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名有智慧的班主任
2018-12-29吴骏
班主任是学校中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等工作的教师,他与任课教师区别在于班主任承担着教学和班级管理的双重任务。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单凭一颗爱心,不讲究工作方法,是不能很好地完成班主任工作的。只有不断反思、积极探索,努力成为一名有智慧的班主任,才能高效达成教育目标。对如何做一个智慧型班主任,笔者结合工作经验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摆正教学与教育关系,树立育人为先的理念
在实际工作中,一些教师认为教学工作是硬任务,有课标、计划、授课进度、考核标准,马虎不得。而德育工作是软任务,是长期的、艰苦的,短期内难以见效,这就导致一些教师“抓教学手硬,抓德育手软”。课堂时间不够,就想方设法地挪用其他学科教学时间,少数班主任还偷偷占用班会课时间,用来讲自己所教的学科知识。长此以往,一些班主任就变成了“救火队员”,教学成绩没有提高,班级偶发事件不断,班主任工作蜕变成了体力工作,苦不堪言。对此,班主任必须要转变思想,端正教育理念,摆正教育与教学的关系,树立“育人为先”的工作思路。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元素,也是德育教育的主要渠道。作为班主任,我们应该充分发挥这条主渠道的作用。我们可以结合学科特点,以教材内容为德育教育的切入点,寓德育教育于学科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之中,主动抓德育。笔者任教初中英语,在教授牛津英语8B 第五单元“Good manners”(良好的礼仪)中“英国礼仪”一课后,我问道:“同学们,我们了解了英国的一些传统礼仪,那我们中华民族有哪些优秀的传统礼仪呢?”课堂气氛立刻活跃起来,诚信做人、尊老敬贤、与人为善、宽容大度……同学们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于是我就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组讨论一个礼仪,结合自身的实际,谈谈如何践行这些礼仪,并且尽量用英语来表达,讨论结束后形成书面讲稿,向其他小组展示。在课后的反馈中,我发现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不但没有影响教学效果,反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同时对班风学风的建设也起到了非常好的推动作用。
“亲其师,信其道。”班主任只有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在传授学生学科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建立健康的人格素质,才会让学生发自真心地喜欢你、信服你,从而真正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
二、捕捉教育契机,让个体和整体共同成长
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生活中处处隐含着教育的契机,作为一名有智慧的教育工作者,应时时做一个有心人,要善于抓住每一个难得的教育契机。有了契机,再善加运用,就会取得令人惊喜的效果。我们班有一个学生体育很好,但是行为习惯不佳,上课常随意讲话,课后作业不交,引得任课教师常常向我抱怨。找他谈心,他是当时承认错误态度端正,事后很难改正,为此我也头疼不已。上学期,学校开校运会。运动会报名时,我对他说,你该发挥自己的潜力,为班级作贡献了。于是他就报了很多学生避之不及的5000米。当他以把第二名甩下一圈多的成绩取得第一名时,班级群情激昂,为这优异的成绩欢呼。回到班里,我再次让全班同学用热烈的掌声向他表示祝贺,我注意到他正低着头嘿嘿地笑。接着,我请同学们和他本人说说他取得佳绩的原因。同学们热情高涨地讨论起来,得出的结论是,长期艰苦训练、比赛时平和的心态和有效的战术。最后,我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对他真诚地说:在赛场上,你是强者,因为你敢于拼搏、战术得当,我们愿意做你坚实的后盾,支持你在体育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同时,也希望你跳出体育,在各方面都发扬这种精神,让同学们和老师更加喜欢你,成为同学们的榜样。说完后,班里响起热烈的掌声。他抬起了头,有点不好意思地看着我。在这段话中隐含着对这位同学的肯定,有着希望他改正不足的企盼,以及对全班同学的鼓励。以一件大家共同经历的事为契机,引导学生学会思考,让每个学生在这件事上都有所体会、有所收获,让教育的效果覆盖整体,各人均有所得,这远比单纯和后进生谈话或单纯讲学习经验要高效得多。从这以后,该学生的学习态度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也很少在班里惹是生非了。其他同学也有各自的收获,班级学习的氛围更浓郁了。
三、善用教育资源,形成教育合力
有人说:“班主任的工作是‘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这句话真实地反映了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和繁杂性。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如果什么事都靠班主任来完成,既完成不了,也完成不好。因此,班主任要善于调动资源,利用一切优势资源开展工作。
1.挖掘学生潜力,形成师生合力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宝藏。“学生不仅仅是你的工作对象,更是你为达成教育目标而应该倚重的具有生命活性的最重要的教育资源”,“作为教师,你需要做的只是‘燃’‘启动’”。在一个班级中,如果学生发挥了主动性,班主任就能腾出更多的时间来做好班级管理和教学工作。做好班干部队伍的建设,让班干部成为你的得力助手,无论是课堂的管理、活动的组织还是班级环境的布置,都要发挥班干部的作用,让他们成为班级建设的主力军、正能量的宣传者。发挥学生的特长,让更多的学生在班级中找到自己的价值,有文艺特长的发展文艺,有体育特长的发展体育,有学科特长的开展竞赛,喜欢种花养草的负责班级绿化,喜欢编织裁剪的负责班级美化。人人有事做,人人乐做事,这样的班级怎能不优秀?
2.用沟通为班级和家庭搭桥,形成家校合力
父母是儿女的第一任教师,更是终身的教师。父母也是班主任工作最有力的助手。把学校与家庭连成一体,才能形成教育回路,真正地让教育的电流流动起来。走进学生的家中,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能让你更好地走进他们的内心;走到家长身边,交流育子经验,能让家长更真切地体会到教师的热忱和真诚;让家长走进教室,为班级的发展出谋划策,为孩子的成长互相切磋,能让班级更有家的温暖。
发挥家长的作用,不做教育独行者,是班主任的大智慧所在。有一次,学生小张和小李的家长向我求助说,孩子做作业很磨蹭,一会儿吃零食,一会儿做小动作,一会儿又跑来问我们怎么做题,做家长的该怎么办?我没有立刻回答他们,而是将这个困扰很多家长的问题放在家长会上来讨论,让那些子女作业完成情况较好的家长介绍自己的方法,“要给孩子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孩子做作业时,家长不要看电视、玩手机。”“孩子的书桌上要收拾干净,不要放影响学习的物品。”“要让孩子先复习再做作业。”“家长要有耐心,要多鼓励他们独立完成,不要怕错,还要限时完成。”……家长你一言我一语,分享着自己成功的经验,很多家长听后不停地点头。这个问题我没有再去讲,因为很多家长都已经有了答案。一段时间后,小李和小张的作业完成情况确实有了很大的改进。调动家长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参与班级建设,取长补短;同时,家长们也越来越意识到孩子的成长绝不仅仅是学校和老师的事,家庭和父母的责任至关重要。家校形成一股合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班主任是辛苦的,同时也是幸福的。孩子们毕业多年后,第一个想起的老师仍然是班主任。我深深地知道,教育需要智慧、需要等待。我愿做一名有爱心的智慧型班主任,用智慧在教育这块土地上默默耕耘,静静等待那些花儿的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