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奥威尔《上来透口气》中的怀旧

2018-12-27周金华

北方文学 2018年30期
关键词:怀旧奥威尔

周金华

摘要:乔治·奥威尔于英国文坛正如鲁迅之如中国文学界。奥威尔的力量源于真实的力量。从小说的创作而言,在《上来透口气》之前,他已出版了多部小说,但所获关注不多。晚期两部政治色彩浓烈的寓言《动物农场》与《一九八四》为他在世界范围赢得了声誉。创作于过渡时期的《上来透口气》因后两部现象级的巨著而被忽略。文中大篇幅描述主人公儿时生活的回忆,身处现代都市的中产阶层保灵企图以怀旧从过往的田园牧歌汲取力量,重构自我,对抗未来生活的不确定性。

关键词:奥威尔;《上来透口气》;怀旧;重构自我

一、危机

小说一开头就借步入主人公保灵的视角窥探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普通中产阶层的生活。主人公居住在伦敦远近郊区艾里斯米尔路,保灵厌烦了一样的半独立式房屋,一样的后院,一样的草坪,一样的女贞墙。物体空间是精神世界的容器,因而千篇一律的空间再现了无数个像主人公保灵一样的单调的灵魂。保灵人至中年、身体发福,在保险公司有着一份不好不坏的工作,拿着不高不低的薪水,有一个唠叨不休的妻子与两个横冲直撞的孩子。在同质化的现代社会,如保灵一般,个体的差异性被抹灭,个体淹没在都市化的洪流中。主人公感慨,现如今连谋杀案都千篇一律了。

心理学家维尔德舒特等人提出,怀旧是一种心理状态,人在经历负面情绪时更容易产生怀旧情绪,如不满、焦虑和不确定时。怀旧有一些补偿性的作用,能够使我们平静很镇定下来。怀旧渴望建立并维持社会联结,通过怀旧赋予人生经历以意义,塑造自我价值,对抗对生活的恐惧。(维尔德舒特)主人公保灵不满现实生活,企图通过怀旧获取心理慰藉。他怀念“过去的好时光”,怀念那时的观念习俗,并非那时的日子要轻松容易,相反,一战前人们卯足了劲,也只是维持温饱。但是,那时空气里飘荡着平和的气息,尽管生活艰难,人们知道自己熟悉的社会秩序依旧会持续,明天是可预测的,地上的土地坚实得如同“大象”一般。周围事物的秩序感令人安定。然而,望着上空轰鸣着轰炸机,保灵敏锐地察觉即将到来的战争,对战后的失序混乱惊恐不已。但身旁的人却熟视无睹,麻木不堪,察觉不到即将发生的事情,或者他们毫不关心,甚至世界末日还不如短腿案更吸引人。保灵的怀旧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借过往的美好来对抗现实的残缺。怀旧不等同于回忆或重现往日时光,怀旧是个体对过去经历的重塑与加工,可能不同于真实经历。但是保灵并没有沉湎于对逝去时光的遗憾中,他与同时代人的不同之处在于他具备敏锐的预见性,笼罩在英国上空的阴霾预示着即将来临的战争。对于战争,参加过一战的保灵早就不再抱有任何浪漫的爱国主义情怀了,所谓的爱国主义已经被战争的这架巨大的机器吞噬,骨子里剩下的只有空洞与虚无。对于战争的恐怖催生了生存危机,空间上的同质性剥夺了个体的异质性,保灵为此心神不灵。空间上多样性的缺乏折射了个体的被同质化的属性。失去个性的半独立式房屋犹如一座座“监狱”,里面住着一个个“瑟瑟发抖的小人物”,他们被上司呼来喝去,被妻子唠叨,被孩子吸食。时值中年的保灵在拿到假牙后产生的危机感更是达到了顶峰。家无法成为提供温馨的心灵港湾,工作乏味单调,战争阴霾笼罩在英国上空,未来不可预测,平庸的小人物被时代裹挟。

二、重构自我

文中另一个反复出现的意象是“钓鱼”。主人公儿时酷爱的消遣活动,也曾从钓鱼中获得男性群体的认同,借此融入群体生活,促进个体社会化。然而,事实上,自童年后,主人公再也没有如愿,实实在在地去钓鱼,更别提钓到心心念念的大鱼了。现实生活中难以实现的愿望通常以梦境或者想象的形式对个体未能如愿的心理進行补偿。怀旧也有类似的心理作用。小说中保灵数次回忆儿时钓鱼的情景,源于他在现实生活无法得偿所愿。由于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保灵所处的伦敦已经没有适合钓鱼的河流水域了,到处充斥着污染,或商业游船或工业污染。即使拥有适合钓鱼的物理环境,唠唠叨叨的妻子认为中年人钓鱼是件不可想象的荒唐事,两个孩子也嘲笑他,觉得他幼稚,保灵终究无法如愿。少年保灵跟随兄长与其同伴去郊外逃课玩耍,最初动机是为了证明自己是个大男孩了,不能再做一些小孩的游戏。因此,保灵无论如何都要和那群大男孩玩耍,哪怕被他们狠狠揍了一顿,哪怕只能被分配到位置不理想的区域钓鱼。但他终于钓到了一条不小的鱼,却由于同伴们的嫉妒,大鱼变成了不值一提的小鱼。不过,他自己知道就足够了。成年后,保灵入伍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期间充斥着虚无主义,保灵极其渴望钓鱼,但终究也是愿望落空。退伍后忙着找工作、组建家庭、生孩子、养孩子,世俗生活迫使他将钓鱼压在心底。却在某一天抬头望见上空的轰炸机时,回忆起了无数关于儿时的记忆,大多是围绕钓鱼。追忆儿时钓鱼的企图正是主体竭力重构自我的过程。未能钓到的鱼象征自我构建的失败。少年保灵有着完整的自我,战后价值观被瓦解重塑。

现代性消解了保灵的主体性,对未来的不确定性让保灵焦虑不堪,开始重新思考主体的意义。保灵试图从过往记忆获得关于自我的价值,并且亲身重回过往经历发生的场所。前苏联斯维特兰娜·博伊姆博士在其著作《怀旧的未来》中将怀旧行为分成两大类:修复型怀旧和反思型怀旧。修复型怀旧,注重于“旧”,总是试图恢复旧有的物、观念或习惯等。这一类人并不认为自己或其行为是在怀旧。而反思型怀旧则关注于“怀”。形象地讲,更像一个人在废墟上徘徊,试图在脑海里重构那逝去的时光,再现旧物、人、观念或习惯的形象(斯维特兰娜.博伊姆)。保灵借反思型怀旧,企图在故土上,重构逝去的时光,再现旧时物、人、观念或习惯的形象。

保灵重回下宾菲尔德渴望被故土的人认出,从过去的经验中汲取前进的力量。首先,在旅馆登记处,保灵刻意言辞清晰地说出自己的姓氏,在他看来,保灵家族是曾在这边土地留下数十年生活痕迹的光辉家族,登记接待员势必会对这个家族的姓氏做出反应。然而,保灵一字一顿的报上自己的姓氏,那女孩竟全然不知,无动于衷。就连父亲当年苦心经营的种子铺也被改造成了茶室,里面的女服务员对他不理不睬,一脸冷漠,保灵是多想告诉她这家茶室与自家的渊源,但是那又有什么用呢?自我认知的构建有三大来源,除了自我认知,还包括他人的认可与社交中人际认知。保灵正是自我认知出现危机才试图通过其他途径重构自我。第一阶段保灵通过寻求他人认可重建主体价值的企图宣告失败。其后,他来到镇上的教堂,曾经每个星期他们一家人都来教堂做礼拜,教会的牧师更是他的启蒙老师。时隔二十载,牧师的模样倒是没多大变化,却把保灵当成了无数参观者之一,还向他介绍教堂。摧毁保灵幻想的最后一击来自于少年时代的恋人艾尔西。保灵记忆中的爱尔西是温顺安静、充满女性气息的女子。当年温柔美丽的恋人如今已面目全非:“整张脸都有些下垂,就像她不知怎么着被往下扯过。你见没见过跟斗牛犬一模一样的中年女人的脸?巨大的下垂的下巴,嘴角耷拉着,眼睛深陷,还长着眼袋,跟斗牛犬一模一样。”忐忑不安地保灵尾随艾尔西走进了她家的店铺,并且还与艾尔西进行了正面的交流,他向艾尔西购买烟嘴。让人意外的是,艾尔西竟丝毫没有认出保灵,这个曾经的恋人。保灵最后的幻想也被现实击得支离破碎!至此,保灵重构自我的企图彻底失败。

大卫·维克斯在《奥威尔导读》中给予这部小说极高的评价,他说“抛开《动物庄园》和《一九八四》不说,《上来透口气》显然是奥威尔最好的小说。”此外,奥威尔的传记作者杰弗里·迈耶斯把这部小说称为“奥威尔的启示录”,评论该作品“既是以前作品的总结,也是以后作品的序幕。”《上来透口气》不同于奥威尔前期作品中的人物构造单一,也不似后期作品政论气息强烈,它细致地刻画了身处转折时期的小人物无力掌控个人命运的冷酷现实,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惶恐。体现了作者对特定时期英国国民精神状况的忧虑与人类未来走向的思考。

参考文献:

[1]丁卓.乔治·奥威尔三十年代小说研究(1934-1939)[D].吉林大学,2015.

[2]杰弗里·迈耶斯.奥威尔传[M].孙仲旭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3.

[3]李锋.当代西方的奥威尔研究与批评[J].国外理论动态,2008 (6):87-91.

[4]乔治·奥威尔.上来透口气[M].孙仲旭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

[5]王丽.夹缝人生—乔治·奥威尔两部主要小说中的小人物[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6.

[6]王艳红,严巍.过去已死未来将惧—探究《上来透口气》的主题意蕴[J].教育教学论坛,2010 (29):182-184.

[7]斯维特兰娜·博伊姆.怀旧的未来[M].杨德友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0.

[8]许淑芳.在个体与公共之间追寻—读乔治·奥威尔《上来透口气》[J].外国文学研究,2010 (5):39-46.

[9]易丹丹.世界在沉沦,他在挣扎—论《上来透口气》中的象征意义[J].怀化学院学报,2010,29 (10):82-83.

[10]岳丽萍.奥威尔《上来透口气》的生态解读[D].郑州大学,2011.

猜你喜欢

怀旧奥威尔
《在缅甸寻找乔治·奥威尔》
基于怀旧视角的古镇旅游产品开发研究
基于怀旧视角的传统儿童游戏旅游开发模式研究
乔治·奥威尔最后的日子
乔治·奥威尔民主社会主义思想溯源
娱乐至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