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与策略

2018-12-27宋春梅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8年18期
关键词:培养途径培养策略高中数学

宋春梅

【摘要】培养核心素养是新时期背景下对教学工作的最新要求,是符合教育发展潮流与社会环境变化的.特别是在高中时期,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更加重要.作为主要学科的数学,如何更好地实现其核心素养的目标,有效制订实现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和策略,是本文将要研究的内容.

【关键词】高中数学;核心素养;培养途径;培养策略

在当今社会环境下,对于人才的能力可以大致分为三种,即认知能力、技术能力和软能力.认知能力是指学习、读写等基础能力,技术能力是指在工作岗位上需要使用的专业能力,而软能力则是指沟通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创造性能力.特别是在需要团队合作、改善人际关系的时候,软能力所起到的作用十分巨大.教师教育学生的宗旨是要与世界同步,培养具有国际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的人才,因此,在培养方法上也要明确这个重点,即培养软能力.在实际教学工作中,软能力培养的实质,就是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打造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其解决问题以及发现问题的能力,是今后高中数学教育将要克服的一道难关.

一、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

数学是理性思维的表达,是将逻辑性展示到极致的一门学科.正是因为欣赏和追求这种极致,几千年来人们对于数学的运用和喜爱从未间断,也促使人们不断去探索数学最核心的意义.高中数学核心素养正是在此研究基础上,以学生个体素质为基准,通过大量的学习和应用活动,帮助学生不断认识和实践数学理论,使学生熟练灵活地掌握各种数学文化知识,锻炼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逐渐发展出属于每名学生自身的数学意识和数学能力,这就是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所在.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虽然达不到科学研究的程度,但是也需要学生具备顽强不屈的学习精神和执着前行的探索精神,这样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当中才能不惧困难,砥砺前行.

二、高中数学培养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基本素质

高中数学在培养核心素养的过程中,需要学生运用计算、测量、分析、建模与统计等基本的数学技能,有效地锻炼学生的基本素质.这些基本素质不但在学习和工作当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在生活和交际上也会体现出不同的价值.学生想要更好地适应社会、提升和发展自身能力,就一定要扎实地提高基本素质.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思想方法和生活态度,才是符合新時期人才需求与发展趋势的.这也是国际教育十分关注的终身教育理念的意义所在,是提升我国高中教育质量、打造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开端.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观

所谓的数学观,其实质就是理解数学的本质,让学生从根本上了解和熟悉数学.培养数学观,首先要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理论知识、构建数学学习体系的部分,还要锻炼学生的抽象思维、强化逻辑推理能力.在培养过程中,还要不断帮助学生发现知识之间的联系,进一步构建和完善理论模型,从而使学生能够从数学的角度出发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用数学的语言去描述问题、解决问题,进而培养起先进的数学意识.这些都是核心素养的主要表现,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有条理、有规律的数学观,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学习数学.

(三)有利于指导学生的数学实践

培养数学核心素养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学习能力,还可以为教学实践的指导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目前在国际上已经对培养核心素养的课程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我们应该抓住这个机遇,让核心素养成为教学实践改革的重要动力.同时,培养核心素养能够帮助学生从思维意识过渡到实践能力,与国际潮流进行接轨,大大提高了教学实践的质量.特别是在设计一些体现数学思想的教学活动时,核心素养的培养能够使教学设计更加偏向于实用性和有效性,帮助教学设计以及教学实践活动实现最优化的目标.

三、培养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主要途径

(一)在备课中增加策略性指导

备课对于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在备课中增加策略性指导,将核心素养的理念融入每个教学环节当中,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打好基础.策略性指导指的是如何让学生在学习中更好地领悟和理解数学知识及其所蕴含的意义,进而掌握理论知识的基本框架,熟悉数学知识的基本方法.只有做好这些前提,策略性指导才能够在备课工作中发挥作用.举例来说,大多数教师在高中新学期的第一节数学课上,都会对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及基本知识进行一次梳理,让学生对今后的学习有一个大概的认识,这其实就是策略性指导的表现.

(二)在提问中创设教学情境

良好的教学情境能够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如何创设一个合适的情境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就是教师的主要责任之一.目前,比较有效且常用的方法就是设计一些好的教学环节,并配合提问的方式来刺激学生进行思考,让学生在营造出的教学情境中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并且敢于回答、善于回答,进而做到自己主动去发现问题、探索知识,同时也积累了宝贵的学习经验,对数学本质的体会也更加深刻了.例如,在讲解“集合的含义”一课时,可以拿班级中的小组进行举例,每名学生都是小组中的元素,每个小组就是一个集合,这样贴近生活又生动的例子,很好地帮助学生进入了学习的情境当中.

(三)在教学中防止出现“偏科”

这里指的“偏科”并不是常规意义上的偏科,而是指有些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忽视基础知识,不注重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只会采用讲解题目以及大量练习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即所谓的题海战术.要知道,核心素养的培养,离不开基础知识和逻辑思维,特别是高中数学的教学内容要更加复杂化、多样化,知识点彼此之间还存在各种联系,学生如果依靠盲目练习是很难搞清楚这些内容的.到头来不仅学生耗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学习效果也不能得到保证.想要培养核心素养,就要精简教学计划,让基础知识的讲解与逻辑思维的锻炼占据更多的时间,减少重复练习的内容.帮助学生从题海中解脱出来,使其真正对数学产生兴趣,这样学习有了动力,效率自然就提高了.

(四)在总结中发展反省能力

课后总结不仅是对本节课教学内容的补充,更是课堂的延伸与完善.通过总结使学生更加全面、系统地了解本节课所讲授的内容,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把握和理解.同时,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疑问也可以在课后总结中及时地向教师进行询问,以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也巩固了教学工作的成果.课后总结对学生的总结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也起到了很好的锻炼作用,这对于培养核心素养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因素.通过不断的总结,学生能够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而良好的語言表达能力可以将这些缺点传递给教师,并获得教师的帮助和指导,从而完善学习过程.师生在不断的交流过程中,既加深了师生情感,营造出了良好的课堂氛围,也对后续的教学工作起到了积极的影响.

(五)在活动中培养合作意识

数学虽然是理论性极强的学科,但是也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来加深教学效果.特别是在高中的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需要通过合作建立起彼此之间的信任,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这对核心素养的培养也是十分重要的.每名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拥有独立的意识和思维方式,在活动中学生的思维彼此碰撞交流,进而产生知识的火花,这也为学生们构建自己的理论知识体系,提供了重要的帮助和参考.同时,积极组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共赢互利的意识,也是当前教育改革所提倡的教学目标之一,学生之间彼此帮助,共同进步,既加深了同学友谊,也增强了责任感和使命感,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四、总结

除了本文所提到的方法,培养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策略还有很多.然而更加关键的是,广大一线教师如何理解并执行这些策略,使之有效地应用到课堂教学当中,为改善高中数学教学现状,培养学生核心素质做出一份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颜勇.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从自主探究的维度思考[J].中国农村教育,2016(12):56-57.

[2]马云鹏.关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几个问题[J].课程·教材·教法,2015(9):36-39.

[3]邵朝友,周文叶,崔允漷.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标准研制:国际经验与启示[J].全球教育展望,2015(8):14-22.

[4]陈敏,吴宝莹.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从教学过程的维度[J].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15(4):44-49.

猜你喜欢

培养途径培养策略高中数学
高等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探讨
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