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肥料利用率试验研究
2018-12-29马永光马得坡荆江涛
马永光,马得坡,荆江涛
(河南省黄泛区农场丰润农业示范场,河南 周口 466632)
在农业生产中,化肥在农作物提高产量方面起到关键作用,但是在盲目增加施肥量、不合理施肥、氮磷钾比例失衡等方面存在着一系列问题。氮、磷、钾的合理配合施用能促进小麦的生长和产量,增加各生育时期的干物质重量,使穗长、小穗数、穗粒重和小麦品质等性状得到明显改善[1]。张立琴[2]和宋素梅[3]等人的研究发现,在提高肥料利用率和保护农业环境方面,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的一项必要措施。
为了解黄泛区农场丰润农业示范场冬小麦氮肥、磷肥和钾肥的利用率现状,确定最佳的氮、磷、钾施肥配比,为配方施肥提供科学依据,特设置小麦肥料利用率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本试验于2017—2018年在河南黄泛区农场丰润农业示范场(河南省周口市扶沟县)进行,土壤沙质,地势平坦,肥力均匀,有机质、全氮、有效磷、有效钾含量分别为 15.62 g/kg、0.99 g/kg、29.7 mg/kg、176.3 mg/kg。前茬作物玉米,产量为600 kg/667 m2。
1.2 试验材料
试验小麦品种为泛麦8号。供试肥料为46.4%尿素、12%过磷酸钙、50%硫酸钾,分别由心连心化工有限公司、河南省黄泛区绿原化工有限公司和国投新疆罗布泊钾盐有限公司提供。
1.3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5个处理,3次重复,每个处理小区面积48 m2。氮肥40%底施、60%返青期追施,磷、钾肥作为底肥于整地前一次性施入(表1)。
表1 各处理施肥量(单位:kg/667 m2,折纯)
1.4 调查项目
记载小麦播种期、出苗期、拔节期、抽穗期、扬花期、成熟期等生育时期;调查穗数、穗长、株高、茎粗、穗粒数、千粒重等产量构成要素及农艺性状,小麦成熟期每小区取样5 m 4行进行脱粒、测产、考种。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对小麦生育期的影响
由表2可看出,各处理在播种至拔节期一致,小麦抽穗期至成熟期不施氮肥的处理较其他3个施氮肥的处理生育期提前3 d,说明氮肥是影响小麦生育期的主要因素。
表2 各处理生育期调查表(单位:月-日)
2.2 各因素对小麦性状的影响
由表3可知,各处理小麦平均株高64.2~69.17 cm,其中以处理1最低、处理3最高。经方差分析,缺氮处理较施氮处理3、5差异显著,施氮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说明氮肥是影响小麦株高的主要因素。
各处理小麦平均茎粗0.37~0.4 cm,经方差分析,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说明氮、磷、钾肥不是影响小麦茎粗的主要因素;各处理小麦平均穗长6.67~7.97 cm,其中以处理1最低、处理5最高。经方差分析,缺氮处理较施氮处理差异显著,施氮区处理4与处理5之间差异显著,说明氮肥是影响小麦穗长的主要因素。
各处理小麦平均穗粒数24.7~34.67粒,其中以处理1最低、处理5最高。经方差分析,缺氮处理较施氮处理差异显著,施氮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说明氮肥是影响小麦穗粒数的主要因素。各处理小麦平均穗数26.39万~49.72万穗/667 m2,其中以处理1最低、处理5最高。经方差分析,缺氮处理较施氮处理差异极显著,施氮区处理5较处理3、4差异显著,处理3、4差异不显著,说明氮肥是影响小麦穗数的主要因素。
表3 各处理考种数据
各处理小麦平均千粒重41.62~54.32 g,缺氮肥区高于施氮肥区,经方差分析,缺氮处理较施氮处理差异极显著,施氮处理间差异不显著[4],说明氮肥是影响小麦千粒重的主要因素。
2.3 各处理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由表4可看出,各处理小麦平均产量在323.33~543.34 kg/667 m2,处理 5为全肥区产量最高,为543.3 kg/667 m2,产量水平大小为处理5>处理3>处理4>处理2>处理1,施氮肥区产量明显高于缺氮肥区。经方差分析,缺氮处理较施氮处理差异极显著,施氮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说明氮肥是影响小麦产量的主要因素。处理1说明本试验地块基础产量为323.33 kg/667 m2,即本试验地块土壤供肥量为N 9.7 kg、P 4.04 kg、K 8.08 kg。通过产量得出本次试验氮肥、磷肥、钾肥的肥料利用率分别为 36.6%、0.17%、1.8%。
表4 产量分析表
表5 效益分析表
2.4 各处理效益分析
由表5可以看出,各处理平均效益可达840.67~1 312.86元/667 m2,处理4效益最高,为1 312.86元/667 m2;处理1效益最低,为840.67元/667 m2。总体来看,施氮处理区的效益明显高于缺氮处理区,说明小麦施尿素是增收的主要途径。
3 结论
在小麦的生长发育阶段,氮肥可以促进小麦的生长发育[5],是影响小麦性状及产量的主要因素,对株高、穗长、穗数、穗粒数和产量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与小麦千粒重呈负相关。同时施用氮肥的小麦千粒重显著降低,但氮磷钾肥对小麦茎粗无影响。本试验结果表明,氮肥、磷肥、钾肥的肥料利用率大小为氮>磷>钾,分别为36.6%、0.17%、1.8%。在生产上,全肥区的经济效益最好,较适宜当地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