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话语权视阈下中国茶文化译介与推广策略研究
2018-12-27张勇
张勇
摘要:茶文化作为中国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走向世界,获得话语权。其话语权的建构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一方面有助于创建中国茶叶品牌,提升茶叶贸易,另一方面助推茶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茶文化话语权的获得需要有效的译介和推广策略。
关键词:文化话语权;茶文化;译介;推广
一、文化话语权
话语权的理论最早于法国思想家米歇尔.福柯提出,他认为,“话语意味着一个社会团体依据某些成规将其意义传播于社会中,以此确立其社会地位,并为其他团体认识的过程”[1]。话语不仅是权力实现的途径,更是权力掌握的关键[2]。话语权即是舆论的主导权,文化要向外传播,发挥其文化影响力离不开话语权的建构。文化话语权在国际上能体现的是文化的地位和权力。民族振兴始于文化复兴,要成为文化大国需在世界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文化的发展关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文化软实力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放在战略的高度来统管和建构。
茶文化,中国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需要走向世界,获得话语权。随着中国茶叶贸易的不断延伸,中国茶文化也应随之延伸,同时为茶叶贸易提供强劲的文化支撑。中国茶文化话语权不是与生俱来,天生就有的,需要采用适当的译介和推广策略,积极主动地掌握茶文化对外传播的主导权。
二、茶文化话语权确立的现实意义
(一)茶文化话语权与茶文化传承
我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在历史上中国的茶文化通过各种渠道传播到世界各国,对世界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的茶文化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并在“儒、释、道”三家思想的熏染下,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世界其他茶文化不可比拟的。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中国作为茶文化的发源国,中国茶文化的话语权却在国际交流的平台上日益失势[3]。在全球化语境下,茶文化的相互渗透、融合、竞争不可避免,茶文化话语权的丧失导致中国茶文化旁落,阻碍我国茶文化的传播和传承。中国茶文化主流地位受到世界其他茶文化的严重挑战,比如英国的“下午茶”文化,日本的“茶道”等,中国茶文化话语权逐渐失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茶文化只有获得了自己的话语权才能在国际上传承推广而不至于旁落。
(二)茶文化话语权与茶叶品牌推广
中国茶叶产品的推广离不开茶文化的推广和传播,茶叶品牌的树立和提升需要茶文化的强力支撑。中国茶文化只有被了解、认可、引起共鸣,形成话语权力,代表中国茶文化的茶叶产品才能引起异域他者的关注。根据福柯的话语权力理论,话语就是一种权力关系,拥有话语权就拥有文化的领导权力和能力,也就是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茶文化话语权体现的是一种文化软实力,他通过吸引而非强迫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诉求更容易被接受。中国茶文化话语权的获得有利于引领茶叶产品的消费导向;推动中国茶叶产品的战略升级;推动茶叶经济的快速发展。在茶叶品牌推广和茶叶贸易提升过程中,要通过中国茶文化话语谋取舆论的主导权,让中国的茶文化产品得到最大限度的认可,从而实现茶叶产品的战略升级。当今茶叶贸易已进入品牌竞争的时代,我国的茶叶品牌价值低,缺乏文化内涵,竞争力差。要实现品牌的提升,应充分融合中国茶文化元素,发挥茶文化在建构茶叶强势品牌方面的作用。大量的文献研究表明,对异国文化的认同会导致消费者对该国产品产生较高的购买意向[4]。文化与品牌相互依存,同时文化又受品牌的刻画和塑造,英国的立顿茶叶品牌将其下午茶文化推向了全世界。
三、茶文化译介与推广策略
中国茶文化要走出去主要通过三个途径,其中包括文化宣传、文化交流和文化贸易的形成。中国茶文化要走出去需要提高其表达力、传播力和竞争力。茶文化话语权不是天生具有的,更不可能是别人恩赐的,需要通过自己的不断争取才能获得的。
(一)茶文化话语权与译介策略
在翻译策略上一直存在“异化”与“归化”两种处理策略之争。从茶文化话语权建构的角度看,异化的翻译策略更能彰显中国茶文化特色,这种翻译虽然开始接受起来很难,但是一旦被接受,对我国文化话语权的建构将产生巨大的影响[5]。茶文化对外译介涉及两种文化的交流,不仅要关注语言层面的翻译问题,同时也要关注语言所折射的文化背景、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深层文化的适应性问题。两种文化对接不成功,文化的对外传播就会失效,也就不可能产生影响,文化话语权的获得就无从谈起。因此,在使用异化翻译策略时可考虑直译加增译的方式,直译体现中国文化元素,增译尽可能让受众理解意思,补充相关背景,揭示文化内涵。另外,译者主体也影响着译语话语权的效用,比如,中国茶文化经典代表作《茶经》多由国外汉学家所译,由于其对中国文化了解不够深入,再加意识形态上的差异,导致其翻译出现偏差,不准确甚至错误,致使中国茶文化国际话语权严重丧失,由此,译者主体要以深谙中国茶文化深层内涵的中国学者为主。
(二)茶文化话语权与推广策略
茶文化话语权的确立离不开有效的推广策略。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文化内涵博大精深,如何在国际上展示中国茶文化丰富而优美的一面值得研究。在当今文明的世界,文化的推广不能再用强制的文化殖民手段,而是向他者展示文化的特色,文化的优美,引领异域他者对中国茶文化的尊重,接纳到欣赏。
1.化繁就简,突出精髓,培养中国茶文化魅力
文化魅力是构建文化话语权的源泉,它释放出的是一种精神感召力,吸引力和驱动力。中国茶文化话语权的提升离不开其话语内容的挖掘,充分挖掘茶文化精髓,构建中国特色的茶文化体系,强化起来,传播出去。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内容丰富,要从纷繁复杂的茶文化资源中提炼能出彰显中国文化元素的茶文化话语,化繁就简,突出精髓。中国茶文化所折射的佛、释、道精神内涵具有鲜明的中国文化话语特征,宏观而抽象,在西方文化话语中很难找到等义的对应物,如何对其阐释,迫切需要提炼中国茶文化话语体系,提高跨文化传播效力。
2.利用非语言符号,优化茶文化表现力
中国茶文化除用语言符号传递外,非语言符号的传递更具感染力,表现力和传播力,比如歌舞仪式。利用歌舞仪式的超现实品质,将茶文化的各个环节,如采茶,制茶,泡茶,斟茶等歌舞仪式等形式创造意象和神韵,利用有形的视觉意象展示出无形的文化力量。象征性的歌舞仪式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茶文化的特质往往能通过茶文化歌舞仪式得到展示和彰显。歌舞仪式是记忆,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手段和方式[6],在歌舞仪式中,通过场景,肢体语言等能充分展示文化的丰富内涵。茶文化歌舞仪式直观形象,极具表现力,易于被国外受众理解和接受,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因语言,文化背景及历史传统等差异导致的文化折扣。
参考文献:
[1]王志琦.福柯[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195.
[2]熊欣,陈余婧.中国文化对外传播中的译语话语权[J].青年记者,2016 (3):30.
[3]刘珍珍.中国茶文化传播视野下的茶名翻译[J].鸡西大学学报,2016 (10):95.
[4]陈柳.文化认同:跨国文化竞争与中国品牌国际化[J].学习与实践,2012 (3):12.
[5]刘万生.从“不折腾”的英译看我国文化话语权的重建[J].牡丹江教育學院学报,2009 (6):44.
[6]刘世文.歌舞仪式、民族记忆和文化话语权——兼论《云南映象》的民族文化意义[J].社会科学家,2011 (7):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