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专题讲座法”在大学生素质班教学中的应用

2018-12-27尹业师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44期

尹业师

【摘要】为了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探索在以文科教学为主的大学开展讲授医学生命科学为主要内容的校级公选课,作者采用专题讲座法对“现代生物学前沿”课程进行了初步探索。结果发现学生们选修该课程的积极性很高,很快达到限选人数,而且大部分选修学生来自文科学院。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们学习兴趣很高、課堂氛围活跃。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们一起探讨了很多与生活和健康密切相关的话题,达到了传授知识和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专题讲座法 素质班 现代生物学前沿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4-0156-02

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视,教育部门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加强高等学校学生素质教育的具体措施,初步取得了显著成效,有力的促进了高校素质教育的发展。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大学生的素质教育还存在一些不足。目前,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内涵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素质、人文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法律素质和道德素质等。从以上素质教育的内涵可以看出,“文科”内容所占比例较重,而“理科”和“自然科学”内容相对较少。因此加强“理科”和“自然科学”的素质教育将更有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人类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

一、开设“现代生物学前沿”校级公选课的必要性与目的

医闹事件的频繁报道、百度问医和魏则西悲剧的发生,可见广大民众对生命科学尤其是医学知识的匮乏。现阶段的教育,在上大学以前,主要以应试教育为主,片面追求考试分数及升学率,学生被动接受考试大纲规定的知识。考入大学后,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各大高校的主旋律之一。为了扩大学生们的知识面,激发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很多高校相继开设了校级公选课,鼓励学生们跨专业选修其他课程。湖南科技学院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永州,学校以文为主,文科学生所占比例相对较大,因此开设“理科”和“自然科学”公选课将更有利于文科和理科的和谐发展。

“现代生物学前沿”选修课开设的目的是为了响应国家加强科谱宣传与教育的号召,在大学生中教授生物学尤其是与生命健康相关医学知识,让学生们了解生命发展规律,正确面对生老病死。并且希望通过讲授这门课程,让学生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热爱生活,喜欢生物,帮助身边的亲朋好友解决日常碰到的简单问题。

二、专题讲座法在“现代生物学前沿”中的探索

现代生物学前沿包含的内容特别多和杂,所以在内容选取和授课方式选择方面需要特别讲究。通过与学生交流与调研,分析学校已经开设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选择了学生最关注的与人类健康和疾病相关的生物学前沿进展为主要讲授内容。考虑到选修学生们没有医学背景知识、学时有限,而健康和疾病所涉及学科和知识面非常广等现实问题,选择以专题讲座形式授课。所谓专题讲座教学法就是首先将教学内容进行优化,设定为若干个学术专题,然后老师以学术报告的形式将相关专题的基本知识点和最新国内外研究成果与今后发展趋势引入课堂[1]。

按照课程内容划分要合理、专题重点要突出的要求,和体现贴近现实、贴近社会、贴近学生的“三贴近”原则[2],“现代生物学前沿”共设立了9个学术专题,分别为第一讲:人类常见病概述;第二讲:脑科学计划;第三讲:微生物组计划;第四讲:大数据与智慧医疗;第五讲:药物发展与抗菌素耐药;第六讲:精准医疗与整合医学;第七讲:肿瘤免疫治疗;第八讲:基因组编辑与人造生命;第九讲:人体器官芯片与新技术。每个专题安排3个学时,重点围绕专题知识模块的研究历史、研究进展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讲解。同时在各个专题设置与讲解时讲究相互呼应,加深学生们对重要知识点的记忆。

三、考查方式的探索

专题讲座结束后一个月内,要求学生以其中某1个或2-3个专题的讲座内容为主,回顾上课内容,独立查阅相关资料,并结合自己所学专业总结学习心得与学习体会,撰写3000字左右的专题研究论文阐述专题讲座所学内容对自身生活和专业学习的影响。这样不仅可以促使学生们回忆上课内容,更有利于学生们将所学内容融会贯通,将所学知识学以致用,真正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教学目的。

总之,通过实践发现,专题讲座法在“现代生物学前沿”中的应用受到了学生们的好评和亲睐。学生们根据专题讲座题目,在网络选课系统中,很快超过了学校规定的每名校选课限额100名学生的选修上限。课程开展过程中,学生们主动出勤率达到80%以上,且上课时均注意力比较集中,课后与老师探讨最新研究进展和畅想未来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王贵成.专题讲座研讨式教学法及其应用[J].机械工业高教研究,1998(02):41-43.

[2]周莲芳.探索实践“菜单式专题讲座型”的研究生思政课教学模式[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5(01):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