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除草剂对麦田杂草的防治效果研究

2018-12-29姜浩瀚尹继龙

种子科技 2018年12期
关键词:小穗喷药除草剂

姜浩瀚,刘 蕾,尹继龙

(河南省黄泛区农场十六分场,河南 周口 466632)

我国常年遭受严重草害的麦田面积有266.7万hm2,造成产量损失约30%。麦田阔叶杂草主要有播娘蒿、荠菜、猪殃殃、繁缕、婆婆纳等[1,2],除草剂是现代农业种植中经常应用的一种农药,可以提高除草效果。现今,我国小麦田的优势杂草种类,仍然以化学药剂防除为主[3,4]。运用化学除草剂防除麦田杂草已经成为小麦生产中的重要手段,形成了包括多种作用类别的除草剂品种和全方位化学防除体系,但随着化学除草剂的不断推广和应用,杂草抗药性问题也日益凸显和加重。结合实际应用环境,选择合适的使用时间,才能够达到最佳除草效果。在除草剂种类的选择和使用浓度、用量及时间等技术上的不当操作,会导致使用效果不理想,或者引起严重药害等问题[5,6]。

本试验通过分析不同除草剂复配对小麦草害(主要杂草为婆婆纳)的防效对比,筛选出防效高、经济效益显著且对小麦及后茬作物安全的除草剂,为小麦草害的化学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小麦品种为泛麦8号,是河南黄泛区农场自选推广品种。播期为10月29日,基本苗26万株/667 m2。

1.2 试验设计

试验地设在黄泛区农场十六分场试验田(E 114.14°、N 33.46°),前茬大豆,产量 200 kg/667 m2,试验田土壤为黏土、肥力中等。田间施肥、灌溉等田间管理按当地大田管理方法进行。

试验采取随机区组设计,共设6个处理,3次重复,小区长10 m、宽2.7 m,12行区。于小麦分蘖期(2月23日)施药,兑水30 kg。在对处理喷药2 d前均喷施麦婧1+1+1(360 g/L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乳油+50%吡氟酰草胺可湿性粉剂+56%二甲四氯钠盐可溶性粉剂)。处理方案见表1。

1.3 试验调查方法

于每小区定点1 m2,在喷药前调查杂草基数,分别在喷药后15 d、30 d调查株防效,同时于30 d调查鲜重防效。田间调查记载小麦生育期和主要病虫害发生情况,并于每处理第1重复所在小区定点1 m双行,调查群体动态。成熟期每处理随机取样30株进行室内考种,收获期对中间6行脱粒测产。

表1 除草剂有效成分及用量

1.4 数据处理

采用Microsoft Excel 2007、DPS V7.05版数据分析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利用Microsoft Excel 2007绘制图表,不同处理间的多重比较采用Duncan's新复极差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各处理对杂草株防治效果

由表2可知,各处理除草剂对杂草婆婆纳均有防治效果,其中喷药后15 d,防效以处理3最高,为85.0%;其次为处理4,为78.3%;最低为处理1,为50.3%。喷药30 d后,处理3的防效达到99.3%,为最高防效;其次处理4防效为98.1%;处理1防效最低,为82.3%。处理3鲜重防效为95.0%;其次为处理4,为89.0%;处理1最低,为 78.0%。

表2 除草剂对杂草婆婆纳的防治效果调查

2.2 除草剂对小麦农艺性状及产量三要素的影响

从表3可以看出,各处理间除草剂对株高、穗长、结实小穗的影响不大,其中株高最高值为对照,71.0 cm;最低为处理1,66.7 cm。穗长最长为8.0 cm,最低为7.6 cm。结实小穗最高为处理4,16.2个;最低为15.6个。

表3 农艺性状及产量三要素调查

不孕小穗、穗粒数和千粒重在各处理间差异不大,其中处理3的不孕小穗最少,为3.3个,较对照减少0.6个;处理2最高,为4.1个。穗粒数以处理4最多,为32.5粒,较对照增加0.9粒;处理5最少,为31.4粒。各处理的千粒重较对照增加0.2~0.9 g,其中最高为处理 3,44.6 g。

2.3 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图1 除草剂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由图1可知,各处理间产量关系为处理4>处理3>处理2>处理1>处理5>CK,各处理较对照产量增加 1.3~20.2kg/667m2,其中处理 4产量为562.5 kg/667 m2,比对照增加 20.2 kg/667 m2;处理 3产量为560.8 kg/667 m2,比对照增加18.5 kg/667 m2。对各处理产量进行方差分析表明,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这说明各药剂处理对产量的影响不大。

3 结论与讨论

本试验表明,大能、麦极、优先+助剂、世玛+助剂、麦先锋+助剂等除草剂均对杂草婆婆纳有防治效果,其中喷施麦婧1+1+1(360 g/L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乳油+50%吡氟酰草胺可湿性粉剂+56%二甲四氯钠盐可溶性粉剂)后再喷施优先+助剂(7.5%啶磺草胺)的除草效果最好,在喷药15 d、30 d和鲜重防效分别为85.0%、99.3%和 95.0%。

从试验中可以看出,在分蘖期喷施各种除草剂,对小麦株高、穗长、结实小穗的影响不大,并且不孕小穗、穗粒数和千粒重在各处理间差异不大,各除草剂处理的小麦产量均较对照增产。经方差分析表明,各处理间产量差异不显著,说明各药剂处理对产量的影响不大。

本年度试验由于天气原因,造成田间杂草种类单一,有待继续研究各除草剂对其他种类麦田杂草的防治效果。

猜你喜欢

小穗喷药除草剂
基于PLC 果树喷药机控制系统设计
果树喷药巧时期
最新研究表明,不育小穗有助于提高高粱等禾本植物的产量
我科学家成功克隆水稻小穗发育新基因
水稻小穗发育新基因克隆成功
高温天气果园喷药有“四大禁忌”
纳米除草剂和靶标生物的相互作用
封闭式除草剂什么时间喷最合适
玉米田除草剂的那些事
生物除草剂,馅饼还是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