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量、传承与活化
————泉州市小山丛竹遗存修复小记
2018-12-28苏志明
苏志明
泉州是我国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以海上丝路的商贸重镇、兼容并蓄的宗教文化、衣冠南渡的文化底蕴闻名于世,也是全国为数不多的整体格局保护良好的古城之一。近年来,泉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面临着重大机遇,“古泉州(刺桐)史迹”正在申遗,“东亚文化之都”和“海上丝绸之路”已成为泉州名片,名城保护的核心和重点更加清晰,文化保护与传承已经成为全社会共识。“一带一路”倡议为泉州名城保护带来新的契机,为泉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注入新的动力,名城保护工作的力度也在不断加大。2017年,泉州被住房城乡建设部列为第二批生态修复城市修补试点城市,为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历史城区的格局氛围,泉州市委市政府决策将已外迁的泉州市第三医院(精神病院)用地辟建小山丛竹,恢复历史记忆。
一、小山丛竹的历史沿革
小山丛竹书院是泉州老八景之一,原为民间书院,始建于北宋。其侧有“不二祠”,祀有“开八闽文教之先”之称的唐代学者欧阳詹。南宋朱熹在泉州讲学时因景仰欧阳詹,在此自题“小山丛竹”以为亭额,书院因而得名,也因朱熹而名扬天下。泉州四大名著《四书蒙引》《四书存疑》《四书浅说》《四书达指》,皆孕育于此。
建国后至今,历尽变迁,原有建筑已多不存,现仅保存“小山丛竹”牌坊,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但场地内还保留着部分框架结构、石结构以及混合结构的建筑,以及一些特色的建筑立面与构件,而随时间变迁沉淀下的地形、大树、铺地等元素以及所形成的空间,也依然展示着历史的厚重和沧桑。
图1 小山丛竹现有的历史遗存
二、保护和修复思路
小山丛竹地域虽小(红线范围内用地8.9亩),但在国学界的名声却不小。泉州市三院搬迁后,其主体建筑已失去了原有功能,根据泉州城市建设专家顾问组的建议,泉州市委市政府决策,将主体建筑拆除,重构整个空间,恢复园林景观,辟为纪念欧阳詹、朱熹、弘一法师为主的历史文化公园,为市民和游客凭吊泉州历史遗迹、体验泉州深厚文化提供一个远离喧嚣、陶冶情操的净土。
规划设计以上述主题为导向,将题材转换为三个设计要求:
图2 小山丛竹复建总平面图
(一)空间减量。遵循历史文化名城“减量减负、修旧如旧”的原则,三院建筑拆除后,为逼仄的建筑群提供一个宝贵的透气空间。重建建筑仅包括以书院功能建筑和历史上知名的建筑,不再增加新的功能,其余的空间均作为园林景观,以体现书院的悠然意境和文化氛围。
(二)记忆传承。充分利用遗留的历史遗存,恢复小山丛竹之小山意象,重点打造以山、竹为主的核心景观,明确纪念三大名人的历史主题,用空间阐述小山丛竹的名人名事,将景观、建筑、文化符号和历史事迹紧密结合,延续与传承场地记忆。
(三)文化活化。在通过历史记忆唤醒街区历史文化意识的基础上,以符合现代理念的游线设计、设施服务和观赏体验重构园林空间和景观,实现闽南文化特色与现代化相融合、地方性与时代感共存、传统与创新的统一,在兼容、协调、融合再生中持续演进泉州古城的景观文化,化古老文化为现代人的精神食粮。
图3 游线设计和布局结构
三、总体结构和方案详述
小山丛竹的修复以人的活动为线索,在设计游客线路的基础上,将整个园区按照人的体验和感悟分为“起、承、转、合”几个部分,在不同的部分设计不同的景观元素和建筑布局,意图给予游客延续、过渡和分区明显的游园体验和精神洗礼,实现“留形、留人、留乡愁”和“文化和业态活化”的设计初衷。
(一)“起”————游客经过窄长的巷道,从大城市的喧嚣中解脱出来,进入洗心径。小径的尽头是一片绿色精致的园林。基地现有的石板路改造成竹径,两边用竹篱笆及丛生竹围合,形成时空过渡区,加强引导性,与民居靠近位置用较高大的乔木及竹林遮挡。此区域材料、 造景采用 “隔”的手法,强化游客出世的心理效应。
(二)“承”————游客在小园林中稍事休息,便进入书院的主体建筑区,凭吊古迹,追忆往昔。这里分为近代、古代两个部分,近代以纪念弘一法师为主题,包括弘一法师塔和晚晴室等;古代以纪念欧阳詹、朱熹为主题,包括小山书院、不二祠等。此区域是从近代(对弘一法师的纪念)到古代(对朱熹、欧阳詹的纪念)的心理建设过程,园中大量的竹子既能起到过渡作用又成为本区域的焦点景观。
(三)“转”————吊古未必伤今。游客在接受了历史的洗礼后,缓步登上小山,过化亭、镜墙、镜亭一线而上,驻足而思,洗涤心灵的尘埃。这里是从古到今的转换,也是从景到情的转换。小山是整个公园的核心节点,用一堵镜墙将小山一分为二,用现代法将过化亭镜像,提示人们历史是一面镜子,丰富了空间层次,让公园具有时代性。
(四)“合”————“合”是一种离,游客在参观完后,收拾心情,准备行装,要继续迎接现代生活。这里安排了广场、社区图书馆等设施,既方便意犹未尽的游客停留,也可为周边居民提供休憩场所,体现了“入世”的“不隔”。
四大部分空间用石洞门、月洞门、竹墙、坡道等中国传统园林常用的形式隔离,既能保证各片区之间的相对独立,又有曲径通幽的传统意境。
图4 山、水、竹元素的使用及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
四、造景元素与建筑风格
小山丛竹的历史名称已经昭示了造景元素的主题,山、竹缺一不可。
图5 总体效果图
复建的不二祠、小山丛竹书院等建筑,按照所处年代的建筑规制、风貌进行恢复,尽量使用旧工艺、旧材料、旧构件等。色彩风格与闽南地域文化相结合,多用暖色调。地面铺装也要结合地域性的砖、石等材料。
小山丛竹项目以恢复历史园林为主题,是纯公益性的文化修复,不存在经济平衡的问题。因此,设计坚决贯彻减量的理念,将不符合历史文化保护、不体现历史文化要素的功能建筑从街区中消除,代之以古城拥挤氛围中宝贵的园林空间和文化记忆。在历史建筑已大部灭失的情况下,以纪念名人为脉络恢复书院历史上知名的建筑,传承闽南悠久的国学文化。同时,从游客和市民“使用”的角度对空间进行活化,增加观赏内容,完善游园体验,注重厚重的历史文化对人的心理和精神的洗礼作用,大大增加了古城游览生活中的“文”味,兼容并蓄地实现了“重现文化胜景、修补历史记忆、服务社区建设”的多重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