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文化变迁背景下西盟佤族舞蹈艺术教育的创新

2018-12-29娜汉木

艺术评鉴 2018年18期
关键词:艺术教育创新

娜汉木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西盟佤族舞蹈的艺术风格,并分析了西盟佤族舞蹈艺术的文化特征,继而探讨了社会文化变迁背景下西盟佤族舞蹈艺术教育创新的策略,希望为相关的教育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社会文化变迁 西盟佤族舞蹈 艺术教育 创新

中图分类号:J7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17-0114-02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更加注重对美的追求,而民族舞蹈已经成为其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了更好地发掘佤族舞蹈的艺术内涵,就必须进行创新,改变以往的教育模式,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掌握更好地舞蹈。

一、西盟佤族舞蹈的艺术风格

西盟佤族是最早世居于阿佤山中心区的民族,自称“瓦”“安瓦”“布饶克”“勒瓦”等,这个民族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能歌善舞,舞蹈文化历史悠久,舞蹈的特点也是粗狂豪放,热情似火。

佤族的宗教众多,信仰复杂,对于早期的山川、河流、日月星辰以及一些动物,都觉得是不可捉摸的神圣之物,于是这种敬畏之心就体现在舞蹈中,通过舞蹈的一张一合,或敲击,或跨步,或爬行,无一不体现出佤族人民对于灵魂的尊重和崇敬。佤族信仰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对木鼓有许多民间神话和传说,均与先民们的神灵崇拜、祖先崇拜和生殖崇拜紧密联系。围绕着木鼓而举行的拉木鼓、跳木鼓房、敲木鼓和祭木鼓等一系列活动,构成佤族传统的庄重而又热烈的盛大节日活动,是佤族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

佤族相信灵魂不灭和万物有灵。在他们的观念中,人类、山川、河流、植物、动物和凡为他们所不能理解的一切自然现象如风雨雷电等,都有灵魂,或称鬼神。在佤族人那里,鬼和神没有加以区分,都指观念中的灵魂,佤族认为人的生、老、病、死都与灵魂有关。

二、西盟佤族舞蹈艺术的文化特征

佤族舞蹈是一种流传久远,对人们的生活、生产及心理影响极深的一种民俗现象。佤族的原生态舞蹈如同一本活的历史画卷,向人们讲诉着原始先民的生活方式,体现他们对神灵、对生命的崇敬。佤族原生态舞蹈的服装和特定用具又和相关的特殊制作加工工艺技术密切相关,所以,佤族的原生态舞蹈无疑是一种非常稀有的艺术形式。

佤族舞蹈种类多样,跳法独特,主要是下肢动作复杂,舞步变化大,具有古朴、浑厚的文化特征。值得注意的是,佤族舞蹈具有社会认知功能,通过舞蹈能够给认识和了解佤族人民的社会生活和文化形态。比如佤族的年轻女孩,喜欢留长发,在平时都是将长发披在肩膀后面,这直接体现了佤族女子美丽、动人的特点。佤族舞蹈甩发舞,就很好地结合了佤族女子这一特点,向人们展示佤族独特的风貌。另外佤族舞蹈还有教育功能,佤族长者通过将民族文化、风俗习惯等方面的知識融入到舞蹈中,并传播给下一代,让年轻人受到文化的熏陶,一方面是佤族人民智慧的创造,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佤族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三、社会文化变迁背景下西盟佤族舞蹈艺术教育创新的策略

(一)注意舞蹈动作

佤族舞蹈的屈伸动作是膝盖前后的屈伸,在屈伸的同时,要保持腰部和身体的摇推,这是佤族舞蹈最显著的特点。这种舞蹈方式与佤族人民生产和生活的习惯息息相关,比如狩猎,就十分注重节拍。佤族舞蹈屈伸式的踩碾摇推重点在于后面,膝盖尽量保持弯曲,身体略微前倾,保持呼吸均匀,双脚重心慢慢抬起,之后前伸的脚跟踩地,每一次屈伸时,都要经过踩碾的过程,这样才能使得动作显得更有力量和平稳。在佤族舞蹈艺术教育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脚掌牢牢抓地,在摇推中,浑身散发出慢慢的韧劲,让人们感受到佤族人民的力量美学,体会到舞蹈蕴含的野性魅力。由云南普洱市西盟佤族自治县民族文化工作队创作的佤族原生态歌舞《佤部落》2016年8月26至27日走进国家大剧院,并于8月28日至9月13日,在沈阳、大连、济南、徐州、上海、杭州等11个城市展开巡演。由《佤山韵》《佤山魂》《佤山美》《佤山情》四个篇章和尾声《阿佤人民唱新歌》组成,带有泥土气息,凝聚了西盟人民的智慧和汗水,也展示了佤族文化发展繁荣的成果。歌舞描绘佤族群众安居乐业、民族和谐的美好生活,集中展现佤族火一样热烈奔放的民族性格和西盟佤山之美。

(二)保护原生态环境

要做好西盟佤族舞蹈艺术创新,需要保护好它的原生态环境,我们必须把佤族舞蹈置身于云南佤族的生活方式中去,只有经过浓郁的民族风情和习俗的渗透,才能够保持佤族舞蹈原汁原味的艺术形式。有鉴于此,我们可以加大对云南原始少数民族部落的保护力度和措施,比如建立一些少数民族舞蹈展览馆和档案馆等,因为云南佤族舞蹈个性鲜明、风格新颖的特点,很容易在传播中造成相关优秀元素的丢失,所以在进行舞蹈艺术创新时,辅助以博物馆式的保护也是必要的。通过文字描述、图片分析和视频资料等手段最大可能地保护和还原佤族舞蹈艺术,并能够体现出云南民间文化的变迁,这样更有利于年轻的学习者研究和探索佤族文化。

(三)加强音乐的联系

佤族的民歌多为羽调式和徵调式,旋律常用La、do、re或so、do、re为骨干音,音区偏低,音域较窄,节奏以较规整的二拍子为主。佤族多声部民歌有特殊的“玩调”结构,多为上下句对应式的单乐段或两对上下句构成的复乐段,并在此基础上作小有变化的反复,有的则在曲首加一句甩腔或曲尾加一句衬腔。演唱形式主要是独唱或一领众和,其中领部的即兴性较强,和部的则比较固定。凡是喜庆和娱乐时就配以简单的舞蹈动作和打击乐伴奏,歌曲的唱词喜欢平铺直叙,直抒胸臆。佤族民间音乐不仅囊括歌舞,还有诗,总体而言,它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人们在听佤族民间音乐时,能够扩大感受的范围,提升感受的层面,久而久之,促进人们的感官协调发展,丰富人们的艺术涵养。佤族民歌是促进人们和谐相处的重要手段,因为是集体创作而成的,在演唱和表演的过程中,加强了人们的互动和交流。所以在佤族舞蹈艺术教育中,应该充分结合相关的民歌,将歌曲与舞蹈融合到一起。

(四)转变艺术思想

舞蹈艺术不仅是形体上的教育,更是气质的教育。优秀的舞蹈作品都需要很多的生活积累,更需要不断进行创新,要不断地打破常规,这不仅符合时代的发展,更是舞蹈灵感的必然要求。关于佤族舞蹈艺术的创新,一定要融入新的理念和思想,充分结合实际,深入挖掘生活中素材和案例,用舞蹈的特点反映出生活的风貌,将朴素的生活用艺术手段进行处理,形成生动形象的艺术,这样不仅能够吸引观众,引起共鸣,更能够完整地再现佤族人民的日常生活情况。比如佤族民间流传最广的一种男女自娱集体舞蹈,一般是在过年过节时跳,舞者自编唱词边呼喊助兴。《佤族甩发舞》过去是广泛流传在佤族地区女青年中的休闲娱乐舞蹈之一。自古以来,佤族姑娘以长发为美,谁的头发又黑又粗又长,谁最漂亮,所以习惯于长发披肩,每当在水槽边或竹楼晒台上,洗净头发低头梳妆,头发就会随风飘舞,似黑色的瀑布,吸引着众人的目光。《佤族甩发舞》是西盟佤族民间传统舞蹈之一,佤族妇女以留长发为美,佤族素有“会走路就会跳舞、会说话就会唱歌”的美誉,一曲《阿佤人民唱新歌》,让外界认识了神奇的西盟佤山;粗犷刚劲的《甩发舞》分别参加过中央电视台《我要上春晚》、湖南卫视《奇舞飞扬》等节目,并得到很多的美譽。

(五)推动旅游文化传播

因为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所以在发展旅游产业的同时,将佤族舞蹈很好地融入进去,让人们在旅游的过程中,体验和感受到佤族舞蹈的魅力,这样能够很好地传播佤族舞蹈艺术。在一些旅游景点开设民族舞蹈艺术园或者舞蹈文化村,这样能够让游客近距离地接触佤族舞蹈,了解当地人民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这样能够将舞蹈与民族合二为一,显得浑然天成,一方面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带动了舞蹈艺术的传播。

四、结语

综上所述,西盟佤族舞蹈不仅是云南人民的宝贵财富,更是世界人民的珍贵文化,不论是它的文化特征还是艺术风格,都有着无与伦比的价值。只有个人、政府和国家紧密合作,共同努力做好佤族舞蹈艺术的创新工作,才能达到保护和传承佤族舞蹈艺术的效果和目的。

参考文献:

[1]彭伊丽.中央民族大学佤族舞蹈教材建设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5年.

[2]张璇.简论佤族舞蹈的审美[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S1):133-137.

[3]周丹.云南佤族舞蹈的创作风格探究[J].大众文艺,2016,(06):53.

[4]傅慧灵.舞蹈动作语言及其关系分析[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6年.

猜你喜欢

艺术教育创新
浅谈学前儿童艺术教育与心理健康
我国幼儿园艺术教育特色的现状分析
艺术教育在精神文明构建中的作用
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相互融合探究
构建和改进现代化学校美育工作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