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态雕塑艺术教学实践研究

2018-12-29徐戈

艺术评鉴 2018年16期
关键词:公共空间互动科技

徐戈

摘要:伴随着科技浪潮席卷各个领域,作为传统造型艺术代表之一的雕塑艺术迎来了新一轮的机遇与挑战,各式新技术新手段的融合使得雕塑形式语言呈现出空前丰富的局面,从而衍生出由静止到动态、孑立到互动的态势。本文由现代动态雕塑的起源谈起,随即进入到公共艺术教学的探讨与实践中,最后谈到动态雕塑介入公共空间的可能性与对未来公共艺术发展的重要性。同时,面对各式新技术手段的强势介入,我们不禁自问:雕塑为何而动?

关键词:科技 动态雕塑 互动 公共空间

中图分类号:J3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19-0130-03

一、动态雕塑艺术溯源

现代动态雕塑艺术作为雕塑艺术的一个重要分支,源自工业革命后的未来派、达达主义和包豪斯,通常以动态的展示方式和强烈的视觉表现力吸引观者的眼球,用实体律动的方式来表达作者的创作意图。它融合了造型美学、机械动力学和电子控制学,是雕塑艺术的重要表现手法之一。未来派的代表艺术家卢锁罗的“噪音艺术”宣言和机器作品,是一个会发出人的嘈杂声、汽车声、马达声和扩音器的机械设备;达达主义杜尚的代表作品《脚踏车轮》则被称为最早的动态雕塑;包豪斯艺术家莫霍里·纳吉的《光——空间模组》是一个由金属、橡胶、马达和灯光所组成的动态雕塑,是艺术家探讨空间、时间、材料和光之间的互动关系的代表作。动态雕塑艺术利用其自身造型可变的特点,加之声音与光效等因素,与观众之间构成了一种新的互动关系,即观众能够感受到自己进入到作品所构成的环境之中,并且能从时间的角度来感受作品,形成一个不断变化中的互动场。

早期的舞台机械装置以时间为依据,不停地扮演着戏剧场景转化的推进者。18世纪瑞士钟表匠精心而制的自动机械不管设计得如何独具匠心,都只能重复一套动作:如装在公共建筑物塔楼上的大钟能作复杂的表演,精密的机械偶人可以按照事先设定的轨迹画画和写字等。而在20世纪初由杜尚、亚历山大·考尔德以及尚·丁格力等人兴起的动态雕塑则是以静态雕塑为基础,融入了“动”和“变”的时间维度,用主动的时空变化来激活观众的心理活动,刺激其主动参与和互动,形成更为宽广和复杂的交互场所空间。现代的动态雕塑是一种偶然的艺术,并不是事先定型的,其作品变化无穷,不拘一格。

环顾当下,世界范围内掀起的科技浪潮更是带动了动态雕塑艺术的发展,并且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动态雕塑艺术家,如美国雕塑家安东尼·豪的风动装置通过里约奥运会向世人展示了机械的魅力,德国艺术团体“art+com”设计的一系列用于博物馆展示的机械装置将科技与展示艺术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相比西方,国内的动态雕塑艺术研究起步较晚,基本上伴随着上世纪末公共艺术和当代艺术在国内的兴起而出现的。近年来,动态雕塑艺术在艺术院校教育尤其是当代公共艺术教育中逐步受到重视,中国美术学院、清华美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等都相继开设了相关课程。

二、动态雕塑艺术相关课程的设立与发展

基于公共艺术学科发展的需要,自2004年始中国美术学院公共空间艺术系开设了《机动装置艺术》这门课程,同时成立了“艺用科技实验室”,至今已经成为学院的特色课程。在新媒体时代媒介与观念不断更新和融合的背景下,《机动装置艺术》课程的设立,使学生在新的媒介与表现形式的探索中形成自身独特的创作观念,从多元角度传达对艺术、生活的认知。可以说,该课程的设立开创了一个全新的局面,建立了传统造型艺术与科学技术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

该课程包含两个部分的教学内容,第一个部分是机械律动,关于机械装置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以及如何利用机械的手法来进行艺术创作;第二个部分是物理传感,也就是如何通过传感器对周围环境的感知来达到我们作品的互动性。课程一共有五周时间,我們将其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机械理论的学习,掌握机械传动的基本原理和规律;第二阶段是物理交互编程语言的学习,通过基本的语法练习结合实验操作,使学生以最快的速度掌握互动技术的基本要领;第三阶段是经典案例的研习和作品创作。机动装置艺术是一门集合了理性思维与感性思维并存的课程,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使我们的同学能够了解并掌握机械传动的基本方式和特点,以及建立在科技手段之上的艺术表达方式。

机械动态的手法为我们的艺术创作提供了丰富而又新鲜的创造力。区别于静态雕塑的塑造过程,动态雕塑在创作过程中不仅要表达出作品自身的造型语言,同时需要兼顾结构的合理性、传动的精密性以及各个造型部件的艺术化处理,在有限的空间中贯穿作者主观的、精密的结构经营,拓展最大化的视觉空间。利用机械传动原理和造型元素,以理性主义的方式强化作品的创作概念,并加入可编程的声音和灯光手段,努力建构作品的视觉层次和听觉系统,在有限的形体空间中表达出无尽的视觉变化,成为接下来课程要探索研究的内容之一。另外,动态雕塑艺术也是空间艺术,它更加注重的是场域精神。未来动态雕塑艺术的发展,将把作品更多的推向公共空间当中,给观者带来全方位的感官体验和精神交互。

三、机械律动与物理传感

达芬奇曾经说过:“机器的数量可以是无限的,但是组成机器的部件却是有限的。一旦我们能解析这些元件的基本原理,相信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是可以实现出来。”作为公共空间艺术系景观装置专业二年级的一门基础课程,机动装置艺术介于《装置构造练习》和《虚拟造型艺术》这两门课程之间,是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所以非常关键。

首先是机械律动部分。机械的世界是非常奇妙的,严谨而又富有美感,很多结构本身就是一件优秀的构成作品。动,是动态雕塑之本能,而为什么而动,则是机械装置成为艺术的关键。在课程之初以几个最基本的机械传动方式作为切入点,让大家先了解一下在力的传输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改变力的方向、力的大小、传输的快慢以及一个动力源可以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分导成多个力向不同的方向进行输出。

通过相关经典案例的比较分析,我们可以了解一个艺术家在传动技术上的使用特点,并进一步对这一传动方式进行归纳和拓展,分析它的优缺点以及设计方法,以备将来之用。如荷兰艺术家泰奥·杨森创作的海滩怪兽系列作品,其最核心的传动方式为曲轴连杆,藉由科技知识和想象力,泰奥·杨森造出了这种由黄色塑料管构成的步态优雅的海滩生物。

动态雕塑艺术创作在形式上并没有一个固定的界限和模式,这不仅仅由于机械装置本身形式语言的多样化,更是在于当代动态雕塑艺术的跨界特征。我们在进行动态雕塑艺术创作的同时,通常会融合声音艺术、光影艺术、影像艺术以及行为表演等其他艺术手段,根据创作需要选取两种或者多种手法结合的方式来表达创作意图。作为景观装置二年级的一门基础课程,我们暂时抛开综合媒介的创作手法,在课程中采用纯粹机械美学的创作语言,强调运用多种机械传动方式进行组合,将一个动力源通过三种以上的传动形式进行组合传导,形成一个独特的动态表达语境,将理论中的机械传动形式与动态视觉艺术相结合,完成一件结合功能结构和空间美学的作品。

在教学中我们选取部分常用的并且便于加工组装的机械传动方式作为创作的基本法则。这些机械传动按照传力方式可分为:摩擦传动、链条传动、齿轮传动、皮带传动、蜗轮蜗杆传动、棘轮传动、曲轴连杆传动、万向节传动、联轴器传动。每一种传动方式都有其特殊性,我们可以结合作品构思来选择合适的传动方式进行有效组合。就像机器一样,大部分的动态雕塑都是由多种传动方式结合运行,形成一个统一的运动体。

在实际创作过程中,每位同学根据自身方案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材料和动态呈现方式。有些同学善于发现机械传导中的一些微妙情绪,结合现成材料表达独特内涵;有些同学则沉迷于机械构成本身的独特魅力,结合仿生的理念赋予作品以生命特征;还有同学加入了哲学的思考,探讨时间和空间等更为深远的话题。

第二个部分是物理传感,真实互动。传感器是作品得以感知周围环境的信号接收器,它就好像是人类的感知器官:鼻子、耳朵、眼睛、皮肤一样,能把周围空间的物理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传达给中央控制芯片,然后由控制芯片决定下一步输出指令。借由传感器的辅助,我们的机械作品才有了感知,从而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物理空间的互动。通过互动编程软件ARDUINO的学习,了解单片机的工作原理及学习相应的编程语言,从而进一步思考如何在作品创作中运用科技来完成物理空间的真实互动。

通过这两种训练的结合,在毕业设计的时候便可采用更多的方式进行思考和创作。2014届毕业生徐韵通过《那灵·生命的源头》《那灵·生命冲破死亡》两件作品表达她虔诚的宗教信仰,观众通过肢体触发的方式与玻璃体内的装置产生互动。2016届毕业生俱帅的《思考的形状》通过脑电波采集装置将互动观众的脑波讯号时时处理,并发送给自制的3d打印设备进行空间呈现。2017届毕业生夏于祺、唐鑫的作品《共生实验》采用嫁接的理念将人体器官模型重新解构,引入到真实的植物中作为其根系的一部分,表现的是对于生命的思考與共生的理念,同时作品与观者之间会产生真实的互动,形成一个包含机械、声音与光的互动场。

四、结语

开放式雕塑、移动雕塑、空间运动雕塑、活动雕塑,无论其最终的称谓是什么,动态雕塑始终是关于时间和运动的空间造型艺术。置身于不断发展的相互关联的世界里,青年一代的注意力更多集中在那些更具吸引力、更多互动的事物上,艺术自身也在不断地变化。从瑞士雕塑家尚·丁格力的洛桑世博会的户外动态作品到美国雕塑家安东尼·豪的巴西里约奥运会风动火炬,随着大量科技元素的不断注入,艺术家的作品无论从动态形式上还是技术稳定性上都得到了快速提升,动态雕塑艺术开始由室内走向户外,给城市公共空间注入了新的活力。

雕塑与公共艺术在新时代的学术语境中不断地拓展它的学科内涵,也不断地颠覆我们对传统造型艺术的认知。动态雕塑艺术秉承新的“跨界”的学术理念,强调“科技性”与“艺术性”“时间性”与“空间性”的统一,拓展当代公共艺术创作的研究思路,丰富当代公共艺术的创作语境,探索公共艺术改变生活的无限可能,体现新时代背景下“新艺术”的文化价值与美学价值。

参考文献:

[1]李四达.数字媒体艺术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法]格鲁.艺术介入空间[M].姚孟吟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法]加斯东·巴什拉.空间的诗学[M].张逸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

[4]马钦忠.公共艺术基本理论[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8.

[5]马钦忠.雕塑 空间 公共艺术[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公共空间互动科技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广西南宁市金湖广场使用状况评价
现代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像素艺术探究
“物”化的空间
儒学转型与民间社会的新维度
浅谈粉丝经济与网络造星的互动关系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关注生成,激活学生认知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