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泠拍场 谁能与王铎共“长歌”

2018-12-28

中国收藏 2018年7期
关键词:狂草王铎题跋

7月4日,备受瞩目的西泠春拍将在杭州拉开大幕。中国书画、文房清玩、金石碑帖、名人手迹、古籍善本、瓷器、名家篆刻、紫砂器物、历代钱币、名酒珠宝……三十余个专场将为各地藏家奉上一场文物艺术品的拍卖盛宴。

这其中,吴作人上世纪30年代欧洲留学时期的代表作《坐女人体》为已知市场吴氏这一时期最大尺幅、画面保存最完整的油画作品;吴昌硕刻凤钮寿山石自用姓名章:吴俊卿信印大利长寿,印面硕大,多次出版著录,为缶老最为喜爱之私印。此外,徐悲鸿1928年作油画《杨仲子全家福》、吴湖帆题赠陈子清《愙斋手泽》、吴昌硕铭及沈石友藏宇宙砚、杨彭年制及陈曼生刻紫泥笠荫壶等,均为可遇而不可求的佳品。

而一卷王铎59岁时为鲁斋霍达作的一首七言长歌狂草长卷,更是不少藏家的“心头肉”。这卷作品,画心连同题跋全长4.5米,高26厘米,是王铎晚年书艺鼎盛时期的一件恢弘巨制,其必将引来各路藏家的龙争虎斗。

明代书家中,王铎无疑是值得大书特书的一位。同代书家黄道周即曾说过:“行草近推王觉斯”,后来吴昌硕更是断定:“有明书法推第一,屈指匹敌空坤维”。顺治七年(1650年),王铎59岁时为鲁斋霍达作了一首七言长歌,并用其得意的狂草书成长卷。在介绍这幅长卷之前,先了解一下王铎创作这幅作品的时代背景。

王铎(1592年至1652年),天启二年(1622年)31岁时与黄道周、倪元璐同科进士,同改庶吉士,步入仕途,在董其昌、张瑞图之后,三人在明末书坛鼎足而立。其时宦官魏忠贤刚刚得势,政治环境十分险恶。到了创作此卷的清顺治七年,此时天下并不太平。除了明桂王与瞿式耜、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对满清征服者还在作殊死决战,南中国的少数民族也在抵抗侵略。此时,王铎的好友郭一章还被派到湖南平定少数民族不时的叛乱。此前五年,王铎在南京降清,作了“贰臣”。

王铎晚年,内心十分挣扎,故作品饱含痛苦与忏悔之意,显得更有力量和深度,这有其个人的深刻悲剧所在。霍达(生年不详,卒于1661年),号鲁斋,陕西武功人。崇祯四年(1631年)进士,官御史。顺治间,授监察御史,擢大理寺少卿,后官至工部尚书。好藏书。

王铎赠予鲁斋作品不止这一次,顺治四年(1647年)二月,王铎就曾作《为鲁斋义兄临阁帖卷》。又有《鲁斋送笔歌》云:“眼昏还作绵里铁,交好意气书淋漓。”可见二人时相过从,情谊非同一般。王铎与鲁斋同为贰臣,或许彼此内心更能理解对方的苦衷。

王铎爱惜他的才华,希望朝廷可以重用他,故在歌中写道:“霍君才,大方家,有铁石之心胆;有开济之生涯。未知肯容此大器置之明堂否?否则掣肘龃龉而令三世其身于烟霞……噫。英雄舍尔复寻谁。”提及自身,则难掩一种想要辞官隐世的消极、悲凉情绪。歌中写道:“我实自恧,巢繇为伯仲……念予惷懒在心目,面病高奔阶草绿……曜鸬煸鲤须烂醉,低身攒眉耻何为……将老至,又何游?”

在创作《鲁斋歌》的同一时期,王铎曾用狂草书写了九首五律,赠给他十几年前避乱怀庆府时的地方官沈石友,自道心曲:“相见舍干泪,何心浊酒罍。悔不栖耘斗,翘翘望故山……放怀何寂寞,无处非花源。听歌忘拭泪,善谑学藏身。”后悔自己当初若彻底归老田园,而今也不用饱受自己内心的折磨。此卷与《鲁斋歌》相互印证,道尽了王铎晚年的尴尬与无聊、彷徨与空虚。

此卷作品先后由郭尚先、郭若愚收藏,并由郭若愚家属提供。卷后依次有清代顾莼、郭尚先、戴鸣皋、韩葑题跋。顾莼题跋于道光四年(1824年),韩崶同样跋于道光四年。可见此件作品是由郭尚先收藏后,于道光四年请友人顾莼、戴鸣皋、韩崶先后题跋。郭尚先题跋曰:“此文安入国朝后书”。王铎作此卷在顺治七年,故所言不虚。

傅山《霜紅龛集》卷廿五有云:“王铎四十年前字,极力造作,四十年后,无意合拍,遂成大家。”黄道周《黄漳浦集》卷十四有云:“觉斯方盛年,看其五十自化……但今肘力正掉,着气太浑,人从未解其妙耳。”王铎亦认为自己50岁以后的书法更合己意。王铎在崇祯十四年(1641年)《再跋自书琼蕊庐帖》中道:“此予四十六笔。五十以后,更加淬砺,仍安于斯乎?”可见,王铎50岁以后的书法又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观此卷点画精熟,法度谨严,即可证之。

猜你喜欢

狂草王铎题跋
“止哭神器”等十五则
读林鹏《丹崖书论》有感
狂草:笑为花开,花因笑发
唐山博物馆馆藏《史梦兰行书题跋手卷》考
漫画
漫画
漫画
狂草
中国画题款中的钤印艺术
刘伶·贤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