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用户知识贡献的图书馆知识共享空间构建研究

2018-12-28

图书馆研究 2018年6期
关键词:显性贡献隐性

李 恬

(北京工业大学图书馆,北京 100124)

知识贡献并非一个新概念,2000年左右,用户贡献内容(User Generated Content)就伴随着以提倡个性化为主要特点的Web2.0概念而兴起,即用户既是内容的浏览者,又是内容的贡献者。很多企业和互联网公司都建立了“用户贡献系统”,设法汇集和利用用户的知识或行为,使之对其他人有所作用。但这一理念鲜有运用到图书馆界。作为知识服务机构的图书馆,充分利用用户知识资源,使图书馆用户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变为知识贡献者,是一个促进图书馆知识共享的新思路。

1 知识贡献概述

1.1 知识贡献的内涵

由于研究角度、目标及对象的差异,知识贡献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公认权威的定义。在企业知识管理中,对知识贡献最简单的表述是“员工通过新文件或帖子的形式添加知识,或塑造和修改自己或他人以前的意见。”[1],这一表述强调的是知识的添加,目的是丰富知识库以确保它在不断变化的商业环境中捕捉新的发展;更进一步的表述是“企业员工提供有价值的知识”,所谓“贡献”不是简单的增加知识,而是“员工首先要了解企业的战略发展,熟悉企业的知识结构,然后从企业发展的角度提供有用的知识”[2],这里强调的是增加知识的价值;另有代表性的是Kumar和Thondikulam将知识贡献定义为“知识从一个个体向另一个个体的转移或分享”[3]。国内学者的代表性观点有关培兰,顾巍[4]的定义,他们认为知识贡献是指提供新知识,曹兴[5]等将知识贡献定义为通过各种手段共享各类知识,包括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可以看出,知识贡献最基本的释义总是围绕知识的增加和共享,因为知识代表了“无形资产、业务惯例和难以模仿的创造性过程”[6]。然而,大多数组织无法在其正式边界内拥有所有必需的知识,所以必须依赖外部组织和个人的联系来获取知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知识贡献被更多地运用到网络环境和虚拟社区中,所被赋予的含义是“用户通过社区平台为他人提供问题解决方法以及发展新理念”,“包括交换现有知识和创造新知识两种活动”[7]。知识贡献者通过开放式知识传播平台将自己的知识存储以各种形式展示出来,供其他用户共享或修改并使其成为知识库的一部分。虚拟环境和网络的便利为知识贡献提供了成长的土壤,知识贡献又成为虚拟社区生存和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两者相辅相成。

1.2 知识贡献与知识共享的关系

知识贡献与知识共享是一对相似概念,有的把知识共享等同于知识贡献,有认为“贡献是共享的前提”[4]652-656,也有认为知识贡献是知识共享的基本构成之一[8]。关于知识共享的概念,不同的学者从知识互动、知识学习、知识转移、知识交换、知识沟通、知识创造等角度给出了不同的定义,但都有一个过程导向,即“知识由知识的拥有者到接受者的传播过程”[9],由主体(知识发送方)、客体(知识接受方)、中介(传播渠道、媒介、手段)三方面共同完成,而知识贡献主要针对知识传播的主体(知识发送方)。个人参与知识共享的积极方面可视为知识贡献,就是当个人表现出贡献行为,而不管其后果如何。并不是所有的知识贡献都会导致知识转移,结果取决于接受者。在知识贡献行为发生后,可能会有三种结果:①什么也没发生。在接受者的头脑中,发送方贡献的知识没有产生任何意义。②知识发生了转移,接受者的头脑能给贡献的知识添加意义,但没有知识创造。③知识收集。接受者接收了发送方贡献的知识,并产生了知识创造,至此知识共享的第二部分才得以完成(如图1所示)。但无论结果如何,知识贡献行为都是必要的,这是我们讨论知识贡献与知识共享的区别所在,知识共享强调结果,知识贡献强调动机。目前关于知识共享的研究主要着眼于知识传输的全过程,但本文主要从用户作为“知识发送方”的贡献者角度进行阐述。

图1 知识贡献与知识共享关系图

2 图书馆用户知识贡献的模式

如图2所示,传统意义上的图书馆知识共享以馆员为主体,即图书馆是“知识发送方”,读者是“知识接收方”。但在基于用户知识贡献的图书馆知识共享情境下,用户(读者)可以占据“知识发送方”主体,“知识接收方”除用户(读者)以外,还可以是馆员及其他一切有知识需求的人(见图3)。这里的“知识发送方”和“知识接收方”界限没有那么明确,打破了传统的单向知识输送模式,图书馆用户的知识贡献行为将成为知识共享过程的关键所在。

图2 传统意义上的图书馆知识共享

图3 基于用户知识贡献的图书馆知识共享

英国学者迈克尔波兰尼( Michael Polanyi)根据知识能否清晰地表述和有效的转移把知识分为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两者相互转化。“SECI知识转化模型”将知识的转化分四种模型:①群化(Socialization):隐性知识向隐性知识转化;②外化(Externalization):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转化;③融合(Combination):显性知识向显性知识转化;④内化(Internalization):显性知识向隐性知识转化。以这四种转化模型为目标导向,我们可以将图书馆用户知识贡献行为相应地归纳为四种模式:知识交流、知识转移、知识创造、知识传递。

2.1 知识交流模式

知识交流是“在两个对等的实体之间有效地传递知识(思想)的过程”[10]。20世纪80年代,图书馆学者宓浩和黄纯元提出“知识交流论”,认为图书馆活动的本质就是知识交流。交流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依靠人体器官的直接交流,另一种是依靠文献的间接交流[11]。长期以来,图书馆的存在价值主要体现为以文献为载体的间接知识交流,经过“隐性知识(著者)——显性知识(文献)——隐性知识(读者)”的转化,个体隐性知识才能得以传递、扩散、积累并促成知识社会化的完成。但在信息技术飞跃的21世纪,“阅读”交流逐渐向虚拟的、“一对一”直接交流转移,通过“隐性知识(图书馆/用户)——隐性知识(用户)”的转化实现图书馆与用户、用户与用户之间的无缝交流对接,使个人隐性知识在一定的空间或媒介中得以快速高效传输,这也成为用户知识贡献的重要渠道。

不同于传统的图书馆知识输出模式,在以用户知识贡献为基础的知识交流中,每个人(用户)都可以是知识输出者(贡献者)。以真人图书馆为例,人作为一种隐性知识载体可以像文献一样被读者借阅,真人向读者传递知识观点,在交流互动中为读者答疑解惑,与读者产生思想碰撞,使双方产生新的隐性知识,或更新原有认知,隐性知识在真人书与读者之间流动、转化、创新及应用。这里被借阅的真人即知识贡献者,但以图书馆为知识发送方的传统导向倾向于由图书馆邀请特定人士与读者进行知识交流,而基于用户知识贡献导向的真人图书馆可以由读者发起,或进行自我推荐,主动贡献自己的思想、经历、态度、观点等,由图书馆“收藏”这些读者知识资源,则是一种更彻底的基于用户贡献的知识交流。

2.2 知识转移模式

知识转移是隐性知识的外化过程,概念上是指“将一种情境下获取的知识应用于另一情境”[12]。由于人与人之间存在知识差距,转移的作用就是缩小这种差距,提升接受者的知识水平和能力,而知识发送方在转移自身知识的过程中也会在反馈与协调中获取新知识,其知识水平也会有一定程度的提升,所以知识转移往往是双向互赢,能促进共同发展的模式。知识转移的发生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编码(语言或文字)外化为显性知识;一种是通过组织内部活动逐步同化而发生转移。知识的可表达性越差,知识转移越难,所以后者难度更大,需要通过一系列机制发生,如人员迁移、技术转移、人际交互、组织联盟等。在这种模式下,用户贡献的知识可以被表述,但主要通过其他的形式如提供技术支持或协同合作等高附加值的知识资源,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从而实现知识的转移。例如某高校图书馆在创办读书社团的建设中招募了大量学生志愿者,涉及管理、策划、技术、组织等一系列工作内容,就是学生读者通过知识转移的方式实现知识贡献,如由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读者提供技术支撑,在此过程中发生了技术转移;利用学生读者的热情活力及新观念、新思想为图书馆工作提供新思路,在组织交互的过程中发生了思想转移,如此便在后续的读书活动中打造了一个更接近用户喜好和需求的知识共享空间。

2.3 知识创造模式

知识创造是显性知识组合形成更复杂、更系统的显性知识体系的过程,有组合和交换两种途径。组合就是对知识单元进行采集、分析、挖掘、整合,重新组合成一个观点体系,或通过新旧范式的交替和革命而产生新的知识;交换是有限的资源被不同的行为主体相互交换,通过社会互动和共同合作而创造出新的知识。学科服务就是通过组合,对用户所在学科领域的学术资源进行内容分析、数据分析、知识捕获与发现等深层加工,协助用户形成新的显性知识并完成知识创造的过程。在用户知识贡献的情境下,知识创造以用户为主体,如创客活动就是用户知识的交换和重新组合——每个创客贡献出各自头脑中的知识资源,通过交流、互动、实践激发和创造出更多新的知识,最终以科技发明、文献等各种形式的知识产品体现出来。

2.4 知识传递模式

知识传递是知识内化的过程,即显性知识转化成隐性知识,成为个人或团体的实际能力。知识传递和知识转移有相似意义,都存在于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相互转化中,都是知识从一个人的头脑到另一个人的头脑,或从一个组织到另一个组织的转移。但知识转移的价值主要体现在结果,问题得到解决或目标实现即完成了知识的转移;而知识传递的价值在于过程,更注重双方的意向性,发送者有知识输出的意愿,接受者有知识吸收的意识,这是知识得以传递的重要条件,但传递的结果却无法预知和掌控,且存在个体差异,取决于接收方的知识吸收能力。知识的单向传递如培训、参观、参考咨询等,双向传递则是以知识的交流互动为基础,知识发送方和接受方角色相互转换。用户贡献的知识传递就是用户从传统意义上的知识接受方转变为知识发送方,实现用户向图书馆的单向传递或用户与用户之间的双向传递。用户参与图书馆资源建设已成为一种趋势,图书采购、编目、机构知识库等工作都增加了用户元素,用户可以对书目信息进行补充、修正,对图书进行点评、评级、加标签、提供书评、创建兴趣小组进行分享讨论,资源建设不再是图书馆单方面的工作,而是由众多用户在贡献中进行的知识传递活动。

3 基于用户知识贡献的图书馆知识共享空间的构建

图书馆知识共享空间是指“图书馆通过利用自身空间、知识等资源,以及各类现代技术、方法、制度等条件为馆内外相关主体(主要是用户)提供知识共享过程所需要的各种环境和服务”[13]。知识共享空间的构建包括虚拟环境、物理环境、软硬件条件和设施、文化、制度、服务等多各要素,归纳起来不外乎空间、资源和服务三个核心。

3.1 基于用户知识贡献的图书馆知识共享之空间建设

3.1.1 实体空间

主要指图书馆开展知识共享活动的物理场所,包括为用户提供面对面交流、观摩学习、分享经验、情感体验的环境。能促进用户知识贡献行为的实体空间有三类:第一类是轻松自由的知识交流空间,如活动室、座谈室、咖啡屋;第二类是进行知识创造的实践空间,如创客空间、研讨室;第三类是能开展各种培训、讲座、学术报告等活动的知识传递空间。图书馆需要从馆舍的布局与设计、空间的功能设置、文化氛围的营造等方面对各类空间进行组合运营,提供自由、宽松、舒适的空间环境,让用户首先能在心理和体验上乐于贡献知识并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有效转化。

3.1.2 虚拟空间

虚拟空间是实现知识交流和知识传递的开放性平台,主要以网络社区的形式将具有共同爱好或相似目的的用户聚合在一起,讨论各类话题,参与特定活动,并建立一定的人际关系网络。由于不受时空限制,这类空间深受用户欢迎并得以广泛传播,是用户产生知识贡献行为的重要区域。图书馆虚拟社区类型主要包括BBS和论坛、图书馆微博、图书馆博客、图书馆社交网站、图书馆微信等,但从目前的运营情况看,各图书馆的虚拟空间主要局限于微博、博客、微信,内容仍以图书馆单方面推送信息为主,用户参与度较低,未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知识交流。而从各大型高校BBS和社会论坛的活跃程度可见,实际存在大量交流需求,只是由于图书馆BBS和论坛发展薄弱,用户缺少知识交流的平台。图书馆需要取“他山之石”,建设类似“知乎”的高质量知识共享虚拟空间,使用户可以在分享知识、经验、见解的过程中贡献自己的知识。

3.2 基于用户知识贡献的图书馆知识共享之资源建设

广义的图书馆资源包括空间、服务、文献、知识、人财物等各要素,这里特指图书馆知识资源。

3.2.1 图书馆知识资源供给

图书馆知识资源一般是指图书馆自身拥有的馆藏实体资源、电子资源和其他类型的知识资源,主要通过采购实现资源供给。但每所图书馆储存的资源都有一定限度,难以满足用户持续增长的知识需求。所以用户更多地倾向于向外界(如互联网、人际网络)寻求知识资源,对图书馆的依赖度较低,这种状况不利于图书馆的良性发展。针对这一问题,图书馆一方面要加强网络资源整合,另一方面就是要充分挖掘用户知识资源,例如图书馆经常开展的讲座、培训,大多费尽财力心力邀请成功人士或名师大家,其实在图书馆广大用户中就隐匿着各行各业“术业有专攻”之士,他们乐于分享和贡献自己的思想、观点、体验或研究却缺少相关渠道,图书馆要跳出使用内部知识资源的传统思维模式,建立用户参与机制并搭建知识贡献平台,激励用户贡献出自己的知识资源,实现隐性知识转移和显性知识传递。

3.2.2 图书馆知识资源管理

长期以来,图书馆的意义和价值就是通过对馆藏文献信息进行科学规范化的管理为读者提供知识资源以实现知识的传递。图书馆采访馆员采购图书,编目馆员进行书目揭示,流通馆员提供查询借阅,是一贯的工作流程,但在电子资源飞速发展的时代环境下,馆藏图书面临无人问津的危机,传统的资源管理模式也逐渐发生了变化,读者自主驱动采购(patron-driven acquisitions)和社会编目(Social Cataloging)都是大受读者欢迎的资源建设模式,用户参与图书采购和书目建设,通过知识传递丰富和完善馆藏资源,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专业馆员的认知不足,在这个过程中,用户从资源的被动接受者转换成知识的贡献者,不仅能充分调动用户的积极性,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还能进一步缩小图书馆馆藏资源与读者多样化、个性化需求之间的距离,使馆藏能够充分满足用户需求和科学发展要求。

3.3 基于用户知识贡献的图书馆知识共享之服务建设

服务建设主要是为图书馆知识共享空间建设的各项工作提供运行保障,包括技术、制度、管理三个方面。

3.3.1 技术保障

技术保障有三个作用:一是连接知识贡献者和知识需求者沟通的桥梁,二是增加知识贡献和获取知识的便捷性,三是响应用户请求将所需的知识呈现出来。这是促进用户知识贡献和知识共享空间建设的基础。在知识共享的过程中,知识的交流、转移、创造、传递的实现都需要在实体空间或虚拟空间并依赖一定的工具、技术和平台的支持,如知识共享的虚拟空间或知识库需要的技术有基于Web2.0的群件技术、博客(Blog)、维基(Wiki)、内容聚合(RSS)、社会网络(Social network),基于Web3.0的智能分析、自由整合与有效聚合技术等,还要对用户贡献的知识进行编辑、加工、处理,借助各种软硬件、多媒体及网络工具、知识传播工具、知识信息编辑工具、系统化工具等,整理、描述、分类、编码,以标签或分类主题的方式进行知识组织,使用户能通过智能移动终端获取和共享知识,共享系统平台的易用性、友好性有助于培养用户的使用习惯和黏性,促使用户不断进行知识和信息的分享活动。

3.3.2 制度保障

知识贡献是一种积极自愿行为,但不可能自发地进行,图书馆需要建立相应的用户参与激励机制触发用户自觉产生贡献行为。激励机制一般包括物质激励/精神激励,或外在激励/内在激励,有研究表明物质或外在激励能提高知识贡献数量,精神或内在激励能提升知识贡献质量[14],内在需求的满足和自我价值的实现更能促使用户产生知识贡献的意向,这是影响用户行为的决定性因素[15],例如交流分享知识所带来身心愉悦感,所贡献的知识得到利用和肯定所带来的满足感,不断吸取知识提高自我效能的成就感,等等。因此,要促使用户进行高质量的和有效持久的知识贡献,还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发挥用户贡献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内部动机,提升贡献的便利和趣味性,增加挑战和惊喜带给用户刺激,对不同类型的用户采用不同的激励机制,形成互动氛围,培养用户贡献习惯等,还要更进一步和深入地了解和研究用户知识贡献的行为动机、心理和形成机制,并制定相应的保障制度。

3.3.3 管理保障

①对用户贡献的实体活动空间的管理,建立空间场地和设备设施的管理规范,包括使用说明、活动守则、活动程序、规章制度等。②对虚拟空间的管理,制订网络虚拟知识资源使用说明,包括对知识资源的上传、下载、发布、获取、使用做出合理规定,保证数据安全,避免出现知识侵权或商业投机性操作行为;对论坛交流或聊天的主题和内容进行引导、规范并实施监管,禁止出现违法乱纪及不健康的内容。③对贡献用户的管理,包括身份认证、登记注册、贡献行为相关数据和知识内容的记录整理及后续表现等。④对用户贡献的知识内容进行筛选和评估,由于用户的知识水平良莠不齐,在有用户贡献意愿的情况下,还需要对贡献内容进行评估和筛选,再确定是否采纳和实施共享。

4 结语

在知识经济时代用户知识需求不断增长的趋势下,拥有海量知识资源的图书馆却面临严重的用户流失,这一悖论值得引起所有图书馆人深思。图书馆工作和服务虽然一直秉持“以用户为中心”的原则,但始终难以真正满足用户需求。我们应该看到,图书馆拥有大量用户和潜在用户,这就意味着在用户知识贡献方面有巨大潜力,如何调动用户积极性,激发贡献并有效地引导和规范用户的贡献行为,构建由用户和图书馆共同营造的真正满足用户需求,符合用户意愿的知识共享空间,并保证空间体系安全、有序、有效运行,推动图书馆与用户的良性互动和知识共享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需要研究的长期课题。

猜你喜欢

显性贡献隐性
让“隐性课程”会说话
中国共产党百年伟大贡献
浅析书籍设计中的“隐性”表现
输注人血白蛋白可以降低肝硬化患者显性肝性脑病发生率并提高其缓解率
论高中语文隐性知识教学策略
2020: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人大力量
显性激励与隐性激励对管理绩效的影响
海洋贡献2500亿
关于现代设计应用中中国元素的显性和隐性表现
巧抓“隐性”表达 精彩“显性”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