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家具的情感化设计探析
——以老年沙发设计为例

2018-12-28刘树老LiuShuLaoYinLing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18年11期
关键词:情感化肌理舒适性

刘树老 尹 灵 Liu ShuLao & Yin Ling

(1.2.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广州 510000)

根据我国人口普查近几十年统计数据显示,从过去的10-50年间,国内的人口结构已经从年轻型人口结构过渡到老年型人口结构,因此我国已经慢慢步入人口老龄社会。并且人口社会学家预测,到2050年时,65岁(含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将占社会总人口的34.1%(图1)。然而,我国并没有意识到这个年龄阶段的消费群体,目前国内整个家具行业而言,适老家具的设计十分罕有,一些发展比较落后的地区甚至没有针对老年人设计的家具,因此,无论是企业亦或是设计师应该抓住这个机遇以及广大的家具市场,尽可能的多普及适老家具市场。家具设计考虑的不仅是形、声、色、材质,更多的是关注到老年人的情感与精神的需要,这是构成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重要保障,是构成优秀家具的规划过程。社会上对于老年人的生活家具不够重视,而沙发作为大多数家庭不可或缺的家具,对其的设计不仅仅是外形与色彩,更重要的是它是否能够满足老年人心理与精神方面的诉求。

老年人到了这个年龄阶段无论从身体条件和心理状态都有改变,从生理上讲,行动迟缓、反应慢、应激反应差;其次从心理和精神方面来说,记忆力下降、多愁善感、渴望被关心、心理上追究安全感、稳定与平衡感。所以适老家具必须在舒适性、安全性、功能性、造型等方面重点考量,设计出符合这个年龄阶段的家具设计。

1 老年人对于沙发的情感化诉求

总体来说,目前我国老人的生活条件并不太好,但大部分老年人都感到满意,他们十分珍惜今天的生活,自感幸福。老年人处在一个特殊的年龄阶段,无论是心理亦或是心理状态都与其他年龄阶段有显著的区别。首先针对老年人的生理来说,他们的身体的机动性与协调性下降,行动迟缓、反应慢、应激反应差,沙发的设计要便于老年人入座与起身,注意保护老年人的身体,强调安全性与舒适性,这样才可以让老年人觉得喜欢并且好用[1]。其次更重要的是沙发的设计应该满足老年人的心理特征,老年人由于上了年纪,心理上渴望被关心被照顾,缺乏安全感,因此沙发的设计要强调功能性,使老年人内心得到慰藉。另外老年人内心对周围事物的感应变得迟缓,会主动寻求一种秩序感与稳定性,因此沙发的设计要讲究色彩平衡,沙发的肌理是质朴的、简洁流畅的。

图1 中国人口趋势图

图2 低背沙发

图3 普通沙发

以沙发的设计为例,从目前国内家具市场来看主要分为三大类——低背沙发、高背沙发和介于两者之间的普通沙发[2]。低背沙发:属于休息型的轻便行椅。这种沙发的特点是只有一个支撑点用户的脊柱,并且靠背的角度小且不能调节,距离地面的高度为37厘米左右,整个沙发的外围尺寸也很小,非常不利于休息。但是由于老年人腿脚不利索,行动不方便,轻便沙发缺少老年人必要的扶手,并且大部分老年人到老年阶段横向体型都较年轻时增大一圈,沙发外围的缩小不利于承托老年人的身体,显然这类沙发并不适合老年人使用。(图2)普通沙发:属于家用沙发最常见的种类,它是市场上销量上的保证[3]。它仅用两个支撑点承托人的脊柱,获得与身体背部相贴合的弧线效果。但是倾斜度大且不能调节,从沙发的人机工程学上分析,人体坐姿倾斜越大,起身越不方便,显然这类沙发也不适合老年人的使用,无法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图3)高背沙发(航空式座椅):它是有三个支点,分别是头部、肩部与腰部,可以让人舒服的依靠在曲线靠背上。但是沙发的用料非常柔软,如果老年人使用,过分强调舒适与柔软的沙发反而就是“折磨”。因为沙发靠垫讲究柔软,使腰椎得不到力的支撑,而坐垫柔软,使老年人的起身异常困难,这都是隐性的障碍(图4)。然而人到老年,其生理功能会逐步下降,因此应该关注老年人的功能性(人工智能)与便利性的设计。更重要的是应该关注老年人特征人群的心理需求,从而帮助沙发设计在这方面加以改进及运用。

1.1 强调沙发设计的安全性与舒适性

老年人由于上了年纪,心理与生理都较其它年龄阶段发生变化,对于这个阶段的老年人来说,在生理上他们身体的机动性下降,在常人看来一个简单的起身或入座可能会给他们身体带来很大的负担,因此安全性与舒适性是不可或缺的,沙发要做到坐的舒心,减少起坐的困难[4-5]。从心理上说,老年人害怕孤独寂寞,比较容易产生消极情绪,老年人的情绪体验比较强烈、比较持久。因此强调沙发的安全性与舒适性可以使老年人心理上得到关怀,精神上得到慰藉,从而达到心理健康的标准,使他们获得照顾,得到满足。

1.2 重视沙发设计的智能化

从老年人的年龄特征出发,老年人年纪越大,行动越缓慢,注重沙发使用的功能性也很重要。在沙发的人工智能设计上多花些心思,合理在沙发上增加控制升降的按键,可以便于老年人入座和起身,这样的设计使其更加方便,坐的舒心,达到情感需求。从沙发的动态设计考量,采取多种形式的动态设计,增加多种便利性的按键是很讨巧的,但是必须尽可能简单便捷,做到方便老年人的使用,满足沙发情感化设计的便利性需求[6]。

1.3 把握好沙发的造型、肌理设计与色彩

老年人由于所处的历史时期不同,加上身体与心理的特点,对沙发沙发的造型与肌理是有一定要求的。相对来说,现代的家具那些抽象的线条,天马行空的造型理念显示是不符合老年人生理与心理的要求的,步入这个阶段,他们大都喜爱造型相对朴实、简单明了的沙发造型、天然的肌理,因此这也是情感化设计应该考虑到的一个重要的点[7]。

老年沙发的肌理与质感是有别于其它年龄段的家具的,从老年人生理上分析,老年人上了年纪,皮肤耐抗性下降,触觉应激反应差,因此沙发的肌理设计与质地选择应当将这些因素考虑进去。同时从老年人心理上分析,沙发的肌理设计与质感使老年人内心得到满足,关怀着家具使用者的使用习惯,因此合理沙发肌理设计对于情感化需求至关重要。

老年人到老年阶段,视力下降,大部分老年人都患有老花眼,也有少部分老年人患有青光眼及其它眼科疾病,因此沙发的色彩选择对于老年人的生理需求很重要。对于家具外在因素而言,色彩是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它的作用是突出功能、丰富产品造型。虽然家具的构成因素是综合的,但是人们对家具的第一感觉就是色彩设计[8]。

2 老年沙发的设计方法

2.1 基于安全性与舒适性的老年沙发设计

步入老年阶段,人的身体机能和协调性都发生变化,行动迟缓、反应慢、应激反应差、视力减弱,同时伴有骨质疏松、血管硬化等生理疾病。因此,出于安全性的考量,沙发的设计必须为老年人所考虑,避免使用那些年轻人所喜爱的抽象的线条、直来直往,应当采用无棱角的设计,用弧形与圆形的边缘多代替,这样做可以降低碰伤等意外状况的发生,从而在心理上给予老年人安全感[9]。例如,在沙发老年人能够接触到的末端采用圆弧处理,营造一种圆润感,实际体验中给老年人内心带来稳定、舒心得感受,老年人就会用的放心,内心得到慰藉。同时沙发的设计只有安全性是不够的,也应该考虑到沙发的舒适性,舒适性不是简单的进行“软”处理,给坐垫和靠背加海绵的方法,老年人由于腰力腿力不足,过软的沙发实际上是一种“折磨”,因为沙发的承托性不够,并且老年人起身会增大困难,舒适性体现在沙发的人机工程学上,对沙发靠背的角度进行合理规划,使用软硬合适的靠背和坐垫不失为一个良策,舒适性可以给老年人带来心理和精神上的享受,使老年人心理上获得照顾,得到满足。

图4 高背沙发

图5 经圆角处理的沙发部件

2.2 基于智能化的老年沙发设计

针对老年人这个年龄阶段所独有的特点,巧妙的对沙发进行人工智能的设计是十分讨巧的,如前面所说并不是老年人不能接受增加功能性按键的智能沙发,但是必须在设计上实现简单便捷。因此首先考虑到老年人行动上的不便,起坐入座都会有一定的困难,可以在沙发两端的扶手位以及沙发正中间靠背的上沿,这些位置设置一个升降的功能键,当老人入座的时候按一下“升”的键,沙发坐垫里面的一端向上抬起,靠背向前方倾斜,同时变化合适的角度[10]。当老人完成如坐的时候按一下“降”的按键,沙发完成复位并根据老人的身体形态自适应完成复位。而当老人起坐的方法与入座的操作一样。这样的智能设计可以让老年人用起来更方面,心理得到满足和关怀。其次如果条件允许,甚至可以引入沙发的人工智能技术,在一切条件不变的情况,将实体按键换成“声控”,直接用声音来控制沙发的动态调整。这样体贴入微的为老年人进行智能的沙发设计,无论从生理上与心理上都使老人获得最大的照顾和满足。

2.3 基于造型、肌理与色彩的老年沙发设计

对于老年沙发的造型,不应该采用现代年轻人所喜爱的那些抽象非理性的的线条设计,边缘都是直来直往造型,出于安全性考虑也是不应该的,老年沙发应该采用边缘进行圆滑处理的造型,例如在点的设计上,尽可能的用一些弧线形、椭圆、圆形的处理,在沙发老年人能触碰到的末端不做点、三角形的造型,增加整体造型圆润感与柔和感,这样的设计从生理上讲可以减少磕磕碰碰,减少对老年人的伤害,从心理上讲给老年人以安慰、祥和、舒展的感受,满足老年人对沙发造型的需求,获得满足(图5)。

沙发的肌理也是使用者的直观感受,当今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伴随的生活节奏加快,因此工作压力无形增加。人到老年此阶段,早已忙碌几十年,老年人的内心就会愈发渴望一种自由、充满诗意、返璞归真的田园生活,所以对于大多数老年人来说,他们喜爱的是天然材料,因为天然材料本身决定质感和纹理等表象特征,而藤、竹、实木等这些本来就有天然纹理和质感就会受到老年人的欢迎。返璞归真的天然材料能让老年人心理上感到健康、亲近、平和,沙发采用这样的肌理设计十分有利于他们的身体以及心理的健康[11-12]。

布鲁陌曾经说过“色彩唤起各种情绪,表达感情,甚至影响我们正常的心理感受”。因此色彩作为人们最直观的表达方式,它的作用非常重要。现代沙发色彩设计中,为了迎合大多数消费者的口味,赤橙黄绿青蓝紫,恨不得把世界上所有的颜色都用到沙发上去,但是人到老年,视力下降,应适当降低其明度和彩度,让老年人内心达到平静和祥和,同时由于人到老年阶段,较多数老年人视力下降,大多数老年人喜欢黑、白、灰等无彩色,无彩色的搭配也能营造出典雅、和谐、宁静的心理氛围。当然老年人也并不是完全不能接受有彩色,只是要降低颜色的明度和彩度,进行合理的搭配和调配,在老年沙发的色彩设计中,我们可以将色彩属性(色相、明度、彩度)有差异的颜色,遵循色彩和谐搭配的原则,颜色尽量具有秩序、不要过于跳跃,尽量采用邻近色的配比,使得色彩柔和不会过分眩目,这样的考量可以迎合老年人的口味[13-14]。

3 结语

老有所依不仅仅只是句空话,老年人这个特殊的群体伴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趋势愈发的值得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通过老年人对家具的情感化述求,以沙发设计为例,针对性的指出家具市场对沙发的设计并没有考虑到老年人的情感化需求,而是对老年沙发设计应该把安全性、功能性以及老年沙发的造型、肌理与色彩考虑进去,实现老年人对沙发的特殊需求,满足老年人精神和情感的需要,力求家具设计能在今后的设计实现对老年群体的持续重视,使老年人生活的越来越好。

猜你喜欢

情感化肌理舒适性
儿童玩具的情感化设计研究
乡村儿童玩教具情感化设计研究
基于情感化设计理念的艺术玩具设计方法研究
医用一次性防护服热湿舒适性主动式改善方法研究
肌理的感受与表达
时代感·形象性·情感化——周克芹给予中国新时代乡村题材创作的启示
渗入肌理,豁然其妙——以2019年高考全国卷为例谈古诗如何细读
一种新型送风方式的送风参数对舒适性的影响
器之肌理,物之温度
黛安芬、曼妮芬聚拢系列舒适性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