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小学语文学困生阅读能力低下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2018-12-27谭乐宽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46期
关键词:成因阅读学困生

谭乐宽

【摘要】阅读,是语文基本功“读、说、听、写”等能力中特别重要的一项,小学语文学困生阅读能力低下,是小学语文教师迫切想解决的问题。本文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中阅读的相关要求,进行了农村小学阅读教学的初探,并着重从农村小学语文学困生阅读能力低下的成因及对策两方面进行了分析和实践尝试。

【关键词】阅读 学困生 成因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6-0072-01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需求。”我校是一所城乡结合学校。学生家长素质参差不齐,部分家长忙于工作、疏于辅导,部分学生在语文学习上也因此成了学困生。作为一线教师,应如何让这类阅读能力低下的学生爱上阅读,提升学生的整体水平呢?经过长时间的经验积累,结合中年段学生的心理特点,本文作出以下分析并从中摸索出一些应对的策略。

一、学困生的成因分析

语文学困生的形成往往都是多方面的,经研究发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學生自身的原因

在教学实践中,学生自身原因是成为学困生的主要原因。其主要来源包括:一是学习方法的欠缺。由于基础薄弱,学习方法运用不当,因此识字能力差,导致对文字阅读效率降低甚至厌恶阅读。二是性格自卑。对学习缺乏兴趣,学生在课堂上容易出现不当的行为,从而受到来自其他学生的异样目光,导致逆反心理和自卑心理。三是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别、年龄、体能、兴趣、态度、观念等方面的不同,存在个体差异,影响着他们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二)家庭背景的影响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一言一行在孩子的成长中都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他们普遍觉得把教材学好才是最棒的,看课外书就是在浪费学习的时间,不但对孩子的学习成绩没有任何的帮助,而且会耽误学习。阅读活动的开展并没有得到家长们的支持和配合。家长们这些片面的做法,严重地制约着孩子们阅读和理解能力的发展。他们不但没有尽到言传身教的作用,反而把孩子们的阅读兴趣扼杀在摇篮中。

(三)不适应教师的教学方式

以大班教学为主要形式的学校教育,对于部分学困生来说并不是最合理有效的教与学的方式。由于学困生的成因具有多样性,所以单一的教学模式未能满足每个学困生的学习需求,更有部分学困生对于这种教学模式是存在排斥心理的。有效的课堂教学收效甚微。

二、学困生的转化对策

学生的“好”与“差”只是相对而言,是可以转化的。根据多年教学经验,可以采取以下几方面的措施:

(一)诱发阅读动机

学习动机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驱动力,如何开启阅读动机这把钥匙呢?对于中年段的学困生来说,图文并茂的寓言和童话无疑是最好的选择,此类书籍可以借助字词句和图画能够降低理解的难度。学困生在阅读中尝到了甜头自然就有了阅读的兴趣。而老师每天一个小激励,三天一次由衷的肯定就会不断地刺激孩子自发性阅读,促进良性循环。

(二)因材施教,探索多元阅读方法

单一的阅读形式让学困生感觉枯燥乏味,结合语文教学特点,可以多种形式展开学习。

1.小组合作性交流学习。通过小组交流形式促进学困生对文字材料的理解,提高学困生阅读理解的能力。

2.结合教学实际,多管齐下,弱化学生个体差异。如组织学生进行文学知识竞赛,考查学生成语、典故、名句、歇后语等方面的积累;举办演讲比赛,好书推荐卡、创意阅读卡评比等活动,全面铺开阅读活动。

3.搭建师生交流平台,及时反馈,合理调整教学策略。如每节课前让学生进行三分钟的阅读心得分享,向同学推荐自己喜欢的书籍,并谈谈自己在阅读时的感受和收获。通过剖析学生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整阅读方式的指引。

(三)加强家校合作

家庭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后备力量,对学生的学习有着强大的支援作用。教师要利用好家长会、微信群、校讯通等联系平台,宣传课外阅读对孩子学习的重要性,改变家长对课外阅读的看法,引起家长对课外阅读的关注,动员家长积极配合学校阅读教学工作,共同促进阅读活动顺利开展。为了让学生养成阅读习惯,在阅读中找到乐趣。教师可布置一些阅读的作业,让学生与家长在阅读的过程中共同完成,并乐于在班级中分享。

(四)合理的评价机制

学困生往往对自己缺乏信心,存在极强的自卑感。他们表面上对所有事都满不在乎,实际上内心是非常在乎别人对他的评价。不当的评价,会导致他们“破罐子破摔”;而恰当的评价,能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树立自信心。

因此,在评价管理上:一是要注重过程性评价,树立学困生的自信心。评价一个学生的好与差,不能只看重结果,更应看重其学习的过程。二是评价主体要多元化。除了教师的评价外,同学之间的互评、家长对孩子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等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更能全面、准确地评价学生。这对激发学困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其阅读能力起到更好的促进作用。三是评价的标准多样化,尊重个性发展。如同样是课外朗读,学困生只要能把课文读准确,即可获得教师的肯定与表扬;同样是讲故事,学困生只要能把故事的时间、地点、人物等要素讲清楚即可。这样,对学困生阅读的信心自然就大大提升了。

上述措施是我校中年段所有语文老师在《培养小学中年级学困生阅读习惯的策略研究》课题的研究成果,使我们在提高学困生阅读能力方面初见成效。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邓文珊.小学语文学困生现状调查以及转化策略研究[D].硕士论文.广州大学.2016.

猜你喜欢

成因阅读学困生
晕纹石成因解读(上)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翻译实践问题及成因
“酒”类语符两个修辞场及其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