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析新疆曲子的传承与发展

2018-12-29蔡江宁

艺术评鉴 2018年18期
关键词:传承与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

蔡江宁

摘要:新疆是我国多民族聚居地之一。新疆在我国历史上被称为西域,也是历史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新疆是一个极具特色和历史文化的地域。本文以新疆曲子的传承和发展为主要内容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新疆曲子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与发展

中图分类号:J8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17-0156-02

新疆曲子是新疆的特色曲剧,也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内容。新疆曲子是众多具有民族韵味的民族乐曲中少有的用国语进行表演的剧曲,这也体现了历史发展中文化迁移和融合的现象。由此可言,新疆曲子不仅具有丰富我国文化的作用,还是研究我国历史的重要依据。

一、新疆曲子的概述

(一)新疆曲子的发展轨迹

新疆曲子也被称为新疆小曲子,主要流行于新疆哈密、巴里坤、塔城地区、库尔勒等地,也就说在东疆、北疆、南疆都有所流行。新疆曲子是由新疆、汉族、回族、锡伯族共创的戏剧剧种[1]。最初曲子是在集市庙会上进行表演的,后来一些戏班也开始进行演奏,从而扩大了新疆曲子的影响。曲子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和流传,将锡伯族的舞蹈也融入了新疆曲子,到了革命时期,新疆曲子就成了反映当地民族生活的一种形式,并采用锡伯族的语言进行演唱。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疆曲子剧团现坐落于昌吉州艺术剧院。

(二)新疆曲子的艺术特点

在新疆曲子中可以找到青海平弦、西宁赋子、陕西曲子、兰州鼓子的影子,但在鼓子调中的大部分被纳入了越调[2]。在演奏过程中一声调出现的频率比其他声调要大很多,甚至整部乐曲都是以一声贯穿的。新疆曲子在演奏过程中使用的乐器以弦乐为主:三弦、板胡、四胡,但其中也有打击乐的使用,例如瓦子又叫四页瓦,其歌词分为雅词和俗词两种,通常在讲述一段故事中,加入土语和方言使乐曲显得更生动幽默。这种不规则的使用新疆语、陕西语言,使得新疆曲子形成了其独特的特色。

(三)新疆曲子的民间特性

新疆曲子是来源于民间的、独具特色的一个剧种,它在语言方面的应用丰富多样,在历史长河的发展过程中,因为新疆曲子具有民间特性,因此在新疆的民间广为流传,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1.广泛性

新疆曲子最初是出现在民间集市庙会中进行表演的,观看表演的群众大多是民间的普通老百姓,后来成为了剧团的的表演曲目,这也说明了新疆曲子的受众十分广泛。新疆地区的群众对新疆曲子十分喜爱,这也成为了当地人民寻求精神需求的一种方式,成为了当地民众观赏新疆曲子的习惯。新疆曲子来源于民间,其内容和民众生活息息相关,故事情节更表达了当地人民的心理状态,另一方面也丰富了当地人民的生活内容,因此在受众方面具有广泛性的特点。

2.演出的娱乐性和特殊性

新疆曲子在演出过程中表演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和时下发生的事情或典故进行即兴创作,这也增强了新疆曲子的娱乐性和演出的自由性以及曲剧的渲染性。例如作品《三岔口》《李彦贵卖水》《张琏卖布》等作品的引进深受广大新疆群众的喜爱。新疆曲子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和新疆当地特殊的风土人情及地理环境相融合,在表演形式上较其他曲种而言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表演中一般需要七到九人,只有七人时,表演就会显得比较紧张,八个人则刚刚好,九个人就可以进行替换,从而让演出者有一定的休息时间。在剧组中新疆曲子所需要的道具只有一把大刀、两杆枪,也只需要两个箩筐就可以装完了,这也是对应了新疆当地人民总结的“七紧、八慢、九消停,一只骆驼两只筐,一把大刀两杆枪”[3]。这种形式也说明了新疆曲子演出的自由性以及和其他剧种演出的区别,走到哪里都可以演,这也推动了新疆曲子的发展。

3.舆论的权威性

新疆曲子来源于新疆民间,人民群众的生活和需求是新疆曲子发展的原动力以及汲取“营养”的地方,新疆曲子是反映新疆人民思想状态的重要途径之一。新疆曲子和新疆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也表现了新疆人民对情感的果断以及爱憎分明的性格,因此,新疆曲子具有一定的舆论权威性。

二、限制新疆曲子发展与传承的因素

(一)演员队伍老化,传承难度加大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外来文化的冲击,人们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相对来说不够重视,学习传统曲艺文化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少,新疆曲子的传承同样也面临着这样的问题。如今新疆曲子团中的演员组成大多是以中年甚至中老年为主,由于年龄的限制及思维落后等原因,演员在演出过程中呈现的曲子完整性会相对较差,并且相对潮流文化而言吸引力不足。如若要表演大中型曲目时使用的道具很多,这些道具中有些就需要通过租借,这样就大大降低了新疆曲子的演出效果和吸引渲染力,这也是无法吸引年轻学习者的原因,从而导致了演员队伍老化,加剧了新疆曲子的传承难度。

(二)发展经费不足

一个剧团是否拥有雄厚的资金支持也是新疆曲子能否发展的关键性因素。由于现代新疆曲子剧团的演员老化,曲艺内容跟不上时代发展,新疆曲子团的收入不足以支撑剧团的发展壮大。剧团的经费存在着严重不足的现象,演员在剧团中收入不高,但需要付出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剧团演员大多以解决生计为主,对于人才培养而言就不是十分得心应手。由此可见,经费不足对于新疆曲子的发展和传承也是一个制约的因素。

(三)缺乏有效的传承发展途径

新疆曲子只是流行于新疆地区,大部分新疆曲子剧团在进行表演时还是以过去的模式和内容进行表演。虽然新疆曲子已经被列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是新疆曲子的剧团和当地的曲艺工作者也欠缺对新疆曲子在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传承的重要性的关注。在新疆当地几乎没有新疆曲子的培训机构,专业人士也相对较少,因此有效发展传承新疆曲子的途径少之又少。缺少有效的传承途径也是限制新疆曲子發展的原因之一。

三、新疆曲子发展传承的对策

新疆曲子是我国艺术瑰宝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如若不重视新疆曲子的传承,总有一天这块瑰宝将会消失无踪。因此如何保护好新疆曲子,使其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是十分重要的,同时也是保护我国传统文化的需要。

(一)加大新疆曲子的宣传,推动新疆曲子的发展

在发展传承新疆曲子的道路上,首先需要对新疆曲子进行宣传,知道曲子的人越多,学习新疆曲子的人就会增加。政府应当对新疆曲子的传承进行扶持,政府宣传是引起人们重视新疆曲子的有效方式之一。名人效应在宣传方面也是十分有效的,通过名人效应可以使人们的心理需求更容易得到满足,例如杨丽萍的《云南印象》使人们对云南和生态歌舞有所了解并加以喜爱,这就说明了名人效应可以有效地推动某种文化的发展。还可以充分利用社会文化环境,可以有效地加大新疆曲子的宣传力度,有序推动新疆曲子的传承和发展[4]。

(二)加大资金投入,培养文化自觉意识

传承发展新疆曲子的关键是新疆曲子的剧团,想要新疆曲子机构得心应手的发展,传扬新疆曲子,资金是关键,只有演员不以生计为目的才会更有精力传扬新疆曲子[5]。政府可以通过给予新疆曲子表演组织一定的资金,并在高校创立新疆曲子专业,呼吁曲子专业人士成立新疆曲子培训机构从而为新疆曲子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6]。2018年由新疆维吾尔文化厅牵头,由昌吉学院承办,昌吉艺术剧院协办了第一期新疆曲子人群培训班,有了一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为曲子的传承和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第一步。环境是呼吁人们意识的最好媒介,在20世纪我国社会学家就提出了“文化理念”,一个民族应当建立自己民族文化的自我认识,认同并发展自己民族的文化。通过加大资金的投入可以帮助人们建立自己的文化意识,从而推动新疆曲子的发展传承。

四、结语

时代在不断发展,文化环境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当下全球一体化的环境中文艺也是多种多样,各民族曲艺文化也十分丰富。新疆曲子想要在当前文化多样的环境中得以发展,就必须和当前文化大环境相融合,需要吸收多元文化,从而使新疆曲子更丰富、更能适应现代环境的发展,这样可以增加新疆曲子的吸引力,从而将其更好的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姜凯丽,王敏.浅论“非遗”视域下新疆曲子的当代传承[J].艺术评论,2018,(06).

[2]朱晓薇.新疆曲子的传承与发展[J].當代音乐,2017,(24).

[3]周向阳.新疆文化中州情[J].戏剧之家,2017,(09).

[4]孙桂芝.从新疆曲子艺术形态的民间性看其发展前景[J].新疆社科论坛,2013,(04).

[5]孙桂芝.论文化产业化浪潮中新疆曲子的发展[J].昌吉学院学报,2012,(06).

[6]徐玉梅.从新疆曲子团看老少边穷地区基层剧团的生存状况[J].中国戏剧,2008,(03).

猜你喜欢

传承与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
浅淡德宏瑞丽傣族传统舞蹈迦楼罗舞的传承与发展
浅谈贵州地区布依族舞蹈的传承与发展
中国武术文化传承与发展
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教材中的运用
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创产品研究
湘西苗族刺绣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探析
杜尔伯特蒙古族短调民歌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