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大基因有没有护城河?
2018-12-27唐郡
唐郡
山东潍坊,华大基因在当地设立的子公司
华大基因走下神坛,只用了一年。
2017年7月14日,顶着“基因界腾讯”的光环,华大基因在深交所创业板挂牌上市,董事长汪建豪气致辞:我们从来不是之一,老大就是老大,华大就是老大。
“基因龙头”概念加持下,公司股价上市首日暴涨44% ,随后一路高歌猛进,4个月即突破260元大关,斩获千亿市值,华大神话达到顶峰。
2018年,峰回路转,一连串质疑接踵而至。从招股书产销量数据存疑到汪建的出格言论,从“圈地门”到“癌变门”,华大基因股价在一次次质疑声浪中轰然倒塌。
截至2018年11月14日,公司股价较最高点下跌超过四分之三,市值不到250亿元。
轮番质疑之后,华大基因及其所在的基因检测产业链从未如此清晰地出现在众人眼前。人们忽然发现,这条新生产业链上,华大基因进有上游巨头肆意打压,退有同行后辈疯狂围剿,实际腹背受敌、进退维谷。
国内基因界绝对的“老大”,或许没有看上去那么风光。
“基因界腾讯”
无论当前舆论如何质疑,华大基因将是我国基因产业发展史上绕不过去的标杆企业,其在基因界“封神”绝非偶然。
1999年9月1日,4名中国科学家以中科院遗传所人类基因组中心的名义,代表中国向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HGP)提交加入申请,并当场获得了3号染色体短臂从D3S3610至端粒的30Mb区域上3000万个碱基对的测序任务,即我们后来所说的“1%人类基因计划”。
这四位科学家就是华大基因的创始人杨焕明、于军、刘斯奇和汪建。《光明日报》称赞他们的作为“使我国把握住了参与这个‘伟大科学工程的历史机遇”。此后作为“1%人类基因计划”的牵头机构,华大基因承担了大部分测序工作,因此成为国内首屈一指的基因测序研究机构。
2010年,华大基因从国开行贷款6亿,购买了128台illumina的高通量测序仪,又一举成为全球最大基因测序公司,一度被誉为“基因界腾讯”。
2017年7月14日,华大基因(300676.SZ)在深交所创业板挂牌上市,站到了广大个人投资者面前。
公司主营业务为通过基因检测与分析等手段,为医疗机构、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等提供基因组学类的诊断和研究服务,主要方向为生育健康、基础科学、复杂疾病和药物研发。
基因检测,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是个新鲜玩意儿,但并不妨碍华大基因向众人描绘基因技术的美妙前景。招股书中介绍,基因技术可以加速科学创新,减少出生缺陷,加强肿瘤防控,助力精准医学,是造福人类的尖端生物科技,前途一片大好。
上市之后,华大基因受到投资者的疯狂追捧。短短4个月, 股价从13.64元拉升至261.69元,市值突破千亿,一时风头无两。
壁垒不高的“尖端科技”
在各个场合中,华大基因及其掌门人汪建都以“从事最尖端科技”自居,俨然是人类认知圈上那突出的一小点。“基因科技造福人类”,是华大基因的愿景。汪建的愿景更具体一些,他要“掌控生老病死”。
在前基因检测行业从业人员李强(化名)看来,事实并非如此。他表示,“尖端”与否,要看对谁而言。基因科技确实是科技前沿,但对业内人士来说,华大基因所从事的基因测序、测序数据处理解读等业务并不具备太高技术壁垒。
上游的测序仪业务技术壁垒最高,中下游的业务高度依赖上游,技术壁垒较低。华大基因就位于产业链中游
基因测序产业链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部分,上游的测序仪及配套试剂、耗材;中游的测序服务、测序数据分析;下游的临床、科研等方向实际应用。
上游的测序仪业务技术壁垒最高,目前由美国生产商illumina一家独大;中下游的业务高度依赖上游的测序仪,技术壁垒相对较低。
华大基因恰恰位于产业链中游。
中游测序业务也分为两个部分,基因測序进入门槛较低,但测序之后的数据处理和分析具有一定门槛,是各大测序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前基因检测行业从业人员李强也认同上述观点,但他表示,即便是测序数据处理和分析(即生物信息学分析),技术门槛也不太高。
北大生命科学院院长饶毅曾毫不客气地指出:“(华大基因)DNA测序方法是外国发明的、仪器是美国生产、试剂是美国的,具体课题无需很多ideas,用中国的大量的钱(包括初期用地方政府的钱)、用中国廉价劳力,大量测序,是否算好的科学,生物学界很多人自有看法。”
记者查阅历年财报发现,华大基因在研发方面的投入确实与高科技公司的人设不相匹配。
2014年至2017年,公司研发投入分别为1.31亿元、1.02亿元、1.77亿元和1.74亿元,占同期营业收入的比重在10%上下。
与之相比,公司在销售方面明显更下功夫。2014年至2017年,华大基因的研发和销售投入都呈上升趋势,但两者之间差额逐渐扩大。仅2017年,该差额高达2.28亿元。
人员配备与资金投入情况相似。
2015年6月末,华大基因的销售人员数量已经超过700人,而研发人员仅190人。2017年末,研发人员(年报列示为技术人员)扩充至645人,仍少于销售人员。并且,招股书显示,公司销售人员平均月薪持续高于研发人员。
研发产出上也不尽如人意。2014年至2017年华大基因知识产权原值几乎没有变动,也就是说,其近几年没有新的科研产出。
种种迹象表明,华大基因更像是一家依靠大量外购先进测序设备先发制人、销售驱动、规模取胜的测序服务提供商,与其所强调的“尖端科技”概念相去甚远。
因此,一部分人将华大基因戏称为“基因界的富士康”。
测序仪技术难堪大任
对此,华大基因并不认同。
今年7月,华大集团执行副总裁朱岩梅曾向媒体回应称,华大基因只是集团旗下一个子公司,并非集团科研主力,2015年至2017年,华大集团整体科研投入约25亿元。其中,“投资数十亿元研发生产的测序仪已经成为华大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華大的测序仪技术来自原美国测序仪生产商CG(Complete Genomics),2013年,华大控股(华大基因控股股东)以1.176亿美元的代价收购了该公司。
华大基因CEO尹烨曾在演讲中公开表示:全球只有两个国家、三个公司可以量产临床级别基因测序仪,这三家公司分别是illumina、Thermo Fisher,第三家就是华大基因。
但他没有提到,CG生产的测序仪在测序读长、应用范围等方面与illumina测序仪存在较大差距,有人将二者比喻为“小灵通与iPhone”。当年华大基因展开收购时,该公司已濒临破产。
测序仪业务当前不在上市公司体内,实际运营情况外界不得而知。但从研发投入上看,华大集团的测序仪技术想追上illumina并不容易。
2015年至2017年,illumina研发费用分别为4.02亿美元、5.04亿美元和5.46亿美元,仅2017年的研发费用就超过华大集团近3年研发投入总和,而测序仪还只是华大集团众多研发方向之一。
一个有趣的事实是,2013年illumina测序仪的全球市场占有率为71%,到了2016年,该项数据进一步上升到84%。华金证券在相关研报中表示:“短期内 illumina 等公司的行业垄断地位难以被打破,其他公司也难以进入测序仪市场参与竞争。”
实际上,华大集团布局上游测序仪市场,本意也不是跟illumina一决高下。
夹缝求生
一切要从illumina向中下游市场拓展说起。
2007年,illumina收购基因测序公司Solexa,开始进军中游测序服务市场,打破了不与客户竞争的局面。此后,其多次通过并购布局中下游测序市场,野心勃勃地要成为全产业链巨无霸。
中国是全球第一人口大国,这块肥肉illumina当然不想错过。作为全球最大基因测序公司,华大基因就成为illumina的眼中钉,屡遭打压。
营收增速与净利润增速相背离,进有上游巨头压制,退有同行新锐围剿,华大基因可说是夹缝求生
2010年,华大基因前脚刚买了128台测序仪,后脚illumina就宣布配套试剂价格每年上涨4%。配套试剂是基因测序业务的主要原材料,对后者毛利率影响极大。2014年,illumina大幅提高试剂价格,让华大基因材料成本飙升58.69%,综合毛利率下降约10个百分点。
媒体报道称,illumina还曾提出天价保修合同,并以各种借口拖延并终止已购设备的维修,差点让华大的设备陷入瘫痪。
有观点认为,华大控股2013年收购CG公司也是应对上游打压的无奈之举。
2014年起,华大基因开始使用基于CG公司技术生产的BGISEQ系列测序仪及配套试剂和耗材,终于扭转了一味被动挨打的局面。但直到2016年,illumina仍是华大基因的第一大供应商,其所生产的Hiseq系列测序仪仍令后者难以拒绝。
另一方面,基因检测行业中下游技术壁垒较低,市场当下又处于爆发前夜,试图入局分羹者众多。
华大基因前有汤臣倍健、迪安诊断等老牌上市公司入局相争,后有贝瑞基因、安诺优达等“华小系”公司穷追不舍,卧榻之侧虎狼环伺。
以其拳头产品无创产前检测(NIPT)为例,除华大基因外,贝瑞基因、安诺优达等公司相关产品都已获得CFDA认证,“当前各大企业都在打价格战,相互吞食市场”。
激烈竞争之下,华大基因生育健康类服务(以NIPT为主)毛利率大跌。今年前三季度,该项服务毛利率为69.89%,较2016年的76.41%下降近7个百分点。
生育健康类服务的营收占比超过50%,其毛利率下降引起公司综合毛利率下跌,进而对净利润增速产生负面影响。
2018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增速达25.39%,较2017年略有增长;归母净利润增速仅2.38%,较2017年下跌超过17个百分点。华大基因解释称,该项变化主要是由于公司加大了研发投入。记者扣除新增研发投入影响后计算发现,净利润增速仍处于下滑状态。
营收增速与净利润增速相背离,说明公司拓展市场的综合成本在上升。也就是说,同行的疯狂竞争已经影响到华大基因的盈利能力,“老大” 感受到压力了。
进有上游巨头压制,退有同行新锐围剿,华大基因某种程度上可说是夹缝求生。
千亿市值昙花一现
华大基因是国内最早开展大规模基因测序研究的专业机构,成立商业化企业后,一直走在基因测序产业化的潮头浪尖,是国内基因界无可争议的龙头老大,并因此与腾讯、华为共同被视为“深圳三宝”。
2017年初登资本市场,华大基因立即受到热烈追捧,分析师笔下、投资者嘴里尽是赞誉,其股价也随之暴涨,市值跨过千亿门槛,是独角兽中的独角兽。
但资本向来短视又现实,当华大基因既无法交出靓丽的成绩单,也不能筑起足够强硬的技术壁垒时,投资者当初的赞美有多用力,现在的抛售就有多疯狂。
截至2018年11月16日,其股价较最高点已下跌四分之三,市值仅余250亿元左右。如今回首,华大基因的千亿市值其实只维持了一天,真正是昙花一现。
当赞誉和诋毁走远,这只“基因测序第一股”的面目才真正清晰。
华大基因发展时间最长、规模最大、产业布局完善、市场占有率高,在基因测序行业的优势地位毋庸置疑。
将华大基因与腾讯这样量级的企业对比,却还为时尚早。
从规模上说,截至2017年,腾讯控股(00700.HK)资产总额为5546.72亿元,而华大基因资产总额不过51.12亿元;腾讯控股营收规模已超2000亿元,而华大基因刚过20亿关口。双方完全不在一个数量级。
从成长性来看,最近5年,腾讯营收增速从未低于30%,且呈现波动上升态势;华大基因营收增速仅2013年曾超过30%,并出现较大幅度的下滑。
想成为名副其实的“基因界腾讯”,华大基因或许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