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中职教育 积极助力脱贫攻坚
2018-12-29强雪梅
脱贫攻坚是“百年目标、全党使命”,也是包括教育系统在内的各行业各领域都应同心努力、同向发力、同步助力的首要政治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甘肃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脱贫任务重至,2017年底,全省还有贫困人口189万,在全国排第7位,贫困发生率为9.6%,高于全国6个百分点,在全国排第4位。大力发展中职教育,促使贫困家庭学生掌握脱贫致富技能,对像我们这样的欠发达地区而言,显得尤为重要、尤为迫切。
一、大力发展中职教育,有效解决贫困家庭学生“上学缺学费”的难题
根据《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扩大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范围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金制度的意见》(财教[2012]376号)的有关规定,从2012年秋季学期起,在全省范围全面实行中职教育免学费政策;同时调整国家助学金资助范围,将中职学校国家助学金资助对象由全日制正式学籍一、二年级在校农村(含县镇)学生和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逐步调整为全日制正式学籍一、二年级在校涉农专业学生和非涉农专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这些政策措施,可以说是切中了教育扶贫的要害和贫困群众的难点,含金量高、针对性强、受益面大,能够有效帮助解决一些贫困家庭学生“没钱上学”的实际问题,可以说是“雪中送炭”的良策和“真金白银”的扶持。
二、大力发展中职教育。有效解决贫困家庭学生“致富缺技术”的难题
“少文化、缺技术”,是贫困群众之所以“穷”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全省具有增收技能的劳动力仅为34%,加强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言而喻。从教育性质看,职业教育具有专业性、技术性、应用性等特点。应利用中职教育资源,大力培养有知识、懂技术的新型农民和实用人才,提升贫困地区群众的脱贫致富技能,发挥中职学校在教育脱贫中的重要作用。从政策条件看,今年甘肃省出台的《中职教育助推脱贫攻坚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将重点建设13个国家级农村中职教育与成人教育示范县,到2020年实现建档立卡户有技能需求人口接受中职教育全覆盖,这就从政策层面为中职教育助力脱贫攻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从培养效果看,近年来,通过各级各类中职学校的精心培养,一大批贫困家庭学生掌握了林果、畜牧、汽修、烹饪等生存技能和致富本领。比如,每年在全省、全国中等中职学校学生技能大赛中获奖的优秀学生大部分都能找到理想的工作、获得可观的薪酬,是中职教育“培养一人、脱贫一户”效果的有力印证。
三、大力发展中职教育,有效解决贫困家庭学生“就业缺岗位”的难题
中职教育以其入学门槛低、过程短平快、学成易就业等优势,在吸纳贫困家庭学生就读、促贫困家庭学生就业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宏观层面,应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上关于加快推进中职教育精准扶贫工作的部署要求,紧贴贫困家庭,紧贴区域产业,紧贴市场需求,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工学结合,帮助学生尤其是贫困家庭学生锻造就业创业的过硬技能,加快实现促进增收脱贫的目标。微观层面,应按照相关部门的要求,对“一户一策”中接受中职教育的学生,建立“一对一”学习就业档案,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跟踪关注学习情况,帮助设计就业计划,设立建档立卡户毕业生就业创业窗口,推荐至少3个优质就业岗位,真正做到“不就业、不脱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