和个性的唯一途径。它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不应该受到排斥和歧视,相反社会应该为独居人群做好服务和保障。

因此,在单身人士日益强大的自主经济权利下,选择一个社会福利相对健全完善的国家与社会,对其未来生活格外重要。这一方面促使政府去回应这一群体的需求,同时也可能促进单身人士的移民趋势,为自己的生活打算而选择移居更适合的国家或社会,而通过投资房产等投资移民方式,也可能成为这些“单身新贵”的重要选择。

猜你喜欢

光棍节单身
单身久了会上瘾?
41岁,我单身
婚后过得好的人,都有一种“单身力”
脱光大计划
单身
无能为力等
单身是最好的升值期
我为什么至今单身
从光棍节到购物节
独自一人不对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