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牛场应对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的诊治措施分析
2018-12-29李晶
李晶
1病原
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是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1型和2型引发的疾病,为黄病毒科,瘟病毒属。根据其细胞培养中是否产生细胞病变,又可以分为致细胞病变型和非致细胞病变型。根据病毒核酸序列的多样性,将本病毒分为1型和2型(基因型)。病毒1型和2型的抗原性有明显的差异,但是两者的致病性没有明显的不同。病毒对温度敏感,56℃很快被灭活,在低温下稳定。一般消毒药均可杀灭。
2流行病学
患病牛和隐性感染牛及康复后带毒牛(可带毒6个月)是主要的传染源。绵羊、山羊、猪、鹿、水牛、耗牛等多为隐性感染,也可成为传染源。由于在白细胞、血小板、上皮样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等细胞表面存在本病毒的受体CD46,因此,病毒主要通过黏膜(口腔、鼻、消化道和生殖道)侵入宿主体内,再经血流或淋巴液分布到全身组织器官。由此可见,BVDV可以通过宿主的唾液、鼻汁、粪便、尿、乳汁和精液等分泌物排出体外。
虽然BVDV散播的几率很高,但是易被宿主的免疫系统识别。免疫应答正常的动物在病毒侵入机体后2~3周,即可产生足够的抗体将病毒清除,并获得终身免疫力。
各种年龄的牛对本病毒均易感,发病牛以6~18月龄居多,发病率通常不高,约为5%,但病死率很高,达90%~100%。老疫区急性病例很少,发病率和病死率很低,但隐性感染率很高,达50%以上。
3主要症状和病理变化
发现BVDV2型初期(约在1990年),该毒株分离自带有出血倾向的最急性死亡牛,所以BVDV2型作为本病的病原而广泛流行于全世界。因此,认为BVDV2型的致病力比BVDV1型要强。但是,后来在欧美和日本等地对分离毒株进行基因型比较分析的结果,发现即使病毒的基因型不同,其表现临床症状也并没有差异。
3.1慢性感染
BVDV持续感染牛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生长发育不良、下痢和呼吸系统症状。也有许多持续感染牛表现为多种临床症状。
黏膜病是由持续感染BVDV的牛再次感染与其具有同一抗原性的致细胞病变型毒株所致。仅持续感染非致细胞病变型毒株的牛并不会导致黏膜病,但多数情况下由非致细胞病变型毒株产生致细胞病变型毒株时才能发生。
从黏膜病病牛分离到的致细胞病变型毒株,是由病牛体内引发持续感染的非致细胞病变型毒株的NS2-3基因发生突变(碱基突变、碱基缺失、宿主基因插入、数株非致细胞病变型毒株间基因重组),并获得产生致细胞病变型毒株独特的NS3蛋白的毒株。基因发生突變的部位与编码抗原的基因部位不同,所以不会影响BVDV毒株的抗原性。换言之,基因突变毒株的自家感染,导致了具有相同抗原性非致细胞病变型病毒株和致细胞病变型毒株汇聚在一起。这种突变有可能在垂直感染犊牛出生后即可发生,也可能到了6岁体内持续感染的非致细胞病变型病毒株还没有发生突变,也没有异常的临床表现,甚至又产下了垂直感染的子代。
3.2急性感染
对免疫应答正常的牛感染BVDV时,表现为一过性症状。临床表现为,感染后2~3d仅发生伴有白细胞减少的一过性体温升高。有时可能见到轻微的呼吸道症状,比如脓性鼻汁、咳嗽、一过性软便,甚至下痢。感染后约3周即可产生足够的抗体,缓慢地将病毒清除,并获得终身免疫力。感染后2周内的临床表现,与其说是病毒的直接作用,不如说是因病毒感染诱导了免疫抑制,导致继发感染和条件性致病病原的感染。换言之,因牛群中引进了持续感染牛,导致了BVDV急性感染,尤其是免疫机能未成熟的犊牛感染后,会诱发一过性下痢和呼吸道症状。
3.3病理变化
发生黏膜病后,从口腔到肛门的整个消化道黏膜可见到糜烂、甚至溃疡。食道黏膜发生病变的几率较高。用BVDV特异性抗体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发现皮肤的表皮和毛囊生发中心有弥漫性或散在染色斑点,而急性感染牛仅在表皮处有散在的染色斑点。另外,也可用病毒筛查法检测表皮和毛囊生发中心的病毒。
4诊断要点
根据流行病学、症状和病理变化可做出初步诊断,主要病变在整段消化道,黏膜充血、出血、糜烂或溃疡等。口腔、食道、胃、小肠和结肠黏膜有糜烂及浅溃疡,严重病例在咽喉黏膜有溃疡及弥漫性坏死。特征性病变是食道黏膜有大小和形状不等的直线排列的糜烂。肠系膜淋巴结肿胀。确诊需做病原分离和鉴定。
病原学和血清学诊断可以作为确诊的依据。可以利用血液、尿和脏器乳剂等病料进行病毒分离。用免疫染色法可以检测细胞培养物中的非致细胞病变型毒株。也可用高度敏感、特异的RT-PCR检测BVDV。摄入初乳的持续感染新生犊牛,在2月龄内因存在母源抗体干扰,有时病毒分离可能呈阴性,从奶中的体细胞可分离出BVDV。这些方法可用于监测奶牛群是否感染BVDV。
5防治措施
本病目前尚无特效疗法,应用收敛剂和补液、补盐等对症疗法可减轻临床症状,为了防止继发性细菌感染,可投给广谱抗生素。
本病的隐性感染率高达50%以上,而且这些牛能较长时间保持中和抗体。因此,加强口岸和交易检疫,以防止引入带毒动物是至关重要的。猪和羊作为隐性感染带毒者,成为危险的传染源,由此可见,对猪和羊的检疫也是很有必要的。国内应用弱毒苗或灭活苗预防本病。一旦发生本病,对病牛要隔离治疗或急宰。被污染的畜舍、用具及周围环境要彻底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