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人才培养导向下本科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2018-12-27魏玮
魏玮
【摘要】在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和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背景下,我国对现代教育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对现代化的人才进行培养也将朝着应用型方向发展。而对本科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进行构建和完善,也是现阶段提升我国教育教学质量和促进高等院校获得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基于此,以计算机专业为例,对应用型人才培养导向下本科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展开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 计算机专业 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7-0251-02
对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进行构建,并在实际教学中进行应用,对现阶段高等院校开展教育教学质量进行客观评价和完善教学结构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现目前,很多高校计算机专业已经构建起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评价指标体系,在一定程度上也发挥了提高教学质量、强化教学过程规范化管理、推动教学改革和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等积极作用。现就计算机专业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内容进行具体的阐述。 一、构建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基本理念
现代高校在发展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对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进行构建,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所涉及到的教学管理情况、实际教学状况、所取得的教学成果等内容进行有效监测,并且透过对这些评价指标的分析,可以以报告的形式对教学实际情况进行客观性的评价,增强教学监督的专业性。与此同时,教学质量的评价主要是建立在全员、全面和全程的基础上,其主要的目的在于通过评价对实际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改善和优化,进而全面提升高校教学水平和老师教学质量。
二、教学质量的评价原则及其指标体系
(一)教学质量评价原则
在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价时也要遵循一定原则,这些原则包含了:(1)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简单来说,就是在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价时,需要建立在充分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以体现出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科学性;(2)实事求是,对高校开展教学的实际情况和老师教学的实际效果进行真实的反映;(3)全面综合,在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价时,需要从品德、能力、业绩等方面展开,确保教学评价的全面性。
(二)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主要是由学生、教师、校外专家、同行、质量监控小组构成,其中学生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价,主要是通过在每一学期教学检查开展和实施;教师评价则是老师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和所取得的教学成果进行评价;校外专家则是由学校委员会组织和实施;同行和质量监控小组则是根据学校构建的教学质量监察小组按照提出的标准开展评价,最后根据得分的权重,计算出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综合成绩。
三、教学质量评价机制及其反馈
(一)教学质量评价机制
实现教学质量评价需要由多个教学评价环节组成。因此,为确保评价的准确性,还需要从各环节着手,针对不同的环节制定不同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措施。其中专业化的教学质量评价,通常是将自我评价和外部评价相互结合起来,评价的内容也包含了教师教学态度、教学能力、思想道德、教学成果等等,具体如下图1所示:
图1 教学质量评价机制流程图
(二)实践教学质量评价及其反馈
在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中主要涉及到创新实践、毕业论文、专业实习等内容,同时也是学生增强能力的重要环节,为进一步提升学生计算机专业素养,学校也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的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方法,实现对课程设计、毕业论文、实习结果等环节的监督和检查,并就最终的结果进行总结和反馈。
四、具体措施与反馈方法
学校通过对专业建设、教师课堂教学、教材的选择和应用、教学实践、毕业论文设计、学院教学质量评价等措施的应用,可以有效实现教学质量的评价。其中对专业进行建设,主要是通过学校定期对所开设的专业进行评估,并选出其中的优质课程;教师的课堂教学,则是由学校构建教学质量标准,使得更多的老师、领导參与到听课当中,并给出教学评价;教材的选择和应用,在计算机教材选择上,尽量选择国家教育部推荐的教材,又或者是能够凸显出计算机特色的权威性教材进行使用;实践教学环节,学校需要就每一学期计算机专业开展的实验、实习等课程进行监督和检查;毕业论文设计,对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采用分级管理方式,即学校下达工作意见和论文的规范格式、学院则督促和指导论文评价工作、系部教师则指导学生开展论文选题、写作、答辩,最终以报告的形式对结果进行反馈。针对反馈的方法,则主要是采用综合评价的方式,使得学院对学生综合能力和就业体会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同时也为学校人才培养计划提供有力参考依据。除此之外,也可以通过组织应届毕业生进行座谈的方式,使得学生就四年的学习情况进行探讨,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
教学质量评估机制的构建是建立在教学质量控制、评价和完善的基础上,在这过程中也要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引起重视。其中尤其是针对计算机专业,强化过程控制至关重要,不仅直接关系到整体教学质量,还影响到教学环节开展的有效性。通过从多个角度、环节的教学质量分析,也能够就计算机专业教学中存在的薄弱环节进行完善和调控,进一步提升教学成果。
参考文献:
[1]吴中江,黄成亮.应用型人才内涵及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02):6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