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西北地区恐怖主义犯罪原因分析:文化冲突理论的视角

2018-12-28王春梅杨佳蕾

犯罪研究 2018年3期
关键词:西北地区民族文化恐怖主义

王春梅 杨佳蕾?

内容摘要:文化冲突理论系统阐释和分析了文化冲突与犯罪之间的密切关系,为我们研究我国西北地区恐怖主义犯罪原因提供了一个新的分析视角。我国西北地区民族众多,各民族在语言文字、生活习俗、宗教信仰等方面都存在一定差异。文化的多样性冲突削弱了公众对国家的认同感,助长了泛突厥主义和宗教极端主义的传播,特殊的语言文化和地缘政治文化还为“三股势力”的发展壮大提供了便利。因此,正确认识和处理我国西北地区的文化冲突,加强群众对国家主流价值文化体系的认同,积极推动民族文化大融合,是从根本上治理恐怖主义犯罪的理性选择。

关键词:文化冲突理论;恐怖主义;民族文化;西北地区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统筹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这显示了我国反对恐怖主义的坚定立场,也表达了我国希望与国际社会通过对话、协商、合作等多种方式解决公共安全问题、建设普遍安全的世界的决心。十九大报告还呼吁:“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这里强调人类携手构建命运共同体的前提是要尊重文明的多样性,并能超越文明的隔阂、冲突和优越。可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承认文化的差异,超越文化差异带来的不良心理感受,是实现人类在反对恐怖主义等公共安全领域内合作的的必要前提。

桑斯顿·塞林(Thorstern Sellin)和萨缪尔·亨廷顿(Samuel Huntington )的文化冲突理论系统研究了文化的分类,并对不同文化进行了分析比较,还阐释文化与犯罪的关系。我国西北地区的众多民族同胞共同创造了多姿多彩的西北地区民族特色文化,但是,复杂的民族构成、多样的文化冲突、特殊的地理环境也使西北地区成了恐怖主义犯罪的重灾区。借用塞林和亨廷顿的文化冲突理论,文化和恐怖主义犯罪之间的关系,从西北地区各民族的生活习俗、语言文字、地理環境等方面分析恐怖主义犯罪的原因,为从根本上治理恐怖主义提供了新的思路。

一、对文化冲突理论的解读及研究进路

文化是指一个群体或者社会所共同具有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包括这些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在物质实体上的具体化。 文化冲突则是不同的价值观念、行为模式的碰撞,这其中涉及种族、民族、经济、哲学、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文化不同对于人们的影响不仅停留在精神层面,更是通过价值观反映在人们的具体生活实践中,因此,文化规范的冲突也连带着行为模式上的冲突,而行为规范冲突的突出表现就是犯罪行为。

(一)塞林关于文化冲突与犯罪的理论

1939年塞林在《文化冲突与犯罪》(Culture Conflict and Crime)一书中全面细致地阐释了文化冲突理论。在书中,他对文化进行了不同角度的分类,例如将文化分为基本文化冲突和从属文化冲突、外部文化冲突和内心文化冲突、主流文化冲突与亚文化冲突;在对文化分类的基础上,他系统阐释了文化冲突的理论,层层深入,由点及面。

1.从属文化冲突与犯罪

基本文化冲突,是两种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产生的火花。 从属文化冲突,是指这种文化本来是属于主流文化的,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随着不断的变化,新文化的加入,旧文化的改变,而逐渐演变成为一种或者几种不同的亚文化。塞林认为这种冲突是不可避免的正常现象,伴随社会分化而产生。

塞林的从属文化冲突理论认为,社会分化会产生很多群体,而每一个群体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念,自己的行为规范。因此,这种同质文化向异质文化的转变,会随着冲突情景而增加,相应的每个群体的独特文化也在不断增加,每个群体成员对于社会关系的理解的分歧也可能越来越大。在这个过程中,一种文化向异质文化转变,形成了不同的价值体系和观念,当中必然存在不相容的问题,因此就产生了文化与文化之间的冲突,从而引发犯罪行为。

2.内心文化冲突与犯罪

外部文化冲突,是社会分化过程中一种文化适应的过程。一种文化规范下成长的人突然在另一规范下生活,会有观念、生活上的不相融合的差异点。这种文化适应的过程不结束,冲突就不会结束。

内心文化冲突即心理冲突,是被人格化了深入内心的冲突。塞林认为,虽然外部的文化冲突引起的犯罪轰动一时,但是却不常见。最常见的犯罪原因是内心的文化冲突。这种被人格化的、互相冲突行为规范之间的矛盾,具有强烈的犯因性作用。

3.犯罪是违反主流文化的行为规范的行为

犯罪是一种以非法形式而合理存在的正常社会现象,集中体现了不同群体或个人之间的冲突与对立,是社会矛盾在人类某个生活场域激烈升级的具体叙述与写真。 文化冲突正是文明发展中必不可少的副产品。社会发展中的文化冲突现象受不同人的价值观、利益观、社会观、文化观等观念影响,而这些观念在社会发展中也会发生变化。正是这些复杂观念的相互碰撞,产生了文化冲突,而文化冲突也因此成了最易引发犯罪行为的内在原因之一,犯罪是违犯主流文化行为规范的行为。

(二)亨廷顿的文明冲突理论

1993年,哈佛学者塞缪尔·亨廷顿提出了“文明冲突论”。他对文明冲突多方位划分,比如在宗教、历史、语言等方面系统归类。中华文明、日本文明、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西方文明、东正教文明、拉美文明,还有可能存在的非洲文明,这些文明交相辉映的灿烂图景被亨廷顿展现的淋漓尽致。伴随着全球化的世界,亨廷顿提出未来的世界是多元的世界、普世的世界,不可能是单一的世界,而文明也就是群体进步的重要表现。

当代世界中重要的国家都来自不同的文明,而这些不同文明间的碰撞就会影响国家与国家间的关系。亨廷顿认为文明间的冲突存在于两个层面:微观上,发生在文化不同却接壤而居的国与国中,这种冲突在穆斯林和非穆斯林国家或集团之间特别普遍;宏观上,核心国家的冲突发生在不同文明的主要国家之间,这些冲突是国际政治的典型问题。 对于文化冲突理论的研究,亨廷顿重点分析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多极化的政治格局和多文明并存的世界文化,没有产生有意义的普世文明,也并没有西化非西方社会。二是文化势力在不断变化,随着穆斯林文化的壮大,更应意识到穆斯林文化与非穆斯林文化之间冲突的棘手问题,避免发生动乱。三是世界秩序在不断变化,文明在其中扮演者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四是区域战争有升级趋势,如穆斯林民族之间的战争就是对区域稳定发展的重大威胁。五是西方人自保护自己文化免受外来文化的挑战,他们认为他们的西方文化是独特的。

(三)研究进路

十九大报告指出:“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在此,党中央倡导人类要超越文明界限,同心协力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我国西北地区处于古丝绸之路沿线,与中亚多国接壤,是通往中亚和东欧的重要通道,在当前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中居于重要地位。然而,由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较低,民族众多,文化多样,致使我国西北地区恐怖主义犯罪十分猖獗。恐怖主义是现代人类社会的一大顽疾,它威胁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破坏世界的和平,是诱发各国间摩擦甚至战争的重要因素。 预防和惩治恐怖主义犯罪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需要,也是维护我国西北地区安全和秩序的需要。而深入研究恐怖主义犯罪的原因则是全面认识恐怖主义犯罪的产生、科学预测恐怖主义犯罪发展趋势、适时调整反恐政策的前提。

文化冲突理论系统阐释和分析了文化冲突与犯罪之间的密切关系,为我们研究我国西北地区恐怖主义犯罪原因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分析视角。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 我国西北地区民族众多,各民族的生活习俗、宗教信仰、语言文字、传统礼仪等均有较大差异。民族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民族文化则是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民族文化为本民族每个同胞都刻上了深深的烙印,并且在社会活动中内在地发挥着它的独特作用。研究以文化冲突理论为分析工具,拟考察我国西北地区各民族的生活习俗、语言、宗教信仰及地区地缘政治等方面的特点,分析其与主流文化、与时代文化之间的差异和冲突,并研究这些文化冲突的表象是如何引起、促成、影响恐怖主义犯罪发生的,希冀对我国西北地区从根本上预防恐怖主义犯罪有一些启示和借鉴。

二、西北地区形态各异的的民族生活文化,削弱了公众对国家的认同感

(一)西北地区各民族在服饰、饮食、居民建筑、传统节日等方面形态各异,生活习俗差异明显

西北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地区之一,少数民族人口约占全国少数民族总人口的三分之一。例如,新疆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共有47个民族成份,其中世居民族有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柯尔克孜族、蒙古族、塔吉克族、锡伯族、满族、乌兹别克族、土克曼族、俄罗斯族、达斡尔族、塔塔尔族等十三个。

在服饰方面,西北地区各民族的服饰各有特色。回族服饰的主要标志在头部。回族男性通常戴用白色小圆帽,女性裹各种花色的头巾。服装方面,回族老汉爱穿白色衬衫,外套黑坎肩(老乡称“马夹”)。回族老年妇女冬季戴黑色或褐色头巾,夏季则戴白纱巾,并有扎裤褪的习惯。维吾尔族服饰则花样较多,非常优美,富有特色。维吾尔族男性服装主要使用黑、白布料,讲究黑白效果。维吾尔族女性爱穿裙装,喜选择鲜艳的丝绸或毛料裁制裙装,常见的有红、大绿、金黄等色的质料。维吾尔族妇女还喜欢戴耳环、戒指、项链、胸针、手镯等首饰品。此外,维吾尔族同胞喜欢戴绣花帽,着绣花衣,穿绣花鞋,扎绣花巾,背绣花袋。藏族同胞的主要服装款式则是藏袍,藏袍种类繁多、颜色多彩,男装雄健豪放,女装典雅潇洒。藏族妇女还常以珠宝金玉作佩饰,形成高原妇女特有的风格。

西北地区的饮食风俗古朴、粗犷、自然、厚实,但各民族在饮食习惯上也有较大差异。回族主食以米、面为主,禁吃污秽食物,讲究清洁卫生,肉食方面禁忌颇多。禁食猪肉、狗肉、动物的血液,禁饮酒。回族同胞在世世代代的生活中都严格遵守饮食上的规定。维吾尔族以面食和牛羊肉小吃為常餐,喜爱水果、蔬菜、奶制品与茶点心,爱喝熬煮的奶茶、红茶,习饮葡萄酒。藏族则以用青稞炒熟磨成细粉制成的糌粑为主食。食用糌粑时,要拌上浓茶或奶茶、酥油、奶渣、糖等一起食用。藏族过去很少食用蔬菜,副食以牛、羊肉为主,猪肉次之。藏族食用牛、羊肉讲究新鲜,民间吃肉时不用筷子,而是将大块肉盛入盘中,用刀子割食。

在民居建筑和室内陈设上,维吾尔族的民居一般是土木结构的庭院式的住宅,院内多种植葡萄和花卉。维吾尔族重视房屋的装饰,呈现出多样化的装饰手段。在墙壁上挂壁毯,土坑上铺地毯,是每个家庭共同的特点。藏族最具代表性的民居是碉房。碉房多为石木结构,房子外墙厚实,风格古朴粗犷。碉房的底层为牧畜圈和贮藏室,二层为居住层,三层则是经堂和晒台。

丰富多彩的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和建筑风格赋予了西北地区独特的魅力,但是形态各异的风俗习惯也造成了西北地区多民族文化的差异和冲突。不进入这个地区,你只能看到各民族保持特色共同发展的差异美丽,而只有深入西北地区,才能体会到民族文化在生活习俗上的碰撞。生活习俗上的差异性上难免会存在冒犯现象和不自在感。例如一个汉族女子进入回族聚居的地区,当周围都是戴着毡帽的男子和围着头巾的女子时,自己的则成为一个另类会迎来别人异样的眼光。

(二)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增强了民族内部凝聚力,削弱了对国家的整体认同感

根据塞林的观点,刑法是主流文化中行为规范的反应,所谓主流文化,实际上就是传播的中产阶级文化。这种违反主流文化规范的行为即刑法中所谓的犯罪;塞林所说的文化冲突,也就是指社会中其他的文化和这种主流文化之间的冲突。在西北地区,实际存在着国家主流文化和多个少数民族文化之间的冲突。 尤其在西北民族地区由于同一民族在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建筑风格、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共同性,少数民族文化对本民族同胞容易产生较强的凝聚力。由于高度认同和过度推崇本民族文化,进而无意间排斥了国家主流文化,也就削弱了对国家和中央政府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亨廷顿认为,文明间的冲突有两种形式:在地区或微观层面上,冲突发生在分别属于不同文明的临近国家之间,这种冲突在穆斯林和非穆斯林国家或集团之间特别普遍;在全球或宏观层面上,核心国家的冲突发生在不同文明的主要国家之间,这些冲突是国际政治的典型问题。 应用于我国西北地区,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内部认同感加强,就减弱了整体的国家认同感。穆斯林民族和非穆斯林民族在饮食、服饰上的差异就说明了这一问题,具有不同文化内容的民族之间会相互疏远,缺乏对统一国家的认同。

三、西北地区独特的民族语言和文字,助长了泛突厥主义的传播,并被东突组织所利用

(一)我国西北地区的语言文字历史渊源和语系不同

我国西北地区民族众多,许多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都与域外某些语系和文字有历史渊源。回族语言中阿拉伯语、波斯语、突厥语、蒙古语各种语言共存,体现了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族源信息,对于我们研究民族问题帮助颇大。现代回族通说汉语,在偶尔的交流中也会用到一些阿拉伯词汇,这些词汇都来自《古兰经》。

维吾尔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语言属阿尔泰语系突厥族语。使用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维吾尔文。由于民族之间长期频繁的交往和学习,许多维吾尔族人兼通汉语和哈萨克语。

藏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藏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按地区分为卫藏、康、安多三个方言,尽管方言各异,读音不同,但藏文仍然是统一的。藏文属拼音文字,公元7世纪前期参照梵文创制而成。藏文共有30个辅音字母和4个元音字母,从左向右横行书写,字体分为楷体和草体两种,通行于整个藏族地区。

任何文化或文明的主要因素都是语言和宗教。如果一种普遍的文明正在出现,那就应当有出现一种普遍语言和普遍宗教的趋势。 语言文化上,藏族、维吾尔族的言语明显区别于西北地区其他民族,这种差异在生活中铸就了人民心中交往的“隔离感”。

(二)特殊的语言文字渊源助长了泛突厥主义的传播

语言交流是沟通最重要的方式,语言不同会成为交流沟通的障碍,而语言相同则交流沟通会较为顺畅。当语言不同时各民族之间的语言文化差异是最易引发冲突的因素之一。塞林的文化冲突论认为,文化冲突会在不同文化地区比邻接壤的地区发生。由于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多样,民族语言各异,在社会交往中许多少数民族惯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而与本民族同胞交往比与汉族交往更顺畅,语言文字差异造成的疏离显而易见。

由于新疆周边地理位置的复杂性和维吾尔语与突厥语的历史渊源,加之受泛突厥主义思想的长期影响,泛突厥主义在新疆维族及西北其他地区的维族同胞中有一定的受众者。“泛突厥主义”创始伊斯马伊勒·伽斯普林斯基主张生活在博斯普鲁斯海峡至阿尔泰山脉之间所有操突厥语族语言的民族联为一体,组成一个“大突厥帝国”。新疆位于我国西北边陲,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与毗邻各国民族的同源性,故20世纪初泛突厥主义也开始传入新疆。 现代维吾尔语的发展根源上就是突厥语的发展演进,因此语言上的同宗同源,导致了泛突厥主义被一些维族同胞接受和传播。

(三)特殊的语言文化成为东突组织分裂运动的重要武器

我国西北地区的多民族成分造就了语言的多样性,境外恐怖分子正是利用维吾尔语和突厥语的历史渊源来团结民众,进行分裂宣传,拉拢和收买人心,策划渗透分裂中国的恐怖活动。东突组织鼓噪所有操突厥语与信奉伊斯兰教的民族联合起来,他们企图以语言为纽带来团结民众,妄图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对所有其他语言的民族进行抵制,提出清灭“异教徒”的口号。东突组织否认中华民族悠久的语言文化,无视中国共产党为了祖国统一的艰苦奋斗。很多恐怖主义者打着“东突”的旗号胡作非为,亨廷顿正是发现了这种利用语言、利用文明发起动乱的方式,因此才有了对文明冲突的论断。

地处西北边疆的新疆与中亚东部地区相连接,目前境外“东突”分裂组织立足中亚这一前沿阵地,对新疆进行渗透:使用维吾尔语、哈萨克语和乌兹别克语进行广播,大肆进行分裂宣传;召开各种名目的国际研讨会、举办展览和发表公开信,为新疆独立摇旗呐喊,寻求国际反华势力支持;还不断派遣骨干分子入境,加强对境内“东突”分裂组织的扶持和领导;拉拢、收买、策反我驻外人员和出国探亲、朝圣、留学人员,进行情报搜集和颠覆活动;用金钱收买新疆中上层人士,扩大分裂势力;利用宗教进行分裂宣传,煽动宗教狂热,最终目的就是进一步发展扩大“东突”分裂运动。

四、西北地区宗教信仰繁杂,教派林立,为宗教极端主义提供了发展空间

(一)各民族宗教信仰多样,教派林立,教产教义争端多发

西北地区民族众多,宗教信仰各异。例如,青海就是一个多宗教的省份。佛教、伊斯兰教、道教、基督教和天主教五大宗教在青海省都有传播,其中藏传佛教和伊斯兰教在信教群众中有着广泛深刻的影响,藏族、回族、土族、撒拉族和蒙古族等几个世居民族,基本上是全民信教。又如,新疆是也多宗教地区。主要宗教有伊斯兰教、佛教、喇嘛教(藏传佛教)、基督教、天主教、东正教和萨满教,其中伊斯兰教为维吾尔、哈萨克、回、柯尔克孜、塔吉克、乌兹别克、土克曼、塔塔尔、撒拉、东乡、保安等10多个民族所信奉。伊斯兰教在新疆社会生活中有着较大的影响。

在我国西北地区回族、维吾尔族、东乡族、哈萨克族、撒拉族和保安族等都信奉伊斯兰教,但内部又有教派分歧。例如,我国回族信仰的伊斯兰教属于逊尼派。在回族聚居区周围,通常会修建清真寺,由阿訇负责主持宗教事务和寺中事宜。我国维吾尔族大部分信仰是伊斯兰教中的逊尼派,也有少数信仰依禅派,至今仍保持着宗教习俗,每天要做五次礼拜。由于教派分歧,即使是同一宗教內部又常常出现因教义认识、教产归属方面的纷争和冲突。

一种普遍宗教出现的可能性比一种普遍语言出现的可能性大不了多少。20世纪末宗教在世界各地出现了全球性的复兴,这一复兴包含了宗教意识的加强和原教旨主义运动的兴起,它因此扩大了宗教之间的差异。 不同的宗教信仰容易造成思想意识形态领域内的分歧,宗教之间的争斗和宗教内部事务纷争则是文化冲突的典型表现。一些民族分裂分子提出清杀“异教徒”的极端思想,认为自己民族以外的其他民族都是劣质的民族,这种恐怖思想的落实无疑是恐怖主义。宗教信仰的不同更是文化冲突加剧的重要内因。

(二)宗教信仰各异为泛伊斯兰主义在我国西北地区的传播提供了条件

伊斯兰教本是崇尚和平、顺从、宽容待人的中道思想,而一些极端宗教分子对宗教进行曲解篡改,违背了伊斯兰教的原有教义,树立一种超国家、民族、阶级的激烈的宗教观,煽动宗教之间的矛盾,为了建立政教合一国家的不择手段,这就是泛伊斯兰主义思想。这种泛伊斯兰思想就成为一种亚文化,是与主流文化严重不符的文化,这种亚文化有了自己的行为规范,但法律并不保护这种行为规范,当他们按照这种行为规范实施活动时,便构成犯罪。近年来在西北地区出现的暗杀、爆炸、绑架与劫持人质、劫持交通工具、危害计算机系统以及他形式的违法或刑事犯罪性质的暴力、暴力威胁或非暴力破坏活动, 均是与伊斯兰教教义的本真向背的。

但我国西北地区众多而复杂的民族和宗教信仰恰恰便利了泛伊斯兰教主义的传播。境内外别有用心者正是利用了西北地区民众杂乱的宗教信仰现状趁虚而入,并打着宗教信仰的幌子,拉拢新疆地区的穆斯林群众,扩充自己的实力,制造恐怖事件,分裂中国,攫取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

五、西北地区特殊的地缘政治文化壮大了“三股势力”

(一)西北地区特殊的地缘政治环境,形成了特殊的地缘政治文化

西北地区深居中国西北部内陆,面积广大,国境线漫长,与蒙古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印度、阿富汗等国相邻。西北地区少数民族与周边国家的同民族世代毗邻而居,由于相同的生活习俗和共同的宗教信仰而交往频繁、联系紧密、关系亲密,但由于距离本国中央政府千里迢迢而降低了归属感,产生了隔离感和陌生感。一些宗教极端分子、恐怖主义分子、民族分裂分子利用这种特殊的地缘政治文化,以同族同源为幌子,拉拢、收买、利用民族同胞,对我西北地区进行渗透,或策划实施恐怖活动,威胁西北地区的安定团结。

(二)西北地区特殊的地缘政治文化冲突壮大了“三股势力”

“文化融合”也是一把双刃剑,各民族文化融合的过程中促成文化的繁荣发展,是世界里程碑级的贡献。可是如果一个国家内部的多元文化缺少恰当融合,容易产生主流文化与亚文化之间的的冲突问题。 塞林认为,每种亚文化都蕴含着独一无二的价值内容。而亚文化的这些自己独特的价值观念与主流文化不同甚至违背的地方,自然无法得到刑法的保护,相反还要受到刑法的制裁。刑法只保护这种文化中那些遵守主流文化规范的内容。因此,不符合的价值内容所导致的行为就成为了犯罪行为。

“三股势力”的亚文化拥护者,不忍“寄人篱下”,也想要把自己的文化发扬光大,取代主流文化,成为普世盛行的文化,这种心理的实现就只好诉诸恐怖犯罪。或者三股势力想要谋求自己的文化区域,独立成为一个区域的主体,而在主流文化的压力之下,这种愿望的实现方式依然是恐怖犯罪,通过恐怖主义,对主流文化施压,威逼、胁迫主流文化满足它的愿望。同时,主流文化为了追求“一统天下”,干涉少数民族文化发展,强迫民族融合,更会激发亚文化的反抗心理,亞文化相对主流文化政治、经济处于弱势地位,因此只有恐怖手段能帮助它进行反抗。因此,暴力恐怖主义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就此产生。

我国西北地区的地缘政治文化使得境外“三股势力”趁虚而入并不断壮大。我国西北地区民族种类多,每个民族自己独特的文化都是一种亚文化,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融过程中,产生的语言文化、生活习俗、宗教信仰的摩擦,摩擦在交往中的加剧,最终演变为不可协调的冲突。正是这些文化的冲突壮大了西北地区的“三股势力”,严重威胁西北地区的稳定,边疆地区的和平。

六、结语

文化冲突理论关注文化冲突与社会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也为我们研究分析我国西北地区恐怖主义犯罪的原因提供了崭新视角。我国西北地区各民族间在语言文化、生活习俗、宗教信仰等方面的文化冲突为“双泛思想”等宗教极端主义思想的传播和东突组织的趁虚而入提供了便利条件,与毗邻国家特殊的地缘政治文化则无意间壮大了西北地区的“三股势力”。鉴于此,正确对待和处理我国西北地区各民族之间文化差异和冲突,加强西北地区各民族群众对国家主流价值文化体系的认同,积极推动民族文化大融合,是从根本上治理恐怖主义犯罪的理性选择。从国际社会来看,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人类社会共建安全和发展的共同体。

猜你喜欢

西北地区民族文化恐怖主义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西北地区投资环境评价分析
寒露
“恐怖主义”法律定义的合理程序
观点
西北地区商业模式设计与实施探索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提升西北地区中小企业吸纳就业能力研究
俄汉成语中动物形象特点分析
浅析民族文化和传统图案在面料设计中的应用
内蒙古民族文化对外传播效果研究
论仡佬族作家王华小说中的乡村镜像与民间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