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患者手术后ICU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2018-12-28梁丽容陈艳丽钟兰
梁丽容 陈艳丽 钟兰
【关键字】 脑出血;重症监护病房;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脑出血(cerebral hemorrhage)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 占全部脑卒中的20%~30%, 急性期病死率较高[1]。发生的原因主要与脑血管的病变有关, 即与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压、血管的老化、吸烟等密切相关。脑出血的患者往往由于情绪激动、费劲用力时突然发病, 早期死亡率很高, 幸存者中多数留有不同程度的运动障碍、认知障碍、言语吞咽障碍等后遗症[2]。对脑出血患者进行优质的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本院研究不同护理模式下临床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6年1月1日~2018年6月1日接诊的40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依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20例。对照组女8例, 男12例;年龄39~82岁, 平均年龄(63.22±8.18)岁;出血部位:基底出血8例、丘脑出血5例、其他部位出血7例。观察组女7例,男13例;年龄40~81岁, 平均年龄(62.89±8.43)岁;出血部位:基底出血7例、丘脑出血6例、其他部位出血7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患者采用传统护理, 具体为由值班护士口头告知患者及其家属疾病基本知识, 简单介绍护理常识。
1.2.2 观察组 患者采用ICU护理干预模式, 具体如下。①患者身体评估, 主要评估患者的意识状态, 脑部疾病患者年龄普遍偏大, 大部分患者都有脑萎缩的情况, 会导致临床症状延迟, 评估患者意识状态可以有效避免延误病情;②医护人员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瞳孔以及伤口引流液变化,及时发现颅内压增高或颅内再出血;③体位:术后患者须绝对卧床休息, 抬高床头15~30°, 搬动或为患者翻身时, 保持头颈成一直线, 避免头颈过度震动;④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告知患者会出现的后遗症, 缓解患者紧张焦虑的情绪, 让患者建立信心, 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定期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根据情况制定心理辅导课程;⑤康复训练:卧床期间, 定时翻身, 保持肢体于功能位, 及早进行主动或被动肢体功能锻炼, 如踝泵运动, 肢体气压治疗;康复训练应在病情稳定后早期开始, 如翻身、坐起、穿衣, 行走等, 鼓励患者积极参加功能训练, 根据每个患者的情况制定相应计划, 训练应该量力而行循序渐进。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护理效果分为显效、有效、无效, 显效:患者语言及肢体运动良好;有效:患者语言及肢体运动较好, 存在并发症;无效:患者语言及肢体运动差, 病情没有好转[3]。护理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术后并发症包括感染、脱管、导管阻塞、应激性溃疡。护理满意度由本院自主制定问卷调查表进行判定(满分 100 分 ), 分为优 (>80 分 ), 良 (60-80 分 ), 差 (<60 分 ),护理满意度=(优+良)/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对比 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为95.0%, 高于对照组的7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0%, 低于对照组的5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对比(n, %)
表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n, %)
2.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优7例, 良11例, 差2例, 护理满意度为90.0%;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满意优1例, 良11例, 差8例, 护理满意度为60.0%。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4.800, P<0.05)。
3 讨论
脑出血常见病因包括高血压合并小动脉硬化、微动脉瘤或者微血管瘤, 其他包括脑血管畸形、脑膜动静脉畸形、淀粉样脑血管病、囊性血管瘤、颅内静脉血栓形成、特异性动脉炎、真菌性动脉炎、烟雾病和动脉解剖变异、血管炎、瘤卒中等[4]。此外, 血液因素有抗凝、抗血小板或溶栓治疗、嗜血杆菌感染、白血病、血栓性血小板减少症以及颅内肿瘤、酒精中毒及交感神经兴奋药物等。用力过猛、气候变化、不良嗜好(吸烟、酗酒、食盐过多, 体重过重)、血压波动、情绪激动、过度劳累等为诱发因素[5]。脑出血常发生于50~70岁,男性略多, 冬春季易发, 通常在活动和情绪激动时发病, 出血前多无预兆, 半数患者出现头痛并很剧烈, 常见呕吐, 出血后血压明显升高, 临床症状常在数分钟至数小时达到高峰,临床症状体征因出血部位及出血量不同而异, 基底核、丘脑与内囊出血引起轻偏瘫是常见的早期症状;少数患者出现痫性发作, 常为局灶性;重症者迅速转入意识模糊或昏迷[6,7]。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改革, 护理模式不断革新, 越来越多的医院秉承着“以人为本”的理念, 脑出血患者ICU护理干预的方法被很多医院接受应用。本院通过比较脑出血患者不同护理模式发现, 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为95.0%, 高于对照组的7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0%, 低于对照组的5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800, P<0.05)。
综上所述, 对脑出血患者给予ICU护理干预模式临床应用价值高, 能显著减少并发症发生, 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