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质化,北京车展的一大尴尬
2018-12-28吴迎秋
吴迎秋
热闹的北京国际汽车展吸引了太多汽车爱好者的目光。车展现场,无论是传统车企还是新势力车企,你方唱罢我登场,各种新车、各种炫,令人眼花缭乱。而在我看来,本届车展新车不少,新东西不多。无论是新能源还是智能网联,大家都在用“同一种技术路径”“同一种解决办法”来解读汽车。看了这家再看另一家,似曾相识,难有新鲜感,同质化现象十分严重。看完车展,你突然会觉得,造车这么筒单!找个造型设计师,弄一个炫酷的外观,放几块电池它就是新能源汽车,用大家都在合作的语音技术供应商,设置“你好”系列就是智能化。这个现象值得关注。
不可否认,这些年随着以互联网技术和理念为特征的新势力造车企业进入汽车制造领域,给中国的汽车行业带来了许多新的东西,也让人们看到了传统车企过去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就在此次北京车展上,尽管不少传统车企也开始结合互联网技术,推出智能网联新车型,但毫不客气地说,他们是否真正憧得了什么叫好车这个概念,我的心里还是打问号的。而同样的问题那些造车新势力车企是否解决了呢?也不见得。这也是我对本次车展感觉缺乏新鲜感的一个原因。还是前些年的套路,没说出新东西来,没看到新的进一步的更完整的东西来。尤其是,传统车企经过这两年的被“熏陶”,也挤到同一条浅层面的同质化道路上来。北京车展不热闹都不行了。
新势力造车企业必须要看到自己面临的挑战。一是曾经讲过的造车方法论,要进一步完善。二是过去被人们认为耳目一新的东西需要更新。我认为,新势力车企一定要体现互联网时代下工业化的基本特征:高效率、轻资产、低成本。离开了这个特征,新势力车企能够存在的概率就减少了一半。另外,高效率也体现在技术更新迭代的速度上。互联网行业技术迭代速度快是大家公认的,但互联网汽车的迭代速度显然是慢了。最近,常有媒体分析新势力车企的“生死存亡”在我看来,有的新势力车企如果有倒下的那一天,他首先一定是倒在了“传统”上。本次车展,新势力车企走“回头路”的迹象很明显,这也使得本次车展的同质化不只体现在新能源、智能化等问题上,还表现在了传统路径造车的同质化上。
本次车展,传统车企的主动出击给我的印象很深。特别是几家国有大型汽车集团,开始与互联网企业合作,也讲起新势力车企曾经讲过的“造车新理念”,推出了类似新势力车企的新车型,这是一个不小的进步,但是,我发现这些传统车企在讲这些新故事的背后,其实站着的是相同的互联网技术供应商,只不过服务的品牌不同而已。说白了,传统车企只采购了同一供应商不同价格的东西,核心都一样。即使宣称自己用的是最新的3,0版本,明天人家可以是4,0版本。这对传统车企来说是十分尴尬的现象,一定会让人感到,大家都差不多,谁也不可能领先。这应当是另一种同质化。
说车展上的同质化,其实是在说中国汽车未来的发展。透过现象看本质,我以为当前的汽车热潮后,还是把造车这件事看简单了,以为有了三电就是新能源,有个大屏就是互联网,有個语音交互就是人工智能。其实不然,汽车产业发展到今天,要么做领导者,要么坚持差异化,没有第三条道路可走!这一点无论对传统还是新势力车企都是应该认识到的事。否则,下届的北京车展就可能没有那么多的热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