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2018-12-27王美娇王岩
王美娇 王岩
【摘要】阅读是学生发展语言能力,获得审美体验和寫作能力的重要途径,然而当前小学语文阅读盲目追求高效,学生在阅读中浅尝辄止,因而呈现出“碎片化”、“割裂式”的现状。因此,教师需要以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为本,借助于深度学习的内涵及特征,通过深度理解文本、进行多样化教学、引导学生深度参与等措施,不断促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深度学习的发生,帮助学生初步形成批判性等高阶思维,养成主动阅读的良好习惯。
【关键词】深度学习 小学语文阅读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5-0113-02
从某种程度上讲,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不应是盲目向学生灌输书本知识,而要帮助学生形成个性化阅读,与课文产生深度共鸣,从而培养其良好的语言表达和书写能力。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形式有了较大的创新,比如,主题阅读、群文阅读等,这就更加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度阅读而不是“快餐式”阅读,从而使学生对阅读产生浓厚兴趣。
一、深度学习的内涵及特征
所谓“深度学习”,即“是一种基于理解的学习, 是指学习者以高阶思维的发展和实际问题的解决为目标, 以整合的知识为内容, 积极主动地、批判性地学习新的知识和思想, 并将它们融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 且能将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的一种学习。”或者说,“深度学习”是一种改变“传统被动式”学习的现代主动式学习方式,它具有许多新的教学特征,包括批判理解、强调内容整合、促进知识建构、着意迁移运用等,属于高阶思维下的理解性学习。小学语文教师若想进行深度、有效的阅读教学,就需要从学生所表现出的四个方面入手:一是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批判,二是学生的知识构建,三是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四是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更好地实施深度学习下的教学方案,帮助学生进行深度阅读。
二、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1.深度理解文本
学生在语文阅读中深度学习的发生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所以教师自身必须对阅读教学的内容产生深度理解。首先,教师应该深度探究文本与隐藏价值,并对阅读内容进行整合与适当拓展;其次,确定深度阅读单元主题,在深度了解文本基础上,将单元内阅读课文的目标进行整体的设计,促进学生阅读课文的系统与整合;最后,进行明确的任务导向,这是基于“新课标”基础上的具体任务建构,使小学生的阅读任务定位清晰,这就必须具有优质问题的引导,促进学生高效率完成阅读。当然,教师在促进学生深度阅读时,要对小学生的学情深入了解,根据小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已有经验,科学地进行拓展阅读。
2.进行多样化教学
单一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容易让学生对阅读产生厌倦,最终形成“被动阅读”的习惯。为了消除学生对阅读课的厌倦心理,形成积极主动的阅读,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情境式阅读、分角色阅读、课本剧汇演等形式。多样化的活动可以有效吸引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同时有利于创建学习共同体,促进学生深度的合作与探究,有利于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阅读教学中教师还要“将知识与真实世界的关联整合到教学中”[1-2],这样才能促进知识的迁移与运用。
3.引导学生深度参与
“深度学习”不是要求教师一味地进行深层次讲解,而是强调教师要科学地引导学生融入学习状态,专心致志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中去。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的,教师可以采用“对话教学”、“任务学习”、“情境教学”等方法进行授课,这些都有助于学生的深度学习,促使学生主动、深度思考问题并领会课堂新知识,真正成为课堂的“小主人”,实现阅读课堂的深度参与。此外,教学还要重视学生在小学阅读课堂中接受知识的高效率,突显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及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反馈,给予他们学好阅读的信心,注重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发展,促进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建构新知。
总之,新课程背景下,学校课程内容的革新为学生的有效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不断更新的教学观念、创新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阅读兴趣的发展与阅读个性化的形成。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深入探究小学语文阅读的最佳教学方法,并将每一个阅读教学方案落实到位,学生能够真正爱上阅读,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学习质量与教学效率的提高,使阅读课堂中的深度学习真正发生。
参考文献:
[1]温雪.深度学习研究述评:内涵、教学与评价[J].全球教育展望,2017(11).
[2]刘丽丽,李静.理解视角下的深度学习研究[N].当代教育科学, 2016,(20).
作者简介:
王美娇(1993.04.25-),女,内蒙通辽人,汉族,东北师范大学2017级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