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短时多次蓝光照射对新生儿黄疸治疗的有效性
2018-12-28严文康马海然廖智行张坤尧
严文康 马海然 廖智行 张坤尧
新生儿黄疸作为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病症, 其通常是由小儿胆红素过多的释放, 肝功能发育不良等导致。临床中对其进行治疗的主要方法是以蓝光照射为主, 其通常分为短时多次蓝光照射以及长时连续照射, 对于长时连续照射而言,其具有操作极其简单的优势, 但是却具有较多副作用, 并引发相应的不良反应[1]。为此, 本院选取了2017年5月~2018年6月收治的12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作为研究对象, 对短时多次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有效性进行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7年5月~2018年6月收治的12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儿均满足新生儿黄疸的相关临床标准, 患儿的皮肤与巩膜黄染, 出生24 h后血清胆红素>5 mg/dl;通过肝功能检查显示正常, 无溶血症;患儿家属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 并签署相应的知情同意书。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60例。观察组患儿男35 例 , 女 25 例 , 胎龄 22~45 周 , 平均胎龄 (33.5±11.5)周 , 入院时间1~4 d, 平均入院时间(2.5±1.5)d;对照组患儿男33例,女27例, 胎龄22~47周, 平均胎龄(34.5±12.5), 入院时间1~6 d, 平均入院时间(3.5±2.5)d。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儿均实施补液, 退黄治疗期间, 对肝脏进行保护, 并给予患儿具有针对性的抗感染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儿患儿实施长时连续蓝光照射治疗, 照射1次/d,照射时间为15 h/次, 1个疗程为5 d。观察组实施短时多次蓝光照射方法治疗, 照射2次/d, 照射时间为7 h/次, 1个疗程为5 d。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及治疗后48、72 h血清胆红素浓度, 并观察记录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主要包括皮疹、脱水、腹泻、奶量减少、体温异常、烦躁哭闹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治疗前及治疗后48、72 h血清胆红素浓度比较 两组患儿治疗前、治疗后48 h血清胆红素浓度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72 h血清胆红素浓度为(182.33±23.84)μmol/L, 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7.95±26.47)μmol/L,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 1。
2.2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 对照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5.00%, 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儿治疗前及治疗后48、72 h血清胆红素浓度比较( ±s, μmol/L)
表1 两组患儿治疗前及治疗后48、72 h血清胆红素浓度比较( ±s, μmol/L)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48 h 治疗后72 h观察组 60 285.26±60.25 220.18±35.47 182.33±23.84a对照组 60 286.49±60.54 226.13±35.18 207.95±26.47 t 0.112 0.923 5.571 P 0.911 0.358 0.000
表2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
3 讨论
新生儿黄疸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是血清胆红素的实际含量发生异常[2]。根据相关临床报道显示, 新生儿黄疸的发病几率能够达到60%左右。特别是早产儿, 其黄疸的发生率能够达到80%左右[3]。目前, 临床中在治疗新生儿黄疸较为常用的方式是蓝光照射治疗, 在治疗小儿黄疸时, 蓝光的波长通常设置为420~470 mm, 其能够使胆红素具有良好的光线吸收效果[4]。通过蓝光照射治疗, 能够使患儿体内的机体脂溶性胆红素逐渐转变成较为安全的一种水溶性衍生物,通过胆汁、尿液等不断排出, 能够使患儿体内的血清胆红素浓度逐渐降低, 并使患儿发生胆红素脑病的状况得到有效预防[5-9]。
本研究结果显示, 两组患儿治疗前、治疗后48 h血清胆红素浓度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72 h血清胆红素浓度为(182.33±23.84)μmol/L, 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7.95±26.47)μmol/L,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通过短时多次蓝光照射, 能够使患儿体内血清胆红素的浓度得到有效改善, 能够使胆红素更好的转变成为水溶性, 并排出体外;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对照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5.00%, 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说明通过短时多次蓝光照射治疗产生的不良反应发生几率更低。
综上所述, 短时多次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 可以使患儿的血清胆红素浓度得到有效降低, 并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