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规范使用抗菌药
2018-12-28陈美珠
陈美珠
摘要:在畜禽细菌性疾病的防治方面,抗菌药起到了十分重大的作用,但在治療疾病时长期或大剂量使用抗菌药,加之使用不规范等情况,造成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在养殖生产中科学规范使用抗菌药,具有现实与经济双价值。
关键词:畜禽;细菌性疾病;抗菌药;使用
抗菌药对于治疗畜禽细菌类疾病有着显著的治疗效果,但是抗菌药的使用必须科学规范,这样既可以有效治疗疾病,还会避免畜禽机体耐药性的产生,更有利于防病控病。本文就科学规范使用抗生素需要注意的问题作详细的介绍。
1一旦发生细菌性感染,在未知致病菌种类时,选择广谱抗菌药物,全面提高杀菌范围
通常情况下,发生病毒感染时,使用抗生素最主要的作用是避免条件性细菌的继发感染,因为一旦造成继发感染,那么就会大大加重病情,甚至是致使死亡率的升高。一般来说,巴氏杆菌、沙门氏杆菌、大肠杆菌等都是养殖环境中最常见的条件性细菌,尤其是大肠杆菌,发生继发感染的概率更高一些。因此,紧急情况下,且无鉴别能力时,未知致病菌感染,应尽快采用广谱抗菌药物,抑制疾病的扩大,提高杀菌范围。
2用药时间和期限需熟练掌握
当畜禽患病时,在患病初期和急性期时,比较而言抗生素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使用时疗程要足,治疗效果好,但要控制好用药期限,降低副作用发生几率。同一种抗生素用过一段时间,还能存活的病原菌就产生一定的耐药性,在此期间,同种抗生素的长时间使用对肠道中某些有益微生物的正常生长和繁殖也会造成一定的抑制作用。因此,要严格控制用药时间,对降低畜禽产品中药物的残留量具有一定的作用。
3抗生素使用剂量需严格控制
在畜禽患病时,抗生素的使用要遵循首次加倍的原则,然后用维持量持续使用,值得注意的是要用足疗程,起到巩固疗效的作用。但是在养殖生产中存在这样的误区,一些饲养人员认为抗生素的使用量越大,其治疗效果越好,这样做的最终后果不仅是生产成本提高,还特别容易导致耐药性的产生,对环境也造成了一定的污染。
4不同药物存在协同或拮抗作用
如处于繁殖期杀菌药(青霉素类、头孢类)不宜与速效抑菌药(四环素类、大环内脂类)及慢效抑菌药(磺胺类)合用;而繁殖期杀菌药与静止期杀菌药(氨基甙类),静止期杀菌药与速效抑菌药,速效抑菌药与慢效抑菌药有协同增强或增强相加作用,合理配伍能够起到更加良好的效果。在使用时一定要掌握联合使用药物的配伍禁忌,以便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5避免耐药性的产生
在治疗细菌类感染时,容易产生对抗生素的耐药性,这就需要养殖户掌握抗生素的特点,其适应性、剂量、疗程等都对耐药性的产生具有一定的影响,也要了解一定的病理知识,例如革兰氏阳性菌耐药性不易发生,革兰氏阴性细菌的耐药性容易发生,特别是肠道杆菌,产生耐药性的几率最大,不得不说的是尽可能避免抗生素的泛滥使用。
6饲料用药混合要均匀
在疾病的日常防治中,拌喂用药是一种可行的办法,但是一定要先制成预混剂,并均匀地搅拌在日常的饲料中,避免将使用的抗生素直接拌入饲料中,因为搅拌不均匀的饲料被鸡群食用后容易发生中毒情况。
7注重提升平时的饲养管理水平
疾病的防控要遵循防大于治的原则,做好日常的管理,提供营养全价安全的饲料与饮水,注重免疫接种,着重提升畜禽的抗病力;畜禽一旦患病,及时诊断,如果是细菌类疾病,一定要及时合理使用抗生素治疗,同时要坚持定期消毒和保证周围环境卫生,尽可能减少环境中的病原菌含量,降低患病几率。
8小结
抗生素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细菌类疾病对畜禽健康的不良影响,同时抗生素也是一把双刀剑,只有合理控制抗生素的药量和使用周期,才能很好地控制疾病,且不会产生对抗生素的耐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