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趣入学,以评促教

2018-12-27朱立洪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46期
关键词:评述中学美术实践创新

朱立洪

【摘要】中学美术“欣赏·评述”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而这个时期正是对学生审美能力进行培养的重要时期。因此,美术教师要不断致力于美术欣赏教学方法的完善和革新上,并综合运用分析、描述、类比、拓展等多样化的方式与学生共同研究和学习美术作品,同时在此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向学生渗透审美情趣。

【关键词】中学美术 “欣赏·评述” 课程教学 实践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6-0189-02

新课标对美术课程进行了更加优化的划分,在中学美术的整体教学过程中,“欣赏·评述”这一学习领域始终贯穿于另外的学习领域之中。每一学习领域各有侧重,又互相交融,形成一个具有开放性的美术课程结构。“欣赏·评述”注重对知识的内化,促使学生完整的审美心理结构的形成。而学生美术欣赏能力的提高以及审美情趣的形成,需要其仔细观察美术作品、自然美以及其他美术现象,并进行认真全面的分析。教师需促使其学会用恰当的语言或者形象化的动作对自己形成的认识和感受进行表达,提高其审美能力和鉴赏水平。

一、当前中学美术欣赏教学的背景

“欣赏·评述”学习领域在美术教育教学中有着非常独特的作用,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是在当前的教学中仍然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1]。从教学发展的大方向上看,世界范围内的很多国家和地区为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很早就开始关注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对审美能力的培养。我国对于欣赏教学的研究在过去始终处于非常滞后的状态,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中学生的审美能力非常低下。美术课程新课改实施以来,广大美术教师做了很多的实践探索和研究,尤其是对“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教学的理解和认识愈发深入和全面,转变了以往单一的被动教学模式,学生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评价和分析美术作品的活动中[2]。但是不得不指出的是学生受教师主讲的限制,以及教材和课堂的局限,依然欠缺对美术作品深度的思考和感知,想象空间依然十分狭窄,同时其体验的权利也在无形中被严重剥夺。因此,美术教师需开发和利用更为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学生们正确的审美观念才会在逐渐培养和熏陶中养成,感知能力和审美能力才会得到不断的提高。

二、中学美术“欣赏·评述”教学策略

(一)已趣入学,营造愉悦环境

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具备勇于探索、敢于尝试的精神,对以往的课堂教学结构、教学方式以及学生接受知识的方式进行大胆的改变和创新,使美术教学更富有创意性,更加的生动有趣,从而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够被充分的调动起来。

1.以趣味活跃课堂,增加专注力度

趣味性教学可灵活运用故事、语言以及各种活动来实现。趣味性故事指的是课堂教学内容可以融入画家的特殊爱好、画家的创作过程以及美术作品背后的故事等等,将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延伸,借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语言富于趣味性指的是教师在对艺术品或者美术作品进行描述时,可适当融入比较风趣、幽默的语言,改变学生的听课状态,使其注意力回归到对教师讲授知识的理解上。趣味性活动指的是利用形式各异的有趣活动,将纯理论性的沉闷教学氛围打破,寓教于乐。让学生在学习中玩、玩中学习。比如在对“艺术品拍卖和艺术博览会”相关知识进行讲解时,为了使学生在欣赏艺术品时能够从书画的拍卖角度出发,教师可模拟一个现场拍卖会来辅助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让学生分饰拍卖师、竞买人、公证员以及展示员等不同人物,使学生们在竞拍活动中对拍卖的形式和过程有一个更为全面的了解,同时能够更深层的感知艺术品价值之所在。趣味性的教学方式在活跃课堂氛围的同时,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以及学习兴趣也会被充分的激发出来。

2.以“对话”促进教学,创造沟通纽带

“欣赏·评述”学习领域包含的不只是简单的对美术作品的欣赏,其中评述也是尤为重要的一项内容。大多数的情况下,有的教师将“欣赏·评述”教学简单的当成对美术作品的介绍,学生的独特感受被忽略了,这在很大程度上违背了“欣赏·评述”教学的初衷。评述的基础是作品、学生以及教师的共同参与,缺一不可,由于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认知和生活阅历,因此看待美术作品的眼光和理解也会存在着千差万别。在作品、学生以及教师之间进行三方对话,学生的好奇心以及求知欲会被充分的激发出来,情感也会在相互影响下被启迪和升华,学生对美术作品的理解角度就会呈现出多样化发展的趋势,深化其对美术作品的多种含义和价值的理解。

3.以文化丰富内涵,提高鉴赏能力

美术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直接表现形式,它不仅是一种符号语言,更是一种重要的文化类型。美术“欣赏·评述”教学不应该单单进行技法、理论等基础知识的教学,促使学生加深对文化内涵的体验也是教学中的重中之重,这样能够促使学生的文化修养以及审美情趣的有效提升。比如《恢弘灿烂的唐代美术》一课进行教学时,可通过视频将唐朝的不同艺术如绘画、雕塑、工艺等展示给学生们,营造出我国唐朝在政治上强大统一,经济上繁荣昌盛,文化上兼容并包,外交上开放的盛世繁华气氛。在引导学生对绘画领域中的《步辇图》进行欣赏时,学生会自然结合时代背景进行欣赏,教师引导观察的重点是不同人物之间的关系和人物形象的描写特点等,最后学生可推断出此画所表达的内涵是:《步輦图》所描绘的是文成公主下嫁松赞干布的联姻景象,是中华民族大团结的突出体现,同时也是一流强国的重要反映[4]。

(二)以评促教,形成有效教学

传统的评价主要以总结性学习终端评价为主,评价内容、评价标准统一,注重学生最终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带有“定性”性质。而现代教学评价方式是一种多元评价,不仅有结果性评价,也有过程性的发展性的评价,更关注以人为主体的评价方式。学生在不断的相互学习和交流中,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会进一步加深,同时其探索能力、高级思维能力、沟通能力、反思能力、合作能力以及审美能力等都会随之获得提升。

1.以语言评述画面,提升美术批判能力

比如,《走进美术》一课中涉及到《父亲》油画欣赏时,根据画作的相关创作背景,学生可以分组进行交流和讨论,来完善自己对作品的看法和理解,然后鼓励学生自由发表评论。在教师适当的引导下,有一部分学生会以人物的情感、境遇、身份等为出发点,展开描述式的评价,抒发自己的“文学情结”;而有的学生会以画面的构成形式、尺寸以及细节处理手法等为出发点进行评判,来阐述自己对作品产生的“图像印象”。教师进行小结,促使学生在赏析作品、思考问题的同时有意识的将艺术创造的过程融入其中。

2.以肢体演绎画面,解读艺术表现形式

又如,在欣赏雕塑《沉思者》的时候,学生带着疑问“不是简单的思,而是沉思,他的沉思是通过哪些细节突出反映的?”,通过仔细观察和相互讨论后得出了以下见解:紧握的拳头、拳头用力的顶着嘴唇、深沉的目光、右手托着下颌……。之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对雕塑的动作进行模仿,在模仿的同时对作品内涵进行更加深入的体悟。

教学评价对学生的个性形成以及心理健康都有着十分重大的影响。在当前阶段对于学生评价的根本出发点是促进其身心能够得到一个良好的发展,因此要保证评价的灵活性和弹性[5]。

三、结束语

在中学美术教学中,“欣赏·评述”学习领域不光是在欣赏课上有所涉及,它同时与其他学习领域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5]。有效的美术欣赏教学不仅可促使学生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大幅提升,同时对于其全面身心素质的养成也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学生精神生活水平得以提高的重要方式就是美术欣赏教学。因此为培养出具有深厚的人文精神和人文艺术素养的学生,美术教师要充分发挥与时俱进的精神,对美术欣赏教学不断进行完善,在实践中进行创新,促使美术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严建庆.在欣赏中修炼 在评述中升华——例谈初中美术“欣赏·评述”领域之课堂实施[J]. 新课程(中学), 2016(2).

[2]段鹏.对中小学美术教学中“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理解与分析[J]. 中国中小学美术, 2017(7):46-49.

[3]李晶.“演”出来的美术欣赏课——初中美术“欣赏·评述”领域体验式教学的尝试[J]. 中国美术教育, 2017(6).

[4]车朝晖.由《展现瞬间之美》的备课產生的思考——小学“欣赏·评述”领域教学方法探究[J]. 中国中小学美术, 2017(3):38-40.

[5]张舸.美术教学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实践与思考[J].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7(28):230-231.

猜你喜欢

评述中学美术实践创新
情感丰富的美术教育
引机械创新设计项目入机械原理教学
浅谈中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因材施教
面向实践创新人才培养的嵌入式系统教学研究
实践创新驱动的计算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