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校教育中针对江苏不同地域学生教育方法的一些思考
2018-12-27周正旭
周正旭
【摘要】習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强调,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笔者在南京高校任教六年,主要教学对象是江苏学生,那么针对不同地区的学生,本文就立足于现状,从所教科目“交际语言艺术”来谈谈针对江苏不同地域学生教育方法的一些思考。
【关键词】教学 地域 因材施教 个性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4-0037-01
“因材施教”这个词出自孔子《论语·雍也》,虽不是孔子的原话,却是对孔子教学实践中一条基本原则的准确概括。但现在的教育大环境下,一个班少则三十人,多则六十多人,一节课四十分钟,任课教师精细关注到“每个个体”差异,无论从精力或者时间上都很难做到,可是如果把学生按照地域来针对其地域个性进行教学,就能化零为整,方便实施“因材施教”。尤其“交际语言艺术”这门课程,是要教会学生和不同的人打交道,所以对于教师而言,更应注重学生的个性培养。
一、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
好老师应该把自己的温暖和情感倾注到每一位学生身上,用欣赏增强学生的信心,用信任树立学生的自尊,让每一个学生都健康成长,都享受成功的喜悦。江苏是一个高度发达的省份,因此也不可避免地出现“贫富差距”等问题,比如苏南地区GDP明显高于苏北地区,因此在发达地区就会出现对苏北地区蔑视、讥讽的不和谐言论。
在高校教育中,老师就不能对任何学生戴“有色眼镜”。不少苏北学生反映,“苏北人”这个很普通的词汇在现在某些病态的价值观影响下,已经成为了一种带有鄙视意味甚至侮辱性的词汇,所以在课堂上,就尽量避免出现“苏北”“苏南”等词汇,改由“长江以南”“长江以北”代替。对学生保持适度敏感,就是对学生的一种尊重。
二、充分了解不同地域的教育文化和学生特色
然而就教育而言,不少老师却坦言“更加喜欢教苏北的学生”,因为苏北学生较苏南学生而言,更加乐于和教师互动,学习方法也更加丰富。俗话说“中国教育看江苏,江苏教育看南通。”,南通的教育方式辐射至其周边的城市。笔者在走访中发现,苏北地区的不少学生在高中教育时,依然沿用了至今饱受诟病的“苏北县中模式”,但是就高校教育而言,这样的学习方法,成绩上去了,学习兴趣却下降了。而高等教育,是需要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尤其“交际语言艺术”这门课,更是不能照本宣科死记硬背,因此就需要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果用比较热闹活跃的教学方法,对于苏南的学生而言,他们又会觉得“太闹腾”。苏南的学生平均生活水平稍佳于苏北学生,鱼米之乡,连语言都是轻声细语,这就养成了一些苏南学生不愿意表露自己情绪,个性较强,“喜怒不形于颜色”,一些比较活跃的教学方式于他们而言可能并不适用,这就要教师开动脑筋,如何用他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去灌输知识。
三、针对学生特色进行不同风格的教学
上文说到,苏南苏北的学生总体风格并不相像,而每个城市甚至每个学生也不尽相同,那么就交际语言这一课目,我们应该如何教学?
举个例子,在说到中国饭桌交际时,有不少苏北的学生就说上高中的时候就和家人带入席中“舞杯弄盏”,而大部分苏南学生表示,家长至今不允许他们碰酒。其实诸如此类的文化差异有很多,一条长江隔开的不仅是地域。所以针对苏北的学生,教学方法可能更倾向于“在实践中教学”,而苏南的学生就进行“先理论再实践”的教学方法。
比如在“与陌生人攀谈”的环节中,就可以直接给苏北的同学下任务,这节课需要你们向陌生人索取一个秘密或者物品,而苏南的学生在旁边作为记录和摄像。苏北的学生普遍比较大方,对此任务跃跃欲试,那么苏南的学生较为腼腆,却善于观察总结和思考,就让他们在苏北学生做出榜样之后,总结经验教训,也可以很好地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最后统一进行讲评。这样既不会让学生感到区分对待,也可以鼓动苏南学生“交际”的积极性。
四、及时对自己教学成果进行反查
没有一节课是可以上得尽善尽美的,完成教学任务后,作为教师要及时和学生进行沟通,这种沟通方式并不是很简单地询问,可以通过作业来观察自己上课的效果。如果一节课上得好,学生是很乐于将这节课的知识变为工具进行运用的,就像刚拿到驾照的新手总是想真正上路开一把车。在和学生的交际中、聊天中,也能感知到学生是否把自己的知识融会贯通,每一届学生都不一样,每一个班的学生也不一样,在对自己课程进行总结的时候,也是对自己专业业务的提升,不断提醒自己与时俱进。
“因材施教”不是一句空谈,在关注每个学生特点之前,首先要了解学生的特色、长短,从而进行鼓励式的教学,扬长避短,让学生真正地对学习感兴趣、热爱学习,真正地把知识传播下去。根据地域特色教学,并不是把学生区分开,而是尽量把学生的知识水平提到同一水平线的事半功倍之举,在这里提出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希望各位老师批评指正不吝赐教!