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怀感恩之心 勤为感恩之行
2018-12-29魏朝娟
感恩不仅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道德境界。既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彰显了一种社会责任。习近平总书记在二0一八年的新年贺词中提道:“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中华民族付出了血与泪的代价,经过艰辛探索与实践才换来今天社会祥和、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发展局面。经历曲折坎坷,幸福来之不易,我们要增强感恩意识,常怀感恩之心,勤为感恩之行,以积极奋进、昂扬向上的奋斗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添砖加瓦。
感念党之恩,牢记使命,砥砺前行。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把马克思主义带到了中国,从此社会主义在中国生根发芽。1921年诞生的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前仆后继,经过28年的浴血奋战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1978年,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走上了改革开放之路,用勤劳和智慧谱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篇章,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而在这改革历程中,我们的农村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老百姓思想解放、观念更新,衣食住行有了很大的改善,在不断地向幸福的小康生活迈进。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带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的现场,提出了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这个凝聚了几代中国人夙愿的“梦”,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以永不懈怠的奋斗精神担当新时代的社会责任来回馈党恩,在服务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奉献自己的力量。
感念关爱之恩,建设美好家园。几十年前,我们居住在窑洞里,汗流浃背地从山沟里挑水吃,下雨天顶着大片的塑料纸走在泥巴路上,面朝黄土背朝天是大部分农民的真实写照,一年四季种庄稼还解决不了五六口之家的温饱问题,很少有人去真正地关注孩子的教育问题,更不敢生病。改革开放四十年,国家不仅减免了延续几千年的“皇粮国税”,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并随着政府改善民生力度逐年的加大,惠农补贴政策达到了几十种,今天我们居住在明亮的砖瓦房里享受着自来水入户的轻松,走在随处可见的硬化路和铺油路上,运用现代化的高科技作业吃得饱穿得好,孩子们能享受到优越的教学环境和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医疗环境改善、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正在进行,信息化的时代使得就业选择多样化,现金已不再是唯一的支付方式。社会在快速发展,党的关爱使我们的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在不断提升。那么我们的任务就是了解掌握好政策,利用政府提供的政策和公共服务平台解决好家庭问题,建设美好家园。
感恩养育之恩,让父母老有所养。百善孝为先,孝为德之本,人伦道德的根基就是孝道。父母把我们带到这个世界上来养育拉扯成人,他们所付出的那份伟大而无私的爱,是我们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是无法用金钱来计算的,是无法用尺度来衡量的。而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年轻的一代为了生计四处奔波,家中的父母成了生活无人照料的空巢老人。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老有所养”“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的要求,将“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新时代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会日趋完善,养老服务产业发展成效也将会越来越显著,我们要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孝道文化,感恩并孝敬父母,不要等到“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要让父母老有所养、老有所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