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戊酸钠联合乙拉西坦治疗脑卒中后癫痫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
2018-12-28冯伟
冯伟
脑卒中, 又称中风、脑血管意外, 是由于颅内血管破裂或者堵塞引起脑组织坏死, 进而出现一系列症状的脑血管疾病, 包括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脑卒中往往会引发较多并发症, 癫痫就是其中一种, 发病率可达15%[1]。癫痫不仅会影响患者的恢复, 还会增加脑卒中患者的病死率。为此, 本文选取本院收治的200例脑卒中继发癫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100例采用丙戊酸钠联合乙拉西坦治疗, 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6月~2017年12月收治的200例脑卒中后癫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按照入院号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 各100例。常规组年龄43~76岁,平均年龄(59.5±6.5)岁;观察组年龄49~73岁, 平均年龄(60.5±5.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符合脑卒中后癫痫的诊断标准。本研究通过本院伦理委员会的同意。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在研究前均未使用丙戊酸钠联合乙拉西坦;所有患者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严重脏器官疾病者;肿瘤疾病者;依从性较差者;感染性疾病者。
1.3 治疗方法 常规组采用丙戊酸钠(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19991395, 规格:0.2 g/片)进行治疗, 0.2 g/次, 3次/d, 口服, 连续治疗1个月。观察组采用丙戊酸钠(与对照组所用丙戊酸钠一致, 且用法用量一致)联合乙拉西坦[优时比(珠海)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J20150003, 规格:0.25 g×30片/盒]进行治疗, 起始治疗剂量为500 mg/次, 2次/d, 口服。 根据临床效果及耐受性,每日剂量可增加至1500 mg/次, 2次/d。剂量的变化应每2~4周增加或减少500 mg/次, 2次/d。
1.4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患者的语言、肢体康复情况、神经功能缺损评分。①临床疗效参考文献[2]分为显效、有效、无效, 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②患者的语言、肢体康复情况以治疗前后的语言、肢体功能评分进行评价。语言以及肢体评分分别采用汉语失语检查表和简式FMA评价法来评定, 其中每一项为100分, 评分越高说明患者的语言功能和肢体功能恢复的越好。③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进行评定, 分数越低, 神经功能缺损越轻。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语言、肢体功能评分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语言、肢体功能评分均高于本组治疗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观察组患者的语言、肢体功能评分高于常规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n(%)]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语言、肢体功能评分比较( ±s, 分)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语言、肢体功能评分比较( ±s, 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 aP<0.05;与常规组治疗后比较, bP<0.05
组别 例数 语言功能评分 肢体功能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100 50.35±2.05 59.24±2.24ab 50.37±3.14 69.34±4.01ab常规组 100 50.26±1.61 56.35±3.02a 51.25±4.22 57.21±3.58a t 0.3453 7.6861 1.6730 22.5651 P>0.05 <0.05 >0.05 <0.05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本组治疗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常规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 ±s, 分)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 ±s, 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 aP<0.05;与常规组治疗后比较, bP<0.05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常规组 100 22.32±4.63 14.27±2.51a观察组 100 22.34±4.61 9.86±1.66ab t 0.0306 14.6547 P>0.05 <0.05
3 讨论
脑卒中是指脑血管出现障碍, 临床表现为单侧肢体的麻木、偏身感觉障碍和偏身运动障碍。同时, 面部表现为中枢性面瘫, 一侧鼻唇沟变浅, 伸舌偏一侧, 言语方面可能出现言语不清、吞咽困难、饮水发呛, 严重的有神智障碍, 比如昏睡、昏迷。癫痫是脑卒中的一种并发症, 能够阻碍患者运动功能, 并增加患者病死率以及致残率, 因此临床必须要采取有效地治疗措施。
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83.00%显著高于常规组的70.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语言、肢体功能评分均高于本组治疗前, 且观察组患者的语言、肢体功能评分高于常规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常规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明丙戊酸钠联合乙拉西坦对脑卒中后癫痫的疗效显著, 值得临床使用。凌玲[3]的研究中同样也对丙戊酸钠联合乙拉西坦治疗脑卒中后癫痫的效果作了研究, 本研究中治疗总有效率(83.00%)与凌玲研究中的治疗总有效率(82.35%)相类似, 说明了研究结果是有效的。丙戊酸钠属于不含氮抗癫痫药物, 能够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癫痫, 在服药后能够快速被机体吸收, 且药效较高[4]。丙戊酸钠主要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发挥药理作用, 因此能够增加患者慢波睡眠阶段, 生理利用度为100%[5]。乙拉西坦属于吡咯烷酮衍生物, 对于神经元异常放电有着抑制作用, 但是不会影响正常神经元活动, 是目前临床公认的治疗癫痫的有效药物, 具有耐受性好、安全性高的特点[6]。
综上所述, 丙戊酸钠联合乙拉西坦治疗脑卒中后癫痫患者的疗效显著, 能够改善患者神经功能, 促进患者语言以及肢体功能的恢复, 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