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好“后妈”的小智慧

2018-12-29于彩娟

中小学班主任 2018年6期

做班主任不易,做好一个中途接班的“后妈”班主任更难。由于学生对前任班主任班级管理方式、方法的适应,他们对“后妈”一开始都比较挑剔。学生和家长会不自觉地将前后班主任进行比较,甚至还会拿新任班主任的缺点与前任班主任的优点相比,让处在“后妈”位置的班主任倍感尴尬,一时难以适从。如果处理不当,不仅影响师生关系,还会使教育教学工作阻力重重。很多班主任不太愿意中途接班,因为“后妈”实在不好当。但因工作原因,不得不中途接班时,就用些小智慧,选好突破口,找准切入点,尽快平稳过渡,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

一、中途接班前的准备策略

1.调整心态,合力铺垫,避免忧心忡忡

班主任在新接班时要调整心态,做好对新接班级的了解工作,而不要产生“取代”的心态。每个班主任在工作中,都会有相当多的教育倾注,比如确立班级目标、制定班规、设定小岗位等。这些教育付出,对班级的运行秩序和形成学生的价值取向,都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取代的做法,会使学生很不适应。因此,新任班主任不如把接班作为班级发展的加力。在前任班主任的管理基础上注入新的能量,这样不仅有助于调整接班时的焦虑心情,保持班级的基本稳定,还有助于在接班中扬长避短,找到合适的突破口。

2.知己知彼,多方请教,做到心中有数

知己知彼,充分准备。接班前,要耐心地沉下去,做好调查与了解工作。“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前任班主任肯定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新任班主任在新接班时,首先,可向前任班主任请教,不仅要了解班级管理的模式和制度,还要关注班级优势及存在的问题,了解每一位学生的信息。其次,要向任课老师了解情况。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每位老师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评价也不同。或许任课老师会更客观地看待这个班级、看待学生。最后,还要走进家庭,立体式地了解学生。广泛而深入地了解,会更快更平稳地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让新班主任对如何进行接班管理做到心中有数。

3.融入理念,布置教室,营造温馨环境

景美则心旷,心旷则神怡,神怡则智清,智清则学佳。一个整洁美观的教室,会使人心灵放松,并激起一种好好学习的愿望。想顺利接班,可以从布置优美和谐的环境开始。如围绕“张扬个性、温暖你我”等主题,从“生活”“学习”和“心灵”等方面布置温馨教室。也可以在学生报到之前,先邀请个别有美术特长的学生和热心家长,一起动手打扫卫生、布置教室。温馨的班级环境会给人以宾至如归的舒适感。

二、中途接班时的实施策略

1.以情为导,用真心赢取童心,精心准备与学生的第一次见面

怎样让学生从第一眼就接受“全新的你”?从精心上好第一堂课开始。第一次亮相,将直接关系到学生在心理上是否愿意认可你、接受你。因此,新任班主任应适当地包装一下自己。如穿着要简洁大方,上课时举止得当、幽默风趣,以赢得学生的喜欢。一张祝福贺卡、一些饱含寓意的小礼物,既可以拉近师生关系,又能让学生知道新班主任的殷切希望。比如,笔者精心挑选七件小礼物送给学生,希望大家能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感受温暖(棉花球)、懂得关爱(创可贴)、学会欣赏(放大镜)、宽以待人(橡皮)、积极生活(铅笔)、爱上阅读(小书签)、勇于创新(百变回形针),这些小礼物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广泛欢迎。高年级可以准备一本供大家借阅的好书,希望学生用书籍充实大脑;亦可以准备一个闹钟,希望学生珍惜时光、提高效率……以情为导,用真心赢取童心。

2.宽容博爱,以真心换取信任,树立“后妈”在班级中的威信

对于“后妈”,学生往往会投来更多的目光。“新官上任三把火”的“镇压”方式,往往会适得其反。要让学生打心眼里接受新班主任,班主任对待接班学生更要充满爱和宽容,尤其当学生对前任班主任表示依赖时,当家长不自然地流露出对前任班主任的留恋时,“后妈”切忌妒忌,或因害怕自己的工作受前任班主任影响力的制约而“吃醋”。其实这只不过是学生、家长对前任班主任管理模式的一种习惯而已。“后妈”若能表现得大度一点,坦然面对学生对前任班主任的真挚感情,并以此作为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契机,学生会被新班主任的宽广胸襟所折服。以后,这种感情也会慢慢转移到现任“妈妈”身上,同样会建立起真挚的师生情。宽以待人,能帮“后妈”在班级中树立威信。

3.有的放矢,帮学生树立新起点,引导学生做更好的自己

任何一个班级在发展的过程中总会存在各种问题,中途接的班更不例外。新班主任应尽快了解学生,准确地抓住学生突出的共性或个性问题,组织开展有目的、有主题的教育活动,和学生一起感悟如何才能做更好的自己。突出不同阶段的教育侧重点,适当弱化学生的其他小问题,摆脱琐碎的事务,专心研究学生成长的迫切需求,帮学生树立新的起点、新的目标。有的放矢,才能事半功倍。

三、中途接班后的巩固策略

1.推陈出新,引导学生自律,提升班级管理的实效

“后妈”初入班级,往往存在一个磨合期。大家都期待新班主任用新的观念和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如果“后妈”能在磨合期露几手管理学生的高招,抓住班级中的某一个共性问题,拿出科学有效的方法,在短时间内产生实效,让学生从自身的变化中产生对新班主任的钦佩感,让家长真切地感受到孩子生活的集体正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那么,“后妈”自然能获得大家的信任和支持,后续工作也必将迅速走上正轨道。比如,“班级小义工岗位”的设置、申报、考核就是一个锻炼学生自主管理的平台,可以调动每一位学生积极为班级服务的责任心。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既可以展示学生的能力,还能在活动中增加团队的凝聚力,提升班级管理的实效。

2.和谐沟通,齐抓共管,与家长结成教育同盟

“教书育人”是一项大工程,仅靠班主任的力量是不够的,家长、学生、老师,三者的努力缺一不可。架起家校沟通桥梁是接班后首先要做的事。接班后,新班主任要跟家长多反馈、多沟通,达成行之有效的家校合作方式,这对家长认可新班主任是非常重要的,对今后顺利开展班级管理更是至关重要。尤其是第一次家长会,一定要充分准备,既不能盛气凌人,也不要妄自菲薄。班主任是家长的合作伙伴,是平等的。只有跟家长形成教育同盟,才能达到双赢的局面。第一次家长会,心态要摆正,观点要明确,态度要诚恳,用真诚换家长的真心,形成教育合力,齐抓共管,才能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3.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做好学生的表率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班主任工作最重要的是身体力行,用教师的个人魅力、言行举止来影响学生。当你希望学生怎样,班主任就应先做到怎样,做学生的表率。学生主动问好,班主任必须回应点头与微笑;要学生爱护环境,就应随手捡起眼前的纸屑;学生帮忙搬运东西,记得表示感谢……在潜移默化之中,学生便能“亲其师,而信其道”。班主任中途接班,只要有强大的责任心,在教育孩子时有耐心、有爱心,做事细心,定能得到学生和家长的认可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