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走廊葡萄酒发展前景大有可为
2018-12-29杨重琦张云文张小燕孙雅彬
编者按:在很多人的心目中,河西走廊皑皑雪山和茫茫原野是这里最雄伟壮观的象征,但实际上,这条狭长的丝绸古道同样承载着华夏诸多不可忽略文明的精华,其中流传2000多年的葡萄酒便是这里值得骄傲的重要贡献之一。
说中国的葡萄酒发源于这里似乎并不为过。在决定葡萄酒质量的三个相互作用的关键因素中,这里独占最关键的因素——葡萄生长的气候和土壤条件。这个因素则是根本性的,是无法替代的,属于天造地设而人为无法干涉的。就此因素来说,这里便具备了酿制别具特色及风格的葡萄酒的先决条件。
有专家认为,河西走廊地区只要专注于另两个可调节因素——葡萄品种及长势,酒商(酿酒人)的意图及专业技术,那么这里完全可以有澳大利亚及阿根廷葡萄酒业那样的发展成就。
悠久历史带来的启示
葡萄酒遵循的是“产区为王”概念,接受的是“悠久历史”的因素。随后二者又在价值和作用上相互支持,互为作用。
就历史发展而言,历史学界普遍认同葡萄酒最早起源于外高加索地区——高加索山脉脚下,也就是今天的亚美尼亚共和国。考古学家发现了最古老的人工栽种的葡萄籽,是在苏联的亚美尼亚和格鲁吉亚,大约时间为公元前7000-前5000年。
随后葡萄酒随着移民迁徙传入中东地区。一开始是在古代的两河流域一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之间的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当时是苏美尔文明,苏美尔人把葡萄酒带到此地,并在此地定居。后来传入尼罗河到波斯湾一带的河谷的辽阔农作区域,这个地区出现的早期文明催促了葡萄的生长。随着城邦的兴盛,原始的农业部落逐渐消失,怀有领土野心的古代航海民族,从最早的腓尼基人(今叙利亚人)一直到后来的希腊、罗马人,他们广泛地将葡萄树种与酿酒知识散布到地中海,乃至整个欧洲大陆。
希腊人将葡萄树带到了意大利和法国的马赛。他们称意大利为葡萄酒之地。罗马将葡萄树传遍法国、西班牙、北非以及德国莱茵河流域等地。
在希腊文字所记载的众多宗教仪式中,葡萄酒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在圣经中,多次提到了葡萄酒。
葡萄酒最先吸引人类注意力的,不是它散发的芬芳,而是它的功效。最早的时候,葡萄酒是良药和消毒剂,使人类摆脱疾病的困扰,生命更长。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葡萄酒的其他作用也随之显现出来:它给人慰藉,给人勇气,让人们摆脱精神的疲惫,消除战争的恐惧和内心的寂寞;它可以与食物搭配,是美味的调料,是佐餐品,让食物0ae291e6bfbebdfc0ebcd7371adf58efb3b45dd68f4b1ba40dc06a62fed80979的味道更鲜美;它还用来炫耀财富,是上层社会最好的社交推进剂;它还作为文化交流与贸易往来的使者,它还传播宗教仪式中的人类对神与自然的崇拜。
历史的传播自然也离不开区位,历史本身就是在地理上产生的事件而已,葡萄酒自然也不例外。考察葡萄酒的发展历史,就会发现凡是有名的葡萄酒,都与区位、事件(故事)、时间具有紧密相关的关系。
作为许多葡萄酒爱好者的朝圣地,法国虽然不是酿酒历史最悠久的国家,却长久担任着葡萄酒世界的领头羊。如罗纳河谷产区历史悠久,是法国最早的葡萄酒产地;考古表明,早在公元1世纪,随着罗马人征服高卢,罗马人就发现了罗纳河谷两岸是种植葡萄的宝地,这里成为法国葡萄酒的发源地。属于波尔多产区的朗格多克产区,位于法国南部地中海沿岸,该地区是中央高原山脚下的丘陵地,全法国有三分之一的葡萄园坐落在这个区域。据说,公元前8世纪就有希腊人在此种植葡萄和酿酒了,科比埃法定产区内的葡萄藤,也被认为是全法国历史最悠久的葡萄;而拥有三百多年历史的法国吉洛酒庄也位于此地。
公元前800年,希腊移民将葡萄树带到意大利,意大利的酿酒葡萄栽种历史便由此拉开了序幕。对于其本土品种酿造而成的葡萄酒,意大利制定了一套法定产区分级制度,由高到低为DOCG、DOC、IGT和VDT。此外,意大利也有离经叛道的超级托斯卡纳,采用国际品种混酿而成,在国际市场上可以媲美经典的波尔多混酿。威尼托是意大利最为耀眼的产区之一,那里有知名的阿玛罗尼红葡萄酒;托斯卡纳是“硬汉”桑娇维塞的地盘,其布鲁奈罗、经典基安帝和基安帝葡萄酒在国际市场上名声赫赫;皮埃蒙特是意大利顶级葡萄酒的圣地,这里不仅出产有着“王者之酒,酒中之王”美誉的巴罗洛葡萄酒,还有享誉盛名的巴巴莱斯科葡萄酒。所以意大利葡萄酒的知名度便是直接来源与其悠久的历史缘由。
希腊的亚历山大干红同样有个知名故事。有个关于希腊亚历山大国王的一段神话是这么写的:亚历山大国王英俊、年轻、充满理想,他身上散发着难以形容的芳香,他常常让身边的人感到他的魅力无所不在,他用葡萄酒沁人心脾的芳香鼓舞士兵们的斗志,他为牺牲战士的遗体洒下充满芳香的葡萄酒进行清洗。这时,他悲伤的眼神也如同被葡萄酒润湿过一般。国王对士兵的爱戴鼓舞着他们的战斗意志。国王把葡萄酒作为献给死者的礼物,人死了,尸体被葡萄酒的芳香包裹着,让灵魂升天以表示敬意。亚历山大国王对敌人也怀着同样的尊重,波斯国大流士三世的遗体,亚历山大国王也用葡萄酒为其进行“洗尸礼”,以表示希腊的敬意。并将其命名为亚历山大干红葡萄酒!
香槟的诞生有个故事,1668年,法国香槟地区奥维利修道院的管家丹·佩里农立志酿造出甘甜可口的葡萄酒。他把各种葡萄酒勾兑,进行第二次发酵后,用软木塞密封后放进酒窖。第二年春天,当他把那些酒瓶取出时,发现瓶内酒色清澈,明亮诱人。一摇酒瓶,“砰”一声巨响,瓶塞不翼而飞,酒喷出了瓶口,芳香四溢。大家争着品尝新酒,并把这种酒称为“爆塞酒”“魔鬼酒”。历史上第一瓶香槟酒就此诞生。
对于欧洲这些法国、意大利、德国、西班牙等产酒国来说,葡萄酒不单单是一种饮品,也是一类悠久的历史文化,所以这些国家大都有一套成熟、完整的葡萄酒质量控制制度。这些制度对于法定产区葡萄酒的酿酒品种、葡萄栽种和收获方式、酿造方式、酒精度甚至陈年时间等都有严格的规定。此外,他们的酿酒哲学尊崇风土,强调葡萄酒是传递风土的媒介,认为决定酒款质量本质的因素之一便是风土;此外,在酿造工艺上,这些产酒国一般都有严格的法律规定,并十分注重传统。这也是他们的葡萄酒知名世界的主要原因之一。
从旧世界到新世界的发展
在葡萄酒界,新旧世界是一个重要的概念,按照地域、酿酒历史和酿酒传统等因素,人们将一些老牌的葡萄酒产业国归为“旧世界”阵营。旧世界产酒国分布在欧洲,这些产酒国拥有悠久的葡萄酒酿造历史,并且享誉全球,比如法国、意大利、德国和西班牙等。而将国际市场上的“后起之秀”归为“新世界”阵营。新世界产酒国包括美国、澳大利亚、智利、南非和阿根廷等国家,他们的葡萄酒酿造大多兴于15至17世纪,如今在国际市场上也占据着不可忽略的地位。
“新世界”主要指除了传统欧洲产酒国以外的国家。该概念的形成同样与历史息息相关。葡萄酒正式进军“新世界”,可追溯至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时期。在那时的“哥伦布大交换”中,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者、传教士将欧洲的葡萄品种带到南美洲。
这股葡萄迁徙大潮主要分为3拨:16世纪时,西班牙殖民者、传教士在这片大陆种下了第一棵葡萄树,并将葡萄品种命名为“传教葡萄”。此举既考虑到葡萄酒掺水后能用于消毒,更意在传播天主教。19世纪时,所谓的“高贵品种”扎根这片土壤,主要为法国的葡萄品种,如波尔多的赤霞珠。20世纪时,地中海地区的传统葡萄品种漂洋过海地来到智利,佳丽酿等品种开始在这里大放异彩。
传统的旧世界欧洲产酒国不是葡萄酒的发源地,但却见证了葡萄酒的多个“大事件”发生和巅峰辉煌期。从神权至上的中世纪开始,葡萄酒就染上了浓重的宗教色彩,当时的修道士们更是承担起了推进葡萄酒发展的重责。西多会和克吕尼会等宗教团体将贵族馈赠的土地用于建立庄园,酿造弥撒仪式所需的葡萄酒。在此期间,他们在不断探索新的酿酒工艺的路上精益求精,为后世留下了沿用至今的传统酿酒技艺。其中最为世人津津乐道的是本笃派的修道士唐·培里侬,他是倡导有胡种植的第一人,对香槟的酿造工艺更是深有研究,酩悦香槟旗下大名鼎鼎的唐·培里侬香槟就是以他为名。
1716年,世界上第一个受保护的原产地——意大利的基安帝在欧洲诞生。1730年,第一个葡萄酒分级制度在托卡伊山麓正式成立。18、19世纪是旧世界葡萄酒的风格成型期,人们开始讲究不同风土赋予葡萄酒的不同风格,法国、德国和英国的葡萄酒市场在这一时期得到蓬勃发展。
阿根廷葡萄酒业的发展在新世界中最具代表性,这个国家的葡萄酒产业从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但是目前阿根廷已经是世界第五大葡萄酒出产国。门多萨产区是阿根廷最大也是最重要的葡萄酒产区,其葡萄酒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70%。那里气候干燥,气温较高,为葡萄酒的生产提供了十分有利的地理环境,同时这里由于高纬度所带来的微气候以及高海拔所特有的地形,从而孕育并生长着不少的葡萄品种,甚至还为一些在其他产区难以种植的葡萄品种提供了一展所长的机会,这也使得门多萨产区酿制出来的葡萄酒展现出别具特色的风格,吸引了不少葡萄酒爱好者。
不仅如此,门多萨产区还拥有一些知名酒庄,如诺顿酒庄,该酒庄出产的经典干红葡萄酒由梅洛、赤霞珠和马尔贝克混酿而成,其品质上乘,风格独特,足以成为阿根廷葡萄酒的代表,号称阿根廷最好庄园的葡萄酒。门多萨的菲卡酒庄拥有“世界上最古老的酒窖之一”的称号,因此一直吸引着不少葡萄酒爱好者前往参观。
阿根廷葡萄酒产业发展的代表性对河西走廊酒业的发展具有启迪作用。这两个地方在自然条件及发展机遇方面具备相似性。河西走廊完全可以借鉴这些成熟经验及自身独特的自然、历史、人文条件努力发展独特文化品位的葡萄酒。
河西葡萄酒的光明前景
河西走廊虽然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酿造葡萄酒的历史也非常悠久,但葡萄的种植园的扩大、葡萄酒产生的规格化生产和先进技术的应用主要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属于起步晚,起点低,基础差,发展慢的那种模式。据了解,虽然该区葡萄酒自1983年开始发展,但直到1996年,这里葡萄酒产量才达到17.0万吨,而且整个发展过程始终存在生产规模小,技术更新落后,资金短缺的问题,从而制约品牌始终难以走出甘肃,更遑论参与国内市场竞争。
不过从某种情况下来说,某些劣势也是未来大规模发展的优势。随着时间跨越到20世纪末,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发展引发了全国葡萄酒消费热潮,而西部葡萄酒,也在此时蓄势待发,初露峥嵘。当时的莫高黑比诺和冰酒甚至一时震惊了世界。
如果说,中国葡萄酒产业发展是一个由市场向生产反溯,同时拉长产业链和引入国际产品竞争的过程,那么1996年-2015年就是中国葡萄酒的崛起阶段,再把2005年-2015年引入国际竞争阶段,那么2015年之后,则是中国葡萄酒的重新回归。国家发改委在《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中,把优质酿酒葡萄种植与酿造列为鼓励甘肃发展的第一位产业。
在这种有利形势下,为全面提升河西走廊有机葡萄酒的品质、品牌和市场占有率,加快推进全省葡萄酒产业化、品牌化、多元化发展,适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在要求,甘肃省葡萄酒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并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支持河西走廊葡萄酒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到“十三五”末,力争全省葡萄酒全产业链产值达到200亿元,在全国市场份额提高5个百分点以上,建成集葡萄酒文化展示、科研开发、休闲娱乐、生态观光旅游为一体的特色酒庄、酒堡、酒窖30个,力争创建5个葡萄酒中国知名品牌,销售网络覆盖全国。
该《实施意见》从八个方面提出了30条扶持措施。重点是:加强葡萄酒产业规划引领。加快河西走廊葡萄酒产区特色精品小酒庄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引导河西走廊葡萄酒产业健康有序发展。二是加快酿酒葡萄种植基地标准化建设。将酿酒葡萄种植和种苗纳入林果产业发展扶持范围,将未纳入农机具购置补贴范围的葡萄种植农机具纳入支持目录,鼓励开展商业性酿酒葡萄种植保险试点。三是全力推进葡萄酒产业融合发展。支持葡萄酒企业高标准建设集葡萄种植、加工、科研开发、葡萄酒文化展示、休闲娱乐、景点景区观光旅游为一体的高档酒庄。四是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和质量管控。建立河西走廊产区葡萄酒分级制度,加快“河西走廊葡萄酒”地理标志保护使用管理进程。五是进一步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力度。吸引企业和社会资本加大投入,推动葡萄酒产业创新发展。六是多措并举支持葡萄酒产业发展。将甘肃省符合条件的葡萄酒企业认定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将葡萄酒加工项目继续纳入农产品精深加工项目给予贴息扶持,将全省葡萄种植基地标准化改造纳入土地整理范围给予扶持。七是支持河西走廊葡萄酒抱团走出去。鼓励全省葡萄酒生产企业参加国际葡萄酒大赛,统筹建设一批全国性营销网络和区域营销总店,鼓励企业跨区域建立酒类连锁专卖店,加快发展葡萄酒电子商务,建设新型葡萄酒营销体系。
甘肃省还出台了《2010-2020年甘肃省葡萄酒产业规划》,规划描绘出的是甘肃葡萄酒全产业链发展蓝图的文件。要求葡萄酒产业发展遵循“政府支持、企业主体、市场运作、引强入甘、开发开放、自主创新”的总体思路,按照品种优良化、种植区域化、原料基地化、管理规范化、加工工业化、经营规模化、产品高端化、品质特色化、营销统一化的发展方向,依托资源优势,依靠科技支撑,强化政府扶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产业竞争力为核心,做大做强甘肃省葡萄酒产业。在规划指引下,甘肃省各产区依托资源优势,坚持市场导向,强化政府扶持,积极推动葡萄酒产业发展,初步形成了武威、张掖、嘉峪关三大产业基地,培育了莫高、紫轩、威龙、祁连、国风、皇台、敦煌莫高窟、敦煌阳光等葡萄酒重点生产企业,酿酒葡萄种植和葡萄酒生产、销售已具备一定的规模,基本形成种植、采摘、压榨、酿造、储存、灌装的完整产业链条。目前,全省酿酒葡萄种植面积达到30.27万亩,同时,在河西走廊已建成了威龙清源基地、久石红清源基地、莫高黄羊河、皇台新地滩、民勤苏武乡橙槽、苏武葡萄庄园、夏博岚国外葡萄良种基地、石羊河大滩园林场等一批有规模、有效益的优质酿造葡萄基地,成为全国九大酿造葡萄产区之一。
三大体系助力葡萄酒业
按照甘肃省发展葡萄酒产业的总体思路和基本原则,结合国内外葡萄酒市场的发展趋势和甘肃省葡萄酒产业发展的现状,甘肃省葡萄酒产业的发展重点建设三大体系。
种植体系,葡萄品种及长势如何是决定葡萄酒质量的另一个关键因素。甘肃省应该在武威、张掖、嘉峪关、酒泉等市,大力推进种植结构调整,通过科学论证、统一规划,合理开发适宜葡萄种植的戈壁荒地、荒山荒坡等,努力扩大酿酒葡萄栽种面积。要充分考虑所选择品种的生态适应性、栽培适应性及酿酒特异性,根据生产方向、生态条件和土壤特性确定相应的品种,引进和筛选适宜的品种。要加强苗木的培育和繁育,推行良种化、基地化、区域化栽培。要统一建设标准、统一品种布局、统一技术服务、鼓励企业自建基地、发展葡萄种植专业化合作组织,建设大规模、标准化、连片化的种植基地。要围绕提高葡萄品质,合理确定单位面积产量,采取适宜的种植密度和栽培管理措施。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推行无害化生产,建设绿色、有机葡萄种植基地。
加工体系必须科学规范,葡萄酒的加工主要体现在酒商(酿酒人)的意图及专业技术方面。这就要求应该切实有效地指导企业强化生产经营管理,积极采用国际质量管理体系,提高企业内部管理水平。鼓励企业加大产品研发投入,加强研发机构和科技队伍建设,研究制定包括葡萄原料标准、工艺方案、分析检测标准及质量控制手段等在内的质量标准和技术规程,提高葡萄酒产品质量。鼓励企业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产品结构,走多元化、优质化和高附加值的发展路子。支持企业发展多种经营,延伸和完善葡萄酒产业链条。通过发展葡萄酒加工业,带动制瓶业、印刷包装业、运输业、原辅料加工业、机械设备制造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开展葡萄糖浆、罐头、葡萄汁饮料、葡萄籽油及生物活性物质提取等产品开发,加强葡萄酒皮渣等副产物的开发,最大限度地减少废物排放。
营销的成功与否也直接决定葡萄酒的市场认可度。甘肃省葡萄酒业要以申报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为契机,以企业为主体,采取市场化运作和政府推动相结合的方式,大力宣传甘肃省的葡萄酒地理资源和历史文化优势,着力推荐甘肃省葡萄酒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企业要结合自身产品特性和地域文化,积极推进特色品牌营销。在市场销售上,要逐步拓展全国市场。在销售渠道上,要减少中间环节,推行连锁经营,积极开拓酒庄模式、俱乐部会所模式、收藏投资渠道、网络直销模式等新的营销渠道。科学规划企业布局,确立集葡萄酒生产与葡萄酒文化旅游为一体的厂区布局,大力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葡萄酒生态文化旅游产品。通过举办葡萄酒节等形式带动葡萄酒旅游产业的发展,借助旅游产业促进葡萄酒产品的营销。
河西有着诸多的口碑、荣耀和资源,走廊、酒泉、夜光杯、葡萄美酒、丝绸之路,还有张骞、霍去病。正如甘肃莫高实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国柱所自豪的,这里酿造的黑比诺是全世界最好的黑比诺。那么,它为什么不能像法国的勃艮、波尔多,意大利、德国、美国的葡萄酒一样,驰名全球,享誉世界呢!
稀缺和文化品位直接决定着葡萄酒的价位、影响力和受欢迎程度,河西酒业必须在这两方面下大功夫,一方面与世界接轨,迎合世界的消费潮流;另一方面培育忠实于自己品牌的群体,形成稳定的消费客源,使自己的酿造跻身于世界一流品牌。这应该是今后最重要的努力方向,也是体现自身价值效应的最好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