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云南省大豆新品种区域试验研究
2018-12-29邓承勇
邓承勇
(普洱市种子管理站,云南 普洱 665000)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品种
供试品种共计9个,品种来源分别为:云南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云大豆14号、云大豆15号、云大豆16号、云大豆 17号、云大豆 18号、中品 661(CK);文山州农科院文黑豆1号;云南省农科院环境资源研究所云环资大豆6号、云环资大豆8号。
1.2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选择安排在普洱市思茅区南岛河村布朗新村组,海拔1 020 m,位于东经100°59′11″、北纬22°38′15″,距普洱市27 km。试验地距乡间路1.3 km,土质壤土,前茬油菜,地势平坦,土壤肥力中上,地块形状规整,面积866.7 m2,四周开阔,排灌方便。
1.3 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设3次重复,共27个小区,小区长5 m、宽3 m,面积为15 m2,等行距种植,每小区种5行,行长5 m,行距0.5 m、株距0.2 m,每穴播种4~5粒,间苗留2株,密度1.3万株/667 m2,每个小区实收晒干脱粒计产。四周设相应品种保护行共6行。
1.4 栽培管理
1.4.1 整地质量
4月2日进行机耕、机耙的同时,施入普钙50 kg/667 m2作基肥,质量好。
1.4.2 播种
4月3日播种,播种时用15-15-15硫酸钾复合肥塘施,用量为25 kg/667 m2。种子播种后撒入500 g/667 m2特丁硫磷防治地下害虫,再覆盖1.5 cm厚的细土。
1.4.3 田间管理
①追肥:5月4日追施第一次肥,每667 m2用量为15-15-15复合肥15 kg、尿素10 kg;6月1日追施第二次肥,每667 m2用量为15-15-15复合肥10 kg、尿素5 kg。②除草:5月4日、6月1日人工中耕除草两次,效果较好。③灌溉:4月12日、5月10日灌溉两次。④防治虫害:5月10日用杀灭菊酯防治害虫1次,6月2日用蚜虱净防治1次,6月17日用杀灭菊酯防治害虫1次,7月1日用溴敌隆防治鼠害1次。⑤收获:根据品种成熟情况,分别于7月7日、7月9日、7月10日、7月13日、7月14日、7月16日人工收获6次。⑥脱粒:8月10日,人工木棍敲打,搓揉脱粒。
1.5 气候情况及对试验的影响
播种后,4月4日降小雨,4月7日降中雨,土壤墒情好,一次性出苗,且苗全、苗齐、苗状,长势好。后期旱情严重,灌溉两次,苗整齐。整个试验实施过程较顺利,植株长势较好。
2 试验结果
试验数据详见表1~表5。
3 结果与分析
3.1 生育期
从表1可以看出,参试的8个品种,生育期为88~97 d,最长的是云环资大豆6号,最短的是云大豆14号,可以根据当地茬口引种试种。
3.2 抗性比较
从表2可以看出,参试的8个品种,因播种期早,错开了高温多湿季节,所以2018年在普洱市区试点抗病性表现较好,只是部分品种在不同时期轻感蚜虫,但对试验影响不大。
3.3 品种综述
从表3、表4、表5可以看出,百粒重最高的是云大豆18号,最低的是文黑豆1号。有效分枝最多的是文黑豆1号,最少的是云大豆14号。单株有效荚数最多的是文黑豆1号,最少的是云大豆14号。产量最高的是云大豆16号,折合产量198.68 kg/667 m2,比对照增产32.89 kg/667 m2,增幅19.83%,排名第 1位;最低的是云大豆18号,折合产量158.68 kg/667 m2,比对照减产7.11 kg/667 m2,减少 4.3%,排名第 8 位。
4 结论
这些品种均为第一年区试,其结果看第二年的区试和生产试验的表现。从2018年的区试结果看,云大豆16号,株高、分枝适中,百粒重高。在本组区试中产量最高,排名第1位。云大豆15号,株高、分枝适中,结荚集中,抗性好,区试排名第2位。云大豆17号,株型好,株高、分枝适中,区试排名第3位。云环资大豆8号,株高、分枝适中,结荚集中,落叶性好;文黑豆1号,种皮黑,落粒性好,粒细,百粒重低,两者区试排名第4位。云环资大豆6号,植株较矮,结荚集中,商品性好,区试排名第5位。云大豆14号,植株较矮,株高适中,分枝少,结荚集中,区试排名第6位。中品661(CK),本组区试对照,株高、分枝、株型适中,结实好,区试排名第7位。云大豆18号,植株矮,株型好,单株粒数少,产量低,区试排名第8位。大豆是一项短、平、快的经济作物,在普洱市种植历史悠久,备受农民喜爱,常年种植面积达4.3万hm2,2018年区试表现好的品种可以适当引入小面积示范种植,待审定后再推广。
表1 主要性状特征调查记载结果
表2 田间发病情况
表3 室内调查考种结果
表4 百粒重和品质性状
表5 参试品种(系)产量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