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的艺术设计教育探析
2018-12-27何丹妮
何丹妮
【摘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我国经济、教育与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都受到了较大冲击。而就艺术设计教育工作而言,改革创新势在必行。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 教育 艺术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7-0208-02
1.概述
艺术设计教育在我国的起步时间较晚,至今不过二十多年,我国艺术设计教育水平相较于西方发达国家而言较为落后。而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逐渐深入,我国艺术设计教育也逐渐向西方国家靠拢,不仅无法彰显出我国丰厚的文化底蕴与人文思想,同时由于我国与西方国家文化历史背景差异较大,极易造成画虎不成反类犬的问题,不利于我国艺术设计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在我国教育事业全面改革的今天,艺术设计教育工作者也应与时俱进的改变教学模式与教育理念,以便走出我国特色艺术设计教育道路。基于此,教育工作者就应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善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来实现对艺术设计教育体系的优化与提升。为此,在“互联网+”时代的今天,教育工作者就应注重对“互联网+”技术与理念的运用,实现对艺术设计教育的创新改革。
2.“互联网+”背景下的艺术设计教育创新
2.1创新艺术设计教育的教学形式
在“互联网+”时代,教育工作者应注重对艺术设计教育教学形式的创新,通过对微课堂与翻转课堂的应用,来满足信息时代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其一,微课堂,其旨在向学生进行某以知识点的教授,重点在于短小精悍。教师运用流媒体就能够将其精心设计编排的某个知识点转化为精炼的知识讲解展现给学生。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充分考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与难点,以便有针对性的进行知识讲解,提高课堂的效率。其二,翻转课堂,其是教学方法的又一次改革和创新,学生不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对于理论知识等内容学生通过在课前进行资料的查阅,学生通过对互联网的充分利用以文字、视频等多种形式对知识进行学习。在课堂上学生变为教学内容的主体,教师变为协助者和引领者帮助学生对课前学习后尚不理解或仍有兴趣的内容进行再探索,从而使学生的思索和理解更为深刻,这对于设计专业的学生尤为重要。艺术设计讲究创新,而创新必然是思索的结果。因此,翻转课堂这种新型的开放式教学风格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和独立思考等能力的发展。
2.2创新艺术设计教育的教学模式
在“互联网+”时代的今天,教师应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来对艺术设计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充分利用线上学习联合课堂教学的模式来为学生的艺术设计学习提供良好交流平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线上学习部分,教师可以通过云课堂APP来上传艺术设计学习资料与学习任务,学生通过云课堂APP查看相关学习资料,完成学习任务。同时,这一在线学习平台,还可以成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就艺术设计学习进行交流與沟通的重要渠道。而课堂教学部分,教师应注重为学生创新艺术设计教育的学习情境,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启发与引导,给予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与时间,让学生能够通过独立思考与互相交流等,培养出发散思维与创新意识。教师可以通过艺术设计案例等,为学生提供一个艺术设计的模拟练习,确保学生的创新能力能够得到有效锻炼与培养。
2.3创新艺术设计教育的教学内容
在“互联网+”时代,教师还应注重对艺术设计教育教学内容的合理创新,加强人文教育,运用我国丰厚人文历史底蕴,来为学生艺术设计提供充足的素材,为学生提供源源不断的设计灵感与艺术启发,还能够为我国特色艺术设计教育发展提供充分养分。同时,还应注重美学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积极的审美观念,而这也是今后学生进行艺术设计工作的必要能力。此外,还应酌情开展心理学与经济学教育,全方位培养学生能力,便于其今后艺术设计工作的开展。
2.4创新艺术设计教育的实践教学
艺术设计教育工作的最终目的就在于培养学生实际设计能力和素质,因此,教师应重视艺术设计教育的实践教学,以便学生能够更好的应用所学知识走向社会,更好的进行艺术设计工作。因此,教育院校应注重对艺术设计学生的实践教学。应积极进行校企合作,构架起院校和企业之间人才培养与就业渠道,为学生提供参与艺术设计实践工作的机会,增加学生的实践经验,提升学生的就业优势,为其今后参加实际工作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也能够有效推动我国艺术设计相关产业的健康发展。
3.结语
综上所述,在“互联网+”时代,艺术设计教育工作也应进行创新与改革,以便为社会培养更多的艺术设计专业人才,为我国艺术设计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志远.互联网时代高校艺术设计的多样化教学路径[J].考试周刊,2017,(50).
[2]张冰冰.基于“互联网+”的艺术设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