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美术学科小课题研究的思考与探索
2018-12-29郑鸿飞
郑鸿飞
摘要:美术作为视觉传达教育的教学课程,其本质是让学生感悟到美的存在进而去创造美,特别是在中学阶段的美术教育,更应该把如何激发中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放到教学重心上来。传统的教育方式太过于被动和压抑,要让学生通过自身的感官来体验美和创造美,教师应该抛弃固定封闭且被动的教材内容,根据教材自身的功能与内容结合中学生的具体特点,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来开展美术学科的教学。
关键词:中学 美术学科 小课题研究 思考与探索
中图分类号:J2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17-0123-02
中学教育阶段的美术课不能简单的进行动手绘画或欣赏美术作品,单纯的进行模仿绘画并不是中学美术学习的全部,我们要在绘画的过程中感悟到情感以及完成作品的成就感,要通过对美术作品的欣赏来体会历史的变迁,只有这样才是真正让中学生完成对美术学科的学习。如何真正进行美术学科教学呢?这个问题成了许多中学美术老师的困扰,也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中学美术学科小课题研究的意义
中学阶段美术课不仅仅承担着带领中学生学习绘画的技法,还承担着带领学生感悟体会国内外的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探索绘画作品的历史背景及相关社会现象,从而培养中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美术素质。使得中学生可以通过绘画的作品去探索历史与文化的脉动,进行历史文化的探索之旅,这不仅仅只是一堂简单的绘画课。
(一)美术学科小课题研究的作用
能够提高中学美术老师的综合素质:中学美术教师在进行课题研究的过程中,通过搜集相关的教学材料,在不断的探索学习中能够得到理论素养的提升,使得美术教师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的提高。
(二)能够提升中学美术教师的成就感和凝聚力
美术教师通过小课题的研究来取得自我价值的实现,获得职业上的认同和成就感。通过齐心协力解决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促使美术教师团体形成紧密的专业共同体,使得教师们的凝聚力得到了增强。
二、目前中学美术学科教学出现的问题
(一)中学美术课不仅仅是手工课
在中学阶段,美术课经常被简单的视为手工课。一般的手工课只需要让学生完成课程制定的绘画作品即可,仅仅需要进行简单的模仿,并不需要学生进行思考。但是美术课上的动手环节是为了让学生感悟情感、获得创造力和成就感,进而把自己的体验和感悟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来。
(二)中学美术老师教学的问题
许多中学美术老师对美术学科课题的研究还仅仅停留在比较浅显的层次,并没有对零散的经验进行整理,没能建立起完整的体系,部分教师虽然在实验教学中改变了传统的美术教学方式,但没有充分体现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另外,学校并没有给美术教师提供相关理论培训和经验推广的平台。中学美术教师没有足够的教学理论的支持,缺乏归纳总结的能力,从而使得美术学科小课题研究的探索过于浅显,深度和广度也不够,难以提升实验教学过程中的经验。
三、解决中学美术学科小课題研究问题的对策
一线的美术老师拥有丰富的课堂教学经验,通过与中学生的接触,便于其新理念、新方法的实施。美术教师可以在多个班级运用不同的探究方法进行教学的尝试和对比,从而提高教学研究的效率。另外,中学领导管理层也要给予美术教师足够的权利和教学时间。
(一)以学生为本
中学生既是美术教育的对象,也是参与美术教育的主体。美术课程标准的制定与教材的选择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出发点,要在美术课堂里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使美术课程的理念和知识渗透到中学生的身心发展中去。
问题的设置。在进行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过程中,首先美术教师在设置课堂问题时既要靠近学生的已有知识方位,又要尽可能的贴近学生的生活,然后要适当的提醒中学生如何回答问题,特别是涉及到专业美术知识的问题上的时候。其次,美术教师要以学生为本,对学生的回答做出适当的评价。
科学的评价。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些老师评价学生的回答时候经常出现这样的局面:当前一个同学的回答即将结束的时候,教师的目光已经移向下一个学生,当前一个回答的学生回答完毕时,教师的眼神甚至都没有再看前一个学生,而是对着其他的地方对其进行评价。如果教师只是草草的应付学生的回答,那么就失去了提问的目的,从关注回答的质量转换为关注回答问题的学生数量。美术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不能忽视了问题质量和对回答的评价。当中学生的回答内容出现不同时,教师不能草草应对,应当更加注意这个学生的思维,从而保证其学习顺利的开展。
(二)突破课堂的传统思维定势
美术课堂教学的流程由教师所决定。美术教师在上课之前就形成了对课堂成果和效果的预期,这无疑会将学生的思维往教师的思维上引导。以学生为中心,就是要以学生为出发点,将其由被动的接受知识转换为主动的发现和探索知识。这就要求教师要以包容的态度,将更多的课堂说话机会留给中学生,要改变不停的给学生讲解的习惯,等待学生完成从疑惑到讨论再到探索的过程,从而还原课堂的本质。
搭建课题研究的框架。美术教师要基于需要解决的问题及其关键部分,做出系统的策划和设计。要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前做好前期准备规划工作,例如如何公平的对学生进行分组,中学生喜欢什么和会接受什么、如果设计奖励内容和如何奖励、制作各种问题评价的表格及其奖励记录表等。
重新组合教学内容。美术教学具有其学科的特殊性,非常适合进行大胆的创新与改革。美术教师可以打乱教学的内容进行重新组合,通过不同的课程模块将整个学期的美术教学内容联结在一起,从而适应对中学生动手实践、创新等能力的新课程理念的要求。
变革上课模式。每节课通过对课桌进行组合,将学生划分为固定的小组的模式来进行课堂教学,这样有利于提高中学生的团队意识以及集体荣誉感,提高学生的共同协作来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管能动性,使不同的学生担负起不同的任务,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造力。由此产生的学生反馈又能反过来促进对课题研究的进度。
变革教与学的方式。美术教师可以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提前告诉学生下一次的课堂教学主题,让学生们在课前就进行相关的资料搜集、提前预习以及小组课前讨论等。在课堂上,美术教师更多的成为了一个学习任务的发布者、组织者和评价者,大部分的教学内容由学生自己来协调和管理,这给学生们创造了一个自我能力培养与展示的平台。学生在自主管理,互助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全面激活了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和想象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变教育学的传统模式,教师需要的仅仅是转变下教学思维的角度。
改变回答评价形式。中学美术学科的课堂教学改革需要对教学流程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组合。美术教师可以设计学生评价记录表和学习小组评价记录表,通过评价记录表的使用,可以明确中学生的追求目标和追求方向,使得教师能够追踪和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心理情况、学习状态、学习特长以及进步的程度。评价模式的改革是美术小课题研究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对鼓励学生自我成长、建立学习自信息等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严谨的课堂规范是教学的基础
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也要注意中学生的行为准则。在教学中倡导自由、开发的课堂来进行学习,但并不是说要忽略对中学生的约束,要为课堂教学制定相应的规范以有效辅助探究学习活动的有序展开。这种教学方法不仅仅只是一种教学方式,也是打好学生养成终生学习的习惯的基础,良好的探究学习的行为规范还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具有条理逻辑性。
四、结语
目前,国内的有关美术探究学习的研究还处在一个比较初级的阶段,相关的研究人员的研究内容还不够深入、专业和权威,这就需要更多的美术教师投身到这一研究领域中来,使我国的中学美术教育能够更加的完善。
参考文献:
[1]杨明全.革新的课程实践者——教师参与课程变革研究[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12.
[2]罗炜.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